明末英雄 (女侠独孤雯)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女侠独孤雯
- 入库:04.13
第1251章 瑞典军队
新军主力部队在攻占华沙之后,张海并没有决定像以往那样在完成一个战略目标之后就展开一段时间的休整,因为队伍上新增加的伤员并不算多,而且这欧陆一带的道路与车马条件也比以前的时候完善了很多。虽然将如今十几万人的新军主力部队重新分成两个战略集团也毫无问题,并且每个战略集团都会比较强大,但是张海并不清楚西班牙人有多少类似于基辅之战时的那样的精锐集团。如果队伍展开分兵,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虽然不大但终究是会存在。
而且:如果新军主力部队以行军速度在欧陆长驱直入,固然没有什么传统的部队能够抵挡,但是这将带来的问题是主力集团将会同新朝十年向欧洲方向增援而来的预备集团脱节。从现有的一些情况看:平定欧洲之战不是包括大量辅兵在内二十万人上下的队伍能够轻松完成的。如果不再增加十万到二十万人左右的后备补充兵与预备集团,那么在法国至西班牙境内的决战之后队伍就有可能因为伤亡严重、伤员负担带来的机动力丧失而陷入被动的局面。要避免这种威胁,就需要在中欧一带等待后备集团的会师,并在近则莱茵河,西则法西边界同目标之敌最强的力量展开战略决战.
而在这之前,队伍的首要目标显然是将这中东欧一代的有生力量消灭掉。因为在张海的印象里,此时代的瑞典是个动员率比较高也比较强势的国家,这样一个国家必然有着自身的荣誉传统,就像波兰人那样,可未必会轻易选择投降。
不过让张海想不到的是,在新军主力部队启程北上并没有多少时间之后,负责侦察的外情部人员就有坐探前来报告:“发现瑞典大军大概少则七八万、多则十余万规模的人马正集结起来向南赶来。因为携带着不少的火炮和辎重所以行军的速度并不快.瑞典人似乎还同样派出不少人前来调查我军的动向,毫无疑问是冲着我们而来。按照他们的行军里程估算,距离我军应该在三百里左右.”
因为根据一般战史和知识,最精锐的骑兵或步兵不惜代价的轻兵突袭,一昼夜的极限距离是三百里约一百五十公里左右。所以在新军主力部队附近二百到二百五十公里的范围内,新军主力侦察与原有的特情部门至少保持着几千人左右潜伏小组做为战略机动伴随力量。这种战术小组级别的侦察力量在这个年代通常来说没有多大价值。因为两个人之间太容易建立必要的关系了,也不可能有什么军官阶层,十分不利于相互监督并让这些人在面临危险的时候还保持着靠谱的战场觉悟.可是对于张海所建立的新朝来说,如今拥有这个规模“摆脱了低级趣味与庸俗利益”的人却并不困难,因此在很远的方向上就在这地形并不算复杂的欧陆一带发现了敌人大军的动向。
听闻到这样的消息,不少亲卫连的官兵们都感觉不可思议。宋子悦则笑了起来:“这些瑞典人也不知道怎么想的,难道去年的西班牙人没有把他们教训够?连西班牙新军都能对他们的精锐部队形成压倒的优势,怎么想起来在这东欧之敌和我军主力进行这种主力会战?难道是活的不耐烦了?”
张海一开始也觉得奇怪,不过在思索片刻之后还是想起了那句话:事出反常必有妖.这种谨慎除了张海天然的地位所带来以外,还因为张海在清楚自身的经历之后并不能确定这世上只有一个像自己一样的人,说不定这些瑞典人搞出了什么秘密武器也说不定。想到这里,张海也并不避讳,而是讲出了自己的忧虑:“瑞典人应该十分清楚我们的战斗力,在这种情况下还赶来挑战,说不定就有些什么蹊跷在里面。我看,让各师及近卫部队抽出一部分力量先试探试探这些瑞典军队的虚实吧。如果问题不大,我军平均水平的一万人应该能轻易击溃这些瑞典军队,而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儿,那就必然有问题在里面。我军需要根据敌军表现出来的实力而谨慎对待了。”
听到这样的话,冷静下来的宋子悦人也觉得有理。张海不愿意拿太多的精锐去冒险,在抽选人员的时候反而叮嘱各师旅军官们:近卫精锐以外比较平庸的营头就可以了,这一次是面对未知强敌的试探任务,去的人有可能遭遇到一定风险。不要让有可能动摇队伍战斗力的部队去。
就这样,张海所率领的第一,二、四、五、六、七共六个暂编师群十八个旅群抽出了累计九千人左右的普通部队营战斗群。由增加了三个定装线膛炮连和一个由神箭队官兵为核心的指挥机构,编为三个临时作战团每人配属两匹马形成轻骑部队.
这样的队伍如果执行像样儿强度的作战,肯定会出现问题。不过按张海的了解:瑞典军队也有强弱之分,有古斯塔夫率领的精锐,也有一般部队。如果同瑞典军队的交战并不顺利,那恐怕就说明有意外出现了。
在试探敌军的人选上,张海却没有大意,让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没有执行重要任务的王光亲自率领这支部队去试探前来的强敌。并且郑重的告诉王光:“这个任务并不算轻松,要随机应变,更要谨防被敌军扮猪吃虎而落入圈套。在顺利的情况下,以定装线膛炮不断的削弱和杀伤对手就可以了。神箭队官兵最好也主要在抛射距离上发挥作用。我们这次不求全歼敌军,只要试探出敌军的虚实即可。。。”
王光还算是个作风稳重的人,并没有保证什么,只是说道:“如果出现问题,我一定会尽力赶回来的。”
听到王光这样说,张海也安心了不少。
没有担搁太长的时间,各营群在主力部队午间大休息的时候完成了选拔和出征前的准备,就抓紧时间以最快速度在外情部人员的指引下向预定的方向赶去。
第1252章 理性民族
王光率领大军出发的时候并没有把暂编营群集结在一起。在这广袤的东欧平原上,各暂编团以横队展开前进,营旗相距能有十几里之远。这也是此时代有效旗语联络的最大距离了。而各暂编团之间的距离则保持十五里左右的前后距离。
这样一来:队伍的分布就超过了超过此时代大规模部队行军指挥距离。在展开行军之后,这个距离还自然而然的有所拉大。如果出现什么意外,敌军最多也就是埋伏一两个营,要想包住各个队伍显然是一件难以做到的事情。
配备了足够的马匹且没有过于沉重的辎重拖累的情况下,队伍前进的速度也很快,在刚刚起程并且马力多少在华沙经历了一定休整的情况下,在第二天上午的时候队伍就已经逼近到了距离瑞典军队大部队大概十五里以内可以直接相望的距离上了。
奇怪的人瑞典军队的侦骑在新军主力部队逼近过来的时候并不仅仅是远远的避开,而且几乎所有的人都向大部队的方向集中而去。
“瑞典人这是想干什么?哪怕如果换做是我这样从来没有指挥过大部队的人,也应该明白遇到强敌,将这么庞大的兵力集中在一起是大忌。精兵集中诱敌深入即便在这多平川的地带也是最好的选择。而暴露出自己的实力显然是不智的。让我们逼近到近前去看看这些人的虚实吧!”一名近卫部队连长对王光说道。
“这样的任务还是交给第一暂编团的精确炮手连去做吧!”王光说道。以神箭队官兵为主的近卫部队显然并不太适合执行这种火力试探的任务。
原本第七暂编师三旅四营的精确炮手连在接到命令之后就迅速率领人马开始向敌军逼近过去,第一暂编团的各营人马也开始从三个方向上敌军逼近过去。
在远处的敌军逐渐清洗起来的时候,更有些让精确炮手连的官兵感到惊异。尤其是那些绕到瑞典军侧面的暂编营传来的消息来看,敌人的兵力分布是那样的密集.在不过两里左右的正面上敌军大概有一千五百人左右,几乎没有小方阵也没有骑兵进出的间隙,甚至没有部署在侧翼的炮兵。骑兵虽然在后面,但是人员却大多在不披甲的情况下牵着马.整个队伍的纵深足有六七十排。
这么拥挤而密集的“大阵”做为老兵骨干的精确射手连长当年只在青州城的见过,大概是白莲教等人的农民军吧,这种情况怎么可以出现在瑞典军队的队伍中?
不过在思索了片刻之后,这位精确炮手连长也就有了决断:看敌人这样子,恐怕八成是想扮猪吃虎或者诈降一类,既然敌人这么给面子,那么自己就试试看好了:“逼近到距离敌军一里左右的距离上,如果敌军停下,那我们就展开连续不断的射击。直到打完六成弹药为止,同时通知其他各队也展开火力,打完六成弹药再说。”
拥有足够马匹的官兵们每人都携带有足足一百发左右的六两左右的线膛重弹,三个连群三百部左右的线膛抬炮如果展开六十轮左右的开火,那就会射出一万八千发左右的线膛抬炮炮弹。足够将像这么密集队形的敌军彻底打垮至少是打散了。
在命令下达之后,七师三旅四营的定装线膛抬炮射手们迅速行动起来,逼近到了距离敌军一里左右的距离上并展开了火力。在这个距离上而且没有多少反制压力的情况下,试射的过程中打出的十多发线膛炮弹就大概有一半左右精准的飞入了密集的敌群,在指挥官的望远镜里一下就掀起了几道血雾,估计至少有二十余个人瑞典人被当场打倒在地,这也引起了对手队伍里的一阵不小的躁动。不少人在这个时候才举起了枪。但是射来的弹丸却寥寥无几。
相似小说推荐
-
抗日之王牌特工 (咕咚) 起点VIP2016-10-31 谍战特工王锋原本是一名特级国安侦查员,由于一次意外事故导致双腿截肢回乡复员。作为老革...
-
回天决 (干越箫声) 起点VIP2016-12-07 架空历史这是一个乱国时代,天下四分五裂。大地上弥漫着对财富的强烈欲望和对权力的激烈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