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 (女侠独孤雯)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女侠独孤雯
- 入库:04.13
青州城的守战连续进行了七天,宣大的明军以及征集来的乡勇进行了数十次的集中突击攻城、付出了两千余人的伤亡也始终没有在城头上立足。
张家新军留下来的弟子们及“老战士”虽然总共不过两三百人,却在数千负责轮值守军中起到了中坚作用。使明军始终处于用常规而廉价的蚁附攻城难以在城头立足,最多只能给守军少许杀伤威胁,而正规的攻城手段及精锐士兵又面临从“投石雷”到“铅弹刀”等器具的压制而难以发挥作用。
经历过几次守战的**杨秋霞等人不由觉得当初决定留下四成主力守城的正确性,尽管这些新征集来的兵源表现也比东昌时强上许多。但如果没有堪战的力量还是不可能有现在这样的把握。
就在张家队伍离开东昌后拿下青州后又分兵东征的日子里,整个山东大量明军被牵制和震慑的情况下原本各地奄奄一息农民暴动又迎来了新的**。
阳历十一月初,北直隶一直在石佛口一带观望的王好贤在准备数月的情况下聚众举事。通过内应一举拿下了滦州城,周边早已准备多时的教民纷纷携带马匹相应,一下子就拥有了近万人的“马队”。原本从辽东前线及北直隶各府抽出准备用于山东平乱的数个营又不得留在直隶一带应对。
阳历十一月初至中旬,当张海等人的队伍在莱州一带出没的消息传开后部署在半岛一带的明军风声鹤唳。而利用战争考验重整了内部的徐洪儒等人则趁着山东南部的明军龟缩在济宁一带的时候大饲攻城略地,山东东部一带活跃的南无量教等不少民间教门也趁机暴动举事。
由老编制三个连六个中队加上马夫兼战勤人员组成的人数不过五百人左右的张海所率领的张家主力在人数大大精减的情况下以几十户甚至十几户的小自然村为依托翻山越岭抵达莱州境内。只一轮猛烈的臼铳火力乃至随后精确的箭支制造的声势,就吓的驻扎在莱州卫的守将差人私下联络,表示只求象征性抵抗以交代差事就献城。
这让张海不由的感慨以往的推算还是高估了敌人。尽管明政府对内对外多持相对以往朝代较强硬的态度,但要是明军像民国苏区时期的政府军那样每一军每一城均需硬打,几十万核心人口的建州又何以征服已经进入半火器时代拥有亿万人口的大国?
自北直隶乃至山东境内一次又一次在张家看来很寻常,而在外人看来却是一个又一个奇迹般的战例。至青州攻防战的消息传播开来后,几百年造反起事不可能同朝廷大军抗衡的神话正在破灭,已经开始有人认为或许新的“真命天子”出现了。在莱州之战后,不少民间的势力都主动前来投靠。有的是差人送来名贴,有的则是带着队伍前来投靠。对此,张海并没有让刘洪涛等弟子直接予以拒绝。
“要怎么样才可以不这样将我们打入另册?倒是划出个道道来?!”
张海等人一路攻掠直到登州城外的时候已经将队伍扩充到几万之多。然而带着队伍前来投靠大越几十股多达几千人的“民间义士”却一时没有被编组起来。
李峰亲自会见各路“豪杰”派遣来的“代表”的时候指着山脚下的登州城头桀骜不逊的笑道:“我新朝义军不喜欢太多的弯弯绕,但最重勇武之人。登州城头的官军并没有在我们的火力威慑下投降,看来这是一个硬核桃。不设督战、不设重赏,自愿敢与我们一起去攻城并且用云梯执行攻城作战的可以留下来。至于年纪比我们明显更长的那些人,若是可以先于现于我们登城,独自带队伍投靠也无妨。”
张海命李峰放出的消息一时让众人哑口无言。很久以来,以勇武为高尚的精神在汉人的文化中逐渐消亡了。这实际上是自私自利的世俗文化压到了原始朴实精神的结果。而要考验这些人,战场成了最直接的手段。大多数心怀鬼胎乃至更重个人利益的投机者根本不可能能够自愿的拿自己的生命来冒风险。而敢于这样做的人不能说全部,至少十有**会是朴实而心思单纯的人。
“我听说你们张家连山东第一府青州都拿下来了,对付这样一个小小的登州城还用的找如此繁琐?这不是徒耗人命么?”
“官军一时也不可能来援,我们为何不能多准备一些攻城器具再作战?”
面对这样的质疑,李峰不再予以理睬。只是向身边的人传令道:“向下面临时编组的各队通报!城下挖洞扶梯子只有一贯钱的赏赐,登城的只有两贯。不愿意随我们一起来攻城的绝不强求,而且发给二百文钱做为路费”
山东最近的局势使的半个省有被拿下而无需流动作战的态势,因此近四万人的队伍中的随属不过一半左右。两万人左右都是分散行动的各队从莱登地区多县集体征集的少年至顶多刚刚成年左右的优良兵源。
可在即便在民风纯朴的山东东部的山区少年们,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在这么低的收益下执行风险这么高的战斗,登城与同城头的敌人进行简单的对射可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任务。
在准备云梯的一天**的时间内,有近九成的人选择离开。而选择留下来的队伍还不到一成,在那些打算投机的江湖人士中,最终也只有几十个人选择留下来参战。
而到了城南的攻城战斗展开的时候,见张家队伍并没有准备什么特殊的攻城手段,原本对战事抱有幻想的不少人在临阵的恐惧之中又选择离开。
几次不成功的突击作战中只剩下一千几百人和十几名侠义之士跟随张家队伍一起参加登城作战了,总人数加起来还不如登州卫的守军多。
同四面临敌的大城不同,拥有水寨的登州虽然有十一里左右的城墙,但能够有效展开进攻的城头却不多,众人几次试探性的进攻遭到失败后又有不少人选择离开。
张海见剩下的人中除了有个别武艺精强之辈还在凭借着自信而不退,剩下的人大多是已经开始适应了战斗表现也算不差的少年。终于下定决心由自己及队伍中的弟子和骨干亲自展开一次对城头的突击。
...
第119章 登州破城
进攻号令发起的时候,战勤兵点燃了早已测量好射角的排铳车。每秒五六十发铅弹以不过五米左右范围的精度猛烈轰击之下城头上的敌兵只能龟缩在城头土木工事之下不敢冲出来布置太多的人进行抵抗。
紧接着从百米之外的土垒后飞出的五百多枚几十斤的石块集中轰击在重点突破城段六十余米城头的两翼,死伤带来的哀嚎声一片。
几乎在火力准备的同时,张海所率领的三十个主战小队中的百余人左右扛着三十具用绳索拼接好连成一排的云梯冲到了城下加起几百平米面积的云梯墙发起了突击。而其余三百余人则用几千支重箭在百米左右的距离上展开了向城头的精确抛射掩护。
全身披挂的张海及刘洪涛、李峰等二十名弟子组成的核心骨干冒着从两侧更远的地方抛射而来的箭雨和不断在城脚下爆炸的火弹发起了登城突击。大概在十数秒左右的时间内就逼近了城头。
在临近城头只有大约一人左右的距离的时候,二十多枚三斤重的陶壳火弹在木杆的支撑之下被顶上了城头,随即在拉绳的作用下前端的火绳塞被拉了下来点燃了火弹。几乎在战士们头顶上两三米处高度爆炸的黑火药炸弹只造成了两米外全身披挂的几名弟子的轻微负伤,却严重杀伤了躲避在城垛死角之下的几十名敌人为翻城突击扫清了障碍。
这些事情看似简单,却需要极高的制造工艺可靠性乃至勇气的保证。
三十多支云梯架的两边被破坏了不少,可由于进攻的队伍主要走中路没有造成太大的伤亡,至于泼下来的热油和开水,由于城垛内的人不敢探出头来,也因为云梯架与城面程一定角度也索性没有造成有人重伤或死亡。几名为了躲避来袭的投石滑下来的弟子因为并架云梯而没有造成残疾或重伤。
在众人登上城垛的时候,早已准备好的几十名标枪手和和数十名鸟枪从城墙内侧的架子上依托城垛向登城的战士们展开射击,当场将四五名弟子刚刚露出上身的弟子打落城头,因为可以在跌落云梯架的时候抓住云梯架减速,最终只有一人负了重伤。
张海等人翻过城头的时候又遭到躲避在搭在城头的土木工事间的敌人射出的数十发弹丸和强弩的射击。
对于这种最坏的情况在战前的推演中张海等人早有预料,众弟子纷纷以倾斜起来的板条盾沿着城垛边构成掩护以抵御射过来的弹丸和强弩。
经过几次登城突击实战,张海没有再次以五米枪剑为主要武器,而是只携带了较方便的两米左右的短小枪箭配备长短弓为全部的武器。
很显然:绝大部分情况下城头的敌人不可能有足够的防御密度,也不可能有那么多敢于近战冲击的士兵,投射兵器依然是高手应对这种情况的主要武器。
近几个月来队伍获得了还算充足的军辎,这使得张海自己也有条件在力量接近极限的情况下强化中近距离使用普通战弓的近战射准能力。百余日来训练和实战中累计两三万箭的锻炼虽然没有使自己的水平有本质上的提高,但短时间瞄准的情况下三五十米左右的距离上打射孔靶和头面靶的命中率却提高了很多,不逊一般精兵实战中五步外的精度。露头对射中张海以四支箭连续杀伤了三个人之后一下将南墙西侧工事处的敌人箭矢火力压制了下去。
相似小说推荐
-
抗日之王牌特工 (咕咚) 起点VIP2016-10-31 谍战特工王锋原本是一名特级国安侦查员,由于一次意外事故导致双腿截肢回乡复员。作为老革...
-
回天决 (干越箫声) 起点VIP2016-12-07 架空历史这是一个乱国时代,天下四分五裂。大地上弥漫着对财富的强烈欲望和对权力的激烈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