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 (女侠独孤雯)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女侠独孤雯
- 入库:04.13
也有零星的人力投石机抛出的石块乃至箭雨从城门楼之后的远处袭来,但守军的力量还是过于薄弱了,分派在西城门在巨石雨的威慑之后依然敢于坚持作战的人寥寥无几。
向城头分批冲击的队伍虽然几次不得不停了下来,但最终还是在没有付出什么伤亡的情况下等上了早已成为废墟的西城门。
在张家队伍经历的几次攻城作战中,青州之战因为人手众多准备充足算是首轮登城突上城头的力量最强的一批,也是过程最顺利的一批。
张海率领二十五名先锋分位五排向北沿城墙进攻,而刘洪涛及李峰率领二三十名先锋负责向南沿城墙进攻,陆续上城的火器中队的少年战士们紧随其后。
部署在靠近城门里坊内的的敌人终于被足够的力量从城头完全压制住,而张海在几名战士持盾掩护和送箭帮助下一个人以每分钟六十发左右的射速射出的箭矢就压制住了不算赶来的敌人。刘洪涛及李峰因为天赋的原因武艺要比张海逊色不少,但在两个人及火器中队赶来的战士接连不断的臼铳火力下也压制住了从南面增援赶过来的敌人。
在西城头站稳脚根这后,队伍采用当初在东昌之战时的连绵不绝于狭小区域递送轮装火器的办法形成强有力的扫荡力量沿城墙推进。
而与当初东昌之战不同的是:因为对之前铅弹压制火力的需求小了。八千余件自制及缴获来的臼铳可以由几百名战士及辅兵携带一次型的逐轮开火,而无需调动不少的人手负责装弹,这样腾出来的人手就可以负责清理和掩护沿城头土木工事内残余的敌人。
短短一分钟之内可以发射几千发弹丸的猛烈火力压制之下,南面的阜财门及北面的瞻辰门很段时间内就被拿了下来,只有数名战士在进攻城门楼的是否负伤。
打算从东面的海晏门撤退的敌人遭到了早已埋伏在那里的一个弓箭中队及火器中队乃至不少临时战勤人员协助下的阻击,最终只能退回海晏门在张海及刘洪涛等人所率领的队伍夹击下不是伤亡就是投降。
同那些不大的县城攻坚战不同,在控制了整个青州城头之后战斗并没有随即结束。因为城池方圆足有几里之大,已经不是靠抛射火力相交就可以完全控制了。
在五千多名青壮等上城头负责协助掩护之后,张海等人集中起十个主战中队群的兵力拉网式的逐次清理那十余个里坊。
零星的战斗持续到阳历十月底左右才算结束,整个作战中队伍还是不可避免的遭遇了伤亡。一名火器中队的少年战士在城门楼作战的时候因为倒塌的梁柱而战死,另一人在巷战的过程中被鸟枪击中头部而亡,负伤的也有十数人。张海还有跟随冲锋陷阵的多个骨干虽然没有再次流血负伤,也被流矢箭弹制造了几块舆青。
“这青州卫不是以营兵为主,抵抗到还算坚决,不逊色于东昌卢象升手下那些人。知府和参将可曾抓到?”针对城内府库的清理工作完成之后张海问道。
刘洪涛平时是一个习惯了忙碌的人,可如今面色似乎也有些疲倦,但还是认真的回道:“没有,很可能化装潜逃了。不过我们在城里府库里获得的军资却是不少,已经有些腐朽的不算,光是各种堪用的火器就有一千三百多件。再加上于城内缴获的两千余件各种兵器铠甲再补充一些我们的队伍能有富余的臼铳也足够武装起五六千人的队伍了。辅兵也可以利用凿碎了的碎石等物协助守城作战。”
张海再没有继续询问俘虏和从城外转运物资等方面的情况。队伍过去还是不到千人单位的时候,对于参谋、医疗卫生、传令等正规建制辅助机构的依赖还不是很大,而当统帅下的队伍扩充到至少数千人的级别的时候,一套完整的建制体系的完善就显得较为必要。
...
第113章 扩军商讨
青州之战之后刚刚处理完收缴工作、队伍及青壮家属的整编工作后的阳历11月2日,张海就在青州东城门楼的城头临时指挥部召集除了担任轮值任务负责从周边转运粮草物资之外的所有弟子商讨队伍扩编及留守人员组成的问题。
早期的预想上来说:张海自童年时开始花了很大精力选训出的一百三四十名弟子大致就可以做为拥有两三千战兵的一个战兵营的军官力量。即便按照基层军官到类似排一级单位的近代标准也完全足够了。
近一年时间以来的带兵实践上来看:行军作战中的队伍并没有在张宅时那样好的管训条件,童年与少年、自己这样有天赋和威信的人同一般弟子负责管理的服从性差别也大差别。要做到不打折扣的确保监督落实日常每一个刻的管理,军官骨干至少要到班或小队一级单位。
在重新商讨建制问题的时候,刘洪涛就大胆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传统军队里的二五制基层编制其实并不完全符合我军作战时的情况,尤其是上次邹县之战面临面临与我们总实力相差不大的规模庞大敌人的时候,中队一级的指挥员只有一个人的情况下要负责五个小队有所力不从心。我们的学塾弟子及弓手中的战斗骨干在小队一级单位则有浪费的情况下。一个伍有时不得不安排两名以上战斗骨干。”
张海其实也感觉到这些实践指挥上的问题。二五制基层单位的建制原则起源于很早的时代了,行伍制形成的根本原因在多次推演中看来,是因为冷兵器时代条件下的横队纵深至少要由五名,一般情况下是十排战士组成。而对于如今张家队伍基本以投射火力为主要战斗力并且相比对手有极大的战斗力优势的情况,部队的作战队形密度实际上已经达到了米尼步枪时代横队的程度。或者说与民国中前期的中**队很大程度上类似:在作战中完全可以用以单列密集横队迎敌作战。按照最有利于灵活管理的原则至少在连以下的基层建制上应该采取三三制原则。
“小队扩充为中队,中队以下新设班级单位。中队部由正副中队长及两名传令兵及一名卫生民情员组成,下设三个战斗班及两个战勤班。班为十人,班长一人战士九人。战勤班的二十个人可做为预备队也可做为补充数各班负责臼铳填装及携带箭支兵器等任务,不编入原由的战兵而只编入原有的战勤兵。这样十一个人的小队就扩充为五十五人的中队了,中队部及战斗班的正副班长为原有人员,大家暂时有什么意见没有?”张海问道。
这个改动不算很大,但明眼人都看的出这是为了未来更为强化中队一级的独立作战能力而设定的。五六十个全副武装起来的一线参战人员按照张家队伍的原有战斗力标准,至少相当于一个上等的明军奇兵营,只要不犯严重错误不是那样容易轻易的被地方上的牛鬼蛇神们所威胁的了。
没有人质疑十人班是不是小了点儿,二战时期的步兵班曾经有过十二人或更多编制的,但那是因为现代班级支援火器需求的缘故。而如今的队伍里并没有那种独特地位的支援火器,十人班也就显得更为适用。
“我们五十个战斗小队如何编组?不再搞火器和弓箭纯队了么?”又有人问道。
其实对于臼铳类火器与弓箭的争论一直就有。弓箭原本不是什么希奇的兵器,但在制弓出身张家的严格要求乃至近现代化的选训机制下人与弓其发挥出来的潜能,在这防护装具还不如百年战争后期法国的东亚,就完全不逊色于最优秀的滑膛火器了。
“并举吧,优良的弓箭当然是我们日后作战步兵的主要依赖,火器中队的战士也要在平日里的基础上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但在眼下,新扩充的部队若要维持基本的战斗力也只能以火器为主了。”
新扩充的五十个中队计划被编为保留十六个连在内的四个步兵营。获得了大量工匠完全可以解放出来的张家家匠还有原小队以上指挥人员八十余人则建立了组级规模的连部和班级规模的营部。为了减轻杨秋霞那边儿的压力。这些日子以来在东昌、临淄、淄川、青州等地获得了几十名有一定业务也被证明在外伤医药方面尚算合格的医生经过最简单的培训则建立了从连级开始的简单医卫系统。这些江湖医生虽然比起建国前后的连卫生员来也未必强到哪里去,外伤方面包扎卫生常识都要重新叮嘱培训,不过这总比传统军队里营或相当于后来的团一级主要靠巫医等心理安慰,只有少数主将才有稍微靠谱能把外伤处理好的情况强出不少。
“除非降低兵源标准,不然这十六个连四个步兵营的战兵队伍怕是扩充不起来。我们入选这八百多名少年只是在作战中表现比较勇敢而已。体质方面有很多人并不特别理想,日后的训练作战任务还很繁重。”李峰忽然提议到,再以往的时候他可不是个类似刘洪涛那样爱在会上积极发言的人:“我们当初在盐山和东昌的两次留守作战打的险象环生归根结底是过于信任城墙的作用而留守的力量不足,部队质量又差。如今要保证青州城区不容有失,再绝不能随随边边的象征性留下点儿主力应付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抗日之王牌特工 (咕咚) 起点VIP2016-10-31 谍战特工王锋原本是一名特级国安侦查员,由于一次意外事故导致双腿截肢回乡复员。作为老革...
-
回天决 (干越箫声) 起点VIP2016-12-07 架空历史这是一个乱国时代,天下四分五裂。大地上弥漫着对财富的强烈欲望和对权力的激烈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