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英雄 (女侠独孤雯)



为了避免自己怀孕中的妻子在训练与枪炮声中受到过,住所暂时还是搬迁到了距离后花园不远的宫城西面,而原本的南京皇城后宫则成为张海与平时贴身护卫们练武的地方。

自从旧历春节之前南征中枫树岭之战那件事之后,张海除了觉得对于自己在战场上来说铠甲的完善度十分重要外,自身在近战武艺上的欠缺带来的问题也很严重。结合起事以来自己在战场上几次亲身战斗的实际体会才越来越觉得步法与下盘根基的重要性。

虽然或许在单打徒手独斗中,自由搏击中可以被以运动和打空为基础的西洋系拳术取代,而在战场上对抗保证自己的安全或者在群架中同时对抗很多实力明显比自己逊色的很多弱手则大有不同。

在当年盐山之战的城头上乃至枫树岭的近战中,自己就是因为下盘根基欠缺,尽管有着完善的防护装具而和远远超过对手的力量及身材,还是在被众多人放倒中陷入险境。

对于两年以前才开始起事的张海来说,队伍里并没有太多的江湖人士,精通实战武艺而又信的过的人也并不多。一直跟随父亲很多年粗通些实战武艺的李师傅也就成为了自己在近武艺方面屈指可数的启蒙教习。

春季的北方也并不常见雨天,而在南方进入二月之后的雨水边经常性的多了起来。

小雨过后有些潮湿的木桩上,张海按照李师傅的要求先从寻常习武之人入门时的基本功站桩开始练习起来。

一般来说寻常刚开始习武的人在这种最基础的站桩功夫上如果保证标准的姿势,那最多不过坚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

可似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接受过完善类似训练的张海却在低洼的大坑中埋设的三尺高木桩上以还算标准的姿势一站就有半个时辰之久才处显疲惫。

“我以前并不见你在习武的时候经常练这些入门的功夫?”李师傅有些奇怪的问道。

头脑还算灵活的张海却想到了大致是怎么事:“我没有专门的练过这些功夫,可也许这些方面的肌肉纤维在正常情况下也达到了相当水平了。我的力量应该远超过常人,这你是知道的。”

就这样,因为出色的力量基础,仅仅凭借先天的基础张海就在一次测试后顺利的在站桩这个项目上过关。

可张海也是秉承科学思维有一定认识灵活性的人,在训练武艺方面也吸收了很多现代武学的思想。相比封建武士传统基础浓厚的海外,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亚洲国家在武术体系中一个严重的短板就是重基础性训练却轻视对抗性实战性训练。重发力而攻击而轻视实战中的距离感与防护。

因此在自身以为先天条件对于站桩完全能够过关之后,就在老箭匠李师傅的指导下大致来理解和练习与外家发力方法有所不同的发力方式。

虽然不经常参与张海身边,但是这些年来在张海的指导下从事兵备劳动,李师傅对张海的语言体系思维方式也大致有所了解。

“外家功法或者寻常人进行作战搏斗时的发力,在于推发力。比如寻常外家拳术向敌打出一拳,一般来说是蹬后脚的同时扭腰,然后向前送肩的同时打出一拳。如果不是用拳而是手持长枪,也是类似的办法。在同自己势均力敌的对手比武格斗中整个动作容易顺畅的在运动中发挥出来。而内家拳或者内家枪,众所周知而又最浅显的发力方法不是一种推发力,而是从全身放松状态到瞬间肌肉紧张时的一种爆发力。不是后脚蹬地,而是后脚震地;不是扭腰,而是收跨;不是向前送肩的时候出拳,而是在肩膀的震动中出拳,后腿部分力量的运用也有不同。收发劲一抖腰的时候,身子就像张开的弓,一收胯出拳的时候就像松开的弓弦。如果运用的是兵器,拳法的发力其实同枪法是大同小异的。

“其目的就是为了在保证不过多影响下盘和站位的情况下,以最小的体力消耗来达到最大的杀伤效果?”张海似乎有些理解但不知道在实践中能不能有效掌握。

“是为了在最短的动作运动距离内达到最大的效果。”李师傅接着说道:“你父亲自年轻时开始从无战场上的经历,却对我说过这样的一些话:擂台上比武,双方对峙时的距离要尽可能的远。而战场上陷入近接对峙的时候,勇者不可独进、怯者不可独退,在双方都有铠甲的情况下近距离对峙有效的杀伤对手,其实才是内家劲法的最早初衷。”

在与人实战锻炼的时候,张海却遇到了一些问题。做为张海陪练的六名随身护卫中,三个是盐山起事以来就跟随队伍作战、老一批少年战士中体能及力量训练最努力、天赋也最为突出的佼佼者。另外三个是学塾弟子中天赋与训练最为突出的佼佼者。他们虽然算不上什么顶尖高手,可都有自幼以来的基础和充裕的食物保障。仅仅这一条来说其力量基础就已经不逊色于曾经在敌人的队伍里遇到过的一些真正高手了。这六个人的体重普遍在九十公斤左右、身高普遍在这时代已经显得很高的一米七左右,如果用卧推来类比:没有专项肌肉训练的情况下普通男子的卧推大概是四十公斤左右,天赋较高的一些人六十公斤左右。这六个人平均每个人大概都有百公斤左右没有多少专项训练就具备的卧推实力。

可即便是如此,这些人的身材和力量同张海比起来,差距好比一个养尊处优中等偏下档次的大户少女类比二十里挑一级别经常参加劳动不愁吃穿的壮汉一般,大概三倍左右的综合力量差别外加一半左右的体重差别。若是没有任何护具,还没有熟练掌握发力技巧的张海都有可能凭借不正确的徒手蛮力给这些人带来危险。

第243章 近战基础(二)

张海及其随身护卫们这时代最定级的铠甲通过分组及轮班的方法还是在春天来临之前赶制了出来。

为了加工这些精锻出来的最顶级而且规格较大的十套全身甲及十套用于内趁的锁子甲,一百几十名表现最优秀的工匠轮班忙碌三个多月才完成对这些铠甲的制作和加工。

亲卫们铠甲的规格大概是二十余公斤的全身甲内趁十三公斤的锁子甲,算起来相比两宋时期的步人甲并不更重。这样的防护对于寻常战士来说或许是很大的负担,但对于拥有出众体能的张海及其亲卫们来说似乎如同轻便的铠甲一样灵活。内衬的锁子甲模仿了印度波斯一带的模式和工艺,如同从脚地到头部如同连体衣一般浑然一体,进一步强化了对裆部的防护。在裆部遭受重击的时候,从脚底到裆部浑然一体的锁甲最大限度的起阻碍作用。

张海所身穿的全身甲和内衬的锁子甲以及其他衣物总体重量达到了近六十公斤左右,但因为身材和体重的关系也并不显得比其他亲卫厚重许多,可灵活性上就要强出不少。

即便是如此的防护外加不运用兵器的情况下,亲卫们因为种种顾虑还是不感全力出手。因此最初的试练这些人成了张海练习拳棒发力训练的标靶。

全身的协调发力对于没有习武基础的人来说并不容易,不过张海在这方面只是基础浅薄而不是全无基础,不过几天的功夫就摸到了门道。爆发力越来越运用自如的情况下逐渐可以在徒手的情况下将这些身材和力量远比一般战士强出不少的人猛然间后推数步,或者在运用钝器的情况下将其放倒。在防具完善不用重兵的情况下六个人护卫每人每天承受五六十次打击的压力,同时也让张海在实践训练中逐步掌握了发力出拳或出枪的方法。

“再继续这样下去,相互当靶子一般的训练,大家都没有提高。至少是我不会有多大的提高。相互在模拟对抗中演练才能找到正确适应环境的方法”张海提议道。随后在准备进行抗打击训练的时候张海脱下来外套的全身甲,全身甲对于非重兵器钝击的防护能力太强了。原本类似于盐山城头那样优秀的武者运用长兵扫中腿侧即便是板条甲也往往让自己疼痛的难以忍受半天站不起来。拥有成体系防护全身甲的情况下则连有效锻炼抗打击能力的作用也起不到。

同传统训练方法的“外练筋骨皮”不同,在进行抗击能力训练的时候张海还是在实战模拟对抗中同护卫中进行。因为实战中遭受打击的时候,肌肉不可能像有准备抗打击训练时那样随时处于僵硬紧崩的待命状态,通常是在放松的时候遭到打击。而模拟实战中的抗击训练实际上是锻炼肌肉的某种下意识的弹性紧张反应。

在放弃游斗,且不使用超出对方规格的重兵器的情况下。张海很快就陷入了六名不俗强手的围攻中。

起初攻击的时候护卫们还有犹豫,但在张海的严令下数根模拟长枪和双手剑的铁管还是瞬间将持手空拳没有携带兵器的张海笼罩起来。

四肢外侧与肋部接连不断的遭受着猛烈的重击,张海的步法及下盘功夫虽然并不十分纯熟,但是在脚上还穿着特制长铁鞋的情况下却显得比当初在盐山城头时稳固了很多。拥有整体式甲片和软内衬防护迎面骨及全防护铁鞋的脚步遭受攻击的情况下也有效的保持了站立,即便后退或侧退也在没有被击倒过。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