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 (女侠独孤雯)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女侠独孤雯
- 入库:04.13
毫无疑问:南京内城东南这种重中之重必然在建城的时候就是守备的重点。在那里无数的巨石砌成将近六七丈高的高墙。但在济南南下的时候就对传统意义上的攻坚作战早有准备的张海却下定了决心。
从十八做外城城门附近攻突入外城上的官兵们以火力做威慑虽然过程远比在扬州城时轻松很多,但利用外城内百姓也大多看的懂告士的优点用了三四个时辰左右的时间还是迫使留在外城的上百万老弱妇孺集中在不足方圆一里的范围之内并命令这些人自己构筑好外面的低矮土围。偶有的几千名胆敢反抗的人在一边倒的屠杀之中也只给几十个战士带来轻微伤亡,不到两人重伤。随后各排群在内城护城河外完成了集结准备。李峰所在的第二营群三个连群分别控制了城北的太平门、神策门、金川至凤仪门一带。
刘洪涛所在的第三营群则封锁了秦淮河至正阳门一带并做为近卫营群攻坚的预备队。
此时日头虽然有些偏西了,但张海在接到了队伍扫清了外城已经直抵南京内城城下消息的时候,仍然将近卫第一营全营在南京城东集结起来:“我们直接在朝阳门附近的城墙试试看!大家有没有信心?”
战士们回答的声音勉强及格,但包括一些弟子在内的人们都知道这并不是应付差事儿般的形式主义,而是大多数普通战士也都明白如何克服这些看起来高不可攀的障碍。
已经集结起来的全营十八门寿命还有上许多的九斤弹青铜炮,在朝阳门的护城河外摆开阵势,开始了对城门楼的第一轮炮火准备。
朝阳门的城门楼是坚固的,主体完全是砖石而非木制结构,但这城门楼的修建者显然没有预料到东门将要面对的火力水平。
城头上兵力众多的敌人虽然也像扬州的守敌一样也拥有不少火器却没有多少炮火干预在近卫营群的勉强把炮台出垛口进行对射了。使得可以部署在一百五十步左右距离护城河边的炮火甚至能够精确直瞄轰击城门楼正面的每一个箭口。
仅仅是十几分钟内的三十余轮火力打出的五百多发炮弹,就将城门楼内的守敌连同砖石结构的楼牌彻底轰平,原本部署在那里准备迎敌的上百名“精锐”也在炮火下伤亡殆尽。
几乎与此同时,刘洪涛第二营群所配属的加强炮连也开始对正阳门的城门楼展开助攻时的炮火准备。
本来用于准备登城的连接起来登城板没有立即用于攻城,而是连接起来在宽阔的护城河上架起了一条可以迅速通过的通过的笔直浮桥。
浮桥刚刚搭上人员还没有准备通过的时候,部署在城门一带尚算“堪战”的敌战兵就从城头上乃至城墙后射来阵阵箭雨暴露了守城方大股兵力所在的大致位置。而那些箭雨即便有不少射在了浮桥上,却依然没有对连接起来的浮桥产生致命影响。
让无数敌人都为之胆寒的臼铳火力准备展开了。虽然没有鲜明的城角可以利用,但近两千名战士依然从两侧以集中在近卫营的两万余支轻臼铳和用来抛射散弹的五门臼炮将近三万枚收集后重新模好的六两重铅弹以强弩般的初速打了出去。
这种火力准备虽然曾经让无数敌人都吃过亏,但却没有想到城头内传来的凄惨喊叫声确是如风一般连绵。
完全没有针对这种全新敌人作战经验的南京守军,在防备上重中之中的朝阳门附近及内外几万平米的区域上部署了包括五千余名战兵在内的上万武装在猛烈的弹雨之下一下就有数千人被砸倒再地,其余的也大多不敢站起身来。
那些仅仅能够防备普通箭矢抛射的简单盾牌甚至是临时凑合的**板根本没有多少起到应有的防护作用。
第188章 直捣皇城(二)
在对城头进行火力准备的同时,抬着似乎是一个超大型单杠一般竹架的两行队伍沿着登城板在护城河上整齐而有秩序的冲到了城头的岸边。
冒着己方火力准备尾声时个别掉落下来重箭的威胁,将数十公斤重二十多米的诸多竹子连成的支架搭在了二十多米高的城头支上。
两张竹捆架起来的木杠越过城都的时候,在整齐的口令声中二三十枚重不过十斤左右的瓷壳黑火药炸弹通过绳子被拉了上去,同时负责拉绳子的人在瓷壳黑火药炸弹跃过城头高度的时候迅速拉下了瓷瓶底部直通顶段的火绳引线。一排越过城头的黑火药炸弹在城垛的上方连成一片的炸裂开来
这些不算简单的火力准备当然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杀伤躲在城垛下的人,使其至少不敢轻易面对这种吊上来的瓷瓶炸弹,而只能躲避在城垛后的工事中。
第二批被拉上去的当然就不在是这种瓷瓶炸弹,而是近卫第一营群中挑选出来的三十多名做为先锋的战士。
本来张海也要打算冒险一试,但这么危险的攻城方法还是终究被身边的弟子们劝阻了。最终是周松带领几个连排弟子做为军官骨干与一些挑选出来善于近战的精锐战士参加了这场危险的登城突击。
战前出发的时候即便在历次交战中对敌人都拥有不小的战力优势,有“以强欺弱”的经验,可这么高的城墙还是让不少人觉得紧张。
然而当战士们双脚等着绳子下的马镫般的东西被拉上并越过城头的时候越来越紧张的心才陡然间放松下来。
原来在攻击的朝阳门以南主要登城地段附近的城垛后,几乎没有一个人敢于战起来抵抗,不是在猛烈的火力和瞬间惨重的伤亡下被吓的不知所措倒地装死。
上城的战士们没有功夫来判断威胁,不少实战中的经验告诉人们对于这些伤残或倒地的人每人都要在后脑或后腰处补一枪剑。
一时间,朝阳门附近的城头上变成了屠宰场一般,上千名乃至更多在猛烈火力准备的杀伤后残余下来的人被登上城头的战士们用白刃了解了性命,三十多名上城的先锋几乎每人都手刃了至少几十人。
而逃向城墙两侧远出的敌人,没有构建起来的城防工事可以掩蔽也没有重整兵力展开反攻,只有距城墙不远的宫城内不断有弹矢抛射而来却根本没有多大准头也没有多少杀伤力。上万支射来的箭只有千把支落在城头,五十支命中了在城头上的战士们,造成包括一人重伤在内的十余人负伤。而此时陆续被吊送上城的战士们已经足有二十余轮将近一个连群了。
城头的战士们完成了新一轮的火铳装弹后向城墙下不远处的皇城内乃至南北方躲避在远处的敌群展开了猛烈射击,压制住敌反击火力的同时让城头上原本兵力就过于密集的敌群在混乱下拥挤成一团。原本在城后武装起来的民众在不少人丧失了组织和监督的情况下也纷纷逃亡。
见到城上之敌的这种状态,首先上城第一连群连长迅速命令队伍向南北两侧拥堵在一起的敌群在足够的火力威慑之后展开了白刃冲锋。
很长时间以来因为张家新军所拥有的强悍投射火力乃至抛射火力,近战白刃战的例子并不多,不知怎的不由的让不少战士乃至弟子对这种交战方式心存畏惧。可如今才知道面对战斗意志早已不足的敌人,白刃战的效率和效果其实远比弹药有限的投射火力效果更好也更节约。
这种肉搏锻炼的机会并不多,第一连群的连排长都没有留俘虏的打算,而是打算让更多的战士轮番上阵,在一边倒的交战中把这些敌人当成刺杀的肉靶。
城上战斗持续的时间还没有后续部队克服着高大的城墙登城花费的功夫多,张海没有再次冒险参与前线的肉搏战,而是做为炮兵连的先锋登上了城头协助战士们一起把一门门九斤弹青铜炮拉上了原朝阳门附近的城头上。
“正如师傅所猜测的那样:这南京城虽然依上傍水,然而却像很多历史上的攻坚战一样,没有经历过恶战和激烈的抵抗就被强势的我军攻上了城头。”一个弟子不由的感叹到。
然而等上城头与近卫营会师后的刘洪涛却想到了更多事情,乃至今后自己队伍在这里定都之后的情况:这东南繁华之敌的大城往往不善战,甚至做为前线时也往往如此。究竟是风水不好还是繁华经济与城市的繁荣消磨了守军的意志?
“是牟利之风的侵蚀还有缺乏忧患意识带来的懒于训练和付出。”张海想起了太平军攻南京时那些持弓勇敢作战的满族妇女们、还有当年同是在东南一带作战的戚家军、当然也有冯玉祥的回忆中那些军官对士兵管理不管不问,把军营视做家庭生活一般懒散的旧军队。
“《纪效新书》中的军队并不与我们一样,也是一支允许士兵平时在东南做买卖参与经济活动的军队。可是因为军官们都有着随时应敌的忧患意识,这并不影响这支军队在戚继光死后很多年的浑河之战时都有出色的战例表现。或许就是这南京城防太过坚险而让这里的守军丧失了备战的意识。”张海只是浅浅的感觉到。
仅仅以二十多人的伤亡攻战了南京城最为高大的东城城头之后,配属第一营群的十八门青铜炮和五门重臼炮都被甲上了城头。对准百步外的皇城城头乃至不到两里距离上的宫城城头展开了猛烈的轰击。
相似小说推荐
-
抗日之王牌特工 (咕咚) 起点VIP2016-10-31 谍战特工王锋原本是一名特级国安侦查员,由于一次意外事故导致双腿截肢回乡复员。作为老革...
-
回天决 (干越箫声) 起点VIP2016-12-07 架空历史这是一个乱国时代,天下四分五裂。大地上弥漫着对财富的强烈欲望和对权力的激烈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