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高个的是李梅李老师,其他三个是他妹妹,她们都是你抓的那个李忠孝的女儿,别看她们岁数小,但都识字是这些孩子的老师,在孩子面前要保持先生的尊严。”春梅对两眼放光盯着窗外的张楚回答。
张楚不由心中又一次腹诽李忠孝的水平,真是没文化,还礼部侍郎呢,给女儿起名子非要起什么梅兰竹菊,好象从第一个起就知道自己要生四个女儿一样。“要不将李老师叫来,我和她谈谈。”张楚一付大灰狼的嘴脸。
春梅显然没能领会对张楚的精神,李老师是叫来了,不过是四个,高低错落的站在张楚的面前。
李梅站在那里不安的望着眼前的年青人,这可以说是她们家最大的仇人了,一个月前就是他抢走了她们家的一切,除了随身的衣物,什么也没有给留下,连丫环仆人也都被带走了。这还不算完,自己还要被逼着出来教学,要不然全家就会挨饿。还好这一个月来她已有些适应了这种生活,每日里和孩子们在一起似乎比以前关在自家的院子里要轻松一些,不用一举一动都注意规矩礼仪,可这个大恶人今天出现在这里不知又要干什么。本应对其怒目而视,但还是不要惹怒了这个贼人为好。
张楚见与计划有点偏差,但还是要说点什么:“几位老师辛苦了,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一定要将孩子教育好。”不过放眼望去这几位好像也没有脱离孩子的行列,于是接着问道:“李老师今年芳龄几何啊?”
对于这没有礼貌的提问李梅又不得不回答:“十六了。”父亲曾告诉她们不要引起贼人的关注,所以好尽量的压低了自己的年龄。
“十六了,不像啊,明明已经是成年人了吗。”张楚一边说一边上下打量着李梅。李梅一下子羞红了脸,她的三个妹妹对张楚也是怒目而视。张楚猛然想到这是在大明朝,玩笑是不能乱开的。连忙想让自己变的斯文起来,可这样又不知说些什么。况且在李梅三个妹妹的怒视下氛围也很是不对。
“学校的事就拜托几位老师了,以后我还会来看大家的。”张楚感觉自己很失败,怎么就跟预想的不一样呢,只好让李妹她们姐妹下去休息,自己继续和春梅她们聊关于孩子们的事。
姐妹四人回到自己的房间才放松下来,忍不住小声的议论了起来,李兰说:“这个就是那个贼首了,看起来年纪不大。”
李菊还是有些慌张用手拍着前胸说:“吓死我了,咱们就不能想办法逃走吗。”
李竹等心跳刚刚平静了一点问道:“大姐你怎么看。”
“我从未见过如此……如此之人。”李梅开口说道。
辞别了春梅、秀姑张楚走出了学校的大门,边走边回头,希望能有些意外的收获,但却什么也没看到,什么没发生。
张楚不禁对自己的情商和智商都产生了怀疑。怎么才能给智商充一下值呢。有道是仁着乐山,智者乐水,现在保安军的势力范围已推进到时了黄河岸边,张楚决定到黄河边去看看水,顺便提高一下自己的智力水平。
第四十七章 黄河仙子
对张楚来说做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并不那么容易。
张楚只能先将朱秀才找来交代一下延长县的县内的事务。
看着进门的朱秀才张楚的心中有了一点点平衡,原先那个斯文英俊的朱秀才现在已变成了走路带风,说话简洁快速,整天板着面孔不苟言笑的人。终于毁掉了一个帅哥少了一个竞争对手,张楚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朱秀才自从和张楚一起掌管延长县内的钱粮物资等事务后,整个人都要崩溃了。读书时总是想齐家治国平天下。可朱秀才这辈子齐家没有做到,只能带着老婆孩子逃荒。现在张楚让他管理一下一县的事务就忙的焦头烂额,更别说治国平天下了。读书人的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
正是由于有了逃荒的经历,朱秀才知道每粒米都能救人性命,每粒米也能使人杀心大起。所以对于他所管理的钱粮物资真是锱铢必较,引起许多人的不满,常常有人怪话连篇,朱秀才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礼说不清。没办法只牟能找到张楚说是自己干不下去了。张楚让他先干着,过两天就有人给朱秀才送来了一幅字,说是张楚让挂在朱秀才办公的地方。挂起来之后朱秀才只见上面写着:“读书人也能提刀杀人”,底下还签着张楚的大名,自此之后朱秀才的面孔日益严肃,说话更是简洁有力。敢在他面前说闲话的人越来越少了。不过“杀人秀才”的外号也在底下悄悄流传了出来。
听说张楚要远走朱秀才更是头大如斗,读书时觉得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登朝拜相都不是什么难事,但现在才知道治理一县都是这么的困难。张楚一走这一重担都要落在他自己肩上。
张楚见朱秀才为难安慰道:“人的能力都是锻练出来的,风口浪尖上才出人才,没关系你干的已经很好了,多利用利用马知县和李忠孝,这两个都是官场的老油条,处理日常的事务没问题,只要最终的决策由你做出就行。春耕和修坝的事多和邓庆年他们几个商量一下,最好能让百姓有一季的收成。另外要做好应变的准备,县城不能死守,不行就退到山里去,什么都可以不要,只要人保住就行。”
“大帅也要注意安全。”朱秀才郑重的说。
张楚又找来找来了保安军各队的队长做出了安排,由李毅的骑兵和何金的一大队留守延长县,注意保存力量尽量不要与官军和其他力量硬拼。杨标的第二大队随张楚进发,目标马头关黄河古渡口。
经过一番的精心准备几日后张楚带人出发了。
马头关古渡口,是黄河上最著名的古渡口之一,位于延长县黄河西岸,距县城190里,张楚占据县城逐村的推行保甲制度。势力已到达黄河的岸边,延长县一侧的渡口已在保安军秘密控制之中。
张楚带队经过几日的行军到达了渡口。放眼望去滔滔黄河背靠着巍巍群山,很是壮观,古渡口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的要冲。河的对面就是山西大宁县,有“鸡鸣二省”之说。古往今来,两岸民间交往频繁,男女通婚比比皆是,人流物流不断。而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二至二十五,都要在渡口两岸,举办马头关庙会,延长、大宁及周边县民众都会来参加庙会,热闹非凡,今年的庙会已经结束了,但黄河之上仍有船只往来摆渡着人员和物资。
马头关渡口最有名的就是“黄河仙子”了,河东岸有一个黄河仙子祠供奉的就是“黄河仙子”,“黄河仙子”是一位心地善良、聪明伶俐的仙女,不仅生的花容月貌绰约多姿,而且本领超凡法力无边。相传她是女娲氏的亲生女儿、王母娘娘的养女,后来下凡到陕西宜川曹家庄托生为一名民女,被兄嫂逼婚逃走,与侄女和大黄狗坐化于黄河岸边,百姓感其事迹募捐集资,将姑侄坐化之身敷泥塑像,并就石龛建起一座“曹仙媪庙”。此后,求子祈药、焚香叩头的不断,曹娘娘坐化的正月二十二日被定为庙会之日,后大宁县重修曹仙媪庙,改名为“黄河仙子祠”。她是是黄河流域唯一的女神,被人们尊称为“黄河之主”,又称“黄河仙子”。
张楚命杨标的大队在渡口之外隐藏,自己只带着于江的一小队人进入了延长县一侧的渡口,马上有人前来接待,整个小队的的人员换了服装混在百姓之中,分批用了半天的时间的坐船渡过了黄河,张楚最后在下午时分也乘上了东渡黄河的小船。
黄河渡口山西侧的巡检司衙役班头李山坐在渡口前,面前摆着茶水,几个衙役小心的伺候着,工作结束后要到什么地方去风流快活呢,李山心中盘算着。前几日庙会刚刚结束,虽然遭灾,但穷乡有富户,还是有不少的两省百姓来参加庙会,过河时让李山捞足了油水。
正在享受的李班头突然眼前一亮,又有肥羊由陕西一侧过来了。
只见一个二十多岁的年青公子带着两个仆人正在离船登岸,这个公子身上的衣服并不奢华,但却浆洗的干干净净,收拾的十分利落。这样的人最好下手,身上即有钱又不会是什么大家的公子,敲诈了他也不会惹上麻烦,一会就说他们是对岸延长县跑出来的土匪,他还不乖乖的把钱拿出来。李班头在河岸办公多年对于业务已十分的熟练了。
李山对身边的衙役努努嘴,衙役立即心领神会,跑过去将那个公子拦住,带到了李山的面前。
“老实交待,你们是不是对岸延长县跑过来的贼人人?”李班头大喊一声,给他们来了个先声夺人,力图在声势上压倒对方。
对面的那个公子哥果然被吓到了,将手伸入怀中,看样子是要掏钱行贿,一边说“大人您真好眼光,我们是延长县的贼人,不过我们不是跑过来的,我们是坐船过来的。”
李班头一愣,他怎么就承认了呢,还没想明白就见那公子哥从怀中掏出一杆火枪样的东西指向了他,可能是由于太紧张了,他都没动手给火枪点火,李班头一看还有机会,立即起身抽出配刀大喊一声:“给我拿下。”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天决 (干越箫声) 起点VIP2016-12-07 架空历史这是一个乱国时代,天下四分五裂。大地上弥漫着对财富的强烈欲望和对权力的激烈争...
-
三国小驸马 (墨柱) 创世VIP2016-10-31 秦汉三国九岁稚童入汉末,打造东莱特区,夯实农业基础,推进工业发展,操练精兵统一华夏;千万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