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温体仁被紧急召到了皇宫内。皇帝顾不得那么多的虚礼,直接将奏折递给了温体仁。
温体仁一看是浙江官员参奏张楚的折子,心中也是十分为难。对于张楚干的事他也有所耳闻,他明白张楚这和明目张胆的造反没有什么两样。
“这张楚真真的胆大妄为,有负圣恩。”温体仁想不出办法,只好将张楚先骂一通再说。
“能不能调动浙江兵马围剿张楚,将他捉拿归案。”崇祯皇帝还抱着幻想,认为这江浙在大明腹地,怎么也有防守的兵马可用。
“派兵围剿现在恐怕不是上策,先前江浙一带的兵马都被调到河南防守流贼,现在反贼李自成兴起。如果防线稍微有所减弱必定会让李贼乘机逃窜,后果不堪设想。据说张楚还有一支庞大的船队,一次可以运送数万人在沿海的各处登陆,他可以带兵攻击大明沿海的任何地方。如果他南下在江南富庶之地起了刀兵,大明朝的财政就更无法支持了。”由于大明实行多年的海禁使得原先强大的大明水师也都衰退了,大明海上现在几乎没有什么防守力量。
“海上,海上,当初倭寇之乱就是来自海上,而今张楚又在海上来去自如,这海上就没有人能战胜他吗?”崇祯皇帝对于这个大海没有多少概念,更多的是有关来自海上威胁的记忆。
“大明已多年没有建造可以远洋出海的船只了,现在拥有战船最多的只有福建总兵郑芝龙了。”温体仁边说边盘算着沿海的力量。
“郑芝龙有船,那就调郑芝龙过去剿灭张楚。”崇祯皇帝看到了一丝希望,现在不管什么人能够消灭张楚他就高兴。
“这恐怕不行。”温体仁的话又给崇祯皇帝头上浇了一盆冷水。“郑芝龙好像刚和张楚在海上打了一仗,张楚将郑芝龙打跑了。郑芝龙一失败就没有力量和张楚打了。”
“竟然有这样的事!”崇祯皇帝大吃一惊,自己的两个总兵竟然动手打了起来,打之前没请示他这个皇帝,打败了之后也没有人到他这里喊冤。这说明皇帝在他们眼中根本没有任何权威。
“当今之计最好由陛下降旨称赞张楚的勇猛,命他回辽东抵御后金,并答应给他的士兵发放粮饷。张楚最是贪财,没准就会撤兵了。”温体仁现在确实是想不出好的办法来了,大明朝所有的战略机动力量都被调到了剿灭流贼和防范后金的一线来了,根本没有力量来对付张楚。而且张楚带领的不是一般的队伍,连后金都被他打的屡次大败。大明地方上的部队派过去也是白费,卫所的士兵更是指望不上,宁波那里就有宁波卫,别说防住张楚,到现在连个信息都没有传回朝廷过。这硬的不行只能来软的了。
“这事容我再想想。你先退下吧。”崇祯皇帝没有立即表态,他是一个一心要做一番大的事业的皇帝。这一再被迫让步的决定让他做起来十分的困难。
温体仁看着满面愁容的皇帝心中也很自责,身为臣子不能为皇帝分忧这令他很是不安。可这大明怎么会走到今天的地步。温体仁只好告辞退出去了。
“陛下勿忧,我倒有个办法不知可行不可行?“温体仁退去后一直在旁边伺候的曹化淳见皇帝愁眉不展忍不住说道。
”你有办法?“崇祯皇帝脸上有了些喜色,仿佛在绝境中发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既然张楚数次违背圣意,那就让他去死好了。有道是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张楚死了,他手下的那什么保安军就没什么可怕的。“曹化淳阴沉着脸说道。
”可没有人能将张楚抓到京师来呀。“说完崇祯皇帝自己都叹了口气。他早就盼着张楚死,可张楚就是不死有什么办法。
”杀张楚,不一定非将他弄到京师来。陛下只需派人到宁波乘他不备,将他暗杀掉就行了。“曹化淳的话让崇祯皇帝很郁闷,这天下的事怎么了,一个皇帝竟然混到要暗杀大臣的份上,世界都乱了。可不这样做也真没什么好办法。崇祯皇帝只好问:”可派什么人去呢?“
”在锦衣卫和东厂之中应该可以选出死士吧。“曹化淳也不是十分的肯定。心中也在怨皇帝先前拼命打压东厂和锦衣卫,要不然派出几个人去搞暗杀还算个事。
“你立即去找,此事办成对参加者给予重赏。”一向吝啬的崇祯皇帝为形势所迫,不得不说出重赏的话来。
曹化淳也感觉到了皇帝的急迫,不敢再做耽搁跑出去准备了。
曹化淳手头确实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他早年和皇帝一起窝在信王府,并没有发展出自己的势力。入宫后,皇帝和大臣拼命防着东厂和锦衣卫的重新崛起,他带领的东厂也是明存实亡了。
看来这件事还要依仗骆养性的锦衣卫了。骆养性是世袭的锦衣卫指挥使,他们家在锦衣卫已经营了好几代,没准手头还有几个人才。
骆养性听到曹化淳的召唤赶紧跑了过来。
骆养性听了曹化淳的想法也直挠头,无奈的说道:“你说这个张楚怎么这么不安份,如果老老实实的带兵打仗,以他小小年纪就当上总兵的能力,今后在朝中做个高官肯定不成问题,他怎么非要搞出这么多事情来。”
“咱们私下说,张楚带兵打了胜仗朝廷连粮饷都没给足,上次张楚要是听旨进了京,现在恐怕连脑袋也没了。现在就别说这些了,快想想你手头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曹化淳的心中只有皇帝,皇帝着急他就急,现在只想着怎么将张楚除掉。
骆养性苦思良久,才说道:“这个张楚是在战场上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要想弄死他需要真正的武功高手。现在年青的一辈里还真没有合适的人选,上了年纪的倒有几个高手,但他们已不在锦衣卫了,现在去找,他们也不见得愿意去。”
第四百五十九章 说服
曹化淳和骆养性一起商量行刺张楚的事,骆养性想到了几个武功高强的老人可以胜任这次行动,又怕他们不愿意去。
原来这些人都在锦衣卫当差,当年崇祯皇帝登基后打击阉党,锦衣卫同时受牵连,许多锦衣卫的人被治了罪,弄得大家人人自危,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就要倒了霉,后来虽然风声过去了,可很多人因此寒了心离开了锦衣卫,骆养性说的这几个人也是那时离开的。
“他们叫什么名字,以前是干什么的?”曹化淳问。
“他们中为首的叫史青,原先是锦衣卫的一个百户,原先在锦衣卫中就是负责刺探和暗杀行动的,他手下还有三个弟兄也都是这方面的高手。”骆养性介绍道。
“我和你一起去请,无论如何也要说动他们,现在皇帝都快愁死了,我们做臣子的就要为皇帝分忧啊。”曹化淳这次是豁出去了,也顾不得他大太监的身份了,决定亲自去求这几个地位低下的前锦衣卫老人。
“好吧,咱们去试试看。”曹化淳都如此表态了,骆养性当然没有其他话可说,立即派人安排准备出行之物。
史青离开锦衣卫后倒也没有远走,利用以前的积蓄在京师中开了一家经营米面的店铺,他手下的几个兄弟也在店内帮忙,几年来倒也吃穿无忧。
正当史青以为自己会这样平静的过完一生的时候,曹化淳和骆养性找上了门。
当时史青正独自在上房喝茶休息,伙计带了两个人进来。史青当时就吃惊不小,赶忙先将伙计支了出去,然后才上前见礼。这骆养性是锦衣卫的一把手,而曹化淳更是当今皇帝跟前的红人,这些史青都是知道的。看二人今天的打扮都穿着普通的衣服,史青猜想他们有什么秘密的事情要办。
三个人在屋内落座,骆养性见没了外人才开口说道:“老哥哥,我们是遇到了难事,特意请你来出山的。”
“不敢当,不敢当,我原来不过是锦衣卫中一小卒,现在更是一介平民,怎么敢劳动二位大驾,说什么请字。况且我的年纪已大了,腿脚都不灵便了,不适合现在办差了,骆大人还是另请高明吧。”史青虽然不知道骆养性找他为了什么事,但看曹化淳和骆养性都出马的架势,肯定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所以还没等骆养性说出是什么事他就敢紧回绝了。
这是曹化淳意料之中的事,因此他并不着急而是耐心的说道:“当初大明设立锦衣卫的目的就是要为陛下分忧,锦衣卫世代相传都是要忠于圣上。现在陛下有难,正是需要大家出力的时候,怎么能推脱呢。你们虽然离开了锦衣卫,却改变不了你们当初加入锦衣卫的那颗心,现在也是证明锦衣卫是忠于皇帝的大好机会。”
曹化淳的一番话将史青说的没有了言语,当初他们离开锦衣卫一是为了避险,另外就是认为皇帝不再需要他们了。可时间一长又难免生出留恋之情,他们的心中还是忠于皇帝的。
“现如今天下大乱,外有后金人不断进逼,内有陕西流贼横行,在这内忧外患之时又出了个更该杀的恶人张楚,我们这次来就是要请你出马去除掉恶贼张楚,为皇帝分忧。”曹化淳继续说道。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天决 (干越箫声) 起点VIP2016-12-07 架空历史这是一个乱国时代,天下四分五裂。大地上弥漫着对财富的强烈欲望和对权力的激烈争...
-
三国小驸马 (墨柱) 创世VIP2016-10-31 秦汉三国九岁稚童入汉末,打造东莱特区,夯实农业基础,推进工业发展,操练精兵统一华夏;千万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