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保安 (晓梦鱼)



李老板继续说道:“这个张大帅在山东已开有好几家公司,有从江南运粮的,有专门跑与倭国贸易的。还发行了股票同山东的商人一起发财,据说在京师都有人偷偷在买卖他们的股票。我们现在加入进去比山东的商人要晚很多了。我派去的人找关系不错的山东商家打听过,他们投到股票上的钱现在已翻倍了。”

“投钱翻倍?”有人惊叹道。

“那是当然,而且还没有多长的时间,这里边当然要承担海上的风险,他们运气好船队出海没有遇到风浪,可不冒险就赚大钱的买卖哪里去找啊。以我们几个人的财力损失点儿银钱算不了什么,可要是找到一条新的财路,我们就有新的奔头了。”众人都觉得李老板说的有道理,纷纷附和着,最后大家决定一起抓住这次机会,大家共同发财。

在李老板向大家介绍了张楚在山东设立的股份公司的情况后,商人们一致认为这个形式很好。于是决定来个狠的,他们推举李老板找张楚去谈,希望在天津也成立一家股份公司,大家与张楚捆绑在一起,有风险一起承担,发财大家一起发。

张楚见到李老板,听了他说出的要求当然十分高兴。合伙赚钱的事张楚从来不会拒绝的。

保安军天津商贸公司正式成立了,随着业务的开展保安银行自然的出现在了公司的旁边。

天津人逐渐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这些变化深入到了百姓的吃穿住行等各个方面。

生活条件好一点儿的家庭发现,他们在本地商人的店铺中也能买到原先只有达官贵人才能食用的漕运来的粮食。商店中的布匹同样吸引着他们的眼球,不但结实而且还很便宜。富户人家这些日子正在忙着用据说是从山东运来的大块的磁砖铺装地面,既干净又美观,而且还显示出了财大气粗,用磁器铺地亏他们也想的出。这种奢华还只是在家中显摆显摆,更有豪门大户购买了几辆高大豪华的四轮马车,每日里赶着招摇过市,那才是真正的炫富。据说坐在里边十分的舒服,跑上几百里地也不会感到劳累。当然到目前还没有几个人坐过。

对于普通的穷苦百姓来说他们同样也是受益者。码头繁荣了,需要更多的工人,只要肯出力气就不会被饿死。人们多了很多谋生的机会,经济的发展自然引来了更多的人口和商家,加上旅顺被张楚收回,后金人从海上攻来的可能性大为减少,在天津卫周围依靠海港生活的人越来越多,沿着海河一线形成了一个个的人口聚集区。

天津的发展势头不但影响到了本地,很快也波及到了相距不远的京城。

从江南来的日用品大量的出现在了北京的街头,权贵官僚家拥有了更多的丝绸磁器等奢侈品。

传闻更多的人又在天津赚了钱,这令富人们都很羡慕。有的人禁不住钱财的诱惑,跑到天津来寻找发财的机会,还真赚了个盆满钵满。然后新的财富神话又传扬开来了,更多的人被吸引到天津,天津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兴城市。

有人发财,自然有没发财的看着不顺眼。原先天津的地方官员对张楚的军资转运站的出现本来就看着不顺眼,但由于张楚那些荷枪实弹的士兵在那里守卫,他们也不敢怎么样。他们求助于平时看不上眼的卫所都指挥使徐忠,徐忠好一番推辞,他讲同是大明官兵互不隶属,他是管不着保安军的。

官员们还是不死心,张楚占据了港口等于将原先官员们的利益抢走了。官员们时刻都在盯着张楚想要干什么。当一批物资在港口运进运出时官员们明白了张楚肯定在走私,因为为军队收集物资怎么还会有运出来的事。并且通过港口走私的事他们以前也没少干。

官员们觉得抓住了张楚的把柄,联合起来向崇祯皇帝告发张楚走私的事。决心这次一定要将张楚告倒,港口中那成堆的物资确实让人眼红。

第四百四十二章 张楚升官

张楚在天津的活动自然引起了天津官员的不满,他们将搜集到的有关张?23??在天津走私的证据奏报到了朝廷,其中当然夹杂了许多他们编造的张楚在天津胡作非为抢男霸女的指控。

中国的官场很有意思,有时光明正大的揭发罪行不起作用,反而是私下流传的下流小道消息反而更能搞臭一个人。大明的官员都深谙此道。

有关张楚的各种小道消息开始满天飞,张楚的形象逐渐变成了青面獠牙,吃人喝血,荒淫无耻的样子。京师的百姓在茶余饭后又多了个谈资,相对于正面的宣传,百姓更乐于传播这些,他们连事情的真假都懒的去思考,只觉得传播这些能够显得自己知道的多,见识广,然后听到的人又将自己认为的恶人该干的事加到其中,继续传播。

被紫禁城的高墙围住,自认为是这个国家的主宰,而实际上对世界的真实情况一无所知的崇祯皇帝当然听不到有关张楚荒诞的传说。他见到的是大臣们送上来的一本本弹劾张楚的奏折。奏折中历数了张楚的种种罪行,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张楚对于整个朝廷权力体系的破坏,以下犯上,没有命令私自派兵到天津。其实不用大臣们添油加醋,张楚的行动已经大大触动了皇帝的权威,还盼望着成为秦皇汉武一样的千古一帝的崇祯皇帝,自然不能容忍有臣子不将他放在眼中。

崇祯皇帝郑重其事的在早朝时将弹劾张楚的奏折拿出来讨论。

这次大臣们的意见出奇的一致。

“这张楚反贼习性不改,未受教化,严重违反朝廷的法度,擅自用兵,祸及百姓,必须捉拿法办。“朝堂上一些小喽啰在大佬们的授意下开始了对张楚的攻击。

“张楚辜负圣恩,目无法纪,必须严惩。“其他的人也不甘示弱。

在朝堂上的大臣全都认为张楚的行为离经叛道、罪在不赦,一定要将张楚捉拿入京,然后像对待袁崇焕一样千刀万剐。

”哪位大臣请命到辽东将张楚捉拿归案,交有司审理。“大家骂完了张楚,崇祯皇帝想到骂是骂不死张楚的。只有将张楚拿住才是让他死的最好手段。

刚才还在朝堂上慷慨陈词的大臣们及时的闭上了嘴,小心的向后退了一小步。我们大家都是文臣负责出主意,抓人这种下等活还是让别人去做好了。

崇祯皇帝坐在高高的宝座上,居高临下看着自己手下的大臣一个个成了缩脖子鸡,心中气恼,又连问了几次都没有人回答。

最后皇帝只好向着首辅温体仁发火了。

“温首辅,你看这点儿小事好像不用您亲自出马,是吧?你看谁去比较合适。”

温体仁心中暗自叫苦,这么点儿小事确实不应让他出马,可派谁去却是个棘手的问题,自己的同党当然不能派出去送死,推荐对手的人肯定会遭到对方的反对,谁都知道这不是个好差事。温体仁不愧是在朝堂混迹多年的老油条,急中生智想到了一个高明的办法。

“现在不应派人去抓捕张楚而是应该给张楚加官进爵,大加奖赏。”温体仁的话让在场的大臣和皇帝都大吃一惊。

“温首辅你什么意思,张楚给了你什么好处。”崇祯皇帝大声质问道。

“圣上息怒,听我把话说完,大家不愿去辽东只是因为怕舟车劳顿,如果说以升官述职为名将张楚调到京师,不想怎么治他的罪就怎么治他的罪吗。”温体仁没好意思说出大家不愿去辽东是因为怕死,可他的方法却十分阴狠,给张楚升了官让他到京师述职是名正言顺的事情,离开了自己的队伍张楚再大的本事也逃不出皇帝的手心。

“首辅大人说的对!”朝中的大臣纷纷附议。

“另外对张楚在山东和天津的部队也要早作防备。请陛下下密旨给山东巡抚朱大典,让他集结好人马做好张楚一旦伏诛其手下人马哗变的准备。同时命令天津卫都指挥使徐忠准备攻占张楚在天津的那个什么军资转运站,必定那里张楚的人马不多,以卫所的力量应对应该没有问题。”

“好,还是温首辅老成持重,考虑问题周全。这事就这么办了。大家议一议,看赏赐张楚一个什么官职呢?“崇祯皇帝对温体仁的话很满意,终于有人替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了。

接下来朝臣们对给张楚安排什么官职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半天下来也没有个结果。

看着脸色越来越不好的皇帝,温体仁只能再次站出来说道:”诸位不必争了,这次给张楚的职位不是真的给他,用不几天他就被撤职查办,给什么官职无所谓了。“

温体仁的话让大臣们平静了下来,刚才一听有人要升官都伸手去抢,完全忘了这升官的目的是什么,既然这只是个空头许诺,那皇帝愿意给什么就是什么好了。大家也省得劳神费力。

最后皇帝决定以张楚在朝鲜又打败了后金的名义,授张楚左都督加兵部尚书衔,命张楚接旨后立即进京述职。

要赏赐的官职定下来了,可也不能光给张楚一个人升官,不然怎么看也不像是真的,于是又商定了几个职位给张楚的手下,官职有了怎么也得给士兵一点儿财物作为奖励才说得过去,这又让皇帝心痛了一阵子,户部一个劲的扯皮不想出一分钱。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