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小驸马 (墨柱)



周树在张靖面前似个乖宝宝,实则将门虎子,又岂是易与之辈?他现在分管斥候队,又具体负责水军操练,信息十分灵通。周树出身将门,眼光很高,被他称得上大人物的,恐怕身份绝非一般。

待黄猛沏上茶退下,张靖慢慢说道:“州衙有份量者,除了周瑜就是别驾费祎,余者无论从事还是长史,资历都浅,没有资格让蒋琬出门相迎。倘若来人是费祎,在这战事初起之时,费祎身为别驾,必然事务繁多,此时来到占城,应有重要事情。水军那边打探到来人是谁?”

周树道:“听说来者是马营将的兄长,以前在益州为官,职级不低。”

张靖略思一会,道:“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应是益州别驾马季常到了,马季常是襄阳宜城人,与蒋琬、费祎都是旧识,为何不来占城郡衙,反而去了马谡那里?”

周树恍然大悟,道:“噢,原来是马伯父到了。

莫非马伯父与费祎、蒋琬关系不佳?”

张靖摇头道:“马家、费家、蒋家皆是荆州中等世家,虽然比不上蔡黄庞蒯四大家,也算是当地郡望。大族之间相互联姻,同气连枝,马良不入郡衙,肯定不是因为关系亲疏之故。马良为益州别驾,突然现身占州,莫非为了接任南州刺史而来?若是马良担任刺史,一州高官多是荆州大族子弟,朝廷应该从全局考虑,费祎、蒋琬或会调走一人,想必马幼常也会调防。”

周树想了想,道:“这对我们有何影响?”

张靖沉思一会,道:“我接任占城郡尉未久,短时间内若无军功,在南州怕是升不上去,你们三人情况也一样。这次益州别驾和占城太守的职位,我们还是要争一争。你看陈波人品能力如何?”

周树略一心思,道:“陈波是国学弟子,学识不错,能力很强,人品也很好。近期与我私人来往甚密,估计听到了什么风声,有投靠之意。除了陈波,长史李春和五官掾杨治,也表达出足够的善意。两人皆是国学前期弟子,官声能力都不错。”

张靖略想一想,道:“杨治资历浅些,接任督邮尚可,直接升为太守难度太大。陈波与蒋琬关系良好,蒋琬调任之时定会推荐他继任,我再写封荐书给公谨师兄,这事应该能行。至于李春,只能在荐书上提一提,最终能否升任,要看公谨师兄如何平衡。”

张靖提前得到费祎与马良的消息,联想到几个可能,在这战事初起之时,涉及人事变动,可能会造成很大影响。无论张靖从小受到的教育,还是张角对世家的立场,对世家危害都了然于胸。但世家传承数百年,又岂是新朝一朝可平?

看过《三国小驸马》的书友还喜欢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251章国学与世家的对立!

?

推荐阅读:黄巾军当年起兵,席卷冀、徐、兖、豫、幽、并、荆七州,除了荆州地面广阔只有东北数郡受到波及,其余诸州世家非逃即亡,子弟财产损失很大。姜述占据青州,用贼喊抓贼之计,屠灭大量世家。但是世家人数庞大,各地均有分支,纷纷逃到扬州、荆州、益州等地避祸。后来刘协在长安立朝之时,大量世家汇聚,从人力财力上给予刘协很大支持。

受洛阳国学影响,刘协在长安也建立国学,与洛阳国学不同的是,长安国学只习儒家典籍,学生多是世家子弟。曹操执刘协投降,长安国学并未取消,改名长安学院,与颖川学院、襄阳学院一样,以教授传统儒家典籍为主。世家因为历史原因,又因为儒学在洛阳国学地位不高,世家不愿送子弟去洛阳国学及分院就读,大多送到这三家学院。久而久之,洛阳国学及分院招生多以寒门子弟为主,三大学院招生多以世家子弟为主。其中也有例外,在朝堂或在地方为官的世家子弟,担心惹姜述不悦,子女多送在国学或分院就读。

自中华五年开始,官府招收吏员实行考录制,考录除了文字策论,还有实务,三大学院因此增设了部分科目,每年官府招人时,也鼓励弟子前去应考,这些年下来,各级官府也有不少三大学院弟子。

与国学弟子相比,三大学院弟子踏上仕途,因为考录这道门槛,进入比较困难,但在入仕以后,优势就比寒门子弟明显许多。世家在各级官府多有担任高官者,在提拔时相互给予方便。荀彧为姜述心腹,官声极佳,才德兼优,都免不了为族人托请,何况别人?

诸大世家同气连枝,相互托请,寒门子弟上升渠道越来越窄,世家子弟慢慢形成气候,久而久之又将形成东汉末年的痼疾。姜述很早注意到这点,加重督察检察力度,强调能者上庸者下,贯彻任人唯贤的用人制度,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用人机制还是出了不少问题。

毋丘俭不同意张靖与凤舞的婚事,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张靖出身平民,后期发展没有潜力。姜述因为张靖受到不公正待遇,下了狠手,战前同时免掉一州刺史和兵曹,借机撤换一批世家出身的官吏,再次向世家展现出皇家的强势。

姜述眼光十分长远,当年创办国学之时,首批弟子以姜、田、贾(贾诩)、关(关羽)诸家族人家丁为主,首批弟子基础不牢,学识方面稍差,但对姜述忠心耿耿,大多数已经成长起来,在军中担任郎将或出仕太守者已经不少。

首批国学弟子的茁壮成长,也带起后续几期弟子,后几批弟子多是青州平民出身,已经逐步成长起来,大多在军政系统担任中层。后来国学迁到洛阳,又在各地开设分院,平民子弟出仕者越来越多。中华五年实行考录制时,国学应届毕业生已经超出了官府消化能力。

国学培养出大量弟子,给新朝奠定了人才基础,让朝廷不至于在发展过程中无人可用。国学的存在其实剥夺了历代世家的特权,世家子弟和寒门子弟受教育的水平相当,能力也相差无几的时候,世家只是人口较多的大家族而已,与其他家族有何不同之处?

姜述当年设立国学之时,无人会考虑如此深远,待国学子弟遍布朝野,朝廷用人不得不使用考录制时,世家子弟做官的特权其实已经走到尽头。说句不好听的话,姜述若是狠心将世家子弟一网打尽,朝堂照常运营,百姓不会受到什么影响,随着教育普及,世家大族影响将会越来越弱,最终失去与皇帝叫板的底气。

世家执掌朝堂多年,早将朝堂权力视为手中之物,又怎能甘心情愿就范?先是益州从事贾布牵头,与益州诸世家代表,秘密达成同盟协议。益州世家形成一体,诸家子弟瞬间就形成一个庞大的圈子,相互照顾策应,有了机会就彼此提拔,出了问题就相互遮掩,当然相互得利。后来荆州世家得知这个消息,也自发形成一个圈子,又与益州圈子达成同盟,如此势力更大。

情报司和神鸟机构两大情报系统,探子遍布朝野,在姜述借机清除世家子弟以后,情报系统又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益州荆州两个同盟圈子的事情,丝毫瞒不过姜述的耳目。试想这两股势力合二为一,后面长安、扬州等各地世家子弟再结成圈子,待全国世家合成一体之时,将是多大一股势力?虽然不至于掀翻新朝,但必然会导致社会波动,阻碍大齐新朝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

目前这股势力只敢做些小事,譬如提拔某地一个小官,帮助同乡遮掩一下过错等等,就是将此事翻到桌面上,也只能处理当事人。

要想将这股势头斩根杀绝,要有一个事由,寻个人人喊打的借口,牵一发而动全身,将这股势力全部覆盖进来,最终一网打尽。

姜述本是世家出身,十分明白世家圈子的错综复杂,当初南征北战、统一天下时也整合过世家力量。合朝文臣之中,太傅何苗是何家家主,司空周异是周家家主,太仆荀攸是荀家大佬,少府乔瑁是乔家家主,财税司司长陈群是陈家家主,除了姜战、廷尉姜勇、宗正姜澄、执金吾姜东是皇族出身,大将军兼太尉郭嘉、卫尉程立、大司农国渊、大鸿胪尹度出身小族,丞相兼御史大夫贾诩、太常诸葛玄、国学副教育长蔡邑、光禄勋田丰、将作大匠虞翻、大长秋张温等,皆是中小世家出身。幽州刺史法正、东州刺史满宠、冀州刺史张昭、并州刺史鲁肃、青州刺史荀彧、兖州刺史陈宫、豫州刺史庞统、徐州刺史张纮、雍州刺史许攸、凉州刺史郭图、荆州刺史董允、益州刺史刘晔、扬州刺史蒯越、交州刺史诸葛谨等地方大员,至少也是中小世家出身。

看过《三国小驸马》的书友还喜欢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252章知道张靖身份吗?

打压世家又不得不用世家,因为世家的力量很庞大,若将世家全部打倒在地,朝野同样会不稳。+∧八+∧八+∧读+∧书,.※.→o但让世家结党连为一体,将形成党争雏形,姜述清楚明朝因何而亡,自然不会听之任之。

当局者迷,张靖并不知道破局的关键点就在他身上,自张靖接到姜述信函以后,张靖便被推上了破局先锋的位置。马良、费祎、蒋琬三位荆州人,因为种种原因与益州籍官员十分紧密,马良调任南州,费祎、蒋琬必有一人调出南州,这就是一个局,除了布局的姜述,无人知晓最终的答案,也不知姜述剑指何方。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