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之后,金法敏就像是失去了魂魄一般,整日里长吁短叹,忧虑不已,竟然因此而生了一场大病,不出一个月便含恨死去,据说在临死之前,金法敏口中还兀自喃喃的说道:“李显,李显,我好恨……”
金法敏死后,被追谥为文武王,由其子金政明继承王位。
“诸位,虽然契丹和粟末部联盟先后战败,然则我相信,我新罗得自上天庇佑,经过了无数风浪,这一次一定也可以安然无恙,我等只需坚持半载,定然会迎来一股强有力的臂助!诸位将士,列位臣工,大家一起团结起来,度过我新罗最为难的时期!”
新任的新罗王金政明犹然没有丧失信心,看起来反而有些疯狂,对着三军将士大声喝道。
第340章国之柱石
对于李显这一次迅速平叛产生的影响,李显并没有怎么关注,他命部将刘幽求、张威、刘斐等人统率数万骑兵前去支援薛仁贵,又命张德玉将截获的契丹、粟末诸部的粮草运送到薛仁贵军中,同时又给薛仁贵写了一封信,交代了一些情况,同时再给郭元振留下了足够的人手后,便率领剩余的近十万人马返回洛阳。
其实李显完全可以顺势而为,与薛仁贵合作,将新即位的金政明也一道收拾了再返回洛阳,然而李显一方面考虑到朝廷空虚,自己长期不在的话也不好,尤其是高宗病重,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撒手人寰,他作为人子,自然要在病床前尽孝,更何况他那位弟弟李旦如今也被武后从前线紧急调回,这其中当然也有让李旦床前尽孝的意图,但是自然也有其他的深意。
而对于武后的意图,李显自然也很清楚,所以他才要紧急返回,一方面是要堵住他人之口,另一方面也是要阻止武后的图谋。
由于李显心中急躁,也由于将士们获得大胜,士气高涨,所以行军的速度很快,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李显所率领的先头部队就赶到了洛阳。
为了能够获得朝野上下的同情,这一次李显是高调入城,他早就派人通知朝廷,将自己返回洛阳的时间提前告知。
这样一来,迎接李显的队伍自然是人山人海,许多百姓都是自发的敲锣打鼓,前来迎接他们英明神武的太子殿下。
“呵呵,这一次太子殿下大破契丹和粟末部,以雷霆之势平定了北方叛乱,彰我大唐雄威,狠狠地教训了那些敢于贼子的嚣张气焰,实在是大快人心。”
“是啊,太子殿下英明神武,令人不禁想起了太宗文皇帝,这可是我大唐之福啊,这么多年了,我们忍受契丹等北疆各部的诸多侵凌,今日总算是扬眉吐气,为我大唐百姓出了这一口气。”
“没错,太子殿下在面对李尽灭那厮时说的话非常对,为何契丹人能够杀我大唐将士百姓,而我大唐人却杀不得那些契丹俘虏?他们契丹人是人,我大唐人便不是人了吗?若是放任杀害我大唐军士百姓的凶手而不管,我大唐再强盛又有何用?嘿嘿,像太子殿下这般回护我大唐百姓的,可实在不多见。”
“呵呵,这也正是我大唐太子的英明之处,自从有了太子殿下这一次,相信日后我大唐的百姓,尤其是我等这些商人,即便是到了海外,也绝不敢有人会受欺辱了,这对于我等来说,可是多么一大笔的恩惠?”
……
无数人怀着崇敬的神情,向着远处眺望,并且不断地对李显进行着各种赞誉,夸赞李显立下不世之功,回护百姓之意,而对于李显坑杀契丹俘虏之事,却没有一人表示反对。
这,就是民心民意,老百姓能够切切实实的感受到,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那些对他们好的,他们自然会衷心的拥戴。
就像是李显,纵然坑杀了无数的俘虏,然而却是出于一番维护百姓和大唐尊严的本意,所以被那些百姓所理解,根本没有任何人对此表示质疑。
过了片刻,突然见前方烟尘大作,前面眼见的人看见,在烟尘之中,无数的兵马快速赶来,当先一人一身银色甲胄,胯下火红色的战马,满脸英气,正是他们期盼已久的大英雄,这一次欢迎仪式的主角,皇太子李显!
“太子殿下到了。”那眼尖的人立刻大声呼喊道,脸上的兴奋没有丝毫的掩饰。
在听到这句话后,所有的人全都拼命地向前挤去,想要第一时间看一看这个帝国的大英雄,他们心中最为尊敬的太子殿下的身影。
“有劳诸位百姓前来迎接,本宫受之有愧。”李显对着前来迎接的所有人拱手行礼,大声说道。
“太子殿下说的是哪里话?太子殿下受命于危难之际,仅仅四个多月的时间,就歼敌二十余万,彻底扫平了威胁我国北疆一年有余的叛乱,避免了更多百姓陷于战火之中,这样的惊天战绩,足以证明太子殿下乃国之柱石,我大唐新一代之军神,太子殿下立下如此大功,我等只是迎接一下,又不用到前线拼杀,说甚有劳不有劳的?至于受之有愧之语,太子殿下更不必如此,如若连太子殿下都受之有愧,这天下间还能有几人不受之有愧的?”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颤抖着胡子,朗声说道,一双眼睛里全都是崇敬。
周围其他人也全都附和,纷纷称赞老者说的十分正确。
李显却是郑重说道:“此事吾虽然也颇有微功,然则这一战若说功劳,当是那些为国奋死拼杀的战士,经此一役,有多少人勇士血染疆场,再也无法回故土看一眼,这些人,才是我大唐真正的英雄,我们虽然赢取了战争的胜利,换取了天下的安宁,然而却不能忘记那些为了换取我们和平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
李显说这一句,所有的人都没有反对,他们也都沉默了下去,只见那老者也是满脸泪水的说道:“不瞒太子殿下,此一役,小老儿那幼子便在军中,围攻李尽忠那一战,为了掩护战友而殒身,虽然犬子死了,但是听到太子殿下这句话,小老儿也都替死去的犬子感到欣慰,太子殿下没有忘记那些战死者,大唐没有忘记那些死难者,他们为了保护我大唐社稷的安宁而死,也算是值了。”
老者说完这一番话,周围的人全都对他投来由衷的敬意,李显也不例外,他连忙握住那老者的手,感动的说道:“老人家,你这一句话足见对我大唐的一番赤胆忠心,不过令郎之死也实在是一件憾事,请老人家放心,我绝不会忘记他们,不仅如此,我也决不允许那些英雄们的家眷会受到任何不公正的待遇,我这就向父皇上本,要求对所有为国死难者的家眷再加厚抚恤,决不能让英雄们走的不放心!”
“太子殿下这番话,小老儿相信,只不过这几年,太子殿下对于军户的待遇已经提升的够优厚的了,不必再提升了,否则的话,不知道又要让百姓多交多少租税,为了一己之私,而夺他人之利,小老儿心中不忍。”
“呵呵,老人家,你这样宅心仁厚,实在是我大唐之福啊,请老人家放心,本宫保证不会提高税收,只是用我宫中节省下来的财物来抚恤那些死难者。”李显看向老人,一脸柔和的说道。
第341章坑的对不对?
李显那一番话显然是打动了无数人,直到他离开之后,所有的人还都远远的看着他的背影,驻足良久之后方才散去。
然而在随后的朝议之中,却是对李显这一行的功过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争吵。
在为李显叙功的时候,中书令薛元超突然跳出来,大声说道:“天后娘娘,微臣认为此次不该为太子殿下叙功,虽然太子殿下确实大败契丹和粟末部联盟,平定了北方叛乱,然则太子殿下在这期间却滥杀无辜,尤其是坑杀降卒,此举无疑是有干天和,更无法展示我大唐宽厚之道,严重破坏了我大唐在各部族中的形象,昔日薛仁贵在平定铁勒叛乱之时坑杀降卒,犯了军纪,陛下虽然予以宽宥,却也没有叙功,只来了个不功不过,如今太子殿下之影响尤为恶劣,所以微臣认为,这一次即便不对太子殿下予以降罪以数宽容,根本不能再为叙功。”
“嗯,薛卿此言有理,诸位爱卿以为该当如何呀。”武后的凤目扫视了一眼群臣,然后皱眉问道。
却见大理寺少卿狄仁杰躬身说道:“天后娘娘,微臣以为薛相此议不妥,请天后娘娘想一想,两军作战,讲的是你死我活,正如在外行走之时,遇到一头野狼,此时生命遭到威胁,哪里能讲什么宽厚?若真是心存宽厚之意,恐怕除了自身遭遇横祸之外,根本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坑杀战俘确实不合理,然则我等也要看一看,那些战俘都是些什么人?他们之前肆意坑杀我大唐军士百姓,彼时薛相没有为我大唐百姓叫屈,后来我大唐将那些犯下而行之人予以处置,薛相却是如丧考妣,微臣倒是好奇了,薛相到底是我大唐之臣,还是契丹或者靺鞨之臣?对于贼子讲仁义,对于恶狼讲善行,这样的话说起来是不是有些迂腐可笑?微臣好像是看到了另外一个宋庄公啊。”
其实狄仁杰一直以来以中立派的面目示人,没有接受过东宫和武后两方任何一方的拉拢,即便是李显对他有过恩情,动用关系提拔过他的官职,他却也是不假辞色,并且最近还对武后处理的一些政事表示过赞扬,很明显是释放出了一丝的善意,可是今日突然说出了这么一番朕对后党重要成员薛元超的话,实在令人感到有些意外。
相似小说推荐
-
狼牙特战队 (钟表) 17KVIP2016年12月21日 历史军事狼牙刀锋,丛林战神,铁血柔情,谁与争锋。败,也要对手肢残体裂。胜,就要傲气冲天!看...
-
狼啸战国 (逆天邪) 起点VIP2016-12-22 外国历史时为天文二十三年(1554)年夏。织田信长刚刚奇袭桶狭间,太原雪斋却在骏府馆重整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