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高宗朝,李弘和李贤两位太子虽然没有大规模修书,然而也取得了一些成就,比如李弘选编《瑶山玉采》,李贤为《后汉书》作注等等。
李显作为新晋太子,自然也不能免俗,而且在他看来,修书这样的盛举自然能够体现他作为当朝皇太子的巨大组织协调能力。
所以,李显也决定修书,而且是修一部空前的巨典,这部书的名字他也都已经想好了,名字就要《四库全书》,把天下所有的书籍按照经史子集的分类编撰到一起,形成一部规模空前庞大的类书,并且鼓励天下的士子、佛道等人将所藏书籍抄写备份,然后献给朝廷,朝廷将根据献书的多少以及珍贵程度进行适当的奖赏,或者是钱帛奖励,或者是勋爵奖励,与此同时命令王勃作为总修撰,杜审言、苏味道、李峤、崔融、骆宾王、杨炯、卢照邻、道士潘师政、李荣、孙思邈、和尚神秀等人为副修撰,其中杨炯一开始因为“愧在卢前、耻在王后”而拒绝副修撰的职位,后来由于卢照邻的劝说以及在如此大的修书盛举诱惑下最终答应了下来。
而孙思邈则是因为他的医学名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完成,见李显提出如此宏大的修书计划,想着要将他的书稿加进去,以便自己这两部花了数十年心血完成的巨著永世流传下去,以便造福后世百姓,这才专门来到太子的东宫,被李显苦苦挽留,答应以近百岁的高龄做四库全书的副编撰,专管集类的医学书籍编撰和经类的道教经典整理。
其实原本历史上的经部只包括儒家经典,然而因为唐代皇族自称是老子的后代,对于道教的尊崇简直是无以复加,所以道教的经典也同样被列为经部,而佛门的经书则受到了排挤,只能被列集部,然而这时候武后为了收买天下佛徒之心,竟然坚决提出要将佛经也列入经部之中,李显本身就师出佛门,同时他最大的目的是致力于三教合一,并非是特意扶持某一教派,对此自然没有拒绝之理,所以导致最后经部竟然是儒佛道三派经典的大集合。
这其实也是和当时唐朝三教发展的状况相适应的,所以虽然其中也有少许的争议,最终却是都同意了这样的做法。
对于李显修书,尤其是修撰这么一部卷帙浩繁的巨著,其实武后原本是强烈反对的,因为她也知道这样的巨著一旦成功,李显的声望将彻底盖过自己,然而她也知道阻止根本没有用,反而给自己落下一个心胸狭窄的恶名。
而另外一个原因,她也知道像这样庞大的工程,绝不是一年两年能够完成的,或许需要十年之功,甚至还要更多,如果能够借用这件事情多耗费李显的精力,她倒也乐得其成。
事实上武后的想法没有错,这件事确实是牵扯了李显巨大的精力,然而她却不知道,李显借用修书一事,虽然的确也要求进度,可真正的目的乃是为了自己暗中图谋大权作掩护的,而这样庞大而耗时的工程,正是掩护自己的最佳利器。
李显通过修书一事,将自己麾下最得力的干将们全都名正言顺的集中在一起,并且又拉拢了许多的精英文人,当然也在暗中利用像宋之问那般人品低劣而才华卓越的文人做出了许多大事,这些大事除了修书的进度之外,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历史也证明,后来李显人生中的许多重大决定,就是在修书工程的掩护下做出来的。
第259章公主的婚事
在李显努力为自己大造声势的同时,武后也没有闲着,她也在想尽各种办法来壮大自己的力量,除了加强宰相集团的力量之外,也在想办法争取中低层官员的支持,她的做法自然是慷他人之慨,通过大规模的授爵、加勋、封赏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威望,除此之外,还在拉拢皇亲勋贵,以图谋壮大自己的力量。
这其中包括为她最小的儿子,已经在永隆二年被改名为李旦的李旭轮挑选王妃,这个王妃的人选先是故刑部尚书刘德威的孙女、陕州刺史刘延景的女儿,后来武后见李显势大,又准备将李旦再婚配给某个大族,以作为帮助自己对抗李显的助力。
于是武后开始找各种借口来侮辱刘氏,虽然刘氏逆来顺受,她却仍然给安了个不孝的罪名,下令将刘氏关到了内侍省的女牢,不准下人送吃送喝,只送给了对方一些生菜,任其自生自灭,后来又派侍卫前去牢中对刘氏进行奸淫。
李旦自幼就懦弱柔顺,性格里完全没有李显那般刚烈,像李显那般直接闯入宫中营救自己女人的事,那是万万不敢干出来的,最后无奈之下只能去求高宗。
可是没想到就在他哭求高宗的时候,恰好遇到武后赶到,李旦浑身冷汗尽出,眼泪立刻不敢流出,同时拼命用眼神示意,不要让高宗向武后说起此事。
高宗自然知道妻子的剽悍,见儿子示意,心中正求之不得,所以乖乖的没有提起此事。
十余天之后,李旦惊闻噩耗,他的妻子刘氏惨死于宫中,浑身爬满了蛆虫,身体都已经腐烂了。
惊闻这一噩耗的李旦根本没赶去看,只能强忍住心中的悲痛和眼中的泪水,当做事情没有发生。
当消息传到东宫的时候,李显不由得轻叹了一口气,因为像刘氏这样的命运,本该发生在自己的妻子赵银月身上,但是自己在危难关头却是丝毫不顾自身安危,悍然直闯禁中,强行将妻子夺了回来,可是弟弟李旦却并不敢这样做,因此导致了这一幕惨剧的发生。
而赵银月在听说这则消息之后,则是在感到兔死狐悲的同时却存是庆幸不已。
因为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如果不是李显当初奋勇相救,自己也绝对是和现在的刘氏同样的下场,甚至可能还会更惨!
想到这里,赵银月都不由一脸的幸福,默默地想道:“我也就是赶上了他,才能有今日的幸福,若是我的男人也像老八那样懦弱,恐怕我的骨头都已经腐朽了,唉,一个女人,这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的男人能够靠得住,指望得上,在最需要的时候能够依靠他,哪怕只是给出个主意,甚至只是说句宽慰的话,我们女人就已经很满足了,而像太子这样不够自身安危奋勇相救的,更是人间极品,数千年难遇的绝世好男人,而这样的好男人却被我遇到了,这岂不是我这一生的幸运?呵呵,这也就是他口中经常说的那种暖男吧?”
武后在害死了刘氏之后,又做主将河南窦氏之女窦妙香许配给了李旦,这窦氏乃是高祖太穆皇后的堂兄、前纳言、左武侯大将军窦抗的曾孙女,其祖父大理卿、莘国公窦诞,父亲是太常少卿窦孝谌,这窦氏乃是关陇贵族之中的一家河南窦氏,家世显赫,武后将窦氏许给李旦,就相当于是将整个窦氏家族拉拢到自己这一方阵营之中,可谓是一招妙棋。
然而武后却并不知道,他之前的那种做法其实已经是在李旦的心中种下了一丝的仇恨,虽然以李旦的性格,这一丝仇恨或许一辈子都不会生根发芽,但那是因为没有合适的环境,而李显以后将会为李旦的那一丝仇恨制造生根发芽的环境。
除了为李旦指定婚姻之外,武后为了平衡局势,牵制李显,还任命李旦为豫王,拜右卫大将军,洛州牧,并州大都督府大都督,掌管着整个洛阳的驻军。
而在这一年,武后另外一个大动作就是为太平公主挑选夫婿并举行婚事。
这时候的太平公主已然十六岁,长得是花容月貌,倾城倾国,在八年前就有吐蕃赞普为其子求婚于太平公主,遭到了高宗和武后的断然拒绝,这自然是因为大唐在十年前的的大非川之役中大胜吐蕃,根本用不着和亲这种屈辱的方式来换取边界和平,而吐蕃也正是因为求亲的愿望遭到大唐的拒绝,这才对自身感到很不安全,于是暗中支持突厥反叛,这才造成了两年前的那一场大战。
不过经过两年前那一场大战之后,无论是突厥还是吐蕃都是元气大伤,虽然因为裴行俭因为遭到裴炎陷害,食言斩杀了俘虏的突厥首领,引起了突厥新的反抗,然而没有吐蕃的支持,突厥的败落是早晚之事,根本不值得一提。
而吐蕃如今更是无法对大唐造成威胁,所以,现在太平公主就算是出嫁,吐蕃也鞭长莫及,根本干预不得。
至于太平公主的婚事,据说还是太平公主自己主动提出来的,据说有一天太平公主突然穿起了武士服进行跳舞,高宗和武后见了很是奇怪,就问她道:“你又做不了武官,为何穿武士服进行跳舞?”
却见太平公主说道:“虽然我做不了武官,可是把这套服装送给我未来的驸马,不知可不可以?”
武后和高宗极其喜爱这个幼女,见她这样说,便知道这个小丫头是想要嫁人了,便笑着说道:“没想到我们的月儿长大了,想要找驸马了,呵呵,你且放心就是,我们一定为你找一个家世人品相貌俱佳的夫婿,让你满意。”
“我想要自己选,可不可以?”太平公主嘟着小嘴,撒着娇说道。
却见武后把脸一板,笑骂道:“傻丫头,婚姻之事,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有自由挑选之事?此事就不要说了,为娘的自会给你找一个如意郎君,绝不会委屈了为娘的宝贝女儿。”
相似小说推荐
-
狼牙特战队 (钟表) 17KVIP2016年12月21日 历史军事狼牙刀锋,丛林战神,铁血柔情,谁与争锋。败,也要对手肢残体裂。胜,就要傲气冲天!看...
-
狼啸战国 (逆天邪) 起点VIP2016-12-22 外国历史时为天文二十三年(1554)年夏。织田信长刚刚奇袭桶狭间,太原雪斋却在骏府馆重整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