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显耀大唐 (汉胄)



高宗自然知道,在朝堂之上武后的势力还是很强的,如果是通过朝议解决,事情很可能会违背自己的意志,不过高宗也不傻,怎么可能会就这样把人事大权拱手相让呢?所以只是略一犹豫,便淡淡笑着说道:“朝会需要在三天以后才能举行,届时再讨论实在有些晚了,高句丽十余万大军尽皆驻扎,每多一日,便多消耗一日粮草,与其如此,还不如将消耗的粮草送于高句丽百姓,所以,依朕看来,此事还是交付政事堂商议为妙。”

武后见高宗竟然拒绝自己,心中自然很是不满,不过她也知道,如今的高宗已不是昔日的高宗,如今他大权在握,又有柔情似水的姐姐武顺的抚慰,可以说是志得意满。

“哼,武顺这个狐狸精,一天到晚总是缠着他,致令他对我已大不如前,若不及早除去此人,总是一个麻烦。”

武后这时候也顾不得武顺是她的姐姐了,直接将其比喻为狐狸精,与此同时杀心顿起,决定务必杀了武顺,相信只要武顺一死,高宗被悲伤所牵动,旧病定然复发,这时候她再乘机插手朝堂,重掌大权,一定可以再次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武后却也不能一点好处也得不到,便以郭待封也立下大功为由,请求高宗对其进行封赏,高宗毕竟性格懦弱,为了弥补心中的愧疚,便答应封郭待封为左威卫将军,武后见状,也只能如此。

且不说武后在回宫之后如何安排杀死武顺之事,却说高宗经过与政事堂一番商议,最后下诏大军班师,同时授薛仁贵为右威卫大将军,封为平阳郡公,检校安东都护府大都护,统率两万大军镇守平壤,又将高句丽故地分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

除此之外,高宗还下诏新罗文武王金法敏,在新罗设立鸡林州都督府,实行羁縻统治,又在百济故地设置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五个都督府,下辖三十七州二百五十县,依旧以右卫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统兵镇抚全境,又命左骁卫郎将刘仁愿率兵一万镇守百济城,委派当地的酋长分任都督、刺史,实行羁縻统治。

至此,整个三韩故地已经完全处于大唐统治之下,大唐威望之盛远胜于前。

当然,郭待封、郝处俊、契苾何力等人也都因功获得封赏,李显麾下那二百王府亲卫也都各自封赏,从正六品上的录事参军到正四品下的中郎将不等,薛讷也因为功勋卓著被授予右威卫中郎将,李多祚更是因为举族归附而被授予营州都督府司马,受封从三品归德将军(武散官)。

而李显身旁最重要的两个人物张无尘和窦仙童则因为为人低调放弃叙功而只是提升勋爵一级,不过对于这两位来说,只要跟在李显身边就行,无所谓官职大小。

李显本来获得大功,破了平壤城,说降宝藏王,杀了渊男建和渊男产,可是由于他故意将功劳分给部下,所以除了给另加二百户的封邑,又赐予御马十匹,并没有特别的奖赏。

李显也不在乎这些,反正这一次出征他收获满满,既获得了威望又收服了几员大将,也算是狠赚了一把。

眼看着就要离开这里了,不过有一件事情,李显在离开前还必须要交代,所以,李显来到了薛仁贵的营中,对他郑重交代一件事。

第109章临别前的嘱托

“不知大王深夜至此,有何见教?”夜已深,薛仁贵本来准备睡下,却突然听儿子薛讷说李显来访,不由得心中愕然,在将其迎至营帐之内后,便迫不及待的开口问道。

只见李显也是一脸的严肃,对着薛仁贵拱手施礼道:“小王此次前来无他,主要是向大将军建言一事,还望大将军肯纳。”

“大王有话但说无妨,只要末将能够做到的,一定会竭尽全力。”薛仁贵感激李显将不少的功劳分给自己的儿子,更感激李显为薛讷所做的一切,包括想办法令其拜师程咬金,又将其大力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将才,所以当即慨然的说道。

却见李显的脸色依然严肃,郑重地说道:“如今高句丽灭亡,我大唐得其城百七十六,户六十九万七千,又设安东都护府,都督府九,州四十二,县一百,大将军被委任为安东都护府大都护,真可谓可喜可贺,相信以大将军之手段,过不了多长时间,就能令高句丽局势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只不过大将军务须关注新罗之动向。”

“新罗?”薛仁贵听完之后顿时眉头紧皱,若有所思的说道。

“对,就是新罗。如今三韩之地百济、高句丽已然亡国,我大唐只需用个十数载,便能令其彻底被我大唐同化,只是新罗王权尚在,不得不防。我大唐虽于其地设置鸡林州都督府,任命新罗王为大都督,并由朝廷派遣官员进行制约,然而新罗王若真有异心,我大唐所谴官员便是有三头六臂,亦难有作为,只能沦为刀下之鬼。”

“不会吧,新罗与我大唐乃是多年盟友,更兼我大唐兵威之盛,连高句丽都亡国了,新罗莫非是活得不耐烦了?竟敢挑衅我大唐兵威?”一旁的薛讷听了李显的话,首先表示不认同,还没等薛仁贵开口,便断然说道。

李显闻言,却是呵呵笑道:“薛兄有所不知,在外交方面,没有永久之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当初新罗受高句丽及百济联军欺凌,只好投靠我大唐,并与我大唐结成同盟,利用我大唐制衡高句丽与百济,后来我联军屡百百济与高句丽,并成功先后灭亡百济及高句丽,在这过程中我大唐受益,可新罗得利岂非也不少?尤其是此次高句丽灭亡,许多将士及百姓乘机投降了新罗,这也令新罗力量大增,万一有变,新罗只需短短时间,便能调集一支大军,攻占百济故地,截断我军海上通道,然后乘势围攻平壤,占据三韩全境,如此一来,我大唐数十载之征战,岂非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乎?”

薛讷便是再笨,也知道李显这一番话是多么的正确,不由得喃喃的说道:“这该如何是好?我大唐费尽心力方才平定了高句丽和百济,如何能够拱手送给他人?”

而一旁的薛仁贵却是对李显那句“为他人作嫁衣裳”颇感兴趣,夸赞李显比喻的妥帖,妙语惊人。

李显毫无羞耻之感的剽窃了两百年后秦韬玉的千古名句,同时又怡然自得的接受了薛仁贵的夸奖,同时还承担起了教育薛讷的职责:“此事其实也不难,将高句丽豪门大户迁往内地,同时将我大唐流民迁至高句丽故地,令其垦田实边,与此同时,我大唐将士于驻地实行军屯,建立马场,既能驻兵防守,又解决了粮草问题。除此之外,允许其与高句丽百姓通婚,之后兴建学校,恩准此地学子参加科举,相信过不了多久,高句丽便会与我大唐百姓完全融合,再无复国之念。”

“当然”,看着连连点头称赞的薛仁贵,李显又接着说道:“这等事皆要徐徐图之,切勿急躁冒进,否则一旦激起矛盾,将不可收拾矣,小王今日来见大将军,主要是请大将军小心戒备新罗,并且注重培养人才,大将军当知晓,我大唐武功虽盛,然则边疆亦不能算太稳,尤其是西南之吐蕃,其助芒松芒赞也就罢了,可其已故之大相禄东赞之孙噶尔钦陵实乃一代名将,若是由其领兵,再联合西北之突厥、辽东之契丹、奚族等,则安西四镇危矣。届时恐大将军会被调至前线,届时新罗见有机可乘,定然会乘机兴兵,若再扶植高句丽王族之后,则恐不仅新罗无法掌控,便是此地亦不再为我大唐所有。”

“嗯?”听了李显方才所言,薛仁贵的眼中顿时现出了一丝的精芒,然后拱手说道:“没想到大王竟然如此深谋远虑,仁贵不及矣,请大王放心,仁贵一定竭尽所能,选练精兵,培植将领,安置百姓,俘获人心(民心),以确保此地不失,并努力构建对新罗之防御。”

“如此,则小王放心矣。吾帐下有一将领,名叫杨思齐,乃高句丽已故大将杨万春之子,此人在高句丽百姓中素有威望,又擅长安抚之道,大将军如若不弃,小王便将此人拨付大将军帐下效命。”若是有机会,李显自然不会介意让他麾下将领历练历练,这自然也是李显在安东都护府安插人手的一个机会,同时也是将薛仁贵绑到自己的战车上的一个机会。

其实李显这么做就有点不地道了,因为薛仁贵是一名直臣,虽然在战场上也会出现杀俘抢劫等事,可是结党营私的事情却从来不会做,而李显却乘着对方正在用人之际,同时又感念李显对其子薛讷的恩情,将麾下人才硬塞给人家,明显着是要拉拢薛仁贵。

薛仁贵也不笨,自然也隐隐猜测出了李显的意图,可是他在这时候却也不能拒绝,就算是把感情放在一边,自己也确实需要这样的人才,如今李显雪中送炭,无论是于公于私,他都该收下这个人才的。当然,其中的前提自然是,那人的确是人才,否则薛仁贵也绝不会白养闲人。

所以,薛仁贵听了之后便点头说道:“如此甚好,末将的确奇缺这等人才,大王可是帮了末将一个大忙。既如此,大王明日便令此人来我军中效力吧,若是果真立下大功,末将定然会为其请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