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石磊的心思,贾汉卿跟方骏驰几个心腹之人是非常清楚的,特别是贾汉卿,跟那个童先生交谈几次后,心中一致认为这绝对是一个大才,如果石磊能够得到他的话,不亚于刘备得到诸葛亮,朱元璋得到刘伯温。
所以,贾汉卿是非常赞同石磊留下童先生的,至于郝摇旗,那在贾汉卿的眼里根本就不算什么大事,一个败军之将,阶下之囚,既然能够击败他一次,就能够击败他更多次。
因此,听到石磊的话,这些人都没有出声,而剩下的那些人,虽然有几个性急的将军想要开口喊打喊杀的,可还没有开口,就被方骏驰那能够杀人的目光给逼得住了嘴,最后,大厅里面居然一反常态的一片寂静。
听到董琦的话,石磊心中也是一阵苦笑,他也知道,如果他愿意将郝摇旗交给董琦的话,那么董琦肯定能够留下了的,可如果这样的话,童先生就也要魂归西天,而如果不将人交给董琦的话,董琦很有可能会一气之下离开榆林的,此时,石磊终于体会到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痛苦了。
最后,想了半天之后,就看到石磊一咬牙,然后对着董琦说道“抱歉了,董大哥,郝摇旗现在我还有用,不能杀,所以,要让你失望了。”
果然,石磊的话一出口,董琦的脸上就变了颜色,就看到他紧握了双手,然后强忍着心中的不适,开口说道“既然如此的话,那么董某就不打扰大人跟诸位议事了,告辞。”说完,头也不回的就走了,留下了一阵感叹的石磊。
走出大厅大门的董琦心中一阵怒火其中还夹杂着一丝悲哀,要知道,如果是以前的话,别说石磊这种县令了,就是一州知府,见到他也要笑脸相迎的,没想到,现在他落魄了,为了一个俘虏,抛出了脸面的相求,一个小县令居然都敢拒绝,如此巨大的差别,让董琦的心中怎么能够适应的,此时,他只想快速的回到驻地,带着自己的人离开这个让他丢尽脸面的地方。
只是,当他离开县衙,骑上马,飞奔而到他们的临时驻地的时候,却沉默了下来,看着那满地乱跑的小童,看着那有的在洗衣,有的在晾晒,可是脸上却都带着笑容的女人,看着那坐在一起闲聊的老人家,他不知道怎么开口了,他不可能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而让这些已经失去了儿子,丈夫,父亲的妇孺们,重新跟着他到处流浪,冒险,过着那种忍饥挨饿,朝不保夕的日子。
这一刻,董琦的心中彻底混乱了,他不知道他该怎么办,甚至也没有人告诉他,他应该怎么办,虽然他看起来已经不小了,大仗都打了好多次了,可从小生活在枯燥军营的他,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些,正当他陷入痛苦中时,一个声音突然从他身后响起。
求收藏,求收藏,看的还可以的书友,收藏一下吧,也算是对木头的一个鼓励。
第八十一章震荡
西安失陷,天下震动。
对于这几年,连续失陷大城之事,北京城的人早就已经习惯了,所以,对于西安的失陷,也早在意料之中,除此之外,天下各方势力在这一明显信号下,纷纷做出了不同的举动。
江南地区,早就已经渐渐退出朝政的东林党人士,又纷纷掀起了一股激昂的论战,上到南京六部官员,下到小小秀才童生,所到之处,无不是纷纷议论此事,时而怒骂李闯,时而评点朝廷,可谓热闹至极。
而已经进入蜀地,却一直被压迫在蜀东地区的张献忠,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顿时再也按耐不住,发动大军向成都府开去,希望能够一举拿下成都府,从而平定四川。
一时间,华夏万里土地上,又掀起了一股刀光剑影。
.............
关外,盛京,崇政殿
满清都城,这里从**哈赤开始,经过了黄台极,到现在的小皇帝顺治,这里在几十年间,已经换了几次主人了,当然了,现在这里虽然名义上是小皇帝顺治做主,可真正做主的却是摄政王,小皇帝顺治的叔父,多尔衮。
在黄台极死后,靠着手中的实力,多尔衮虽然没有成功当上皇帝,可却通过小皇帝顺治,间接的掌控了整个满清大权,特别是在不久前他成功的废掉了黄台极的大儿子,自己多年的死对头豪格之后,整个满清更是唯我独尊,除了名义上的小皇帝之外,他就是整个满清的天。
此时,整个盛京都已经被厚厚的大雪所覆盖,整个城中别说人了,就连狗都没有几条,可在崇政殿里面,却热火朝天的聚集着许多人,时不时的还会有一些争论声传出殿外。
“摄政王,依微臣看,关内大明朝廷,现在已经到了破烂不堪,摇摇欲坠的时候,李自成那股叛军从襄阳开始,一路北上,经开封,到洛阳,现在又打下了西安,而大明朝廷却没有丝毫反抗能力,所以,微臣觉得,此时正是我大清趁机入关,一统天下之时,只要我们能够入关,凭借我大清之勇武,到时肯定一呼百应,摧枯拉朽一般。”
一个身穿满清官服,头上却梳着汉人发型的老头,正躬身向那高作中的多尔衮开口道。
如果有熟悉满清情况的人就知道,此人正是满清里面,数一数二的汉臣,也可以算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汉奸之一的范文程。
从**哈赤时期,范文程主动投靠满清之后,就受到了**哈赤的重视,可惜,因为**哈赤天生对明人的仇视,所以,虽然重视范文程,却并没有重用,只是让他做一些文案杂事。
而后,等到**哈赤死后,亲近于汉人的黄台极当政之后,为了快速发展满清,从而开始大肆启用明人明将,范文程也开始了他的辉煌之路,此后,无论是讨伐明朝的策略、策反明朝官员、进攻朝鲜、抚定蒙古、国家制度的建设等等,他都参与决策。
范文程的话刚刚说完,就听到旁边有一个满清官员开口道“哼哼哼,你说的真好听呀,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大明朝廷如果真的那么好覆灭的话,太祖太宗又岂能三番两次的入关侵袭,而不是入关据守,虽然别的不说,就说眼前的山海关,我们都打了多少年了,可却还是毫无进展。”
说道这里,那个满清官员转身,对着多尔衮说道“摄政王,依我只看,我们绝对不应该听这些汉人的话,什么入主关中,而是跟以前一样趁机入侵关内,大肆掠夺才是。”说话的是**哈赤之子,多尔衮的二哥代善之子,硕托,因为在此前支持多尔衮称帝,所以在多尔衮掌权之后,趁机对他委以重任,现在也算是满清朝廷的一员重臣了。
听到硕托的话,原本在范文程身后,想要趁机跟进的另外一些汉臣,无论是宁完我,马国柱,还是新晋投靠的洪承畴等人,都马上住嘴,不在多说。
其实,在满清朝廷中,一直以来,积极推动满清进攻大明的并不是满清的那些满人,恰恰相反,而是那些投降在满清的汉人官员。
对于汉人来说,最注重的事情就是名节了,特别是像洪承畴这等原本就是身居高位之人,他们已经什么都不缺了,唯一害怕的就是死后千万年,还像秦桧一样,背着一个汉奸的骂名,从而遗臭万年。
可背不背汉奸的骂名,却不是他们自己说了算的,这要让天下百姓来说的,那么怎么办呢,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将自己变成正统,如果改变,推动满清入主中原,一统天下,如果满清只是偏安一隅的话,他们这种投靠异族之人,那就是叛徒,汉奸,而如果满清能够一统中原呢,摇身一变,他们就成了‘良禽择木而栖’,拥有远见的人了。
而对于心中复杂的这些汉人官员来说,满清之人却是另一番感受了,无论是从历史上来说,还是现在他们所亲身感受,对于汉人来说,他们心中一直有着一种很强烈的自卑感,无论他们有多么强大,可是面对汉人来说,他们心中总是感觉到一种自卑。
不仅一般满清之人,就连所谓的明君黄台极,虽然三番两次的打败明军,却也三番两次的上书大明朝廷,想要跟大明联盟,为此,黄台极甚至不惜退位,重新称为大汗。
因此,无论关内乱成什么样,对于大多数满清之人来说,都不关他们之事,更不用说赞同范文程这些人出兵关内的打算了。
看着下面的争论,坐在椅子上面,仿佛睡着一般的多尔衮心中却也正在艰难的挣扎着,对于他来说,范文程的话,那可是非常具有诱惑的,趁着关内大明朝廷内乱纷争,无暇他顾之时,从而带领满清勇士入关,平定天下,完成父亲**哈赤跟黄台极都没有完成的伟业,从而,让自己的名字跟整个满清的辉煌联系到一起,每每想到这里,他的心中就禁不住的一阵火热,仿佛比看到一个绝世美女都要兴奋。
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在美好的前景下,他的心中同时还有着巨大的担忧,那就是,如果就此入关之后,却并没有预期中的效果,甚至还损兵折将的话,他该怎么办。
从眼下看,他打败豪格之后,整个满清都已经匍匐在他的脚下,就连后宫中那个小皇帝也要乖乖的听话,可是,表面的平静并不代表着真正的稳定,多年政治生涯告诉他,越是风平浪静的时候,越是最危险的时候。
相似小说推荐
-
门阀风流 (水煮江山) 起点VIP2016-11-08 两晋隋唐本是名门子弟,奈何世态蹉跎,又逢烽烟战火。看杀了卫玠,会过了王与马,素手轻携至人家...
-
霸统天下 (迟到公子) 17kVIP2016-10-19 历史军事这个世界,风云际会,战争一触即发。21世纪的只想要过上泡妞、吃饭睡觉打豆豆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