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他们这次入蜀,没能把事情办好的话,同样今后想要在李霖麾下继续处于目前这种位置,显然就不太可能了。
他们也很清楚李霖为何将这次攻蜀的事情交给他们来办,像这种事,抢着做的人多得是,吕成梁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人选,而且像陈浩、张兴、赵胜(赵三)等人,同样也都有能力来做这件事。
可是李霖最终还是把周成、李桐、余虎这三兄弟派入了蜀地,这就是看在他们以前和李霖的交情的面子上,所以如果他们能把攻蜀这件事给办妥的话,那么自然会在他们功劳簿上画上重重的一笔,但是如果他们把事情给办砸的话,那么他们和李霖之间的情分,恐怕也就会被削弱很多,虽然以李霖的性情,不至于要了他们的脑袋,但是以后再想抬起头,恐怕就不容易了。
所以别看李桐这一路高歌猛进,但是却并非是在鲁莽行事,而是一直都在默默的计算着,现如今攻下了渝州之后,他这路前军也可以说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就算是麾下兵将损失不大,但是也已经极度疲惫,如果继续贸然攻进的话,前面距离成都越来越近,蜀军的抵抗也渐渐强烈了起来,再想像前些日子那样轻松攻克一些州县,就不容易了,弄不好还会欲速而不达。
就在李桐下令驻兵渝州进行休整的时候,很快就听闻探马来报,说一支来自成都的使团,到达了渝州城外,要求拜见李桐。
李桐想了一下之后,于是嘿嘿乐了起来,虽然他自认为比较笨,可是跟着李霖这么多年,就算是头猪,也该长几个心眼了,立即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于是下令召见蜀王的使臣。
而蜀王的使臣在入城之前,就已经见识过了吴军的强悍,吓得是心惊肉跳,虽然他们也见过不少蜀军,其中包括号称最为精锐的蜀王的亲军,可是把他们所见过的蜀军和这些杀气腾腾的吴军一比,就算是猪也看得出来孰强孰弱。
虽然表面上来看,吴军装备质量确实很好,但是也赶不上蜀王的那五千虎豹卫的装备,但是这些吴军身上,都散发着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杀气,这样的杀气却是蜀军所不具备的,唯有身经百战,并且打过无数胜仗的军队,才能养成这样的杀气,还有他们身上那种似乎天生一般的傲气。
蜀王的虎豹卫兵将,虽然也很傲气,可是吴军身上所携带的这种傲气,却完全不同于那些蜀王的虎豹卫兵将身上的傲气,这些吴军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傲气,是骨子里散发出的一种自信,完全不是虎豹卫兵将平时身上的那种傲慢。
所以便是蜀王使臣不知兵,可是也能从直观上感觉到这些吴军的强悍,所以更加收敛了他的脾气,见到李桐之后表现的十分恭敬。
第七十七章 虚晃一枪
李桐听了这个蜀王使臣的解说之后,装作很满意的样子,连连点头嘻嘻哈哈的说道:“早这么说不就好了嘛!其实你们以为老子真的想大老远跑来你们这破地方风餐露宿吗?这次的事情本来就是你们蜀王不对,这荆州之地可是我们吴候带着我们这些人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岂容他人染指?可是你们蜀王却派兵出蜀,想要趁着我们不备,抢占荆州,这才惹得我们主公大怒。
本来我们好不容易刚刚攻克襄阳城,还没好好喘口气,就被派来这里,你以为老子不愿意在家搂着娇妻美妾舒舒服服的歇段日子吗?
既然现如今你们蜀王殿下已经知错了,我们主公说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冤家宜解不宜结!只要你能说动我们主公,那么鬼才愿意吃饱了撑的,天天拎着刀子砍人!
好吧,就如你所愿,本将就暂时在此地歇兵一段日子,你速速赶去荆州,参见我们主公,把事情说定,我们到时候也好早点回家!这地方天天潮乎乎的,简直不是人呆的地方,鬼才愿意留在你们这烂地方!”
蜀王使臣听罢之后,不由得心中大喜,从李桐的言语之中,他感觉到这些吴军大将,似乎也并不愿意来攻蜀地,只是因为这次蜀王惹怒了李霖,才导致了吴军大举攻蜀,现如今既然他们蜀王已经服软,那么结束这场战事,看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于是蜀王使臣千恩万谢的私下里又给李桐送了一份厚礼,请李桐务必暂时在渝州歇兵,等他到荆州拜见吴候,商定停战之事,千万莫要再朝成都攻进了。
李桐接了这份厚礼之后,一脸贪婪的满口答应了下来,表示绝对没有问题,他才不想继续朝成都攻进呢,打仗这事儿是提溜着脑袋干活,弄不好就丢了小命,能不打仗,谁愿意天天过厮杀的日子,让蜀王使臣速速赶往荆州。
蜀王使臣于是不敢耽搁,带着使团出了渝州,便朝着荆州狂奔而去,当然他也没有忘记派人把此次和李桐见面的事情详详细细的记录下来,送往成都交给蜀王。
而李桐送走了蜀王的使团之后,冷笑一声便将军中的随军司马召到面前,将使臣私下里送给他的那份厚礼丢给了军中司马说道:“这都是蜀王的使臣送给老子的礼物,你现在收了去,登记造册,老子一个铜钱都没拿!全都在这儿了!到时候论功行赏的话,记住这里面的几样好东西,给老子留着,现在老子还犯不着犯军纪!反正迟早都是老子的!”
司马听罢之后,笑着将这批财物收走登记造册,对于李桐这个吴候的兄弟,他是真心佩服,虽然他贵为吴候的兄弟,但是却在军中从不骄横,做事表面上大大咧咧,但是却粗中有细,从不触犯军律,偶尔就算是犯些小错,也都是一些无伤大雅之事,每每上阵的时候,还身先士卒,骁勇异常,让他这样在军中执掌军纪的司马,跟着从不操心,真不知道李桐是怎么被吴候调教出来的。
送走了蜀王使臣之后,李桐令书吏代笔给周成写了一封密信,将蜀王的想法还有他的做法告知了周成,请周成也配合一下,糊弄一番这个蜀王的使臣,连夜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了后面的周成军中。
周成自率主力入蜀之后,便一路稳扎稳打,不断的接收沿途的州县,安排御守之事,并且沿途筹措粮秣,充为军用,一路紧随李桐的前军,不停的朝着蜀中挺进。
原本他觉得李桐攻进的速度有点太快了,有心派人去提醒一下李桐,不要把前军和中军拖的距离太远,但是等李桐攻破了渝州之后,派人告知他将会在渝州休整一番,等候补充弹药物资,周成这才放心了下来。
他心知李桐并非莽撞,而是知道他的极限,所以也就放心了下来,一边调派兵力押运了一批弹药物资赶往渝州,一边加速朝着渝州挺进。
和其他军队不同的是,吴军入蜀之后,在周成和李桐等人的约束之下,军纪十分严明,除非遇上强烈的抵抗,否则断不许麾下兵将滥杀无辜,并且沿途还不断的开仓放赈,赈济当地的饥民。
蜀地虽然富裕,但是也要看是谁了,真正富裕的只是那些蜀地之中的豪强世家,而普通的百姓却负担极重,穷不堪言,特别是这次蜀王调动大军出蜀,蜀中官吏更是趁机大肆勒逼百姓,为大军提供粮秣军资,搞得不少蜀地百姓因此破产。
特别是蜀军出蜀这沿途所过之地的百姓,更是没少被蜀军祸害,蜀军出蜀之前,在沿途州县就粮,负担基本上都压在了普通百姓身上,再加上蜀军军纪松懈,兵过如篦,更是祸害的沿途百姓民不聊生。
这次吴军入蜀,李霖对周成说的明白,是为的彻底将蜀地攻占下来,这就必须要得蜀地民心才行,故此周成这一路上对于军中军纪控制极为严格,沿途所经知地到处张贴安民告示,并且严惩当地为富不仁的豪强劣绅,将这些地方为祸多时民愤极大的一些豪强世家找个由头便连根拔起,起获大量粮秣资财的同时,也大大收买了普通百姓的民心。
每到一地打开仓房,在取足了军需之后,便会开仓放赈,赈济当地的穷人,所以吴军所过之处,虽然让蜀地之中的豪强世家恨得咬牙切齿,但是却在百姓那里,获得了一个义军的名声。
加上蜀地之中的密谍司提前发展的细作,暗地里推波助澜,到处暗中宣扬吴军的仁义,更使得不少吴军尚未抵达的地方百姓,对吴军翘首以盼,巴望着吴军赶紧过去,救他们与水火之中。
当接到了李桐的密信之后,周成顿时笑了起来,于是很配合的接待了途经的蜀王使团,同样也和李桐一般说辞,哄得蜀王使臣更是对于此次荆州之行信心大增,又一次密报蜀王言之凿凿的说吴军兵将并无攻占蜀地的想法,只是受命前来惩戒一番蜀王对吴候的冒犯之举。
蜀王在收到了使臣的密报之后,顿时就松了一口气,而且斥候探报说一直在迅猛攻进的吴军,确确实实在攻占了渝州之后,在渝州停了下来,似乎不准备继续朝成都方向进攻了。
得知这些消息之后,蜀王和属臣都顿时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变得乐观了起来,成都的紧张气氛也顿时缓解了下来,之前的人们还人心惶惶,但是很快又开始歌舞升平了起来。
周成在送走了蜀王使臣之后,马上开始加速朝着渝州挺进,而李桐则在渝州休整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从后方周成那里,获得了充足的弹药补充,军中疲惫的兵将们也开始恢复了过来,又一次变得龙精虎猛了起来。
相似小说推荐
-
南宋不咳嗽 (第十个名字) 起点VIP2016-10-07宋朝是个很特别的历史时期,它有四大发明中的三个、它有几倍于其它朝代的税赋、它有完善的...
-
原始中华 (原始中华) 起点VIP贼老天耍我,把我扔到原始社会! 我建造城狂造武器! 我吞吃小部落!贿赂大部落! 嘿嘿,最后一个都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