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争龙道 (寒风拂剑)


最让李霖惊喜的是李业居然在极短的时间里,不但打通了进入长江逆流而上的水路,甚至带着彭明等一干船夫,硬是冒险直接打通了从山海县前往海州的水路,将海船直接绕过长江口,驶抵了海州靠上了海州的码头。
这件事意义极其重大,这就等于是在海上为李家南北打通了一条极其便捷的通道,以前李家将货物运往江南,都要先走旱路抵达扬州,在扬州装船然后走长江入水道,近大湖,一路运往余杭,再重新走旱路,才能把货物运抵山海县,全程需要不断的来回倒腾,还要绕很远的路,一路上对人力物力的消耗很大,也大大提高了货物的运输成本。
但是李业冒险打通了海路之后,这个难题就迎刃而解,李家所在的兰县距离海州很近,只有区区不足百里,而且海州到兰县的路况比兰县到扬州的道路好上许多,就算是用牛车最多三天便能抵达海州。
兰县李家的货物运抵海州之后,直接装船,如果是要运往余杭等地的货物,直接可在明州下货,甚至不用李家将货物转运到余杭,便可在明州交付给范家或者司徒家。
如果是运往山海县李家堡的话,那就更方便了,在海州装船之后,一路南下便直抵山海县李家堡,这运输货物的成本,一下就节省下来八成以上,速度也提高了三倍以上,其中蕴藏的利益自不用多说。
为此李霖大喜过望,当即便赏了李业五十贯,另外还赏了彭明等船夫二十贯,如此重赏在李家之前,是从未有过的事情,自然让李业和彭明等人乐不可支。
彭明此人经过李霖的观察,确确实实也是个可用之才,天生就是一个当船老大的料,极其善于操船,而且对于海上的风向以及天气极为敏感,最可贵的是此人继承从祖上传下的牵星术,这乃是目前跑海最厉害的本事,船行海上,夜间全靠牵星术来为船只指引方向,不懂这个,根本不能夜间在海上航行。
这样的本事,在跑海的船工之中,绝对是目前来说,最厉害的本事,再辅以目前已经出现的粗陋的指南针,才使得目前中土的航海业得以将船只远航至南洋。
对于这样的人才,李霖是从不嫌多的,所以对待彭明,李霖也是该赏的就赏,绝不吝啬,这也彻彻底底的把彭家族人,死死的绑在了他李霖的战车之上。
彭明在山海县沿海一带的渔民之中,是颇具声望之人,因为他为人豪爽,而且还善于判断海上的天气,总能提早发现海上天气的变化,给周边渔民示警,让渔民提早返回岸边,避开大风浪,单此一项就活人无数,使得彭明在沿海一带渔民之中,声望颇高。
当初刘家逼迫彭家逃离故居,躲到海上的小岛上,周边渔民都主动隐瞒他们的行踪,使得刘家始终抓不住他们,并且渔民们还时不时的暗中接济他们一些,才使得他们躲在海岛上不至于缺衣少食。
彭明带彭家投靠了李霖之后,李霖开拓海路,自少不了用船工,彭明随便招呼一下,便立即替李家招募来了不少善于操船的船工,这才使得李家的几条船,没出现缺乏人手的情况,而且这些船工们,都很善于在海上跑船,这才使得李业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打通了这几条海路,使得李霖盐田所产的大量海盐,得以轻松的运出了山海县,转卖到了很远的地方。
只是目前走海路,出了要承担天气的风险之外,沿海一带的海贼也有不少,这些海贼大多都规模不大,但是对于海上来往的货船,却威胁很大。
所以跑海路就少不了要经常面对海贼的袭击,故此船上大多时候要配上一些善于水战的护卫力量,但是对此李霖并不发愁,这一年来,有傲海这个家伙的帮忙,李家在海边单是“捡”人,就“捡”了着实不少。
这些家伙都是海贼出身,很善于在海上水战,被捡回了李家庄之后,往往都被李霖收服,转为了李家的家奴,淘汰掉其中老弱,精挑处一批青壮,加以一番严苛的训练之后,便很快能用,所以并不缺乏船上的护卫,而且这些人本身也善于使船,平时没事可当船工,一旦遇到海贼的袭扰,抄家伙就能杀能打。
所以李家的船这段时间来往于南北之间,虽然多次遭到海贼的袭扰,但是在这些船工面前,却从未讨到一点便宜,每每都碰的头破血流,灰溜溜的逃走,所以李家这段时间,只因为在海上遭遇大风浪,损失了一条船,其余的船只,基本上都顺利的抵达了目的地。
这才是让李霖感到近期最欣慰的事情,有了这样一支船队,那么以后李家的商船纵横海上,还有什么可怕的?
于是在李业的住持之下,李家海上的商船队便很快初具规模,建立起了一条来往于南北海上的通道,使得李家拥有了一个令其它商贾难以企及的优势。
年节之后,歇了一个年节的李家堡各项工程再次开始动工,在充足的资金供应之下,各项工程进展都相当快,而且李霖亲自主持,在李家堡西侧动工建造起一座船寮,这时代的船寮其实很简单,只要选一块靠水的地方,有足够的木料,便可以很快开工建造。
李霖花高价从明州和余杭雇请了几个造船工匠,这几个造船工匠都属于经验丰富之人,而且都是平民的自由身份,在李霖暗中开出的高价诱惑之下,纷纷转投到了李家来做工。
其中明州一个张姓工匠,对于建造海船经验最为丰富,据他所说,他几年前曾经主持建造过一条千料大船,这条船乃是苏州的郡望世家所订造,专门用来跑南洋之用,一年往返南洋一趟,将大陈所产的丝绸锦缎、瓷器、茶叶铁器等物,运往南洋,从南洋土人手中收购各种香料、珍珠、珊瑚、还有各种宝石等物运回苏州,一个往返,便可以赚回几条大船,很是来钱。
但是前年这条船南下之后,却没有再回来,也不知道是遇上大风浪翻沉了还是被海贼劫了去,总之再也没有见那条船从南洋回来,但是即便如此,苏州那个大户人家也不心疼,前几次买卖,他们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即便是损失了这条船,他们也不会为此伤筋动骨,于是去年又订造了两条大船,建造的更结实,用的木料更好,只等下水之后,便招募人手,继续南下南洋做买卖。
李霖对这个张姓工匠很是看重,他也暂时不要求这些造船工匠给他造出千料大船,毕竟目前仅靠着这几个工匠,在没有其他熟手配合之下,根本不太现实,只能先从小一些的海船造起,逐步培养一批新的工匠,之后再逐渐放大船型,造出更大的船只,走循序渐进的路子,这样更加稳妥一些。

第八十三章 梵门和尚

随着李霖安排之后,于是船寮之中便立即热闹了起来,李霖从家仆之中抽调出了几十个人手,配到了船寮之中,又把族中一个名叫李贺的偏枝族人派驻到船寮,专门负责管理船寮的造船之事,这么一来李家堡的船寮经过两个月左右的准备之后,第一条三百料的海船便开始铺放了龙骨,正式开始建造了起来。
李霖也暂时不多去管船寮的事情,专业的事情自然要由专业人士来做,他把张姓工匠任命为船寮之中的大匠,作为总工头负责整个船寮的技术工作,其他几个工匠,各自负责一块,有人负责船的龙骨和肋骨的建造,有的负责船板的铺设,也有人负责甲班以上船桅的制造,李恩则负责居中调度,把各种资源整合到船寮之中,另外去专门学习船只建造的事情。
而这个李贺作为李家的偏枝族人,在李家的地位算是比较低的,因为作为李家的偏枝,他的父亲以及祖父都是干木匠出身,到他这一辈,读书也不行,所以也就继续继承了父亲的手艺,当了个木匠,别看他读书不行,但是在干木匠活方面,却称得上是心灵手巧。
虽然他从未造过船,但是造船工匠,也算是木匠,只是专业方面全在造船技术上,很多方面李贺可以看得明白。
所以李霖打算把李贺今后培养成为一个李家专职的造船工匠,亦或是专门管理造船业的人员。
李贺受命之后,很是激动,虽然目前看来这个船寮算不上大,但是在李贺眼中,却已经是相当大的产业了,船寮足足有好几十人干活,都归他管,而且要造出很大的海船,李霖能把这事儿交给他负责,已经算是相当看得起他了。
作为偏枝子弟,能被委以如此重任,李贺如何不激动,所以满怀热情就一头扎入到了船寮之中,天天趴在造船的船台上,一边看工匠如何造船,一边暗中偷师,这让李霖认为又选对了人,不怕你不会,就怕你不学,只要用心,没什么学不会的。
只可惜这时代工匠的身份都很低,绝大多数工匠基本上都大字不识一个,所学的手艺,都是祖辈手口相传,虽然大陈的造船业算是比较发达,特别是江南这边的造船业更是冠绝整个大陈,可是却到现在为止,没有一本有关造船技术方面的书籍可供参考。
所有造船工匠的技能,都是从父辈或者是师傅哪儿通过手口相传继承下来的,只有极个别喜欢动脑子的工匠,才会想办法在原来继承的技术基础上,加以改进,而且也没有精确的计算,全靠拍脑袋灵机一动,造出的船只每个工匠都不一样,就算是那一条船当样品,让几个工匠一起仿造,最后造出的几条船,也肯定各有不同,质量上也相差甚远,全凭工匠们的经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