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咳嗽 (第十个名字)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第十个名字
- 入库:04.13
“天上人间!”洪涛背着手在码头上来回溜达了几步,迎着河面上吹来的东风,神情坚毅,非常严肃的说出四个字。
“好!啪啪啪啪……陛下现在是越来越有诗意了。就算文南在此,他也得自认不如。”话音刚落,慈禧就开始喝彩了,光一个人鼓掌还不成,还用眼神示意旁边站着的两个女孩子一起鼓掌,高度赞扬了洪涛的文采。
“……这个名字还有出处?”如果慈禧不多嘴,洪涛还真挺满意自己想出来的名字,但现在有点含糊了,难道又是一次剽窃?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是南唐李煜浪淘沙中的一句。”回答洪涛的是一个清脆的女声,她一直都和另一个年轻女孩子站在慈禧斜后方。
既然慈禧没有什么表示,洪涛就认为这两个人是慈禧的心腹,也没过多关注。现在仔细留意了一下,两个女孩的年纪都不大,二十出头的样子,一个皮肤是巧克力色,黑发,是个混血;一个皮肤与大宋人无异,只是头发带着明显的自来卷,看着也不像纯种汉人。说话的就是肤色重的那个,此时她正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自己。
“得,你比我有文采,李煜的词啊……有点晦气,要不咱再换一个?”一听是李煜的词,洪涛觉得就不太合适,南唐亡国皇帝,多不吉利。
“李煜这首词说的是他被俘之后回想故国的心情,他把故国比做天上,把他被俘后的生活比做人间。现在陛下您治理的大宋就是天上,别的国家都是人间,我认为不用换,非常贴切!”这次搭茬的改成肤色浅的女孩了,她的汉语也很标准,马屁拍得更加熟练。
“……恩,你们俩都比我有文采,你是专门带着她们来恶心我的是吧?”洪涛从来不知道天上人家这个词还有这么多讲究,更不知道它的出处,此时从两个外国女孩子嘴里说出来,让他觉得自己有点丢人。
“嘿嘿嘿……您是皇帝,哪儿有时间去看那些唧唧歪歪的东西。不过我觉得您现在年纪也大了,事情还越来越多,身边是不是应该有人帮着您分担分担。那些当兵的打仗没问题,但是伺候人就差远了。您觉得这姐妹俩怎么样?是双胞胎,我从小养大的,精通中文和拉丁文,写的一手好字,数术之学也不差。”慈禧凑到洪涛身边,小声的嘀咕起来。
“稀罕啊,一黑一白的双胞胎我听说过,在我们国家叫做黑白双煞。但见是头一次,尤其是还长得这么标致,万里挑一都不止,人间绝品啊。”洪涛又仔细打量了两个女孩子一番,她们也不怯场,就大大方方的让洪涛看,同时也在用两双大眼睛盯着洪涛看。
“那我就让他们姐妹俩跟着您吧,放我这里浪费了。”慈禧觉得洪涛的见识太广了,连黑白双煞都知道,佩服死了。
“……好是好,但我还想多活两年,有她们俩在,你说我忍得住吗?我得折寿五年都不止。”很罕见的混血双胞胎姐妹,还是肤色不同的,而且姿色、身材都不错,即便是洪涛也不由得多咽了好几口吐沫才压住贪心,一口回绝了。这倒不是担心慈禧会害自己,而是现在真没这个心思,也没这个时间,更没这个精力了。穿越并没给自己带来什么身体上的超能力,老了就是老了,小洪涛十天半个月也不抬头一次,想一想就很无趣。
071章开滦矿区
一二五五年五月底,大宋帝国皇帝和金河帝国皇帝正式签署了《临安协定》,两国第一次展开了全面的合作。在政治领域里,大宋帝国宣布在九个沿海港口城市试行新特区,并在特区范围里开始实行新的法律。这些城市不再设立官府,而是由中央政府任命一名市长,一名大法官,再由市长牵头,在当地挑选本地人担任市政府官职,并成立一个叫做咨政议会的机构。
咨政会议初步先设立十人,负责审核市政府的预算和颁布的政令,如果达不到七成人数同意,预算和政令就不得通过。第一任议会议员先由市长和大法官在当地按照不同行业、不同族群分别挑选任命,任期两年。两年之后改由当地各行业协会自由提名,再由全体市民共同投票决定,同时把咨政议会的人数提高到五十人。议员的任命和撤换、罢免不归市政府管辖,只能有议会本身做出决定。
除了这九个城市之外,其余的各州、各路还沿用以前的大宋律,只是把各州府、各路的军权全部收归中央政府,并在各地政府中加入了一个叫做军代表的副长官,由他来代表中央政府在各地政府中管理当地驻军,并和当地政府协调军政关系。
同时大宋新朝廷的军队数量开始急剧压缩,陆军只保留了全部新军和部分禁军,最终数量大概在十万人左右,其中骑兵数量七万,步兵数量三万。这些军队绝大多数都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内陆地区,少量北上去了黄河以南的几座城市里驻扎,主要是保护这些城市之间的交通通畅。
原本的大宋水师也被压缩到了一万人的规模,战舰从八百多艘急剧降低到二百多艘,大部分都是内河巡逻船和沿海巡逻船,只用于保障内河港口和沿海港口的安全。真正能用于远海作战的只有五十多艘战舰,其中还包括洪涛带来的二十一艘弗吉尼亚级。
至于说那些属于大宋水师编制的造船匠户基本都被裁撤干净了,一部分熟练的工匠暂时由朝廷供养,其它的自谋出路。这些人不用发愁会没活儿干饿肚子,甚至很多人连船厂都不用离开,因为百分之八十的水师造船厂也被裁撤了,一部分出售给了当地的私人改为民用,一部分干脆就废弃了。那些私人购买的造船厂和作坊里需要大量船匠,老师傅小学徒都要。
现在的大宋帝国把冗兵、冗官问题全解决了,但是有点矫枉过正的意思,国防能力非常弱,不光沿海地区军事力量很弱,黄河以北甚至连一支大规模的朝廷军队都没有,完全不设防。
表面上看是这样的,其实也不然。虽然说大宋帝国自己的军队数量少了,但它的防御力量不降反升,因为在大宋帝国与金河帝国的协定里明确规定,金河帝国有两支舰队将常驻在大宋。南海舰队以珠江口外的香港岛为基地,北海舰队以登州港为基地。另外金河帝国还将派遣两万帝国陆军驻扎在永济渠沿岸、天津港、平洲、兴庆府、宣化府一带,帮助大宋帝国在北方筑起一条比较松散的防线。
这条防线并不是防备蒙古人和其它游牧民族的,而是在震慑当地的北方豪族,让他们先老实几年,别没事到处生事儿,也别明目张胆的继续和北方游牧民族勾勾搭搭。
洪涛之所以要这样做,主要还是手里的人不够。可用之人不够,需要解决的事情又太多,到处都是窟窿、到处都需要加强。如果自己真的被这些问题牵着鼻子走,那就永远也不可能改变大宋什么,它会用自身强大的惯性把自己拖累、拖垮、拖死。
现在洪涛的改造重点在长江以南地区,这里集中了大宋百分之九十的人口和百分百的精华,绝不容有失。九个特区只是洪涛投石问路的虚招儿,和金河帝国法律极其相似的法律在这里群众基础比较强,不会受到全方位的抵触。只要这些地方能成功转型,通过它们对周边地区的影响,特区就能很快扩大好几倍。而且通过这两年时间,洪涛能用特区培养出来一大批军政人才,他们就是未来自己向内陆地区下手的急先锋。用大宋人治大宋人,这很符合洪涛的理念。
后世曾经有过成功的例子,被总结为农村包围城市。洪涛不打算照搬过来,因为那个方法不适合自己这个相对于大宋来说的外国人。根据自己现有的条件,用沿海包围内陆、从南往北逐步改革更合适一些。
不过这里有个地方比较特殊,那就是天津和平州。
天津港在北方的地位不言而喻,它既盯住了燕山以北的蒙古人、扼守永济渠北端,又是以后北进和建造北京城的物资集结港。
平州是哪儿呢?这是一个北宋府治,它当时属于燕山府路,后来被辽人、金人、蒙古人分别占据过,是一个位于渤海湾北岸、连通东西走廊的军事重镇,大概位置就在后世河北省的卢龙县以西、滦河东岸。
早在今年三月份,天津港还没完全建好的时候,一支四五百人的军队就顺着滦河逆流而上来到了这座小城,驻扎在距平州城南几公里外的滦河西岸高地上。这些人很奇怪,平时也没看见他们布防,而是时不时的进城下乡到处乱转,和当地百姓打听附近哪儿有铁矿和煤矿。
这支军队来自金河帝国,其中还有几支探矿队,他们是根据帝国政府与洪涛达成的援造协议,专程来此给铁矿、煤矿、炼钢厂做前期勘探的。如果能在附近找到合适的铁矿和煤矿,那洪涛用一艘战舰换来的炼钢厂就要在这附近选址开建了。到时候这里会比天津港还热闹,因为洪皇帝非常着急,为了能让这里尽快投入使用,已经准备了十万裁撤军队当做工程兵。
要不说南方的海商都迷信和洪涛一起合作做生意一定能赚钱呢,这支探矿队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已经确定了这片丘陵地区存在铁矿和煤矿,还是大型的、半露天的、开采难度很低、运输起来很方便那种。至于说这位老皇帝为什么从来没到过这里,却能对当地的物产如此明白,谁也猜不透,大家只能再次把洪涛归于半神的范畴里。只是这次神职稍微改动了改动,从财神爷变成了土地公公。
相似小说推荐
-
辛亥之钢铁基地 (黑兰度) 起点VIP2016-7-30几千年的农业文明,近代受到残酷的打击。吕梁携钢铁基地穿越1900年,发展工业、建立军队、改写...
-
新列强时代 (排云掌) 纵横VIP2015-10-15 历史军事太平军兴我亦兴,太平军灭势已起。英法联军随手灭,不叫西虏逞雄风。神州中兴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