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咳嗽 (第十个名字)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第十个名字
- 入库:04.13
领海人这个头衔没有什么特权,它更像是一种荣誉称号,一般是用来称呼出海经验最丰富、技术最好、捕鱼最多的疍家人。这个称号对年纪并没硬性规定,疍家人更认同个人能力,谁能带领大家安全返航、谁能带着大家捕到更多的鱼,他们就跟着谁。按照这种能者为先的规矩,洪涛显然很符合,他的船比其他疍家人都快,捕的鱼就别提了,现在有些人家的连排船里还挂着几条用盐腌制好的鲸鱼肉舍不得吃呢。
洪涛倒是也没推辞这个荣誉,在疍家人里他并没想玩什么低调,荣誉越高越好,他还想多拉拢一些疍家渔民跟着自己一起干呢,正好,借着这次机会再给大家一些实惠,以后见面也好说话,吃人家嘴短嘛。另外正好可以试一试掠食者号的性能,就算这艘船到了大海上沉了,也不用怕,后面那么多小木船跟着呢,顶多是丢点脸面,不会丢了性命。
“此物为何?”荣老头已经已经70挂零了,在这个年代里,算是高寿之人,尊称翁翁。更可贵的是他性格非常好,爽快且活波,像个年轻人一样,对洪涛这艘新船非常好奇,船里船外的一顿看,最终发现了船尾上那架被鲸皮套子套着的大弩了。
“这是鱼叉,专门用来捕鲸的!”此时掠食者号已经驶离了振州海面,洪涛也就不怕被人发现这个违禁品,掀开皮套露出了里面的实物。
“好怪异的物件,它能当鱼叉用?”荣老头恐怕是根本没见过弩这种武器,看着这架反向弩一点没有熟悉的感觉,只是有些好奇。
“嗯,等到了地方,您来试第一下,好不好用还不清楚。”洪涛在陆地上试过这种弩的威力和准头,都还不错,可是到了海上还能不能好用,他真不清楚。正好,让这个老头先试试吧,也算是拍拍他的马屁。
“好好,你个伢子就是能耐,你阿爷捡了个宝啊!但愿你能带着咱疍家人过几年好日子,还像去年一样,一个人不死、一条船不沉,那我就能闭眼啦!”荣老头对洪涛的态度感觉很好,没再继续说弩的事情,而是换了话题。
“去年还是您领海领的好,这都是您的功劳!”洪涛赶紧谦虚了一下,让老人高兴,这是每个小辈都应该做的事情,哪怕是个陌生老人,如果在不损失自己利益的前提下,能哄一下就哄一下呗,反正也不掉肉。
“你个伢子别用好听的糊弄我,咱疍家人没有土人会说,却更知道好坏,没有你那条鲸鱼的肉分给大家,回来的时间就要拖上好几天,乜有渔获他们这半年就没法过啊。”荣老头到真不糊涂,听出洪涛这是在拿话填忽他。
“翁翁,依我看吧,咱疍家人也不是天生注定过这种苦日子的,还有别的活法儿,您想不想听我念叨念叨?”洪涛又开始给别人下套了,用利益诱惑别人和自己穿一条裤子,是他最拿手的。他从来不怕有人和自己分享利益,就怕没人和自己一起玩,那样太孤单了。
“我知道你们几家人在和土人交易,日子过得不错,但土人靠不住啊!”荣老头的消息还挺灵通,现在西瑁洲上这几家人不怎么下海捕鱼已经不是新闻了,附近的疍家人基本都互相认识,谁家里有几斗米全门清,想瞒着也很难。
“我们不打算靠土人生活,应该说是在和土人海商合作。我们生产货物,他们去卖,换来的好处大家按照出力多少分。如果您有兴趣的话,不如也带着家里人来试一试,只需要我这一条船,就能养活十几家人。以后我还会有更多的大船,但是没有好水手,咱疍家人都是好水手,何苦去海上搏命,还吃不饱穿不暖的,如果能多几家人一起干,大家就全都不用太受累了。整个振州附近的疍家人都可以每天吃三餐、还能分到土地耕种、孩子也能读书认字。”洪涛没说太具体,只是把结果说了一下。
“官家会允许咱疍家人读书认字?会允许咱疍家人上岸耕种?”荣老头不太相信洪涛的话,这就像你在后世和一个老人说当官可以随便当一样不可思议。
“我说能您也不信,这样吧,等咱们赶海回来,您到西瑁洲上去和我阿爷他们聊一聊,现在那里正缺人手,但又不想胡乱找人,如果您能来,我想我阿爷他们一定不会不高兴的。”再往下,洪涛就没法说了,这个老头虽然不错,但距可以信任还有一段距离,人心隔肚皮啊。
“好,回来我就去找你阿爷,要是真能成,翁翁马上就能找来十几家人,都是咱疍家的本分人。”荣老头一听洪涛把陈名恩都抬出来了,也不得不重视一下。年轻人爱吹牛,但是老年人不会这么不靠谱,他很好奇洪涛怎么让疍家人上岸、入学。
第一百零五章拓荒队
这次的渔场还是西沙群岛东北侧的深海区,渔汛这个玩意,今年从哪儿来,明年基本还是一个地方。这些鱼的子子孙孙,脑子里装的导航软件都是一款,从来不带升级的。捕捞沙丁鱼洪涛没兴趣,海面上也没见到有大鲸群在活动,所以洪涛把荣老头放到了甘泉岛上之后,就打着寻找鲸群的名义,驾着掠食者号离开了。
从西沙群岛一直往东,抵达上次看到的那个河口,顺利的话只需两天时间。洪涛船上还跟着泊小三、泊蛟、陈琪鸿、黄浪、黄涛、温老二和他三个儿子,除了泊蛟和卡尔之外,其他人都是搭船的,他们并不赶大海,而是第一批拓荒者。洪涛要趁着赶大海的机会,先把他们送到目的地,再驾船返回渔场,顺便捕杀一两条鲸鱼,把鲸肉和赶大海的疍家人分一分,剩下的全都带回西瑁洲。
“温伯,是艘好船啊,比原来那条小船好用多了,如果挂满帆,还能再快一些。”洪涛这次不光座驾鸟枪换炮了,就连手上拿的六分仪、海图桌上放的圆规和直角尺也都换成铜银合金材料,沉甸甸的很有质感,精度也比原来自己手工雕刻的强了不少。有了趁手的设备,洪涛已经能大概测算出船只的航行速度了,主帆和前三角帆全都升起来,侧后风能跑出11节航速,如果再把球帆升起来,15节没问题,就是不知道船头的强度够不够,现在也不敢试。
“要是没有那么多肋条和厚船板,它还能跑得更快!”温老二很得意自己的作品,虽然当时他还不同意洪涛的建议,但现在已经选择性的忘了。
“要是没有那么多肋条和厚船板,我也不敢用它去追鲸鱼!”洪涛很鄙视这个嘴硬的老头,输了就是输了,还那么多废话。
“啥时候造你说的那种十五丈大船?”温老二在这个问题上没话狡辩了,事实胜于雄辩啊,用密集的肋骨代替隔断板,虽然损失了隔水舱,但加厚了船板一样可以保证航行安全,船体重量是多了一些,却可以用它去追逐鲸鱼,很适用。已经有两艘从来没见过也没想过的帆船从自己手里造了出来,温老二不禁有点向往更大的挑战了。做为一个工匠,从自己手里出现好产品,那才是最大的成就感。
“这得看您了,当地的松木大料什么时候能用,咱就什么时候开始造大船,现在还是先让温大伯慢慢造第三艘船吧。”洪涛也想一天就开上大帆船,可惜啊,饭要一口一口吃。
“那至少要半年以上,刚砍下来的树得先在水里泡几个月,再慢慢阴干,大料的话,一年也说不定。”温老二立马也有点丧气了,不管洪涛说的那个地方树有多高、多粗、多直,现在都是白搭,用不了啊。
“哎,对了,我想起来了,那地方以前着过山火,水湾里有好多木料都熏黑了,只是不知道泡了十多年,还能不能用?”洪涛也觉得一年时间真有点太长了,想来想去就想起在河道里看到的那些大树。
“只要是松木就不怕!水下千年松,梁上万年桐,松木不怕水。只要没烧到木头里面去,外皮过过火还是好事儿呢,这样的木料有多少?”这次该轮到温老二鄙视洪涛了,别看造船他说不过,聊起木材,洪涛就不成了。
“大概有几十根吧……最粗的那根有一米……四尺多粗,只是树梢烧黑了,下面大部分都不是太黑。嗨,我说了也是白说,还是到地方看吧!阿蛟,去把球帆挂上,我们要跑快点了。”洪涛说了半天,也描述不清楚哪些木材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干脆,还是行动吧。之前自己是没找到冒险挂出球帆的理由,现在理由来了,必须挂上试试效果。
“它不会翻!?”当巨大的球帆被侧后风吹成了一个大鼓包时,帆船头一低,立刻就开始加速了,同时,船体也从略有侧偏变成了20度,就连黄海这样的老把式都忍不住有点担心。
“翻是不会的,就是上浪有点大,看来下艘船我还得和温大伯说说如何让船减小纵向摇摆的问题。”看着球帆把船头拉得一下又一下的扎进海面,忍受着海浪从船头冲上来重重拍在身上、脸上,洪涛又想起一个后世的造船技术,减摇鳍,不过现在的工艺能不能做出来就不清楚了,找时间应该试试。
有了球帆和正确的风向,掠夺者号的最高时速能达到16节,就算风向不总是合适球帆,平均下来也有12节均速,就算夜晚要降速行驶,1000公里的航程2天多也到了。这次洪涛测量得非常准确,离目的地只偏了半度左右,稍微往北调整一下,就找到了那个河口。
相似小说推荐
-
辛亥之钢铁基地 (黑兰度) 起点VIP2016-7-30几千年的农业文明,近代受到残酷的打击。吕梁携钢铁基地穿越1900年,发展工业、建立军队、改写...
-
新列强时代 (排云掌) 纵横VIP2015-10-15 历史军事太平军兴我亦兴,太平军灭势已起。英法联军随手灭,不叫西虏逞雄风。神州中兴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