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咳嗽 (第十个名字)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第十个名字
- 入库:04.13
“哎呦,这位军爷好嗓门啊,只是您的口音有点怪,不像是南洋人,也不是高丽、日本口音。别看咱买卖小,见过的人可不少,真要说起来,军爷您的口音倒是和金河国的人有点类似,不知军爷家居何处啊?”临安城里小贩胆子都不小,陆战队员这声警告不光没把他吓退,反倒让他有了新目标。这些穿得和孝子一样的士兵在皇宫和码头站了好几天了,谁也不清楚他们是谁,从哪儿来,来干嘛的,要是自己能问出个究竟来,那岂不是露大脸了。
“咣……”商贩得到的回答是一声脆响,然后整个身体倒着飞了出去,落到了四五米之外,胸口上一片血肉模糊,浑身抽搐了几下,就不动了。
陆战队员根本没再给出第二次警告,直接向这个准备靠近自己的人开了枪。至于他到底是个商贩还是不法之徒,根本不予考虑,斯万手下训练出来的士兵都是这个德性,只认命令不考虑其他。只要有人可能威胁到自己和岗位的安全,哪怕对方是个女人,扣扳机的手指头也绝不会迟疑半秒。
“你们三个,把他立在这里,挂上牌子示众。下次再有人进入白线,离谁近,我就把谁就地正法!你们是士兵,不是废物!”更可怕的是这些陆战队员根本不把这种杀戮当做负担,如果不杀才会惴惴不安。而他们的善后办法更残忍,光打死还不够,还得把尸体挂起来示众,连家属收尸都不许。
御林军们就算有意见,也不敢吱声,他们和这些陆战队员已经交过手了,都被打怕了,只能乖乖的去执行命令。附近的临安百姓刚开始也被吓住了,但很快就有几个很有正义感的读书人站了出来,要声讨这种草菅人命的行为。人这个玩意,只要有人带头,胆子就变大了,原本不敢出面的人也跟着向警戒线走来,一边走一边大声叱喝。
“贾大人,此等行径你就不该管管吗!!!”不光是附近的百姓看到了,正在上朝的大臣们也目睹了这个场面。大多数官员都把头低下假装没看见,现在他们也是泥菩萨过河,说不定下场比那个小贩更惨,哪儿还有心情管别人的事儿。可是也有例外,一位须发花白的紫袍高官站了出来,大声质问着上朝队伍里的贾似道。
“嘿嘿,吴大人,这是本朝的新规定,官家和各位大人都已经下了诏,而且还立了告示牌。规矩就是规矩,这位陆战队员不仅没错,还应该奖,他百分百的执行了新规。如果您觉得新规不合适,那正好,可以去朝会上提嘛,我只是按照规定办事的,该如何管?”贾似道算是彻底死心塌地的站到了洪涛一边,不站也不成,这些天他做的事儿没一件不是缺德带冒烟的,如果洪涛拍拍屁股走了,他能被这些同僚活活咬死。
“你以为我不敢提否!”站出来仗义执言的不是别人,正是吴潜。他虽然被洪涛用家人逼着暂时屈服了,但还是有点担当的,脾气一上来,也还剩了点血性。
“敢!敢!但是您和我提没用,我没权利做主啊!”要是换了别人敢当着这么多朝臣和自己大声嚷嚷,贾似道早就叫陆战队员过来抓人了,扣上个谋逆的帽子,直接拉到后山去崩了。可是有几个人他不敢碰,吴潜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洪涛对这几个人也很客气,连上刑都不许。看人下菜碟是贾似道的本能,就算吴潜指着鼻子骂娘,也得忍。
“诸位,我们虽和阶下囚无异,但此事决不能不闻不问,谁与我上殿去给小哥讨个公道!”吴潜拿贾似道也没脾气,只好把这股怒气攒着,准备撒到洪涛和文南身上。
“吾与吴大人一起,否则我这个御史还有何用!”立刻就有人应和了吴潜的号召。随后又有十几位大臣站到了吴潜身边,一个个都像要上刑场一样,挺胸抬头大踏步的向宫门走去。
“呸!早有这个胆子,当初别写认罪书啊,现在充什么正人君子!”贾似道等这群人走远,才冲着地上啐了一口,扫了一眼身边那些唯唯诺诺的亲信,也跟着向宫门走去。
“……”跟着吴潜走的只有少数官员,跟着贾似道的也不多,绝大多数官员已经把脸面忘在家里了,尤其是那些受过水刑,家小又被控制了的官员,只盼着白天赶紧过去,最好永远都是黑夜。
咔嚓、咔嚓、咔嚓!此时警戒线前的临安百姓已经越聚越多了,陆战队员也吹起了铜哨,一队陆战队正从宫门里跑出来,一边跑一边把手中的猎枪都上了膛,然后在警戒线后面十多米的地方一字排开,端起枪冲着人群,只要谁敢踏过白线一步,他们说不定真的就要开枪了。
“准备好手榴弹,没人两枚!瞄准,听我口令!”带队的尉官也和陆战队员们一样,没什么政治头脑,看到警戒线前面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他觉得光靠猎枪不足以压制住,干脆让士兵们把手榴弹也准备了出来,如果还压制不住,那就往皇宫里跑,让城墙上的迫击炮先说话,反正这些人是不能过警戒线的,为什么他可不管,这是命令,斯万大将军训练的时候,从来也没说过士兵可以质疑命令,敢这么做的人早就被神火烧成灰儿了。
“散了!散了!散了!瞎起什么哄,没看到这是朝廷的新规定嘛,已经贴出来好几天了,就算不识字难道还听不懂人话啦?再敢聚众闹事,他就是你们的榜样。自己回去多琢磨琢磨,别干这种傻事,神仙打架的时候,咱们这些小鬼还是离远点好,免得遭了无妄之灾。”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队骑着马穿着公服的府衙捕快从北面跑了过来,利用马匹插在了人群和陆战队员之间,一边把人群往回轰,一边提醒着这些起哄的百姓。
他们都是临安本地人,又在衙门里当差,对这些事儿比较敏感。虽然猜不出皇宫里到底出了什么事儿,但也知道这不是普通百姓能管的,眼见这些街坊邻居要吃亏,赶紧来把他们驱散。表面上是帮着御林军和陆战队做事儿,其实是在救人,他们也只有这么点能力。
看到这些陆战队员们毫无惧色,而是还打算开枪杀人,聚集起来的人群也有点含糊,谁不怕枪子儿啊。可是这么多人在一起,他们觉得法不责众的可能性也有,还硬撑着不想先软。现在府衙的差人来了,话里话外的意思大家也听懂了,再往前冲那就真成傻子了。给个台阶就下吧,大多数人还都是普通百姓,跟着起哄喊两声可以,真要让他们冲上去和荷枪实弹的军人玩命,一点希望都没有。
026章征服者的嘴脸
皇宫前面的人群散去了,可皇宫里面的交锋才刚刚开始。丁大全穿戴整齐的站在大庆殿门口,手里拿着一本花名册,每进殿一位官员,他就高声报出这名官员的名字和官职,这时站在旁边的一名陆战队军官就会用笔在自己手中的花名册上勾画一下,他们俩在点名呢。
大部分写了认罪书和揭发材料的本地官员都可以出宫回家,前提条件是朝会的时候必须参加,否则就会被当做谋逆一党的人抄家灭门,现在就是他们兑现承诺的时候。往常参加朝会也会有人负责记录考勤之类的东西,但都没有今天这么让人压抑,所有文武百官都低着头,不敢看同僚,也不敢去看那些站岗的陆战队员和御林军。
“我说以后就少开这种大朝会吧,除了能让大家看看皇帝还活着,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还劳民伤财。”洪涛是第一次参加大朝会,或者说是第一次参加朝会,他和理宗皇帝早早就到大庆殿里落座了。按照礼制,皇帝是应该最后出来的,但礼制这个玩意已经让洪涛破坏得一干二净了。按照礼制他还应该站着呢,现在他却搬了一把椅子,就坐在理宗皇帝的右下方,也就是右相应该站的地方,叼着根雪茄,一边喷烟、一边喷毒。
“……”理宗皇帝就像个木头人,呆呆的坐在皇帝的宝座上,两眼看着鞋尖,不声不响、一动不动。那些已经按照次序分站在大殿两边的朝臣也基本是一个德性,偌大的房间里,如果闭上眼,根本感觉不到已经站了二百多人。
“今天的议题里并没朝会的事情,我看还是下次再讨论吧。”第二个活着的人就是文南,他站在洪涛的对面,也就是左相的位置上,本来也是可以坐着的,但他自己坚持要站着。听见洪涛的牢骚,文南拐弯抹角的提醒了一下,别把步子迈得太大,这些几百年流传下来的规矩,不能一下子都改过来,那样会引起不必要的阻力。
“要我说洪兄说的对,把各部门负责人找过来商量商量就成了嘛,弄好几百人一起开会,这能商量出来什么结果?一个人说一句就该吃中午饭了。”第三个活着的人坐在洪涛身边,罗有德也忙完了码头上的事情,一听能和理宗皇帝在一起开会,二话不说就来了。他虽然也当过大宋子民,但经过这么多年的海外生活,早就不把皇帝当了不得的大人物了,更没有什么敬畏的感觉。相反,还有很多看不惯。
“总理大人说的极是,确实商量不出来什么事儿,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互相攻讦,和市场上吵架一样。”第四个活着的人站在文南旁边,贾似道立场坚定的站在洪涛这边。虽然他也不想得罪文南,但不表态岂不是可能得罪洪皇帝了?两边比一比,只能选洪皇帝这边站队。
相似小说推荐
-
辛亥之钢铁基地 (黑兰度) 起点VIP2016-7-30几千年的农业文明,近代受到残酷的打击。吕梁携钢铁基地穿越1900年,发展工业、建立军队、改写...
-
新列强时代 (排云掌) 纵横VIP2015-10-15 历史军事太平军兴我亦兴,太平军灭势已起。英法联军随手灭,不叫西虏逞雄风。神州中兴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