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咳嗽 (第十个名字)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第十个名字
- 入库:04.13
由于还无法计算蒸汽机的输出功率,每马力\公里的耗煤量光算是算不出来的,只能用实际测量的笨方法。方法虽然笨,但结果不错。工业号这次出航是满载排水量,装了五吨水和十五吨燃煤,在常压巡航速度下,每公里耗煤量只有三十公斤左右。船上装的十五吨煤理论上可以行驶五百公里,这已经大大超出了洪涛的预期。
要是按照这个耗煤量来算,蒸汽船已经初步具备了远洋航行的能力,当煤水载重量达到排水量一半的时候,航程还能提高近一倍。而通过改进船体形状、蒸汽机效率,这个数值会越来越大,中途不停歇直航胜利群岛甚至卡尔堡不是梦。再说了,洪涛压根也没指望直接让蒸汽机全完取代风帆,他脑子里的记忆告诉他,还有一种办法,可以让处于儿童时代的蒸汽机得到足够的缓冲期,让它在实用中慢慢长大。
“你看啊,这艘破船让你造的,圆头圆脑,还是个胖子,就算装上三根桅杆,它也快不到哪儿去。另外你别忘了,咱们这可是满载,还顶风,能跑出这个速度,已经不错了。”安慰人要有理有据,安慰的过程其实就是说服的过程,洪涛开始讲事实摆道理了。
“就算改成弗吉尼亚级那样的船型,也提高不了几节……”想在造船问题上说服温小七,真不是件容易事儿,主要是你蒙不了他。都不用仔细计算,他光靠想,就能把大概数据报出来,和实际数据差不了太多。
“你想过没有,可以在船上装一根或者两根矮一些的桅杆,配备上比较容易操作的上斜衍纵帆。顶风的时候用蒸汽机推动船前进,其它时候都可以把帆升起来,配合蒸汽机一起驱动船只。这样不光可以提高船速,还能增加航程,你觉得呢?”帆和蒸汽机混用,这就是洪涛的绝招。同样,这次依旧是剽窃,这一招不姓洪,后世十九世纪蒸汽机刚刚被用于驱动船舶时,同样有着功率不足、航速过慢的毛病。当时的解决办法就是让蒸汽机和风帆同时存在,给蒸汽机不断实践、不断根据情况改进的机会,然后才把风帆正式淘汰掉。
“……您可真会凑合,这么弄船速肯定能提高不少,但我的船不还是帆船嘛!”温小七听明白了,也算清楚了,洪涛说的办法确实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但是他不满足,他的理想是造一艘不需要用帆、还要比帆船强的船。
“你个死心眼子!又不是明年就会死,你不会慢慢研究、慢慢改进啊?以你的能力,我相信你说的那种船很快就能造出来,至少我能活着见到。好了,别和我磨牙了,想一下让船飞跑起来,除非真有太阳神。现在你需要做的不是灰心丧气,而是去仔细统计每一个数据,尽可能的完善这台机器,为以后的进步打基础。”纯搞技术的人,往往都是一根筋,因为没有这股子撞了南墙都不回头的劲头儿,是抗不住一次次失败考验的。这时候就需要洪涛这种怎么说都有理的人来开导,让撞南墙的节奏可以变一变,或者换个地方接着撞。
182章吃人的运河
提高船速是个很大的技术问题,并不是说把输出功率提高一些就能让航速明显增加。在造船业里有两个公式,就是用来概括船舶的功率、吨位、速度之间关系的。功率与吨位的三分之二次方成正比、功率与速度的三次方成正比。
这个公式可能不太好理解,举几个例子就更明白了。
比如说一艘五万吨的大船主机是一万马力,它能在满载的时候以十二海里的速度行驶。而一艘排水量只有三百吨的高速船,想跑到三十节以上,也需要有一万多马力才成。
再比如说,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满载排水量不到一万吨,主机超过十万马力,航速三十一节。尼米兹级航空母舰,排水量超过了十万吨,动力系统二十六万马力,航速三十节。
可见功率和吨位的差距并不是大,但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就非常大了。用同样的功率推动排水量相差一倍的船,航速不会降太多,但如果想把航速提升一倍,功率就得十倍、几十倍的提高。这个问题一直到后世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自己又不是造船专家,当然也不会有任何办法。
“好吧,您能活着见到,估计我也不会死……”温小七稍微被说动了点,主要还是洪涛在这方面的信誉嗷嗷好,凡是他说能成的,百分百都能成。
“那也不见得,如果你再一熬好几天不睡觉,或者偷偷去嘬死,就不一定能耗得过我。你看看咱这肌肉,再看看你这一身囊膪,说我是你弟都有人信。别整天窝在船台上瞎琢磨了,该吃吃、该睡睡、多锻炼锻炼,最少你也得等我死了再踹腿吧。你说你这一辈子,打打不过我,骂也骂不过我,娶的媳妇没我多、生的孩子没我多,吃的没我多、喝的没我多,就连杀人你都杀不过我,你说你再比我死的早,这一辈子亏不亏?”除了船的问题,洪涛正好借题发挥一下,说说温小七的身体问题。一点不夸张,要是不认识的温小七和洪涛的人,第一次见面,真有可能认为温小七要比洪涛大好几岁,这和日常保养、耗费的精力有很大关系。
“好人不长命、坏蛋活千年……加压!全速!”温小七让洪涛挤兑得都感觉不到活着的意义了,合算活了几十年,啥也不如人啊。可是洪涛说的还真没错,其实还少说了至少一样,耍嘴皮子温小七也不是对手。于是温小七把一腔悲愤全撒在那根铜管子上了,这声大喝,炸雷一般。
墨西哥的天气特点很明显,高原地区全年都很舒服,沿海地区则不管雨季还是旱季,湿度都很大,但气温并不高。而在南部的内陆平原,雨季的时候就有点难受了,不仅湿度大,气温也比较高,像个大蒸笼。
工业号这次海试,除了验证蒸汽机的性能之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顺路去运河工地视察。运河开工已经快两年了,洪涛只在中途回来过一次,不是不想来,而是事儿全赶到一起了,真没时间。
时隔一年多再进入这条运河,摸样和以前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从入海口开始,河岸两边原本郁郁葱葱的树林都被人工修整过,既保持了树木对岸边泥土的保固作用,又不让它们疯长阻碍到河道的通畅。每隔十公里左右,就有一个木制的高塔和小码头,这是斯万沿途设置的运河防卫系统,白天通过最原始的狼烟,晚上则燃放烟花,互相沟通信息。
当工业号冒着黑烟沿河上溯了一百五十公里左右时,河北岸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村镇,比当初洪涛刚到美洲时看见的印第安村落大五倍都不止。不过这里的气氛却和自然祥和的印第安村庄截然相反,除了岗楼密布之外,到处都能看到荷枪实弹的联盟陆军,准确的说这里是座大军营加大仓库。而这个地方,就是当初斯万确定的帆船逆流上行最终点,也就是那块大石头的地方。现在它就叫石头港,只是那块大石头在建造港口时被炸掉了。
这座位于山区和平原交界处的港口,就是整个运河工程的指挥部所在地,同时它也是大部分人员、物资、粮食的集结转运站,并控制着运河工地与外界的交通。就像斯万说的一样,只要控制了石头港,工地上的奴隶就无处可逃。除非他们愿意冒着铺天盖地的毒虫蚊蝇和野兽钻入热带丛林里去送死,否则就只能依靠石头港的物资续命。每天都有一串小船依靠桨力逆流而上,把当天的食物和工具运往上游的工地,然后再把工地上的病人、伤员运回石头港来。
“南岸是干嘛的?北面有的是空地,干嘛非要跑南岸去搞建设?”听约瑟夫简单的介绍完了石头港的情况,洪涛发现了一个不太合理的布局。在河南岸有一大片树林被大火烧过,但还没有砍伐。
“那里是神的禁地……”约瑟夫听到洪涛的问题,本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没什么表情的脸上居然露出了一丝犹豫。
“和我说人话!”洪涛有点不耐烦了,什么叫神的禁地?这个神教怎么回事儿难道还用自己和他解释,现在周围又没人,何苦说得这么玄乎。
“是焚烧尸体的地方……这里的气候不适合土葬,工地上的伤者和病患如果没有治疗的必要,就统一拉到南岸去火化。”约瑟夫把手里那本金光闪闪的经书抱在胸前,好像这样能让他更平静。
“……到目前为止,总共烧了多少人了?”这确实是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光看那片树林被灼烧的面积,洪涛就能大致感觉出来死亡的人数肯定不会少。
“三千七百九十二个人……另外还有一千零五人没有找到尸体,或者已经不适合再运回来处理,就直接在工地上火化了。”这时约瑟夫打开了手中那本经书,看了一眼之后,报出了非常准确的数字。合算那玩意根本不是经书,而是他的账本。
“这里总共有多少奴隶?”两年,死了近五千人,还是在有很先进医疗保障和充足粮食供给的情况下,由此可以看出,这几十公里的河道真不是很好挖,平均每公里差不多要死一百个人,天知道到完工为止还得死多少人。
“二万七千五百一十一人,同时还保持着五千神国居民,他们是轮转的,每一批工作两个月。刚才的死亡数字不包括他们,到今天为止,共有一百七十五名神国居民进入了神国。”约瑟夫已经达到了骗人的最高境界,他说着说着就又转入了大祭司的状态。
相似小说推荐
-
辛亥之钢铁基地 (黑兰度) 起点VIP2016-7-30几千年的农业文明,近代受到残酷的打击。吕梁携钢铁基地穿越1900年,发展工业、建立军队、改写...
-
新列强时代 (排云掌) 纵横VIP2015-10-15 历史军事太平军兴我亦兴,太平军灭势已起。英法联军随手灭,不叫西虏逞雄风。神州中兴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