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南宋不咳嗽 (第十个名字)



“伊一当总理了!!!哈……哈哈……好小子啊,好算计!他还是没听我的警告,脚踏两条船居然还真靠了岸!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麦提尼这句话让洪涛的笑声都变了腔调,干巴巴的,与其说是笑,不如说是干嚎。

伊一在当监察部长的时候,就和一些青年军官、政府官员有私下联系,每次针对帝国政府的骚动都和他有关系,这是慈器告诉自己的。在推行工会法和政党制度时,自己就曾敲打过他,他也听明白了。现在看来,他并没把自己的忠告当回事儿,还是参与了那些帝国二代们的政治团体,并且还是个主要角色。合算这么多年以来,他就是帝国二代们在帝国政府中的一个暗桩。也难怪,伊一的年纪虽然比那些二代们都大一些,但也差不了太多,他和二代们有共同的追去和理想也不奇怪。

麦提尼和洪涛只谈了几个小时,就安排洪涛去休息了。一是他确实不知道很多政府变化到底是什么原因,二是洪涛的年纪大了,五十多岁的人,又在海上飘了一个月,精神和身体都熬不住了,听着听着就眼皮就开始打架。与其在这里干耗,不如休息两天再聊,反正帝国政府如何变化,他这位退位的皇帝也管不了。就算现在立马回到金河城,还能把政府赶下台不成?现在的皇帝是洪金河!

金河帝国自打洪涛退位并离开之后,变化确实很大。首先就是出现了保皇党和青年党俩个互相对立的党派,保皇党以总理泊蛟为首,包括了多一半部长和议员;青年党则是一群金河国二代官员为主,泊鱼和泊虾也在其中。

保皇党秉承了洪涛制定的发展规划,更倾向于慢慢完善自身,主张和周边国家有限度的友好相处,不急于扩张国土。青年党则认为应该大力扩张领土,只要是对帝国有用的地方都应该归帝国所有。

和洪涛当初预想的一样,泊蛟领导的保皇党在一二四六年底开始的大选中获得了绝对胜利,泊蛟也连任了帝国总理。并且也坚持贯彻了他们的执政理念,把马六甲、槟城、卡兰巴、马斯卡这些港口建设得更完善,还和阿拉伯半岛地区的很多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共同使用从大宋到波斯湾的航线,把海上贸易推上了另一个新高峰。

在国内的建设上,保皇党也没有大量吸收新移民,还是守着金河城和麻逸城为主,通过皇家海军来威慑整条航线和周边的国家。为了保障金河帝国的商人在海贸上可以获得最大利润,泊蛟废除了海峡公司这个机构,不再对大宋商船提供特别保护和照顾,腾出更多精力来支持帝国海商的发展壮大。

其实这时候的大宋海商也用不到金河帝国的保护了,航线上安全的很,只有到了阿拉伯海时才会有规模稍大的海盗。但是面对海商们的大型船队,海盗们也不敢碰,只能去找那些零散小海商下手,大多还都是阿拉伯人自己的海商。

在和大宋朝廷的外交关系上,泊蛟也是亦步亦趋的按照洪涛的老路子走。一方面继续支援大宋进行北伐,一方面通过文化交流和商业活动,继续对三个自治城市和大宋沿海城市施加影响。

总体上讲,一直到一二四九年,东亚、东南亚、印度洋一带都是很平静的,没有什么战争发生。大家都忙着做生意呢,连印度半岛上的很多小国也开始向卡兰巴港进贡,努力想加入金河帝国主导的海上贸易体系。

但是在一二五零年秋天,突然发生了一件事儿,打破了东亚地区的和谐气氛,大宋国内部出现了动荡。

北伐其实在一二四九年初就已经基本结束了,蒙古帝国虽然顽强抗争了好几年,但终于还是抗不过大宋的人口数量和金河帝国的火枪数量,被一步一步的推回了北方,失去了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盘。见到大宋的北伐已经势不可挡,贵由和蒙哥两家干脆也不合力抗击了,开始保存各自的实力,全都退回自己的封地修生养息去了。

按说这是个大好事儿,大宋不光收回了以前失去的国土,还一雪前耻向北扩张了好几百公里,西边又没有了西夏国,边界都快扩到察合台和窝阔台的封地去了,整个黄河流域都成了大宋的腹地。

可是人吧,突然暴富往往就会做出不太合逻辑的怪事来,国家也一样。南宋朝廷上百年都是被别人按着揍,突然翻身做主人了,有点暴富的感觉,又开始出昏招了。宋理宗居然要迁都,要把都城迁回开封去,从形式上向列祖列宗证明自己的功绩。

其实光迁都也没什么,开封城还在,虽然经过两年战乱有些破败,但慢慢修缮修缮,过几年修得差不多了,带着大臣们再回去就成。但宋理宗不干,他着急,这个人一上岁数啊,就容易着急,因为他老觉得自己活不了多久了,虽然他没病没灾的,也这么想。

皇帝一着急,大臣里再有几个跟着起哄的,迁都的事情就变成了灾难。宋理宗居然下诏要求海商们用海船帮他往北方运送建筑材料,计划是顺着黄河一直逆流而上运到开封去,还是白使唤,不给钱。大概一算需要多少艘船呢?三百多艘!其实这个数量也不算太多,海商们念在这位皇帝收复故土的功绩上,也勉强答应了。

124章失去了控制(120票加更)

结果这位理宗皇帝还不知足,他觉得自己的功劳已经可比尧舜了,有资格向人民提出更多要求。这个要求是什么呢?他又要把江南很多大城市的居民迁到北方那些破败的城市中去进行建设。这一点其实也有情可原,黄河流域战乱了上百年,早就没什么人了,蒙古人撤退的时候又强行带走了不少人,总不能让皇帝回去当光杆司令吧,必要的移民政策并不过分。

可是理宗皇帝的移民政策有点秋后算账的意思,他不光要移民,还点名要从广州、泉州、琼州、明州这些沿海大城市移民,其目的不得不让人怀疑。当初这几个城市正是闹自治最厉害的地方,那时候皇帝被迫答应了商人们的要求,现在腾出手了,是不是要反攻倒算啊。

这下海商们不干了,这几座城市的参政会直接就把皇帝的诏书给否了,并且放出话来,如果朝廷不收回这种祸国殃民的法令,这几座城市就要联合起来脱离大宋朝廷,真的要全面实施自治。而且参政会的举动还得到了这些城市居民、官员的赞同,甚至连城市周边地区的人也支持。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这几座海港城市早就变了摸样,不光是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吞并了周围的村县,而且城市功能也变了,不再是以小农经济为主,而是完完全全成了依靠贸易、手工业、工业发展的区域。

繁荣的海上贸易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到处都是工厂、作坊、库房和商号。到工厂里去上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成了这些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资本主义萌芽都快长成小苗了。

谁愿意放弃这些好不容易得来的东西,跑到四处残垣断壁的黄河地区重新开始垦荒种地?别说靠着大海吃饭的海商、工厂主、手工业者和工人们不乐意,这里的官员也不乐意啊。他们的一家老小、身家投资都在这里,弄这么多移民走,这些城市不全成空城了嘛!这得损失多少人的利益?于是各种奏折如雪片一般飞向了临安城,基本都是反对的声音。

这件事儿要是放在前几年北伐还没胜利的时候,理宗皇帝和朝廷里的大臣们肯定不会硬顶的,不管是找谁来背这个黑锅,总得把事情先平息下去,别酿成民变。

可是随着北伐胜利的到来,北面没有了实质性的威胁,连皇帝带一部分乐意北上的大臣们都有点飘飘然了。他们觉得朝廷手中掌握着百战雄狮,连蒙古人都能打败,还惧怕一群奸商吗!于是朝廷下达了最后通牒,坚持原来的政策,还取消三座城市的自治权利。

参政会瞬间就变成了非法组织,朝廷直接翻脸不认人了,什么约定全不认!而且开始从北方调派军队准备南下,要用武力迫使这些商人集团低头服软。

朝廷如此强硬的表示非但迫使商人集团妥协认怂,还捅了一个大马蜂窝。这些商人早就不是十年前心中还认为皇帝至高无上的那些子民了,他们已经被洪涛给带坏了。这些人走过的地方比皇帝还多,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们现在认为都是扯淡。在阿拉伯半岛上,这些商人也没少参与当地国家的内乱,谁敢档他们的商路,不管对方是皇帝还是埃米尔,叫啥都无所谓,全靠大炮和子弹说话。

用武力威胁这些人,只能把他们原本还压制住的野心全都释放出来。朝廷有兵不怕,有枪炮也不怕,咱也有!参政会带头招兵买马,参军打仗不光给钱,死伤之后还有补偿。枪炮不够也没事儿,他们从各地购买,还以沿海自治联邦的名义,正式向金河国提出了购买枪支大炮的请求。第一批的订购数量就有上万支,而且价格比金河国卖给大宋朝廷的高一倍。

这还不算完,商人们疯狂起来真是了不得,他们利用自身便利,在马六甲港成立了总部,并且向各个港口贴出了招兵启示,准备用他们在阿拉伯半岛上玩的那套雇佣兵模式,雇佣外国军队来大宋帮他们打仗。只要你肯来,要多少钱开口,别的没有,就是有钱!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