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咳嗽 (第十个名字)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第十个名字
- 入库:04.13
“也好,那我就不打扰了,还是让财叔留在这里,有事情尽管向他提。我先把那些香油装走,直接去广州的……呃……公司里。”罗有德觉得洪涛说的也对,做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做,洪涛手里总共就这么点人,还得出海捕杀鲸鱼,也没啥时间再去弄那些玻璃,当下也就不再坚持,起身告辞,和罗大财一起去码头那边盯着往船上装鲸油了。
“小鱼小虾,老师给你们出一道题,听好啊!一斤香油卖500文,那5000斤香油是多少文钱?”看着罗有德和罗大财走出了学校的院子,洪涛笑眯眯的开始给孩子们出考题了。
“啪啦、啪啦、啪啦……”下面的孩子不管年纪大小,没人胸口都挂着一个用鲸须制作的小算盘,如果不仔细看,就和象牙没区别。听到洪涛的题目之后,立刻低下头开始扒拉,很快泊蛟就得出了答案,第一个把手举了起来。
这也是洪涛要求的,在课堂上他这个老师就是天,谁也不许乱说话,想说话可以,必须举手,得到他同意了再说,不同意就别说。这可不是磨灭孩子的天性,而是教育他们遵守规矩,任何地方都要有规矩,而西瑁洲上的规矩,就是自己的话,自己说的都是规矩!
“嗯,小蛟最快,你先说!”洪涛稍微等了一下,见孩子们差不多都算完举手之后,再让泊蛟把答案说出来。
“250万文!”泊蛟大声的念出了他算盘上的答案。
“嗯,不错,我看看啊,嗯……小鱼小虾也答对了,嗯,翁丫和翁树也不错。黄崖,你这个稍微有点问题,不过也很好,比你的这些哥哥姐姐们不差。”洪涛点点头,又走到孩子们的身前,看了看他们放在膝盖上的算盘,很满意。
这七八个孩子年龄相差有点大,泊蛟都快12了,黄崖还只有6岁,翁家和布家的三个小丫头也不过8岁多点,智力发育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所以不能用一种模式要求他们。像泊蛟这样的,简单的整数乘除如果还不能算正确,洪涛就会罚他们背口诀。像黄崖这样的,只要运算方法对,得出来的答案就无所谓了,慢慢来嘛。
250万文!还都是铜钱,不是纸钞,也就是2500贯啊!再加上那些鲸皮、鲸须,少说也得500贯。也就是说,一头还不算大,也就十多吨重的鲸鱼,能换回来6艘疍家的连排船!这还不算那些鲸肉的价格,如果鲸肉也能销售的话,就算只按照最便宜的鱼肉卖,一斤15文钱,三四吨的肉,也是百十贯钱呢,另外鲸骨还能熬制非常好的骨胶,那都没法算钱了。
怪不得欧美国家在19世纪要疯狂捕鲸呢,这一头鲸鱼就能养活百十户人吃饱穿暖,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连树皮都吃过,杀点鲸鱼算个屁!
而且现在对鲸鱼的开发和利用还是很粗操、很初级的,要是能再深入研究研究,说不定还能大幅提高它的价值。比如说熬制鲸油的那些下脚料,它们还含有不少的油脂,只是洪涛不知道如何再提炼出来而已。不过洪涛已经有了一个想法,说不定能把这些下脚料变废为宝,再给自己和那些与自己有利益关联的人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来。
可惜目前这个办法还不能用,那些下脚料无法长期保存,全都被自己的老丈人埋到地里当肥料了。泊福这个老顽固可真是一个当地主的好材料,他原本说不想上岸,可是一上岸之后,比谁折腾的都欢实。由于有关节病,他干不了重体力活儿,可是他也不闲着,拿着一把锄头没事就去学校旁边的空地上锄一会儿,居然弄出了一片菜地,还种上了不少蔬菜。自打洪涛和他说那些油料经过发酵之后都是上好的农家肥之后,他就开始挖土坑了,把废油料全埋了进去,每天还不忘挑几桶水连同菜地都浇一浇。
还真别说,让他这么一折腾,那块菜地里的菜籽还真发芽了,长势不错。要不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呢,谁说疍家人只会打渔不会种地的,他们只是没这个条件,如果让他们上岸买地盖房,估计也都是侍弄庄稼的好把式。
进入了十一月中旬之后,大家就都把手中的活儿放了下来,开始筹备着过年了。目前宋朝遵循的是农历,也就是中国历法,12月30号就是大年三十,一月一日就是大年初一。洪涛倒是想过回去公历,可惜他没这个本事,搞不出来公历和农历的准确换算关系,索性农历就农历吧,反正就是个时间单位,有这个单位,不至于把一月过成三月就成。
往常疍家人和宋人如何过年呢,洪涛不清楚,反正今年在西瑁洲岛上这几家疍民都打算铺张浪费一回,鸡鸭都买,还有猪肉牛肉,海鲜什么的就算了,买的还不如自己抓的新鲜呢,想吃啥就下海抓啥。洪涛本来还想给大家露一手,弄个陶制的火锅出来,可是费了半天力气,找人把火锅弄做出来了,却发现没有羊肉!不是贵,而是根本就没有!
宋朝人不吃羊肉吗?错!宋朝人最喜欢吃羊肉。在北宋的时候,羊肉才是席面上最好的荤菜,不管是汆是烤,都是大菜!那时候的羊肉虽然也贵,至少还能买到,但是到了南宋,除了靠近北方一点的大城市里还能见到羊肉之外,南边的城市就很少能吃上羊肉了。原因只有一个,能养羊的地方都被金国占领了,长江以南本来就不产羊,宋金两国虽然已经和谈成功,却也没有开始大规模贸易呢,有数的一些羊也流不到海南岛来,估计连广州都够呛有。
那长江以南就不能养羊吗?能是能,可是老百姓不愿意养。养牛可以耕田,养羊除了吃,啥也干不了。据说在嘉定年间,南宋曾经从西夏进口过一些羊羔,打算放到南方自己养殖,结果闹得民间怨声载道。老百姓抱怨这些羊经常去祸害庄家,最终算一算成本,还不如直接进口合适呢,干脆也就不养了。
PS:点击、收藏、推荐票!使劲扔给洪扒皮吧……
第八十三章片汤和饺子
这可不是洪涛猜的,而是罗有德和他讲的,他本来想邀请罗有德来尝尝自己的刷羊肉,结果只能改成涮海鲜了。
有人可能要说了,你说的不对!宋朝是严禁宰杀耕牛和私贩耕牛的。没错,宋朝是有这个规定,可是规定是规定,实际上能不能有效,就得两说着了。根据《宋会要辑稿》和《宋大诏令集》记载,两宋这300年时间里,皇帝总共下达了五十多道圣旨禁止民间宰杀耕牛。用我们的逻辑分析一下,如果这个圣旨真的管用,一道就够了,何必弄了五十多道呢?平均五六年就得来一道,内容还都一样。由此可知,宋朝吃牛肉自始至终就没禁止成功过,还不是个别人偷着吃,而是大规模的吃,甚至都劳烦皇帝亲自过问了。
另外大家可以去看看《水浒传》,里面不止一次写到了吃牛肉的情景,不光在山上吃,到了城里下馆子依旧吃,还是明目张胆的点菜。其中第三十八回里就有,松江、戴宗、李逵去江州琵琶楼里喝酒,结果李逵要吃肉,店小二瞧不起他,就和他说我们这里只卖羊肉,不卖牛肉,结果李逵急眼了,还用盘子扔店小二。
李逵为啥急眼呢?因为店小二在拐着弯的骂他是下等人。牛肉价格便宜,一般都是普通百姓吃,羊肉价格昂贵,一般都是富人吃。这就和一个穿着普通的老百姓进了高级餐馆,点菜的时候被服务员用菜价难为一个道理。先不说这家琵琶楼的服务态度端正不端正吧,由此可见,牛肉在宋朝都烂大街了,而羊肉才是牛X哄哄的高档食物。
按照大宋人的习惯,冬至是一年之内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反倒不是很重要。冬至这一天,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日子,宋人有庆祝冬天来临的习惯。每到这一天,全国放假,从皇帝到要饭的,都穿上新衣服先去祭拜祖宗,然后再暴搓一顿,饭后就可以尽情玩耍了,赌多大都不用怕警察敲门,因为皇帝开恩,下圣旨宣布这三天随便赌。
中国人的节日,不管古代还是现代,一般一个节日都要对应一种食物。中秋节的月饼、正月十五的元宵、端午节的粽子、春节的饺子……宋人过节也一个样,每个节日都有每个节日相对应的食物,不过食物种类上和后世稍有不同。宋人过春节不吃饺子,吃片汤,他们不叫片汤,叫馎(bo)饦(tuo)。
这个习俗可以从陆游的一首诗里找到证据,《岁首书事》之二里,有这么两句描述宋朝过春节的句子:“中夕祭余分馎饦,黎明人起换钟馗。”意思就是说,除夕祭拜完了祖宗,就分食馎饦了,初一早上起来,把旧年画拿下来,换上新的。这首诗的小注中,陆游特别指出:“岁日必用汤饼,谓之冬馄饨、年馎饦。”岁日就是大年初一,汤饼就是馎饦,也就是说大宋人不光除夕夜吃片汤,初一还得吃!不是说南宋挺富的嘛,怎么过春节就吃点片汤呢?这就和宋人过节的习惯有关了。
冬至在十一月中旬,春节在十二月底,两个节距离太近。对于宋朝老百姓来说,冬至是必须大办特办的节日,家里没钱借钱也得办。所以吧,大多数普通人家的积蓄在冬至就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还没缓过来呢,又到了春节,只能是用片汤凑合凑合。这只是说的普通百姓,如果是富裕人家,冬至吃的好、穿新衣,到了春节照样,没什么区别。
相似小说推荐
-
辛亥之钢铁基地 (黑兰度) 起点VIP2016-7-30几千年的农业文明,近代受到残酷的打击。吕梁携钢铁基地穿越1900年,发展工业、建立军队、改写...
-
新列强时代 (排云掌) 纵横VIP2015-10-15 历史军事太平军兴我亦兴,太平军灭势已起。英法联军随手灭,不叫西虏逞雄风。神州中兴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