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咳嗽 (第十个名字)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第十个名字
- 入库:04.13
赛义德确实是有点威望,再加上几艘战舰就停在码头边上,十几位阿訇里虽然有情绪比较激动的,最终还是同意了洪涛的建议,不再追究这件事儿,带着他们自己的信徒散开了。
“告诉你爹,此时不站出来当好人收买人心还等什么呢?让他私下里去找那些老头聊聊,多站在他们一边说话,然后就说来找我据理力争过了,从我这里要了一笔赔偿,用来给搬迁的居民修建新房子,明白我的意思吗?”阿訇们和赛义德都走了,洪涛把阿尔因叫了过来。他那位老爹真是个废物,这么大的事儿居然连面儿都没露,全等着自己给他擦屁股。
“我父亲去了贝都因人的部落,昨天就走了。他要去劝说那些贝都因人搬到城市附近建立定居点,用他们的驼队给海商们运送货物。要想在大漠里畅通无阻,必须得有贝都因人带路和保护,否则货物出不去。”阿尔因看出洪涛对他父亲有意见,赶紧说明了实际情况。
“哦!这是好事儿啊,看来你爹也不是白给的啊,都知道往这里掺沙子了。成,就这么干,我去和海商们说,货物都交给你父亲叫来的贝都因人运输,雇佣价格上也不会亏了他们。在这里定居保证比在沙漠里放羊、养骆驼挣得多,生活还安定。只要走出一两条固定的商路,他们就不用在沙漠里吃苦了,在这里安家落户过富裕日子多好。”
麦提尼和阿尔因都是奸商,看来是有遗传基因的。如果阿尔因的父亲真的是去找贝都因人了,那洪涛必须高看他一眼。这个老头也是个老滑头,很有政治眼光和手腕。他这个苏丹当得不明不白,表面上没人反对,但私下里也得不到大家的真心认可,只要洪涛的舰队一走,他就会受到当地人的排挤。
洪涛本来想给他留下一支锡兰军队撑腰的,可这个老头没等没靠,而是自己去想办法了。假如他真能说服一部分贝都因人来城市边上定居,那马斯卡港可就热闹了。一边是当地宗教势力、一边是大宋海商、一边是他这个新苏丹和贝都因盟友,三方势力共存,变化就会多很多。
贝都因人虽然也是阿拉伯人,也是穆\斯\林,但他们和城市里的穆\斯\林大不一样,尤其是在宗教方面。他们要务实的多,也就是说他们对宗教不太狂热,更看重自身获得的利益,这和他们生活的环境有关系。一旦他们进了城,同为穆\斯\林但习俗又不太一样,肯定会引起当地人的反感,从而也就会帮大宋海商吸引走一部分压力。
要是这里的海商和贝都因人数量足够多,本地居民就不能再一支独大了。打架打不过贝都因人、赚钱赚不过大宋海商,慢慢的他们就会被同化,这座城市也就不再是一座纯粹的穆\斯\林城市了,它会变得和后世某些穆\斯\林城市一样,保持着穆\斯\林风格,但又融合了其它民族文化,相对要开放得多。
“我父亲就是这么打算的,他已经和几位海商说好了,下个月就先弄一只驼队去西边试试。那边还有更多的贝都因人部落,只要能提供给他们好的生活用品,他们会自发来保护这些行走在大漠里的驼队,尤其是盐巴、白糖和鲸油,那是贝都因人的最爱。如果可以换给他们一些帝国生产的钢制兵器,他们会更高兴的。”阿尔因看出洪涛已经不生气了,也大概猜出洪涛支持他父亲的做法,于是又详细说了说他爹的计划。
“这个好办,不过我不要他们的羊群,也不要骆驼和马匹,我只要一种东西,就是黑油!他们在大漠里常年迁徙,必定知道哪儿有那种臭黑油。海商们会提供足够的木桶,他们只要把这些木桶装满黑油,再用驼队拉到这里就算完成交割了。海商会按照油桶的数量支付给他们相应的报酬,具体如何交换,让贝都因人自己去和海商谈。你和你父亲只管收取正常的税收,不要在这件事里面掺合,这是帝国需要的物资,不许任何人染指,明白了吗?别怪我没提醒你,其它东西随便你卖高价,但这个不成!”
听了阿尔因的话,洪涛立马就想起一种可以互相交换的东西,那就是石油。这些天他可没少打听这种黑乎乎的玩意哪儿有,也知道了几个地方真的有石油自喷出来,但是这几个地方无一不在大漠深处,如何运输出来是个很大的问题。反正想靠海商们自己组织运输队是不太可能的,这里的自然环境太恶劣,贝都因人生活了几百年才适应,大宋海商就是再有野心,在这个年代也是很难战胜大自然的。
现在好了,有了贝都因人需要自己的商品,石油就不愁运不出来。以后贝都因人可以啥都不用干了,专门帮帝国采集石油吧,这就是十三世纪的石油工人!说不定还能出现几个王进喜一样的劳动模范呢。
四百四十二章开放?
“陛下,监察部来人了,急着见您,就在船上。”本来洪涛还想在岸上多等两天,和阿尔因的父亲再详细聊一聊贝都因人的事情,再让他和赛义德互相配合得紧密一些,把这次骚乱的影响降到最低。可是还没等他和阿尔因谈完,朗崖就凑了过来,悄悄在耳边嘀咕了两句。
“你怎么来了?”监察部的人除了慈禧之外,很少和洪涛直接接触,皇帝身边总围绕着一群特务给人的感觉不太好。但这次来的人居然是慈禧的副手,也就是平时老跟在他身边像个影子一样的那个年轻人。他有一个很少见的姓氏,伊,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伊一。他的父母都是疍家人,来自广州沿海,当初只是为了省事,才给他改了名字,原本他都没名字,就叫小一。
“大宋有变,慈部长和文部长请陛下火速回去定夺。”伊一的废话很少,如果慈禧在这里,他一个字儿都不会说。即使单独见到洪涛,他也惜字如金,只说了一句话,然后从随身的皮包里拿出一份封好的文件。
“这里没外人,帮我念一下!”洪涛不太喜欢这个年轻人,他身上看不到一点儿年轻人的样子,充满了阴郁的气息。当年他家来金河湾之前是做海盗的,是被荣老头感召过来的,在学校里这孩子也是个另类,几乎没有朋友,但是学习成绩非常好。
“一共两件事儿,北伐和罢市。大宋朝廷在去年底做出了北伐的决定,只待帝国的最后一批火枪和弹药运到就开始。文部长坚持要先解决海商罢市问题,年初双方在广州进行了最后一次谈判。大宋朝廷原则上同意由海商成立咨政会,行监督弹劾广州、泉州、琼州官员之事。不过他们提出了一个必须条件,文部长和慈部长都无法答复,议会也不敢做主,只能由陛下决断。”
伊一长得并不招人烦,挺清秀的一个人,但是那双眼睛总是灰蒙蒙的,看着像个死人。得到了洪涛的命令之后,他缓慢的用死人眼看了看舱房里正在打扫卫生的那几个波斯舞女,这才开始读密信,声调更烦人,没有阴阳顿挫,和念经似的。
“什么必须条件?”洪涛很想让脚下匍匐着的图冲上去把伊一咬死,看看他会不会有表情。
这只大猫已经完全成年了,体长超过了一米五,体重比慈悲还大。不过由于从小就被人类养育,它已经失去了部分野性,对人类的攻击性大大降低。尤其是对年轻女性更温顺,看见波斯舞女立马就凑过去卖萌,这个问题就怪洪涛,什么人养什么玩意嘛。
“大宋朝廷要求两国互相开放口岸,他们的商船也要可以出入我国的港口。”伊一说完这句话,直接把那封密函折了起来,放到了洪涛的办公桌上,看他的意思是读完了。
“……和文南谈判的大宋官员里有文浩吧?”听到这个条件,本来还翘着腿半靠在椅子里的洪涛不由自主的坐直了身体,伸手摸了一根雪茄点上,深深吸了一口之后,随着喷出来的烟雾又问了一个问题。
“确实是文浩,在这个问题上,他转达了大宋皇帝的意见。这是大宋朝庭里的共识,他们对帝国非常好奇也非常警惕,很想来帝国港口转一转。既然两国交好,那开放港口也就自然而然了。”伊一抽了抽鼻子,对雪茄味道不太习惯。
“去把孙舰长叫进来。”洪涛还真被难住了,大宋朝廷这一招够狠啊!开放帝国港口……帝国哪儿有富裕的港口开放,除了还没建设完的麻逸港,就是帝国首都金河城了。不管开放那个,都不是一句话就能完成的事儿,还得有很多具体工作要做,这是存心给自己添麻烦,自己还不能不接着。
当天夜里,海上君王号就带着一艘小海狼踏上了归程,慈悲去开普敦了,马斯卡港的事情洪涛都交代给了舰队的副司令和朗崖。相比起这个海外贸易港的成败,和大宋谈判更重要,洪涛折腾了十多年,就等着这一天呢。可惜好事多磨,大宋朝廷不肯轻易就范,还加上了一个让自己很难办的条件。是否开放帝国港口,还真不能自己说了算,这件事儿必须回去和议会商量商量,把一切利弊都想清楚之后再决定。
洪涛在帝国里一直都算是激进派,很多对外交往的主张都是由他发起的,比如说给振州造船厂提供简化版鲑鱼级图纸、帮助大宋建造水泥厂、用战舰护航帮宋朝军队运送补给、把火枪出售给大宋朝廷并帮他们训练新军等等。在这些问题上他都是站在积极的一面,利用他的威望和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帝国议会和政府部长们同意他的观点。
收藏qubook.org书签防失联 书籍数据与原来一模一样
相似小说推荐
-
辛亥之钢铁基地 (黑兰度) 起点VIP2016-7-30几千年的农业文明,近代受到残酷的打击。吕梁携钢铁基地穿越1900年,发展工业、建立军队、改写...
-
新列强时代 (排云掌) 纵横VIP2015-10-15 历史军事太平军兴我亦兴,太平军灭势已起。英法联军随手灭,不叫西虏逞雄风。神州中兴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