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咳嗽 (第十个名字)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第十个名字
- 入库:04.13
当年关羽在襄樊水淹七军。吓得曹操立马就要从许昌迁都,为啥?因为许昌和襄阳之间没遮没挡了,关羽啥时候想来许昌,出门就到,随时都能进攻,而曹操防御起来就太难了。
岳飞岳大官人当年从鄂州起兵北伐,干嘛非绕一个弯子,先把襄阳打下来,然后从这里继续北上呢?无它,这里是中原的门户所在,有了襄阳,就有了进入中原的门票了。没有襄阳,进去之后也得被打回来,因为你后勤补给全要路过襄阳送往北面。
最后来看西边,出了襄阳往北,沿着伏牛山和秦岭南麓的通道,从南阳西边路过,再往西走,过武关、商洛,一露头,到蓝田了。蓝田啥地方?关中啊,抬抬脑袋就是西安城了!当年秦国就是从关中坐船顺这汉江而下把楚国给灭了,不管你走陆路还是走水路,中间必须要经过襄阳。
沟通东南西北,还是唯一通道,襄阳在这个十字路口中间靠南一点,城北还有汉江天险帮着守城,它想不重要都不成。看看我们现在的地图,还能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地方,襄阳和南阳这两座城市,明明在一个盆地里,为啥南阳归河南省、襄阳归湖北省了呢?放到一起不是更好管理吗?这个问题就要从政治上考量了,如果把南阳、襄阳都放到一个省里,万一这个省闹独立了咋办?它把大门一关,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都很难受。现在把这个盆地分成两半,北面一个省、南边一个省。河南省想独立,南边的军队可以通过襄阳直接攻击南阳;湖北想独立,北面的军队随时可以通过南阳陈兵襄阳城下。
这就叫分省而治,在中国地图上,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这种智慧。古人总结了几千年历史,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不能把重要的东西都放到一个人手里!太不保险了!
蒙古攻、南宋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蒙古人自打进入中原地区,就玩不了打仗带着牛羊马群一起走的战术,他们的人吃马嚼需要大量粮食、草料,这些东西从哪儿来呢?两个来源,一个是就地取材,抢!把当地老百姓的粮食全抢走当军粮;一个就是由当时的蒙古占领区,也就是原本金国的土地上征收粮草。
这次蒙古人不打算抢一圈就走了,他们想把中原腹地加上江南的繁华都占为己有,所以不能用第一种抢的办法。把老百姓都抢光了、杀光了,以后谁给他们种粮食吃啊?现在这些地方都是蒙古人自己的了,所以他们还是挺爱护的。那就只能征收,也就是说,蒙古人进攻南宋的后勤补给基地是淮河以北的中原地区。
那洪涛就找到上眼药的地方了,我不和你正面对抗,我到你后方祸害你家去,搅得你家过不了安稳日子,你还有功夫去进攻南宋吗?就算你心狠,不管家里了,那你后方不稳,还能提供源源不断的补给吗?
洪涛觉得显然不能!只要自己能拖住蒙古人一部分精力,那南宋防线上的压力就会少一部分;自己拖住的越多,南宋的压力就越小。在没有自己的情况下,南宋都能独力抗几十年,多了自己这么一个全世界最厉害的搅屎棍子给蒙古人添乱,没道理南宋不能再多抗个十年八年的。
只要能把战争时间拉长,洪涛就达到目的了。有了海上航线,南宋会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不光不会弱,说不定会越打越强。反观蒙古人,他们能得到的现在都得到了,剩下的全是消耗。这场战争最终会变成一场用国力互相比拼的消耗战。消耗战啊,打的就是经济和资源,这玩意洪涛最拿手了,至少比正面战场真刀真枪的比划拿手多了。能把敌人拖入自己擅长的领域里作战,这在大战略层面上,本身就是一个胜利。
在历史上,蒙古人崛起的非常快,崩溃的也非常快,西征最终成了大分家,整个蒙古帝国分崩离析成了好几块儿,不光谁也不管谁,还互相仇恨。所以洪涛觉得自己有资本和蒙古人长期耗下去,等他们一旦受挫,就会激发内部矛盾,然后就剩下内耗了。到那时南宋说不定还能反攻反攻呢,一个已经抬脚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国家,经过几十年发展,再加上自己这个手拿针管没事乱捅的兽医,没理由打不过一个游牧民族啊。只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配合一些先进的武器和战术,就算用二比一的比例换,也能把蒙古人换没了。
而且洪涛还留有后手,这个招数更阴险。他会视情况而定,挑拨或者逼迫阿拉伯人、欧洲人从西线给蒙古人更大的压力。到时候蒙古人东西两边都进展不顺利,内部矛盾会激化得更厉害,说不定分崩离析的更早。这么干不光是消弱蒙古人,连阿拉伯人和欧洲人也一起消弱了,等于是驱狼吞虎,让他们打个两败俱伤。反观南宋倒成了最大的赢家,不仅能反推回去,还能顺势把社会变革完成,直接升级进入下一个新时代。而在这个新时代里,抢先一步的宋朝当然是毫无疑问的世界领先者。
当然了,这个领先的时间、程度,完全取决于以后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洪涛只能为他们指一条路,并不能帮他们走。走多快、走多远全是宋人自己的事情,一旦真的实现了这个愿望,也就是洪涛功成身退的时候了。他会带着愿意和自己走的人,去大海的另一头,继续折磨印第安人去,那片地方必须占领,不能留给欧洲人,当然也不能留给宋人。
第八十一章交易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个金河海洋资源管理公司,洪涛打算最终把它毁掉。这玩意就是一个怪胎,是个时代的产物,留着它就是大祸害。不管是由谁掌管这个公司,他都会成为一个予取予夺的人物,除了自己之外,洪涛不相信有任何人能坐在这个位置上不动心,包括自己的孩子。人都是有贪念的,自己之所以不动心,是因为自己知道自己死不了,还会去另外一个时空继续折腾,自己只是一个过客、一个旁观者、一个游戏者,谁会拿游戏中的场景当真呢?那不是二傻子嘛!
“先生这个设想奇妙之极!文某肝脑涂地,也将为先生拾遗补漏。只是其中有几个地方需要斟酌斟酌,不是很妥当。”洪涛这个庞大的计划并没全部藏于心中,他拿出了其中大部分告诉了董事会、卡尔、麦提尼、文南、罗有德还有他的一部分学生,只是在如何促使南宋发生变革、未来如何处理金河公司的问题上略过去了。这两个部分太诛心了,一旦被这些人知道自己的想法,他们必将离自己而去。谁愿意和一个打算从根本上颠覆自己国家、一个把自己这辈人毕生奋斗的基业全毁掉的疯子共事呢?
“哦,说来听听……”洪涛没有架子,心胸还算宽阔,平时很少因为吵架抬杠而急眼,所以不管是金河湾董事会、海峡公司董事会、还是麦提尼、慈禧、文南、罗有德这些人,包括学校里的孩子,都受他影响,喜欢辩论、喜欢抬杠。
“先生去北地把大宋子民接回来、抢夺蒙古人的粮食、毁掉他们的城市,这些文某都能理解,也很赞同,不过在实施手法上能不能怀柔一些,不要太激烈,否则怕是会在道德上落下亏欠。”文南很有点古人为了追求真理不顾一切的做派,他现在已经心服口服的把洪涛这个比他年轻十岁的人当成了老师。因为他真的能学到以前从未见识过的东西。
“太激烈?比如?”洪涛没觉得自己的手法有什么激烈的,两国交战,杀人放火不是很正常嘛,为了战争的最终结果。为了让自己减少损失,当然是敌人怎么难受怎么来了。
“比如炸开黄河堤岸这一条,万万不可啊,一旦黄河决口,泽国千里、民不聊生。会死无数人的。只此一条,就算先生把蒙古人全都赶走,也会被后人唾弃的,还望先生三思!”文南不光要直谏,还站起身恭恭敬敬的给洪涛行了一个大礼,脸上的表情很诚恳,也很焦虑。
“可是不炸开黄河,我就无法阻挡蒙古人南下啊,总不能让我的水手冒着生命危险,去用战舰封锁黄河吧?先不说能不能封锁住。即便能,也是要死人的!蒙古人有投石机和强弩,在大海上他们奈何不了我,但是在陆地上,我也奈何不了他们。假如我派一支舰队,从淮河入黄河(南宋时期,黄河入海口由天津改道,与淮河并流,叫做夺泗入淮),逆流而上。偷袭汴梁,把它烧成一片白地,再把黄河河堤炸开,让黄河以南成为一片黄泛区。至少三两年之内,蒙古人就无法从黄淮地区南侵。我还可以沿着黄河、淮河把沿途所有敌方城市、村庄、农田全都毁掉,甚至能想办法让那些地区几年之内都无法再种植粮食。如此一来,蒙古人还怎么南侵?如此省事、便捷的方法不用,非让我去用自己人的性命和蒙古人拼,这又是为何呢?”
在洪涛骚扰蒙古人的计划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炸开黄河、淮河河堤,然后把淮河以北的地区全淹了。这样一做,蒙古人狗屁补给也得不到,还得承担大批灾民的安置工作,南侵基本就没希望了。这还不算完,洪涛都打算好了,每过两三年,他就会带着舰队逆流而上,找个地方再炸一遍,让蒙古人就没闲工夫干别的,光救灾吧,要不就眼看着几十万、几百万流民饿死。问题是那些流民会自己眼睁睁饿死吗?他们肯定起来反抗啊,这么一折腾,蒙古人的统治全白忙,还会有很多流民进入南宋更富庶的地区,成为南宋人。就算他们不去,自己也得轰他们去,自古以来,人口就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缺人口还谈什么打仗。
相似小说推荐
-
辛亥之钢铁基地 (黑兰度) 起点VIP2016-7-30几千年的农业文明,近代受到残酷的打击。吕梁携钢铁基地穿越1900年,发展工业、建立军队、改写...
-
新列强时代 (排云掌) 纵横VIP2015-10-15 历史军事太平军兴我亦兴,太平军灭势已起。英法联军随手灭,不叫西虏逞雄风。神州中兴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