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南宋不咳嗽 (第十个名字)



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次,扇贝捞上来不少,顺手还带上来一些海胆、海螺、海马,当洪涛精疲力尽时,船头上已经堆起一个小山了,那都是洪涛弄回来的战利品。

“拉我一把……”洪涛算是玩痛快了,连自己撑上船的力气都没了,还得靠阿珠和阿蛟把他拽上去。

“呀!”洪涛刚爬上船,阿珠就惊叫了一声,捂着脸转过了头。

“嘿嘿……质量有点次。”洪涛低头一看,得,内裤都跑到膝盖上去了,脸皮厚就是好,他不说他自己不要脸,非说是内裤质量不好。

“阿蛟,去把炭盆点上,我们中午就不回去吃了,叔给你们做海鲜烧烤!”套上自己的裤子,洪涛光着膀子躺在船板上,还把脑袋枕在了阿珠大腿上,开始指挥孩子们干活儿。什么珍珠不珍珠的他早忘了,经过这顿折腾,肚子早就咕咕叫了,与其费时费力跑回去吃午饭,不如就地解决。

疍家人的渔船上总会带着一个小炭盆,就是为了出海之后在海上吃午饭用的,熬点粥什么的。洪涛不打算用它熬粥,而是要做烧烤,没有铁箅子没关系,找一个最大的扇贝撬开,割下半片贝壳放到炭盆上去当饼铛,然后再把海胆、海螺、扇贝收拾好,啥作料也不用放,稍微撒点盐末儿就OK了。

原生态就是好,这里的扇贝随随便便就有五寸盘大小,有几头直径超过了七寸,海螺和小孩儿脑袋一样,海胆更是鲜美。大家围在船头上,学着洪涛的样子,把这些东西放到贝壳上加热,差不多熟了就开吃,不一会儿就把一堆海鲜吃了个干干净净。

第二十二章朴素经济学

泊珠原本不想去船头,但是被洪涛直接拽了过去,什么尼玛女人不能坐船头,当着其他疍家人洪涛不会做这种天怒人怨的事情,但是离开其他疍家人,洪涛就要慢慢去影响他们的孩子了。这些孩子过几年之后就是自己的好帮手,现在开始引导他们的思想还不晚,能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伙伴,总比和自己格格不入的伙伴要可靠的多。

“这几颗珍珠你帮我收着,等攒够了100颗,我就给你串一个珍珠项链。”洪涛在海底折腾了一通,不光弄上来一顿午饭,还真有几颗珍珠。谈不上极品,甚至谈不上好,有几颗都不不怎么圆,但泊珠依旧用自己的头巾小心的包了起来,做为一个疍家女,比这些更好的珍珠也不稀奇,可是这几颗不同,它们是洪涛给她亲自下海采的。

“好啦,吃也吃了,日头也正午了,走,我们去收网去,小蛟,你去操帆!”习惯性的抬手看了看手腕……空空如也,再抬头看了看太阳,估摸着时间差不多,把一堆吃剩下的残渣扔到了海里。

“不是要到回去时才起网吗?”阿珠有点纳闷,这才放下去半天时间,怎么就要收网了呢。

“傻丫头!拖到傍晚,网里那么多鱼,我们几个人抬得上来吗?有多大力气干多少活儿,贪多嚼不烂啊!哈哈哈哈……”这次不光洪涛笑了,连小鱼小虾都跟着笑起来,其实他们也不明白啥时候收网有什么关系,大人笑就跟着笑呗,这个来了没几天的高个子叔叔很好玩,跟着他在一起,总有无尽的快乐。

地笼这个玩意,并不是说扔下去十个小时有十条鱼入笼,一个小时捞起来就有一条鱼,放的时间要合适。时间太短,入笼的鱼就不多,时间太多,入笼的鱼也不会增长许多,因为笼子里太挤了,外面的鱼就不会再往里钻,很多鱼都是有地盘观念的。这次提前起网的效果不太好,三个地笼都拿了上来,才勉强和上次一个地笼里的渔获持平,但是省力气多了,洪涛一个胳膊就能提上来,打开一头的绳结之后,把地笼里的渔获全抖落到中间的海水舱中,再把绳结系上,开着船挪开百十米远,重新把地笼扔下去,开始等待第二次收获。

利用下午这段空闲,洪涛开始用那个沙盆教几个孩子识字了,也包括泊珠,她在洪涛眼里也是个孩子,大孩子而已。洪涛的语文教材就是百家姓,这玩意他也背不全,只能说出前面25个,但这也足够孩子们学好几天的了,而且还有算术课等着呢,足够打发空闲时间的。等他们把加减乘除和这25个字儿学会了,洪涛还有无数的知识要教他们,比如自然课、地理课、物理课、几何课、代数课。

洪涛还要把汉语拼音和拉丁语也传授给他们,虽然短时间内可能还用不上,早晚还是有用的。洪涛也没光教别人学知识,他也有知识要和这个时代的人学习,比如语言!泊黄陈这三家人里有了陈名恩这个识字的汉人,所以他们能听懂汉话,也会讲两句,遇到了别人,还得用他们疍家人的语言交流。

当太阳西落的时候,又一艘小船挂着一张黑帆由远而近,第一面新帆做好了,被黄海照猫画虎的装在了他的小船上,然后亲自驾驶着来寻洪涛他们来了。一个外乡人带着一个女孩子和三个半大小子出去一天,中午也不回去吃饭,大人们不放心。同船的泊福又是唠唠叨叨的埋怨了一大堆话,但洪涛明白,他不是责备而是担心,这种被人牵扯的滋味对三个孩子来说,是一种负担,但对自己这个孤独的灵魂来讲,是一种很温暖、很甜蜜的慰藉,他不光不烦还很享受。

有两个大人来了,收网的事情自然由他们代劳,看着地笼里那些活蹦乱跳的鱼虾蟹,泊福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他不像洪涛那样把渔获全都一股脑的倒在海水舱中,而是一只一只、一条一条的小心从笼子里把那些鱼虾蟹拿出来,该扔到海水舱里养着的才扔进去,而且鱼虾都分开放,螃蟹和海胆则被他用细麻绳麻利的把大夹子绑好,整齐的码在木盆中。他说这样才不会伤到渔获的外表,让它们能活得时间更长,能卖出更好的价钱,这是一个细心的老人。

“唉……福哥,咱们老啦,涛伢子带着几个孩子出来,就比我们四五条船奔忙一天的渔获还多,这是妈祖给您的福气啊,如果当初不是您把涛伢子捞回来,哪儿能天天吃上白米饭呢。等那些螃蟹笼子和滚钩做好了,我们的前舱里恐怕就养不下这么多活鱼了,到时候都死了也是可惜啊!”陈名恩和黄海一家子看着各家媳妇忙着从两条小船里往外捞鱼,一盆又一盆的倒进了连排船的前舱,又开始嘬牙花子。鱼少了发愁,多了还得发愁,这个穷人啊,就是愁苦多。

“要不我们回振州去?那里虽然鱼少,但有了涛伢子这个帆,我们可以去更远的地方,在振州才不愁鱼卖不出去!”泊福对陈名恩的担心深以为然,宁远河下游那个崖城镇只不过是个百十户人家的小镇子,就算有附近的黎人,购买力依旧很弱,渔获太多根本卖不出去。这个简单的道理谁都懂,眼看着好不容到手的渔获有打水漂的危险,老泊福一咬牙一跺脚,打算换牧场了。

“不成,不能去振州,那边人多嘴杂,用不了几天我们的风帆和捕鱼工具就会被别人学走,大家都能捕那么多鱼,振州也一样卖不出去的,到时候价格一降低,我们还不是白忙活了!”黄海马上提出了反对意见,他去的地方比泊福多,整个海南岛都快转遍了,见识多了之后头脑自然灵活,简单的道理难不住他。

第二十三章分工合作

“没错,黄伯说的对,我们还在起步阶段,不能马上把技术传给别人。等以后我们有了更好、更高的技术,才可以把旧技术传授出去,这叫代差!只有保持住代差,我们才能站在食物链的顶端,才能咬到最肥的一口肉吃。”洪涛觉得古代人一点儿都不傻,经济学原理他们没学过,甚至没听说过,但是他们懂。

“那咋办?”泊福虽然每天都在叨唠洪涛,但心里还是看重洪涛的意见,不看重也不成,人家就是捞鱼多。而且也不是外人,看到自己女儿那个眼神,老人就明白了,早晚这个大个子会成为自己的女婿。

“我是这么想的,咱们不是一个合作社吗?就是一家人了,算一个整体。这样的话,我们在生产中不用再分泊家、黄家、陈家,应该是一个整体,就像一个人一样,有脑袋想问题、有手拿东西、有脚来走路,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最合适的位置。如果一个人有两个脑袋、四只脚、一只手那不成怪物了,您们说是不是?”洪涛对陈名恩提出的这个问题早就有计划,不过不能直接说,一定要等他们自己琢磨出来,然后再引诱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想,这就叫洗脑。

“涛伢子,有话你就说,我们疍家人不像土人一样那么多讲究,谁有本事谁就做话事人!”黄海反应最快,他已经有点明白洪涛的意思了,陈名恩和泊福还楞戳戳的没琢磨过味道呢。

“我的意思嘛,就是我们大家分工合作!有专门出海捕鱼的人,有专门运输渔获去振州出售的人,有专门在家给大家做饭、织补渔网、制作工具的人,有专门和土人联络买卖货物的人,这样就像一个人了,有头有手有脚,哪儿都不多、哪儿也都不少。”得到了黄海的支持,洪涛又把话挑明了一些。

“谁当脑袋谁当手脚呢?这个东西怎么分?”陈名恩好像明白了,不过他没吱声,只是笑眯眯的看着洪涛。泊福话密,性格最直,他没全听懂洪涛的话,不明白就要问清楚。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