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直接炮轰港口,这样做的代价就是火炮来不及转移,将会遭受华军的攻击。权衡之下,野尻大佐下令炮轰港口,毁坏港口设施。与其损失十三门火炮,也不能让华国得到一个完整的港口!
但是野尻还是忽略了第一军第三师的进军速度,龙头岩登陆场并不适合登陆。因此只有三师第一团登陆,随身也没有携带重火力装备,但人手一辆自行车!
小小的自行车再次发挥巨大的作用,当那名朝鲜商贩回到济州报告情况时。第一团已经抵达济州以西一公里外。
“报告团长,发现日军炮兵阵地!”前出侦察的士兵回来汇报,第一团团长赵新半骑在自行车上,稍一考虑就命令道:“一营攻击日军炮兵阵地,二营和三营随我侦察济州城区防守情况,再做打算。”
赵新是1901年入伍的士兵。与第六军的乐非不同,他一直呆在第一军,作为一个老资格的士兵,他在02和04年两次进入军校进修,并于1905年初担任第一军第三师第一团团长。在整个振**中,除了基因人军官外,很少有人比赵新和乐非的资历更老,他们跟随吕梁经历了华国从无到有的变迁,即使是第一军军长对赵新都很客气。
当然,能够当上团长说明赵新具有很强的军事才能,他根据侦察判断日军将炮兵安置在济州城后方,并不是为了对抗华军登陆部队,而且日军明显想要进行巷战,而炮兵在巷战中很难发挥作用,除非是大规模地毯式炮轰或者极其精确的炮击支援,赵新不认为日军炮兵能做到那一点。
所以,这些严阵以待的火炮很有可能瞄准济州港口的各种设施,必须尽快将其消灭。之前赵新得到的命令是从龙头岩登陆后尽快绕到济州城后方,发起突然袭击,将守军消灭。现在赵新临时改变计划,将第一作战目标定位日军炮兵。
赵新的快速反应让日军炮兵遭受灭顶之灾,他们并没有察觉后方出现了一支敌军部队,而且这里也没有多少步兵守卫,不到十分钟时间,野尻大佐的精心布置就失去了作用。传达命令的士兵甚至没来得及抵达炮兵阵地!
龟缩在济州城区的日军让赵新感到棘手,巷战就意味着火力无法发挥,就意味着较大的伤亡,彻底毁灭济州城也不现实,对以后的朝鲜战略不利。也就是说,必须进行巷战。
与后方联络并制订了前后夹击的作战方案后,赵新开始寻找附近的平民,询问济州城内的情况。路上逃难的朝鲜平民倒是不少,只是赵新的一团遇到了一个尴尬的情况——他们没有携带朝鲜翻译,语言不通,一时也找不到会汉语的朝鲜人。而且那些朝鲜难民看到一团都会远远地躲开,时间不等人,发起攻击的时间马上就到,赵新命令一营进入城区,发起试探进攻。
野尻手里的兵力还算充沛,一个满员的步兵联队近四千人,包括三个步兵大队和一个炮兵大队,炮兵大队的速射炮和步兵炮全部被毁,只能用步兵对抗敌军了。
得到后方出现敌人的消息后野尻立刻命令一个步兵大队向后方移动,一营和日军步兵随即在城区发生交火,双方依靠街垒和两边的建筑相互渗透攻击,很快战场就呈现犬牙交错、你中有我的混乱态势,赵新最不希望看到的巷战还是发生了。
巷战中一营还是占据优势,先进的武器和默契的配合让一营成功压制日军一个步兵大队,野尻随之派出另一个大队前来支援。借助熟悉地形的优势,日军和一营打得有声有色,而一营的死伤随之增加。
激烈的巷战让赵新和野尻不断投入兵力,战斗蔓延到了整个济州城区,双方六千多名士兵搅成一团,每一刻都有士兵倒下。
“火力手,给我打掉那挺机枪!”一营三连连长马超和几名战士趴在一片废墟下,对后面高声喊道。三连的攻击受到了巨大的阻碍,他们与日军一个中队相遇并在城区展开激战,马超的三连成功压制住日军并向纵深推进。
好景不长,三连的顺利推进让马超没有关心四周的状况,激烈的战斗也顾不上详细的侦察,他们被三面包围,敌人估计有两个中队,而且配备一定量的机枪。此时三连就被一挺安置在一处二楼房屋中的重机枪压在了地上,三连的机枪手顶着重机枪的扫射与其对射,试图压制重机枪的火力,掩护火力手突击。马超亲自操起一挺轻机枪,三挺轻机枪成功将敌人压制,巷战中沉重的马克沁重机枪携带不便,而日军处于防守一方,可以在防御阵地上安置这种重火力。
第一百七十章牧园绞肉机
三连二名火力手从掩体中一跃而出,趁机靠近敌人火力点,在五十米左右的距离上,一名火力手扛起火箭筒,另一人为其装填。紧张的士兵用了比平时训练更长的时间才完成装填,瞄准后扣下扳机,一枚火箭弹钻进日军所在的房屋并发生剧烈爆炸,三连成功消灭这个火力点。
但两名火力手暴漏在空旷地带的时间太久了,一名战士被隐藏在暗处的日军击中,另一名战士想将其拖回来,但也被击中。
“一排火力掩护,二排三排占领四周建筑,清除敌人!”马超命令道,然后和两名士兵从掩体中爬出将受伤的两名火力手拖回来,很可惜,其中一名战士被击中要害,当场牺牲。
“团长,一营三连请求支援,他们的手榴弹用光了,被日军四百多人围在一幢建筑里!”赵新看着同样灰头土脸的传令兵,大声说道:“没有支援,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赵新感觉自己所学的战术全部失去了作用,手下大部分部队失去了联系,他的团部旁边甚至都有日军在发起攻击!互相之间可能只隔着一堵墙壁。
好在三师没有让一团单独作战太久,接着一团吸引日军全部注意力,三师二团从济州港正面登陆,加入了巷战,让战局立刻向对华军有利的方向发展。虽然野尻的联队负隅顽抗,但在7月2日凌晨时分,济州城的战斗还是完全结束,野尻的联队全部被歼灭。
巷战进行的时间并不长,但给振**不少关于巷战的经验,济州城的建筑多为木质,少数为石头建筑,这样的建筑很容易被火力摧毁,而且济州城不大,这些都是三师能顺利拿下巷战的因素。即便如此,作战主力的一团也在济州战役中伤亡五百余人。
紧随三师登陆的是工程部队,他们要尽快修复港口。建设物资仓库和飞艇停泊场、野战机场,为从上海飞来的轰炸机提供中继机场,还有油料仓库、弹药仓库等等。而三师则在济州城四周建立防御工事,并派出部队向济州岛纵深前进。扩大济州港的防御纵深,以防敌人的入侵。
从外界的角度看,华国目前绝对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蓬勃兴起的资产阶级占据了社会的主流,无数的工厂主拼命的汇拢资本、招收工人、建设厂房。供应数不清的订单,而华国总统吕梁正是一个超级大资本家,控制着华国大部分重工业企业,被列强列为一个财团统治一个国家的典型。
在吕梁看来,他们的概括并不精确,目前私人资本还在成长中,大部分没有能力进入重工业领域,为了跨越式的发展,吕梁不得不让重工业企业在自己的牵引下发展。而且华国并不禁止私人开办重工业企业,包括他的老丈人吴石敏在内的一批大资本家已经发现了重工业的超强利润。并联合开办了一批中小型的重工业企业。
当私人资本壮大后,吕梁不介意出售重工业企业的股份,市场化的工业才是充满活力和动力的,其发展才能更快更好。吕梁也曾尝试将财团下属的重工业企业国家化,但被阻止,原因很简单,一旦成为国有企业,会在短时间内变得死气沉沉,战争时期还看不出什么,因为此时大部分企业、包括私人轻工业企业在内的工厂都被纳入了国家工业体系。
这个工业体系包括银行贷款、技术管理指导、国家订单。银行为资本家提供贷款,再由国家技术部门和管理部门提供指导,使工厂能够尽快运行,然后再由国家发放订单。其中国家订单是最终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通过战争、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方面,使华国对于产品的需求处于无止尽的状态,来自军队的订单、之前对日本现在对俄国的销售、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整个市场供小于求的局面。只要开办工厂就会赚钱,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只占了所有商品的一小部分,当然,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市场会逐渐扩大,最终成为消费平的主流,但现在的市场还是由国家支撑。
这样的经济模式和二战前的德国、罗斯福新政的美国类似,不同的是,华国财政极其充裕,这也是其他国家想不通的,华国财政似乎用之不尽,从哪里来的?难道是华夏几千年积累的财富全被吕梁继承了?
来自海底采矿车的黄金、白银,来自海底沉船的打捞是华国财政取之不尽的根源,也是吕梁最大的底气。他可以命令银行根据市场发行货币,超高储备的黄金可以让经济健康运行,不会出现大的风险。吕梁也不知道现在自己手里有多少贵金属,直到吕敏将统计结果交给吕梁后他才发现自己这么有钱!七千吨黄金,这个数字足以支撑好几场大规模战争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小相公 (天山寒鸦) 小说阅读VIP2016-08-26 历史穿越刚上早朝,皇宫内大殿内一名文臣便伏地不起,痛哭流涕。 “陛下,郑子文他放...
-
最秦 (郝赵) 起点VIP2016-10-24 秦汉三国赳赳老秦,舍我其谁? 他还是胡亥,只不过不是那个教着历史课,没事儿上上网的闲散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