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鼎凤部占领安南中部以后,需要大量的广西土特产,这些土特产订单足够广西北部无数百姓受益。尽管官府和各地大户占了大头,但只是稍微漏点油水给各地百姓,也足够他们过上一个滋润新年。
广西南部则有梧州这等通商要地,与广东的商业往来便足够让很大一部分广西百姓受益,能够做到这些已经很不容易。
连年战乱带来的创伤,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便已肉眼可见速度恢复,广西各地一片欣欣向荣景象。
从镇南官到谅山的铁路早已在同治三年年中竣工通车,与此同时在见到铁路的强大运力以及便捷性之后,广西官民对这种新生事物欢迎态度,总督衙门工程部队马不停蹄开始了镇南关至谅山的双向铁路修建计划,并于年前再次修好一条与之前铁路平行的铁路。
伴随大量从谅山挖掘的煤炭以及铁矿石运抵广西,广西境内的土特产源源不断通过铁路运到安南北方地区,不仅给广西官府和民间带来大量的金银收入,而且进一步加强了两广总督衙门对安南北部的渗透和控制。
期间安南国使者没少蹦出来闹腾,又是在两广总督衙门抗议,或是干脆跑到京城告状求情,总之手段尽出就是为了让安南国接受北方地区。
为此,烦不胜烦的朝廷还特意召开了朝会讨论,让吴可十分不爽的是,朝堂上那一票顽固守旧大臣不知吃错了什么药,竟然大力支持安南国收复对北方领土的统治,认为大清不该插手藩属国内政有失‘天朝大国’体面。
去尼玛的大国体面!
为了这破事,吴可甚至在两江以及河南等地战火不休的时候,在总督卫队以及两广水师内河舰队护卫下,气势凶凶杀奔京城而去,在朝堂上不顾形象冲着那帮老夫子破口大骂。
他此行可是准备极为充分,在朝堂上骂得那帮顽固守旧大臣颜面无光大叫‘竖子无礼’的时候,不慌不忙掏出准备好的一跌文件资料,然后在一干守旧大臣喷火的目光中缓缓念叨文件上的内容。
文件里头也没说什么,只是将两广清军坐镇谅山之后,从安南北部地区获得的好处一一列明,储量巨大的煤铁矿藏,安南特产稻米以及各种特产水果,广西省因为安南北部而爆涨的财政收入,以及广西百姓安乐富足的大好局面。
这些内容不说惊世骇俗,也足够让一干思想僵化的顽固守旧大臣惊得目瞪口呆,半晌也放不出一个响屁来。
之后便是吴可发动凌厉反击,指责那帮挑事守旧大臣包藏祸心,朝廷好不容易将安南北部收入囊中,并于短时间内见到极大好处,单单谅山地区充沛的煤铁矿藏,对于眼下财政捉襟见肘的朝廷而言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这么一大块非肉某些人说不要就能不要,也不体谅体谅眼下朝廷的困难居心何在。另有两广清军大部都靠这一财源领饷吃饭,要是突然把这一财源给断了,难道由朝廷来填充这个大口子么?
此话一出,不要说那些除了捣乱没啥本事的顽固守久大臣,就连高坐垂帘之后的两宫太后都变了脸色。朝廷财政有多糟糕一干朝堂大臣哪能不知,要是由朝廷负担两广十来万清军的粮饷,想都别想这样的好事。
当然,那些士大夫出身的顽固朝臣,怎么肯呢感被区区一武夫的言论吓住,刚刚从之前的言辞打击中回过神来,便迫不及待展开反击。
这些守旧大臣来来回回就用‘于礼不合’来攻击,总之就是一句话,吴可的两广总督衙门不该如此行事,有碍‘天朝上国’威仪云云。
吴可可不吃这一套,拿出一副兵痞子架势,在朝堂上频暴粗口舌战群儒,对守旧大臣们口中的‘有失国体’不以为然,以巨大的财政负担以及广西省政局稳定为由咬死不松口。
面对吴可如此无赖招数那帮守旧大臣也没辙,财政始终是朝廷眼下头疼之事,他们可没胆子将这样的重负承担下来。就连两宫太后也不支持守旧大臣,尼玛说起来简单可那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吴可能够利用手头现有资源,不花费朝廷多少精力便能解决很大一部分军费开支,这样的本事在朝堂之上不说独领风骚,可也极为难得。
尽管放纵下去有财权下放之虞,可以眼下朝廷糟糕的财政状况,就算明知道此乃得不偿失之事也得捏着鼻子认了,起码吴可表现出对朝廷足够的尊重,比起曾国藩来可要强上太多。
那帮守旧大臣眼见再纠缠下去不是个事,干脆祭起最后手段,指责吴可在安南北部修建铁路,摆弄奇技淫巧之术不为人子,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请求两宫太后处罚吴可这等荒唐之徒。
吴可也不是好欺负的,直接以那是安南国境为由反驳,而且铁路运力之强摆在那儿,要不是有铁路的话安南北部的煤铁资源又如何快速运抵广西?
再一个,安南自古便是中华领土,高宗乾隆帝时期朝廷可是对安南用过兵,此时正是收复中华故土大扬国威之时,不知守旧大臣一力阻拦是何居心?
第653章如火如荼
总之,那一场朝堂上的辩论,最后以吴可胜利告终。
切切实实的巨大好处摆在那里,朝廷要不答应就得填补巨大的资金缺口,还得面对广西有可能的再次动乱。
这可不是在开玩笑,广西之前经历了近十年之久的战乱,早已经民疲财乏记需稳定环境休养生息。好不容易在新任两广总督的治理下,广西战乱很快平息并且过了一年多时间的安生日子。
最重要的是,通过开辟镇南关与安南的商路,使得大量广西百姓从中受益生活得到改善迅速富足起来,广西官员和士绅更是赚了大笔金银。
刚刚尝到甜头正是食髓知味的当口,朝廷要是突然断绝了这条财源,想想就能明白广西官民的反应。说可能引起骚乱有些夸大其辞,但是一定的动荡却是免不了的,而广西刚刚才有起色的经济将遭受重创。
还好朝廷没这么脑残,并没有强令两广清军从谅山撤回,也没有要阻止广西与安南大搞商业往来的行为。
不管朝廷是舍不得那大笔的财政收入,还是洋务派鼎力支持让两宫太后心生忌惮,总之这一次风波无惊无险的过去了。
有了这次廷议,等于变相的替两广总督衙门背书,起码两广在边边角角修建铁路时,再也用不着偷偷摸摸防这防那,只要能让朝廷以及当地官民尽快看到成效,以及切切实实拉动经济的效果就成。
眼下的朝廷实在太过缺钱,只要两广总督衙门不做得太过分,没有冲击朝廷对帝国的统治根基,又能够带来切实的利益和好处,就算朝堂上的顽固守旧派大臣蹦达得再欢实,于大势面前根本就不济事。
回来之后吴可便立即着手修建镇南关到谅山城的双向铁路,果不其然得到了广西官民的一致拥护。甚至有豪商大贾表示官府缺钱的话,他们可以拿钱参上一股,不过却被吴可婉言拒绝。
眼下两广总督衙门的财政状况还算良好,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不愿意让民间资本加入铁路建设和运营中来,为的就是完全的掌控和调配权。
不是他的权利欲有多强,实在是这口子不能乱开。重生到清代已经十来年时间,吴可可是见识过某些官商以及有背,景商业大鳄的手段,为了一点点利益可以不择手段,甚至因为私利惘故国法那都是小儿科。
尽管他自认掌控有方,两广境内不会有官商势力有胆子跟总督衙门作对,但镇南关至谅山铁路不仅牵涉巨额商业利益,同时也关系到两广清军在安南北部的布局,不可能让民间官商资本随意参上一脚的。
不过他也给这样蠢蠢欲动的民间官商资本指了一条明路,将谅山地区发现的煤矿以及铁矿划分区域,以拍卖形式卖给广西境内的土豪官商,并允许他们在矿区建设自家的小铁路。
为此,官府又搞到了好十几万两银子,而随着煤铁等矿产源源不断挖掘出来,光是铁路运费以及关税又是一大笔银子,尤其是这钱还能源源不断提供,广西巡抚衙门和两广总督衙门的府库被迅速充盈起来。
为了让土豪商人们主动引进近代化机械,以及在矿区修建小型铁路,吴可很热心的组建了一次商业参观团,将那帮买了安南矿区的土豪组织起来,一股脑全部拉去琼崖铁矿参观访问。
效果是非常良好的,这帮土豪财主从琼崖返回之后,一个个情绪高昂兴致勃勃,通过十三行的关系向美国铁路公司订购了好几条矿区小型铁路的修建材料,以及全部配套设施,乐得苦逼的美国佬笑得合不拢嘴。
吴可也是高兴不已,他之所以哈如此精力,促使那帮购买了安南矿区的土豪修建矿区小铁路,为的就是讲之当作镇南关至谅山铁路干线的支线以及补充,完善安南北部地区的铁路网络,为以后实行的铁路客运打下坚实基础。
不说安南北部在同治三年,成了不折不扣的大工地,此时的琼崖铁矿矿区经过两年多时间发展,已经逐渐成了一个近代化的工业新兴城镇。
依托矿区在外围已经形成了一个人口近十来万的大型城镇,在吴可的密切关注已经干预之下,矿区外围城镇在形成之初,官府便进行了干预和仔细规划。
相似小说推荐
-
最秦 (郝赵) 起点VIP2016-10-24 秦汉三国赳赳老秦,舍我其谁? 他还是胡亥,只不过不是那个教着历史课,没事儿上上网的闲散老师,...
-
北美大唐 (白面黑厮) 起点VIP2016-10-16 架空历史一支21世纪援助非洲、携带着中国维和战士和外派援建的工人们的特别船队。 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