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新列强时代 (排云掌)



于是,在熊光宇不失时机的建议下,权衡了利弊得失的黄鼎凤以及手下将校,决定暂避清军锋芒先找可恶的安南猴子的麻烦。

于是,在出关近万清军每日前行不足十五里,慢慢悠悠向黄鼎凤部所驻谅山总部逼近的时候,黄鼎凤已经近起手下三万大军,马不停蹄向南方的黎城已经河内杀奔而去。

一年多时间的安稳日子,虽然消磨了黄鼎凤以及部下的决死勇气,但不代表他们的战力就一落千丈。相反通过暗地里与两广清军大做买卖,黄鼎凤部购得五千来枝洋枪以及足够弹药,还有数千杆鸟统抬枪之类的老式火器。

相比两广清军全面换装洋枪洋炮可能在火力上搞不过,但对付更老土的安南国部队却是小菜一碟的事儿。

一年多时间黄鼎凤部也不是没做任何准备,早已派出足够人手和当地百姓,将安南中部已经部分南部地形摸清楚了七八分,就连安南国部队在各府的兵力部署也大部分摸了个底儿掉。

眼下一旦发动那真是势如破竹秋风扫落叶,在强悍的火药武器面前安南军队根本不堪一击,要不是安南复杂潮湿的地形以及环境限制的话,只怕用了不一个月时间黄鼎凤部三万大军便足以横扫整个安南中南部。

可就是如此,黄鼎凤部分三万大军也在短短大半个月时间内,一连拿下安南陪都河内以及黎城,将安南国王室已经权贵赶到南部丛林茂密地区才肯罢休。

直到此时出关的两广清军近万大军才慢悠悠杀到谅山城外,受阻于黄鼎凤部在谅山布置的防御工事前。

无论是清军还是黄鼎凤部,都不愿拼着大损元气跟对方死耗。可问题是清军方面有安南国使者拼命催促,又有朝廷旨意一个劲催赶,黄鼎凤部想要继续安稳盘踞谅山却是绝不可能。

所幸有熊光宇这个中间人帮忙两下联系,两方不至于因沟通不畅出现认知偏差,经过一番秘密交流都明白对方的难处和底线。

一直拖延到了同治二年十月中旬,两广清军后续又调来六千人马,合计一万五千大军对谅山阵地发起总攻。让人惊奇的是看似防御严密的谅山阵地就像纸糊的一般,只是一个集团冲锋便被清军进攻部队拿下。

看到了空荡荡几乎被掏摸一空的谅山城,清军官兵以及随行的安南使者这才知道,黄鼎凤部主动放弃了谅山阵地,清军才能这么轻松拿下谅山城。

仗打到这里清军此次的目的已达,不顾随军安南使者的强烈要求,打死也不肯再往前移动一步,除非朝廷和两广总督衙门的进攻命令下来。

吴可第一时间得到消息,不等气急败坏的安南使者上门,先一步给朝廷发去‘捷报’,表示两广清军已经拿下贼匪盘踞之谅山,达成战前所定目标不过进攻部队损失惨重云云,短时间内失去了再向前的能力。

等到随军安南使者气急败坏找上门来的时候,吴可转脸又变了个态度,表示之前的目标已经达成,两广清军没有再进一步的行动计划,要怪也就只能怪安南国部队实在太不顶用云云。

把个安南国使者差点气到吐血,不论他怎么争取甚至哀求都没有效果,只能愤愤不平冒着逐渐寒冷下来的天气,搭乘船只再一次向京城而去。

等到安南国使者一离开,两广总督衙门以及广西巡抚衙门还有镇南关一带地方官府立即行动起来,努力恢复镇南关一带的秩序和商业秩序,以优厚的待遇以及官府组织的商队为摸板,重新开始与黄鼎凤部之间突然中断的商业往来。

安南毕竟不属于大清辖区,所以两广总督衙门没法派遣民政官处理民声事务,吴可自然不会白白将行政权利白白拱手让给安南国官吏,于是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对谅山到镇南关一带地区实行军管。

乡勇队大将吴而勾受命率领八千清军囤驻谅山城,布置防御阵地暗中与刚刚搬到河内一带的黄鼎凤部接头,秘密商量恢复商事等等民生事务。

黄鼎凤和手下弟兄心中怨气不小,一开始还不情不愿装大拿乔,坚持了半个来月后终于没能继续下去,开始半推半就与两广商人重新开始了商业往来。

没办法,新到一地缴获甚多不假,不过他们需要的大量物资都得从两广进口,长时间得不到供应手下弟兄可是要闹乱子的。

再说了经过此次短暂交锋,黄鼎凤部上下确实感受到了差距和危险,两广千清军在洋枪火炮上展现出来的实力,实在让他们惊讶不已又警惕万分。

所谓知耻而后勇,他们需要大量的火器装备,此时法国佬的触手还没伸到安南来,能够搞到洋枪洋炮的渠道极为有限,从两广清军这里采购显然是个不错门路,而且吴可对于这样的军火贸易也并不排斥的说……

第635章悄然

“从谅山到镇南关的电报线架设好了没?”

同治二年的两广年终总结会议结束之后,吴可留下谅山军管区最高军事长官吴而后,开门见山问道。

“大人放心,从谅山到镇南关不过三十来里,一个多月的施工早就将沿途电报杆子立了起来,只等电报线到位便可直接搭上!”

而勾拍着胸膛保证道:“安南不比京城,就算寒冬腊月施工也没什么问题,只要银子到位就成!”

“新的电报线已经在运来的路上,在这之前谅山军政府一定要做好前期准备!”吴可满意的点了点头,最后还不忘提醒了句。

送走了意气风发的而勾之后,总督衙门又迎来了琼崖道台张松以及总兵吴水牛。吴可感叹日子不得清闲之余,不得不打起精神跟张松以及吴水牛深入沟通,交流对琼崖的继续开发已经发展大计。

感谢洋务派的折腾,将朝堂上的顽固守旧势力的目光全都吸引过去,火力也跟着吸引了过去,让两广能够心无旁骛的发展洋务,在琼崖做近代化工业的摸索和尝试。

因为是军管铁矿区的原因,很多新鲜事物都可以在这里肆意尝试,只要不做得太过分而且还有立杆见影的效果,无论矿区管理层还是底层矿工都十分欢迎,遇到的阻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开始是铁路和机车,经过尝试这种运载量巨大,还不耗费人力畜力的钢铁机器,很轻易便得到了矿区上下的喜爱和认可。都不需要吴可暗地里推波助澜,无论是矿区管理层还是当地官府,都主动要求加长铁路里程,最好能一口气修到海边码头,这样便能省去不少人力和畜力上的巨大消耗。

就连当地土人对铁路机车这样的新鲜事物,都持欢迎接受态度。没办法此时琼崖的人口太过稀少,整个琼崖道有统计的人口加起来不足两百万,分散在偌大一个岛屿上铁矿区辐射地区的土民能有多少可想而知。

经过岛上驻守清军的又打又拉,此时铁矿区周围二十里范围内的土民村落都已老实下来,青壮劳力基本上都参与铁矿或者周边辅助工作,像铁路和机车这样能省却不少劳动量的工具自是极手欢迎。并没有出现像历史上南方出现的第一条铁路那般,引起官民惶恐齐力反对,甚至不惜花费巨大代价将之毁弃。

吴可自然顺水推舟,加大了铁轨的采购力度。正好这时美国南北内战打得不可开交,各大铁路以及钢铁公司差点亏到吐血,就差没举起大喇叭四下呼喝挥累跳楼大甩卖了,此时订购大量铁轨的价钱是极低的。

于是,美国内部打得热火朝天,南北双方快打出翔来了,太平洋的码头上却是一艘接着一艘装满铁轨和机器的货轮,加水加煤扬起风帆做好开往东方准备,而辽阔的大洋上已经有好几艘大货轮正喷吐蒸汽扬帆远航。

随着来自美国的铁轨和机车不断运抵琼崖,从昌江矿区延伸至北部湾码头的铁路,经过一年多时间修建足有四十来公里长,距离北部湾码头还有十五六公里路程,目前正在加紧抢工修建。

与此同时,琼崖道台衙门再次招募数千青壮劳力,原来的铁路工程部队一分为二,补充大量新手以老带新模式顺着已修铁路再开一条铁路修建路线,形成正规的铁路双轨模式以方便以后的货物运输往来。

除了大修铁路外,昌江北部湾昌化码头的修建工作也没落下。总督衙门为此特意从工程部队抽调一千精壮劳力,还是有码头施工经验的那种,通过一个季度不停的忙碌终于完成了一个小型货运码头建设。

昌化货运码头第一期工程完成的同时,位于雷州半岛最南端的徐闻码头第一期工程也同时完工,如此一来从昌江铁矿到广东最近的海路交通已经完全打通。

随着交通运输的便捷,为铁矿所在昌江带来巨大商机。以矿区为核心的二十里范围里,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矿区为核心的商业带,兵器以几快速度正在向歪迅速扩张,波及人数和银钱流通数量一涨再涨。

因为商业的繁忙带来了通讯方面的极大需求,由官府设立的邮局驿站在矿区迅猛发展的势头面前有些跟不上形势。琼崖毕竟是个与广东隔海相望的巨岛,因为交通工具的缘故通讯方面很有些不方便。

矿区所在昌江县位于琼崖道的西北部,依山面海距道台衙门所在琼州府一百九十六公里,而从琼州府到雷州半岛最近的徐闻又有近两百里海路,交通和通讯又多不方便可想而知,于是电报便闪亮登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