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大佬们自然不愿煮熟的鸭子飞了,二话不说从包围天京的人马中抽出一部,直愣愣的堵在乡勇队前往广东的队伍前头。
一通乱枪震动两江,上万堵在乡勇队前进路上的湘军将士,被乡勇队毫不犹豫的开枪射击惊呆了。还没等他们从惊愕中清醒过来,乡勇队近万将士又摆出洋枪洋炮阵型,吓得挡路的湘军人马纷纷让路连屁都不敢多放一个。
安徽清军那帮混球,还真敢开枪啊!
湘军大佬们被乡勇队的疯狂吓得不轻,等他们回过神来的时候,近万乡勇队人马已经护送着军工厂机械以及熟练工人,安全抵达了赣南地区离广东不远了。
曾国藩被乡勇队如此激烈的手段刺激得不轻,他没想到两广总督吴可如此不给面子,竟然连个招呼都没打便将淮北那几家军工厂全部搬走。
淮北地区倒是没因近十家军工厂的突然搬离,而产生什么经济动荡,军工厂本就与民生没啥关联。倒是乡勇队撤离后,立即便有淮北土豪跟进盘下那十来座面积巨大的厂房和仓库,作为他们新开设工厂的基础。
淮北地区反应平平,让曾国藩越发觉得脸上无光,好象只有湘军在这波军工厂搬迁工程中丢了面子,就连关系一向不错的安徽巡抚翁同书都当作没看见,让湘军上下好好感受了一把冷淡的待遇。
受不住湘军将领们愤愤不平的控诉,加上本身心中就憋着一口气,曾国藩二话不说一封弹劾折子便递到了京城,弹劾两广总督吴可纵兵为祸……
“睁着眼睛说瞎话!”
吴可听到消息的时候,只冷冷说了一句。
湘军眼下遇到的麻烦都是他们自找的,作为声势浩荡的一方军事集团,湘军把精力完全放在军事上,不能说他们做得不对但在眼下这种局面上,总感觉目标过于单调抗风险能力不强。
没有自身稳定财源的团练武装,而且还是打出了名堂人数近五万的团练武装日子极不好过,就算在与太平军的战斗中表现再好又能怎么样,除了战场上的缴获和朝廷那少得可怜的嘉奖之外,什么都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要说湘军的先天条件可比乡勇队强多了,湘军将领一个个都是读书人出身,立了战功受赏的都是文职,只要稍微一运作就能成为地方官府的一把手,而且湘军也确实是这么干的,众多将领身上的官职加起来足可填塞一省所有文职官位还绰绰有余。
有这么好的资源湘军还混成眼下这样,能说他们只适合混官场么?
……
因为曾国藩的一封弹劾奏折,京城朝廷在进入初冬季节后,难得的热闹起来。
两位实力强悍的封疆大吏交恶,这绝对是朝廷喜闻乐见的好事儿。对湘军统帅曾国藩怀有恶感的朝臣一大堆,跟吴可不对付的朝中重臣也不在少数,如今这两人竟然先打了起来如何能不让一干朝臣大开眼界之余乐意看戏?
朝廷自然不会轻易介入两位封疆大吏的争斗之中,只要曾国藩和吴可不闹得过火,能把该完成的任务利索完成,至于他们如何争斗就不关朝廷什么事了。
……
吴可没心情跟曾国藩打嘴皮子官司,他更加关注实际收获。
为了防备湘军在暗中动手脚,他特意派出一支五千人规模的广东清军赶赴韶关,遥遥接应身处江西的近万乡勇队人马,还有数量不小的机械设备和原材料,和人数近千的熟练工人。
让乡勇队上上下下松了口气的是,或许被乡勇队之前的强硬态度吓倒,也或许是不想真的跟乡勇队爆发大规模流血冲突,尽管那上万迁移队伍在江西没有受到任何官府热情接待,但对于乡勇队而言只要没受到刁难就算胜利,这些冷遇倒也算不得什么……
第602章活跃的双边贸易
镇南关。
这个地处大清南疆边陲,很不起眼的一处防备安南的重要关口,最近半年时间突然变得无比喧嚣繁闹起来。
安南的特产稻谷,热带水果,还有丰富的煤和铁等等资源,一车车通过镇南关运抵广西,然后通过便捷的水路交通运到广州或者湖南等内陆地区。
而广西商人则将大清传统优势商品,丝绸,瓷器还有茶叶通过镇南关,出售给境外的安南商人获取丰厚利润。
因为频繁的商业交流,也为了方便做生意,在镇南关前后二十里处,随着商业往来繁茂兴建了两座大型露天市场,专门用于活跃的镇南关外贸生意。
不仅镇南关守军通过收取关税的方式活得滋润,两座新兴的露天贸易市场也给两国官府带去源源不断的丰厚利润,成了此处偏僻边境的亮眼所在。
广西这边自然喜不自胜,单单通过镇南关这条外贸商路,直接或间接受益的广西百姓不下数万,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影响力将越来越大。
这对于刚刚平息战乱,到处一片荒芜的广西来说难能可贵,不是每处地方都像梧州有那么好的便利条件,想要从战乱破坏的荒芜当中发展起来,可得当地官府好好思量思量。
镇南关一带本就是广西最为贫瘠落后的地区,没想到外贸商路突兴附近府县都跟着受益,这是一干思想僵化的地方官僚们之前怎么都没想到的。
开始时他们还极力反对如此,因为跟镇南关内大清商人做生意的,可是大伪成国余孽黄鼎凤部人马,跟他们做生意不就等于资敌么?
以广西巡抚劳崇光为首的广西高层军政官员,甚至提出出兵安南剿灭叛乱的口号,结果被两广总督一句‘没银子’给压了下去,但广西军政高层心中多少都有些不痛快,觉得吴大总督表现太过软弱。
由于镇南关地方太过偏僻,一干广西军政高层也没谁愿意来这尿不拉屎的地头,结果当两广总督吴可的心腹清军接手关防之时,广西一干军政高层谁都没有提出异议,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在意过。
在他们看来,防备伪大成国余孽黄鼎凤部可是个苦差,谁愿意顶上谁去,他们可不会去凑这样的热闹。
可谁也没能想到,地处偏僻的镇南关竟然是块风水宝地,吴大总督派来镇守的清军也是能耐,不过短短大半年时间便将此处经营成日进斗金的聚宝盆!
等广西一干军政高层反应过来,镇南关的双边贸易已经成了气候,每天都有商队来来往往热闹非凡,带来大量安南土产跟矿物资源,而广西的特产和各种商品,也通过这条贸易渠道大量销往安南。
一进一出,每天单单只是流水边是个惊人数字,镇南关守军只是从中抽去少量关税,便足以养活自身不说还能给后方提供资金支持,这时候广西一干军政高层后悔得肠子都青了,可也没法再插手镇南关防务了。
当然,这么好的赚钱生意,一干穷惯了的广西军政高层怎么可能不插一手?
在白花花的银子面前,他们可不在乎做生意的对象是伪大成国余孽叛匪,有银子赚才是王道啊!
有了军政高层带头,那些一直处于观望状态的广西乡绅豪强们再也坐不住了,纷纷组织商队赶赴镇南关内外的露天贸易市场分一杯羹。
广西实在是太穷了,本就是大清著名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又经历十来年的连绵战火,什么都打成了一片废墟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就连各地乡绅地主的生活都一落千丈,不得不大量抛售田产勉强度日。
他们太需要安宁的环境以及强劲的发展助力了,眼下与安南的对外贸易正是时候,无论乡绅还是底层百姓都能从中获益,自然极受欢迎容不得任何势力插手破坏,谁要是敢乱来就是跟广西所有官民过不去!
因为有这么一个赚钱门路,加上广西几个主要城市与内陆便捷的水路交通相连,在这大半年时间里广西境内经济呈现出一片蓬勃发展的可喜情景,在官府的极力调停下就连激烈的土地矛盾都有所缓解。
因为有安南这个大买家存在,广西几处大城市的经济活动十分活跃,为了应付巨大的外销份额纷纷兴建各种工坊,组织了大量的平民百姓生产出数量不菲的手工艺品和特产,一个个生活都红火得不得了。
有那胆大的商人,直接带着货物冒险出了镇南关,直接在安南北部一带跟当地官府和土人做生意,赚得更多收益更大,引来更多商人纷纷效仿不惜冒险尝试。
而让商人们惊讶不已的是,控制安南北部地区的并不是安南王室,而是之前才被清军剿灭的大成国余孽,大部分都是土生土长的广西人!
这样的情形让商人们很有些忐忑,生怕因为跟乱党余孽做生意受到波及,尽管占据安南北部的黄鼎凤部人马对他们还算河山,做生意时绝对公道没话说,赚的银子和利润也是极为丰厚。
除了少部分为了银子可以不顾一切的冒险商人之外,其余正规商人做过一两次之后便有些胆寒,生怕陷进乱党的圈子中难以自拔最后祸及家人。
这样的消息怎么可能瞒得过临近的广西官府,尽管广西一干军政大员门很不以为然,反正伪大成国余孽黄鼎凤部已出了国门,除非朝廷下令出境征剿,否则他们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无可奈何。
相似小说推荐
-
最秦 (郝赵) 起点VIP2016-10-24 秦汉三国赳赳老秦,舍我其谁? 他还是胡亥,只不过不是那个教着历史课,没事儿上上网的闲散老师,...
-
北美大唐 (白面黑厮) 起点VIP2016-10-16 架空历史一支21世纪援助非洲、携带着中国维和战士和外派援建的工人们的特别船队。 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