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之才是那么好培养的么?”左宗棠睁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
“谁叫长毛涌出的悍将太多?”
吴可摊了摊手表示无语:“除了那几位伪王之外,胡以晃,林启容,陈玉成,李秀成还有坚守武昌的那位韦志俊等等,估计这些表现精彩的后备人才也给了洪逆下手的底气吧!”
“确实不得不承认,长毛能打的悍将不少!”
左宗棠长长叹了口气,摆了摆手岔开了话题:“好了闲话不说,我这次来是想问问你怎么打算的,是回去给长毛找麻烦还是继续剿匪?”
“回去干什么?”
吴可呵呵轻笑出声:“不等洪秀全将后续的事儿一块办完,长毛的实力怎么可能迅速滑坡?”
“怎么,你认为洪逆还会继续诛杀身边大将?”左宗棠睁大了眼睛一脸不可思议惊问道。
“这个谁知道?”吴可一摊双手轻笑出声,扫了脸有不豫的左宗棠一眼,轻松说道:“就算不杀,没有强敌逼迫的情况下,以洪秀全的做法肯定搞得人心惶惶离心离德,要是再出点乱子估计长毛也蹦达不了几天!”
左宗棠仔细一琢磨,还真有这个可能。不过这是以后的事儿,他现在关心的是安徽清军接下来的行动:“你打算好了,要在河南继续剿匪?”
“不错!”说起正事,吴可收起脸上玩笑,郑重说道:“既然淮北那边没有危险,那咱们就继续完成河南的剿匪任务,至于金陵城中的闹剧旁观则可,没必要急烘烘跑去凑热闹!”
“那好,咱们便在河南好好大展一番拳脚,让那帮捻匪听到咱们安徽清军的名头就心头颤!”
留驻于河南的安徽清军主力人马,在距离商丘百里外驻扎近十日后,突然拔营启程马不停蹄直奔商丘而去。
一路轻松击溃撞上的十来伙捻匪小股人马,自然毫不客气全部歼灭之。
待大军赶到商丘城下之时,商丘城除了留下不足五千捻匪之外,其余捻匪主力早已消失得干干净净不知所踪。
面对如此情况安徽清军自然毫不客气轻松拿下城池,审问过俘虏后才知道捻匪主力在张乐行的极力要求下,在安徽清军等待后方准确情报时,已全体转移向山东方向而去。
“张乐行那家伙还真是油滑,竟然连个照面都不打便转身就逃!”
吴可知道消息后也只得无奈摇头,除了将商丘交给河南当地的接收官员之外,只得带领手下小弟沿着捻匪主力逃跑方向一路追赶而去。
可惜商陵距离山东荷泽实在太近,还没等安徽清军追上逃跑捻匪主力,人家就已经逃入荷泽地区,并依靠当地百姓帮助向山东腹心之地横扫而去。
没错,就是横扫的架势!
黄河改道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就是山东,而朝廷又救灾严重不力,山东真是灾民便野盗贼便地,比河南的情况都要糟糕不少,有了群众支持的捻匪势力真不是开玩笑的。
安徽清军没有得到朝廷命令,也没收到山东巡抚衙门的求援公文,只得无奈于商丘与荷泽交界处停下追赶步伐,眼睁睁看着捻匪主力杀奔山东腹地兴风作浪却是啥都不能做。
无奈之下,安徽清军主力调转方向,气势汹汹横扫河南其它地区捻匪势力……
第353章亚罗号事件
而就在吴可率军横扫河南,欺负河南各地匪患之时,广州城发生一件微不足道的亚罗号海船小小外交冲突,却导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亚罗号是一条划艇,这是一种用中西合璧方式制成的船。由中国人苏亚成于一八五四年在中国内地制造的,后来被卖给了一个在香港居住了十年左右的名叫方亚明的中国人。
方亚明在一八五五年九月二十七日,将亚罗号在香港殖民政府登记,登记后领了一张执照。
有了香港殖民政府的执照,亚罗号就可以悬挂英国旗和受到英国政府的保护。它的全部水手都是中国人,只有船长是爱尔兰人,名叫唐玛氏肯尼迪。
肯尼迪曾清楚地表示过,他只是这条船上的挂名船长。
一八五六年十月三日,亚罗号驶进广州。在这之前的九月二十七日,它雇佣了二位助理领水员,名叫梁明太、梁建富。
这两个人是海匪,在同年九月六日曾经抢掠了两条中国货船。被抢的两条船的主人是个绅士,名叫黄连开。
劫案发生时,黄连开正好在船上。双方从早上七点开始火并,到了下午四点时,黄连开的人渐感不支。
在他船上的四个水手被杀之后,黄跳水逃跑了。
同年十月八日,黄连开到了广州,发现梁明太就在亚罗号上,他立刻认出了梁明太,因为梁明太的重要标志是没有两颗门牙,而在双方交战时,梁明太腰缠红带,头缠红巾,不断招呼同伴,向黄连开的货船开火。
黄连开立刻向广州水师报信。水师千总梁国定马上带兵登上亚罗号,当时,亚罗号既没有悬挂任何旗帜,也没有任何外国人在船上,他们看到的只有中国水手,于是就把这条船作为一条中国船来处理,把水手作为嫌疑人犯带走。
当时亚罗号的船长肯尼迪——唯一的外国人,正在另外一条名叫大特号(dart)的船上和几位朋友一块吃早餐。他们从远处看到了整个事件的过程。
其实,亚罗号是一条海匪船。肯尼迪利用亚罗号来接赃,他当然不愿意看到其中任何水手被中国政府拘捕,以防东窗事发。
因此,当他在远处看到中国水师登上亚罗号时,连忙赶回船上,希望通过治外法权以防止他的任何水手被拘捕。
他向千总梁国定强调,亚罗号是一只外国船,他就是亚罗号的船长,同时,把英国国旗,重新升了起来。但他所做的一切努力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只好恳求梁国定留下来两位水手看管亚罗号。梁国定同意了他的请求。
没有办法之余,肯尼迪只能希望通过外交途径尽快把水手抢回来。他要抢时间,抢在中国官员的前头,在水手们还没有被中国官员审查之前就抢回来。
在这种情况下,肯尼迪为了使英国驻华领事巴夏礼立即采取行动,而虚构了扯旗的事件。
当亚罗号的其他水手(十二位)被梁国定带走后,肯尼迪立刻跑到英国领事馆向巴夏礼报告。
他的报告内容可归纳为两点:一、中国水师拘捕了他管辖下的一条英国船上的水手;二、中国水师扯下了当时在船的桅杆上飘扬着的英国国旗。
当时巴夏礼半信半疑,不愿意草率地对这么严重的事件“听信一面之词”。当时就派人去调查。
而他自己又翻阅船只的登记簿。虽然巴夏礼对肯尼迪的诚实程度有所怀疑,但亚罗号的执照证明它是受英国保护的。(其实,亚罗号的执照已经过期了。)
因此,巴夏礼也觉得有责任去领回那批被拘水手。
当巴夏礼接获有关亚罗事件的口头报告,得知亚罗号的十二名水手均被拘禁在附近的一条船上后,立刻登船索人。
巴夏礼来到关押被捕水手的船上后,要求梁国定把水手们带到英国领事馆以备审讯,遭到梁国定的拒绝,巴夏礼于是虚声恐吓,以武力相威胁,并准备亲自动手放人。梁国定当然不允,于是双方纠缠起来,在纷乱中,巴夏礼挨了一记,他顿时怀恨在心;但好汉不吃眼前亏,还是先撤了回来再做计较。
这一拳改变了整个事件的性质。
挨了一拳的巴夏礼回到领事馆,心中忿忿不平,写了一份措辞尖锐的申陈,送给两广总督叶名琛。申陈一开头就说:“我赶忙让阁下注意一下需要立即洗雪的奇耻大辱……以你的才干来说肯定会使你立即承认,这种公开的侮辱一定要得到同样公开的洗雪方能罢休。”
“我要求阁下命令梁国定亲自带领被拘水手,在我面前送回亚罗号船上。”这份申陈以武力威迫作结束。
同时,还给他的上司驻粤公使兼香港总督司包令爵士写了份报告,说他在亚罗号事件发生后,亚罗号的船长来报案,他当时就派“人”去调查。调查的结果,令他相信“英国船亚罗号在珠海炮台附近升起旗帜停泊的时候”,被中国水师拘捕了差不多全部水手,“还扯下我们的国旗,这对我们来说,真是奇耻大辱”。
可以看出,在动武之前,巴夏礼只是要求那些被捕水手被送到“英国领事馆”;动武以后,却要求梁国定在他面前将水手送回亚罗号。动武而带来的无名耻辱,对巴夏礼有莫大的影响,促使他对扯旗的事,作了些不实的报告,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他对整个亚罗事件的态度。
正如上面提过的,在十月八日事发的早晨,在第一次听到肯尼迪的报告时,巴夏礼是半信半疑的,经过一天折腾之后,他给包令写信时,就变得言之凿凿,说英国国旗在亚罗号桅杆上飘扬时,被中国水师扯下来。
其实,除非亚罗号启航了,升起英国旗的可能性不大。而且亚罗号的执照已过期失效,本不在英国的保护之下了。
巴夏礼在第二天,即1856年10月9日,录取了几个人的证词,其中有亚罗号的船长肯尼迪和留在亚罗号上的两名中国水手……
相似小说推荐
-
最秦 (郝赵) 起点VIP2016-10-24 秦汉三国赳赳老秦,舍我其谁? 他还是胡亥,只不过不是那个教着历史课,没事儿上上网的闲散老师,...
-
北美大唐 (白面黑厮) 起点VIP2016-10-16 架空历史一支21世纪援助非洲、携带着中国维和战士和外派援建的工人们的特别船队。 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