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乐,有他的野心。这一点他自以为掩饰的很好,却瞒不过老谋深算的赵高。
哪里都不是铁板一块,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咸阳宫这几日热闹了起来,李斯带领这几个臣子大张旗鼓的准备着赵高的封王大典。
胡亥偶尔也参与一下,不过他这几日忙活的是召集咸阳城内七十个儒生。
这七十个儒生,据说都是有真才实学的正直之人。
胡亥要问政于这些儒生。虽然他内心对儒家的思想不是很认可,但他不能否认,儒家思想对于巩固封建帝王的统治有着不可估量的好处。
所谓儒生,并不都是头发花白的老头儿,其中有许多在四旬左右的壮年儒生。
咸阳宫的大殿之中,七十个儒生排排而坐,面前都有桌案,桌案上放着鲜果。
七十个儒生在咸阳太学馆已久,老皇帝在世的时候,并不怎么召见他们,只是让他们修编史书,整理上古遗圣的著作论述。
秦皇虽然焚书,但每一类都留有存稿,存放于太学。这些儒生每日只是在太学研习文章道理。
此刻,大殿之中静悄悄。
儒生们鼻观口口问心,很有礼节的端坐在几案之后。胡亥残忍好杀的传闻,**奢靡的作风,儒生们早有耳闻。
这一刻,他们不知道帝国年轻的皇帝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只能默默的等待。在这些儒生心中,他们学富五车,为的就是把自己的才能卖给帝王之家,换个青史留名,封侯裂地。
读书人虽然清高,但也离不开物质生活。衣锦还乡就是读书人对人生态度的一大诠释。
在这群儒生中,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儒生,天庭饱满,一对淡眉之下两只漆黑如同点墨的眸子中透着审视。他不同于其他儒生一样鼻观口口问心的不问外物,而是四处观望这座大殿。
尤其是看到胡亥办公的大方桌上堆积如山的竹简之后,漆黑的眼眸一亮。
就在这时,大殿外传来阉人刺耳的高喊声:“皇上驾到!”
“哗”众儒生立刻跪了一地。
胡亥挺拔的身姿出现在大殿门口,看着面前黑压压的七十个儒生,脸上闪过一丝笑容。
这些儒生算是老皇帝留给大秦的底蕴吧!当尊重。
想到这,胡亥双手向两侧平伸,大声说道:“众位博士,平身。”
在众儒生悉悉索索起身的时候,胡亥迈着大步走到那方桌之后,向诸位儒生先施个学生礼,这才坐下。
文人,自古清高,就低不就高。如今胡亥放下帝王身姿,向他们行了一个学生礼,立刻在这七十人中建立起了好感。
“似乎这皇帝也并不如传言中那么坏。”许多儒生在这一刻都抱有雷同的想法。
除了那眸子如点墨的儒生,他只是在胡亥施礼的时候,安静的回了一礼。脸上却不动声色,不悲不喜。
“朕,今日请各位博士来咸阳宫,是为大秦献计献策。今日,在这大殿,言之无罪!”胡亥没有绕圈子,直接向这些儒生表露了自己的心思。
在他话说出的瞬间,下面的众多儒生静了一下。
这些文人,久被压抑,只能在太学馆安心做学问。其实文人都是有梦想有抱负的。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一个人不想学完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只可惜,法家当道,李斯、赵高这些法家一脉之人对儒家,甚至其持其他学说的人抵制的非常坚决。
如今皇帝给机会,这些被压抑了多年的书生终于又看到了希望,有些胆大的立刻跃跃欲试。
“今日,朕要问的这个。”说着,胡亥拿起了面前几案上的一卷竹简。
他缓缓打开,竹简上奏报的是三秦大地之外,函谷关之东,张楚陈涉的叛乱。
胡亥简单的把竹简上的奏报说了说,然后期待的看着七十个儒生说道:“朕已经派出少府章邯,他率领骊山赦免的死囚暂时拒敌。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治标不治本。朕希望各位博士不吝赐教。”
文人怕事。
没事儿的时候,在太学馆议论朝政,都是口若悬河。
如今胡亥当真问政于他们,却没有人站出来,就连刚刚跃跃欲试的几个人都感觉到事态重大,不宜表态。
胡亥扫视了一圈,见没有人说话,脸上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他叹息一声,可就在那声叹息尚未落下的时候,一个声音传了出来:“臣,淳于庸上奏。”
第30章叔孙通(1)
“淳于庸……”胡亥心中重复着这个名字,眼前这个儒生不过三十上下,眉目清秀,身材匀称,中等的个头。略显苍白的脸上因为激动亦或是紧张,有一层细密的汗珠正缓缓的渗出。
胡亥暗叹一声,儒生们之所以如此,不怪他们胆小。而是这秦二世的名声的确不怎么样。
想到这,胡亥脸上露出他能做出最温暖的样子,鼓励的向淳于庸点了点头。
果然,淳于庸看到胡亥的神思,原本就挺直的腰身又直了一点点:“臣等,在太学馆也曾听到留言,言说陈涉起兵,其将武臣已经掠下赵地,各地烽烟四起。臣等讨论过,认为皇上迟迟不做应对,完全是不知道真实情况。我们斗胆总结,这一切是赵高乱政,欺瞒皇上!”
淳于庸这话掷地有声,却缺少思量。他口口声声带着‘臣等’‘我们’把所有太学馆的儒生一网打尽。
若按照大秦曾经的律令,私下议论朝政,那就是死罪。这七十儒生很可能随着淳于庸的一番话,被胡亥斩杀殆尽。
所以他话音落下,很多儒生都瑟瑟发抖。更有那没城府的则悄悄的望向那四旬左右的中年儒生,低声说道:“若不是你可怜淳于越,让他儿子到太学馆谋个出路,怎会陷我等于此!”
更多儒生的目光落到了中年儒生身上,都带着些许挑剔。
可中年儒生毫不理会,甚至笔挺的身姿都未曾改变,那漆黑如同点墨的眸子则丝毫不错神的盯着秦二世胡亥。
他此刻,已经把全部的精神都留在了胡亥的身上。
“此人善于曲意逢迎,若非如此,怎能做我等之首!”一老儒闭目,心中暗叹。
更多的人则是怒目看着淳于庸,但看到秦二世胡亥的时候,却又战战兢兢。
胡亥脸上的柔和在淳于庸说出赵高名字之时,立刻阴沉下来,见淳于庸还想再说,他伸手制止,冷声说道:“朕已经传召,不日赵大人就会封王。赵大人是帝师,不容你多言。今天只讨论如何应对陈涉造反,谁也不许毁谤帝师!”
淳于庸一怔,但他性格耿直,被胡亥几句话,更是激起儒生的傲骨,此刻上古名臣比干之流的魂魄附体:“臣,冒死直谏。若不诛杀赵高,平乱之事定会波折连连。请皇上明鉴。”
面对这个不怕死的家伙,胡亥只能在心中苦笑,脸上还要装作阴沉模样,狠狠的一拍桌案,大声说吩咐道:“陈甲,将淳于庸拿下,押送李信那,等候发落。”
陈甲应了声“诺”,立刻指挥人把淳于庸连推带搡的压向大殿之外。
“皇上金口玉言,说今日言之无罪,臣,不服……”淳于庸此刻竟无丝毫惧色,在甲士的推搡下,还回头争辩。
胡亥看着他,心中佩服,脸上却只能冷笑,说道:“朕,是让你们说如何应对陈涉叛乱,你说多了。”
众儒生在淳于庸越来越远的争辩声中,一片沉静。就连那眸如点墨的中年儒生古井不波的神色也出现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波动。
出了淳于庸的波折,大殿上陷入寂静。
七十儒生会深宫,胡亥料想过会出现淳于庸这样指责赵高的人,他也早就和蒙毅商量过对策:就是暂时拘押把矛头指向赵高的儒生,给赵高放个烟幕弹,麻痹对手。
可胡亥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的儒生淳于庸就把矛头指向赵高,为了成功的麻痹赵高,他不得不发威把淳于庸羁押。这个消息很快就会传进赵高府邸。
可这样做之后,七十儒生的言路肯定被堵上,他问政的初衷也被破坏。
“舍,得!”胡亥暗叹。
事情有轻重缓急。眼下除掉赵高是最重要的,这些儒生的心只要除了赵高,很容易就能收回来。
“攘外必先安内!”胡亥脑海中重复着这句话,坚定了他此刻的思想。他的魂来自于受到儒家数千年影响的后世,对这些儒生,胡亥还是有些心软。
出现了淳于庸的插曲,儒生的热情有所减退。更多人说道陈涉叛乱,都只捡表面不疼不痒的问题来说。
胡亥揉了揉额头,他想怪这些儒生不出力,可若没淳于庸的事件,众儒生也不会如此。
究其原因,还是赵高这个老家伙害的他不得不如此。胡亥把这次问政的失败归咎于赵高,杀赵高之心,更是迫切。
这七十儒生会深宫,问政一事,算是暂时失败。但胡亥相信,诛杀赵高之后,这些人能明白他的心。
问政、向赵高释放烟幕,是胡亥此次召见儒生的目的。同时他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挖出一个人。
这人正是太学馆为今的首席待诏博士叔孙通!
“叔孙通,说说你的意见!”胡亥不愿意再听儒生们慷慨激昂的说着表象的问题,而是直接把眼光放在那有着漆黑眸子的中年儒生叔孙通身上。
相似小说推荐
-
铁马关山 (玉面仙狐) 起点VIP 架空历史一心要打败未知操控力量的肖根儿,被扔进了靖康元年,水深火热的汴京城,机缘巧合下成了抗金的中...
-
明末虎啸 (遥远之矢) 起点VIP2016-08-15 两宋元明1632年,壬申。大明崇祯五年,后金天聪六年。大学生李啸魂穿成山东省安东卫牛蹄墩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