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大唐军队的装备数量,像是一型坦克,怎么也得生产五六千辆,一型战斗机装备起来也得数千架,所以一个型号只提升一点性能,对于大唐军队来说很不划算。在没有明显敌人的情况下,空军不急着拥有一款半吊子的喷气式战斗机。特别是大唐北美航空制造公司还成功地推销给了空军一批写作歼-3,读作p-51野马的活塞式战机。大唐空军不会接受从操控到成本都有一定劣势,而性能还没有明显压制的东西的。
实际上早期喷气式战机相对优秀活塞式战机的优势并不明显,大唐空军就直接把各种参数订得很高。这样的行为对于从零开始按部就班搞研发的航空公司和团队来说是愚蠢而不切实际的,但对于大唐来说,虽然他们也是第一遭搞喷气式飞机,但是他们拥有的经验知识却不是另一位面中的同行们所具备的。
大唐第一代喷气式战机是波音、北美、翔展三家公司联合研制的,型号已经确立为歼-6。之所以说它的指标定的高,因为大唐航空工业研制第一代喷气式战机,就要求其水平航速达到1.1马赫,具有不错的机动性,使用空空导弹作为主要战斗武器。具体的各种性能参数设置得非常详细和复杂,几乎每一项对于大唐航空人都是挑战。好在他们有经验,算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再加上空军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去搞,所以项目仍十分顺利。
这款大唐歼-6自然也参考了很多来自另一位面米格设计局的元素,不过原版歼-6的很多问题,大唐航空人都对其进行了解决和修复。比如说超音速出现的激波使得战机难以控制的问题,唐人在设计之初,就用全动水平尾翼来克服这个问题。飞机的飞控系统也采用更可靠的体系,使其在空中拥有更出色的可靠性和操控性。
其实歼-6设计完成后很快就上天了,而且试飞进展比较顺利,没有出现什么重大问题。最主要的是歼-6在等待大唐电子工业集团设计的霹雳-2型空空导弹,才算是具备完整的战斗力。
历经四年的研制,歼-6最终完成了研制工作,并得到了空军认可,开始批量装备部队。空军直接就向联合的三家航空制造公司下了3200架的超级大订单,交付期分为6年。此时的喷气式战机尚不算复杂,加上大唐国内几乎可以说是过剩的军工生产力,所以每年制造五六百架战机并不成问题。
与之相对的,空军还同时推进着喷气式运输机、喷气式轰炸机、喷气式强击机等多个项目,歼-6就是这些项目的先导项目,海军也希望获得喷气式战斗机,不过海军的参数没有定制得特别高,第一代喷气式舰载战斗机是亚音速的。P.S: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北美大唐,版权属于白面黑厮(书坊),多多支持白面黑厮(书坊)(本文作者)
860大山之中
重重青山,峰峦连绵,陡峭险峻。在大唐所辖国土之中,这里显得并不那么重要和起眼。西昌县地处大唐内陆,地形环境都无比恶劣,也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同部落印第安近乎灭绝的北美内陆相比,这里的统治难度更大。
大唐的地方行政区划是省府县三级,西昌县属于四川省凉州府。跟中原地区的各府各县不太一样,凉山府地处康区,在大唐立鼎天下之前,这里说话管用的不只是清政府的人,还有当地的土司们。
高晋是大唐政府派到凉山府的一名公务员,跟自己在其他省份和府县的同事们相比,高晋的生活要苦很多。这里到处都是大山,没有自来水,没有电力,而且还有着并不友好的土司。
大唐的公务员,深入群众是做工作的基本方法,而对高晋来说,他做工作,必须进到大山里面去。如同天路一般的崎岖山道,几个人艰难地前进着。高晋在队伍的中间,后面跟着的是两个大唐士兵。在这种地方,必须有些能够武力,这是不可避免的。最前面带路的是一个皮肤黝黑有点瘦削的彝人汉子。
彝人汉子名叫赤次,意思是“****”。用这样的名字,自然能够说明他的身份非常的低。赤次之前是山里一个土司的奴隶,因为触犯了土司的威严而被殴打而扔下了山。命硬的赤次没有死,被路过的高晋救起。为了感谢高晋的救命之恩,赤次希望成为高晋的奴隶。不过在大唐显然是不能有奴隶这个东西的,赤次了解当地的地形,性格坚韧,高晋便请赤次作为凉山府的一名编外工作人员。每次进山,都是由赤次带着大家的。
高晋等人进入了一个村寨,寨子里都是彝人,名义上是属于这一带一个比较有实力的土司的。
村中的小孩子跑去报告村长,“村长爷爷,官府里的人来了。”
村长提着烟袋,皱着眉头道:“之前清人的官儿,几辈子都见不到,现在这些没辫子的唐人官儿,三天两头地就往咱们寨子跑,也是不怕辛苦,真是麻烦。”
旁边村长的儿子说道:“反正也不跟咱们征钱粮,就是来说些奇奇怪怪的话,就当个乐子看了,有什么不好。”
村长拿着烟袋敲了儿子一下,说道:“不征咱们的钱粮是因为咱们的钱粮要交给土司的。”
村长和儿子去寨门口迎了高晋等人,高晋带着笑向村长行礼。这倒是让村长很受用,毕竟是个官儿,回回过来都挺恭敬,让人比较有面子。一开始村长还直呼使不得使不得,后来知道唐人的官儿都像孙子,也就坦然了。
高晋跟村长客套了几句,直接说了来意,他道:“村长啊,咱们村子藏在这大山里,进出甚是不方便,大家生活也比较苦。特别是娃娃们,没得学上,这可不符合我们政府的规定啊。”
村长道:“咱们寨子里没有一个人是识得字的,也没见碍着活命了,娃娃们不用上学,咱们寨子也没有钱让他们上学。”
高晋笑道:“咱们国家适龄儿童念书是不花钱的,还有免费的午餐吃的。”
村长儿子就有好几个孩子,一听说省一顿饭,倒是有些心动,他道:“可是学堂在什么地方?若是在西昌县里面,孩子们两日也走不了一个来回,路上总有些狼和豹子,危险得很,不敢让孩子们去的。”
高晋道:“是啊,我们政府也考虑了这些问题了。所以,政府是希望村寨能够直接搬迁到西昌县的,我们给村子里的大伙造房子,提供各种生活用具,而且愿意搬到西昌的,政府提供三年份的口粮。当然咱们大唐地大物博,说是万里河山都不为过,比凉山府好的地方数不胜数,流油的土地种什么长什么,不愁吃穿的。愿意迁移到更远地方的呢,咱们政府不仅给三年口粮,而且还发钱,每个人发300唐元。”
村长儿子不由咋舌:“有这么多?”
村寨里的人也是需要去外面购买盐铁之类的东西的,现在已经都换了用大唐的钱钞,自然知道大唐钱钞的价值,现在整个村子里比较富裕的村长家,也没有几十块钱的存款的。
高晋开始向村子里的人讲述大唐的各种移民政策和诱人之处,像是要做移民工作的,大唐的公务员几乎在上任之前都要经历过专门的培训。这种培训甚至跟那种做推销的差不多,根据实际情况,打动别人,让人产生移民的*。
很多人都在寨子门口听着高晋的话,倒不是所有人都听得懂,毕竟还有语言不通的问题。听得懂的人中,像是村长的儿子就十分意动,他是跟父母同族一起居住的,听高晋说,搬到西昌去能够有自己的一栋房,不需要花钱,而且政府会安排工作,不必担心养活不了全家人。只是这些条件也太诱人,让人觉得不太可能是真的。
高晋笑道:“如果不相信,你们可以跟我回西昌去取粮食,只要留下人,就可以把粮食搬回去吃。”
对于大唐而言,生活在偏远山区的人口等于没有什么用。不能为国家带来产值,而且国家也很难照顾到他们。就像住在大山里的这些彝人孩子,国家想为他们提供教育,可是根本不可能修建公路通入大山中。实际上从成都平原修建公路到西昌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大唐最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地将居住在穷乡僻壤和烂地的人们,转移到其他生活条件更好的地区,北美有大片的农田,澳洲有大片的牧场,随便挑一个大唐的海外领,都能让他们生活的很好,何必非要留在生活格外艰苦的地区呢。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走出大山生活在城市中,就会更好的融入主流社会,消弭民族差异,对于大唐来说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自然这个工作可能是非常难的,越是这些生长在大山中的人民,越是难离开大山。况且,阻力还不仅仅是民众心中的那一道坎。(。)P.S: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北美大唐,版权属于白面黑厮(书坊),多多支持白面黑厮(书坊)(本文作者)
861阻挠
高晋当晚和一行人直接睡在了村寨中,当他们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却听到村寨外面一阵喧哗之声。
高晋和赤次走出村寨为他们提供的临时小屋,看到外面出现了混乱,几个衣着明显看起来比村寨中的山民更加光鲜的汉子,一脸凶神恶煞地堵在村寨的门口。寨子里年轻的女孩子偷偷地用不怎么熟练的汉语对高晋说:“是土司的人!”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末虎啸 (遥远之矢) 起点VIP2016-08-15 两宋元明1632年,壬申。大明崇祯五年,后金天聪六年。大学生李啸魂穿成山东省安东卫牛蹄墩内...
-
明朝卦师 (沐轶) 起点VIP 两宋元明一个爱好算卦的高中生,意外被寺庙里算卦祖师爷鬼谷子的泥塑雕像撞中脑袋,穿越到了明朝,附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