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北美大唐 (白面黑厮)



斯坦松平静地说道:“准确地说,我是唐国国籍,我也并不服务于德意志国革,我服务的是第一国际。”

他看着鲍曼,继续说道:“你所看到的东西,太狭窄,一座城市,一个国家,这种得失似乎已经很重要,但是我所看到的是整个世界,是国际主义光芒照耀下的未来。你要知道,法国正在发生的革命,虽然现在是一团乱麻,但是国革总会获得最终的胜利的。而你所希望的东西,无论是民族的平等,还是人民的权利,都会来到阿尔萨斯和洛林。”

鲍曼摇头道:“看得东西太大太远,等于什么都没有看到。至于根本没有谱的事情,我也不会寄予希望。”

斯坦松将帽子戴回头上,道:“有意思的表述,唐人也有一句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概是同样的道理。但是,如果人人都看着当下,看着自己所处的那个位置,总会出现问题的。”

鲍曼看了看手表,道:“这些虚无缥缈的问题也许可以以后讨论,如果没有别的事情,我想我还有一场起义需要参加。”

斯坦松耸耸肩,道:“虽然我认为是很没意义的事情,但是第一国际已经认可了,而且你们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力量,胜利是可以确保的。不过图个吉利,还是要对你说一句,祝你好运。”

P.S: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北美大唐,版权属于白面黑厮(书坊),多多支持白面黑厮(书坊)(本文作者)

634阿尔萨斯洛林

斯特拉斯堡的烽火点燃,整个城市中的革命者们就此被唤醒,人们用木棒和叉子敲开了市政厅的大门,焦急地将一面德国国旗插在了市政厅的旗杆上面。与此同时,在南锡、在默兹、在孚日,革命群众们做着相同的事情。

不知道出于怎样的念头,驻守在阿尔萨斯洛林的法国莱茵军团并没有对革命者们进行恐怖的镇压,他们仿佛像是没有看到这一切似的,而革命者也没有去攻击莱茵军团的驻地,从而局面出现了一种诡异的平静。

却说阿尔萨斯洛林的归属,其实也是一本烂账。白南这一代人在中学的语文课本上都学过都德的《最后一课》,其中老师和学生们的爱国情怀让人动容。不过后来有人打枪说,明明阿尔萨斯洛林人是说法语的,就算是被强令说别的语言,也应该是说法语才对。之后又有人出来解释,虽然阿尔萨斯洛林人确实是以德语为母语的,但实际上更加认同法国,所以最后一课中的场面并不是不可能发生的。

历史上,关于阿尔萨斯洛林的归属最早可以溯源到公元九世纪。加洛林王朝兴起于洛林的梅斯地区,定都于离阿尔萨斯-洛林不远的亚琛。查理曼创立了一个统一西欧的大帝国,然而到他的继承人虔诚者路易时期,维系和传承这个广阔的帝国变得困难重重。公元843年,虔诚者路易的三个儿子根据公平原则签订了裂土封王的《凡尔登条约》。根据条约,帝国被分割为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东法兰克王国三个部分,这三个王国分别是今天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前身。阿尔萨斯-洛林此时归属于中法兰克王国。但是,中法兰克王国领土狭长,阿尔卑斯山以北的领土易攻难守,仅十年后。东西法兰克国王就轻松穿越边界,在阿尔萨斯境内的斯特拉斯堡会盟讨伐中法兰克国王。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作为加洛林王朝的“龙兴之地”,从此成为东西两大强邻争夺的重要目标。西法兰克王国的秃头查理先拔头筹。于869年吞并了洛塔尔吉王国,开启了第一次争夺阿尔萨斯-洛林的“百年战争”。在接下来的一百年里。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多次易主,直至9世纪末,由于西法兰克王国发生王朝更迭,取代东法兰克王国的神圣罗马帝国才稳定控制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

然而从13世纪开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威日益衰落,帝国核心领地从今天德国西南部的士瓦本变成哈布斯堡王朝的奥地利。原本处于帝国核心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逐步滑落到帝国的边缘,神圣罗马帝国对阿尔萨斯-洛林的政治控制也日益松弛,当地诸多教俗领主逐渐获得了事实上的自治地位。16至18世纪。法国为了打破哈布斯堡王朝的包围圈(当时奥地利、荷兰和西班牙法国几个主要邻国都是哈布斯堡家族领地),逐步吞并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因为此地既是连接哈布斯堡王朝德意志领地和尼德兰领地的南北走廊,也是连接法国和德意志的东西要道。

效忠于法国,却不是法国人,为了维持波旁王朝在阿尔萨斯洛林的统治,波旁王朝给予了这一地区不少的优惠政策,比如在法国新教合法地位被废除后,阿尔萨斯仍旧允许信仰新教。

波旁王朝给阿尔萨斯-洛林带来了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但是当地居民对法国人的身份并不认同。他们只是因为法国能提供安全的环境才选择效忠法国,在战乱频仍的德意志,安全是昂贵的奢侈品。

可一切随着德意志革命的胜利而终结了。

一个叫作卡尔?马恩斯的德裔犹太人。从大唐取来了国际主义的火种,并使其在德意志的土地上熊熊燃烧起来。这场战争中,初生的德意志共和国,依靠着国际主义的伟大信仰和自己坚定的勇气,最终击败了两个欧洲强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统一了除勃兰登堡等少数地区以外的德意志地区。

更重要的是,由于德意志国革的先进性,严密的组织和可靠的执行力。再加上一点来自大唐的援助,这场革命极为彻底。也使得成果格外丰硕。平等自由等精神深入人心,如犹太等一直被歧视的民族获得了地位。而且由于有着大唐现成的发展经验以及援助,德国的经济发展欣欣向荣,出现了极大的进步。

这些都使得阿尔萨斯洛林人变得眼热。他们效忠于法国,是因为法国能够给予他们安全保障,而现在法国现在反而是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德国强大到可以直接击败普鲁士和奥地利两个强国,背后还有世界头号强国大唐的支持。那么,成为德国人显然比成为法国人更有吸引力了。

在这个时候,同一民族和同一语言的优势才最终有了一定体现。

在十年前,阿尔萨斯洛林就初步有了一部分人在传播国际主义的思想,德国建国之后,一条莱茵河自然也阻止不了大量承载着国际主义思想精华的小册子来到这里。虽然同时法国大革命思想也在传播中,但是德意志革命的成功似乎给了这里的人们更多的信心,所以加入国革的人也逐渐增多。

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国革党相对独立,甚至不隶属于法兰西国革,这也使得他们操作一些事情的时候拥有更多的自主性。

当然去法入德这样的大事,必须经过第一国际的点头同意。而德意志国革方面对于阿尔萨斯洛林也有着很大想法,毕竟德国的莱茵鲁尔区拥有大量的煤炭储量,但是却缺少铁矿,发展钢铁行业这一工业核心产业,就瘸了一腿。而洛林则拥有大铁矿,足以使得德国钢铁工业起飞,所以德意志国革从接触阿尔萨斯洛林国革以后,就给予了各方面的支持,希望这件事可以最终实现。

P.S: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北美大唐,版权属于白面黑厮(书坊),多多支持白面黑厮(书坊)(本文作者)

635法德摩擦

卡尔萨斯洛林发生的一切并不像是一场革命,它并没有太多的暴力,相反很多地方都是顺利地转换阵营的,更像是一场有预谋的和平演变。

这也并不是一件意外的事情,阿尔萨斯洛林国革在这一年中做了非常多的事情,德意志国革自然也没有闲着。首先是当地成立了多家报刊,由于大革命的影响,法国政府对于地方,尤其是对阿尔萨斯洛林这些地区的管控松了不少。这就使得,国革影响下的刊物发表的文章,都带有很强烈的独立立场。

这些报刊在文章中不断地煽动阿尔萨斯洛林居民,选择加入德国,并且力陈加入德国能够为阿尔萨斯洛林带来哪些好处。这些文章很多是来自阿尔萨斯洛林、德国和大唐三个地方的精英知识分子,所以逻辑缜密,而且文理清晰。也许有些地方存在米分饰和夸大的嫌疑,不过大体上还是比较实事求是地介绍了入德的优势。

阿尔萨斯洛林成为法国领土也就是这个世纪的事情,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历史学上认为阿尔萨斯洛林真正认同法国,是在大革命之后,阿尔萨斯洛林人受到了大革命的思想影响,分享跟法兰西人一样的历史情结,从而跟同文同种的德国人反而疏远了。

但此时的情况不一样,法兰西革命虽然进行的早,不过却步履蹒跚,问题重重。德意志革命却提前于法国大革命获得了自己的胜利,取得了丰厚的成果。这使得阿尔萨斯洛林人开始产生摇摆,更希望能够享受到德意志革命的成果,而不是去和法国人一起开创一个新的局面。民族和语言的优势自然也是一方面,不过最关键的仍旧是物质上的存在。

在入德的好处和宣传两方面都到位的情况下,一场缺乏暴力又比较平稳的“革命”发生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同时。阿尔萨斯洛林的入德行动,还选在了一个非常不错的时机点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