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现在以开发中南部三州为主,也就是光州、葆州和得州,其中区位条件最佳的得州又是这三个州中移民的主要流入地。中南部三州每年移入全国新移民总量的百分之五十。另外,东海岸三州移入新移民百分之二十五,西海岸三州则移入二成,剩下的百分之五,才是移入墨西哥特区的。唐西战争刚结束那会儿,大唐迁移了一大批唐人来墨西哥,包括行政、军人和工农商行业从业者。不过墨西哥需要发展,显然需要更多更多的移民。
以1790年为例,北美新移民总量为1457641人,共有七万二千多人迁移到墨西哥。墨西哥特区政府自然是比较偏向墨西哥城、瓜达拉哈拉和阿尔普尔科等大城市,并且希望华人能够尽快在这些地方取代西班牙人的作用。而像是中美的几个省,则没有那么重要了。尼加拉瓜还算是相对较好的,有超过一万多名华人移入,主要集中在南圣胡安地区。而像是巴拿马、哥斯达黎加这样的省份。一共只有几千名华人移民的分配,杯水车薪。
即便是土生白人、原住民也对于华人的存在是比较认同的。跟西班牙人一样,来自清国的华人移民没有趾高气扬,甚至显得有些谨小慎微。他们大多比较好相处,而且在工作上面都十分卖力。很多墨西哥拉丁裔的官员都表示,华人移民能够发挥出两个以上的欧洲移民的能量,他们不仅踏实肯干,而且很多都拥有一双巧手,更重要的是不惹事。十分温顺。当然拉丁人也十分好奇,为什么这样一个族群,能够诞生出像唐军这样铁血而善战的军队。
墨西哥作为一个移民地区,本来就各族裔混杂,来自欧洲的白人,当地的原住民,来自非洲的黑人,现在多一个来自东方的华人也不嫌多。绝大多数拉丁裔的官员们是不排斥而且比较欢迎华人移民的,因为他们很现实地知道,只有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了。他们才能获得更多的好处,进而提升自己的地位。至于被华人族群占据社会主导地位,拉丁人们并不觉得难以接受。因为这个国家本来就是华人国家。他们才是少数族裔,而且根本不可能扭转这个地位。每个土生白人的官员,努力地学习汉语和大唐的文化,甚至一些人还与唐人进行通婚,唐人娶嫁不得就选择跟唐人肤色比较接近的原住民,总之那些顽固派早就随着西班牙的余孽离开了,留下的大都是现实主义者,他们对于维持西班牙文化的主体性没有什么兴趣,对于融入大唐社会之中也并不抗拒。
以尼加拉瓜这个人口只有区区二十来万的小省份来说。大唐只要在移民政策上随便倾斜一点,二十年之内当地必然就变成以华人为多数族群的状况了。这实际也是白南等大唐高层最初在墨西哥特区上面的考虑。白南计划用半个世纪的时间。使得华人在墨西哥地区占到人口比例的六成以上;用一个世纪的时间,墨西哥将基本不存在白人。而原住民在文化上基本归化融入唐人之中,这也使得墨西哥彻底完成唐化。
这是墨西哥发展的纲领性的宗旨,也是不会明白地落在纸面上的东西,但却会是未来所有的大唐领导人贯彻下去的一个政策。其实不用尼加拉瓜省长提出,大唐也会因为一条运河的原因,提前把尼加拉瓜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并且给予诸多的政策倾斜,移民增多自然会是其中一项。
依托这一条运河,大唐计划在尼加拉瓜省打造物流集散和货运的基地,并且增强其商业和服务业的存在。这势必需要更多的人口,而且是具有比较高劳动技能的人口,当地的原住民是很难短期内胜任的。
大唐领土太过广袤,经营需要足够人口,而大唐逐渐在增大移民输入量,这自然造成了清国大量的人口外流。一开始清国国内比较严重的流民问题,居然在极短期时间内就被大唐用移民的方法解决了,地方上许多矛盾也被化解了,而且原本那场造成数百万人口损失的川楚教乱也没有爆发。移民反而使得地方上安靖,这也让嘉庆十分满意。但是大唐对于人口的胃口越来越大,每年都是上百万的人口移入量,使得在京城事变,大唐变相半控制清国后,从清国“掠夺”走了一千多万人口,此时清国总人口才两亿多不到三亿。一下子抽走了这么大量的人口,虽然短期内解决了一些人地矛盾的问题,但是在一些地区由于大量移民受到唐人宣传煽动而离开家乡,寻找更好的生活,已经出现了大片土地被抛荒的现象。甚至在嘉庆踌躇满志准备增强清军的时候,征兵时却听到地方反馈,由于人口锐减,所以很难征到士兵,一些被征召的士兵,立即去找大唐移民局办了移民就逃掉了兵役,让清军的征募工作变得十分困难。
588移民之议(中)
卡车发动机的响动轰隆轰隆的,让聚集在卡车周围携家带口的村人们有些畏惧。也许在清国很多地方,人们已经对这些不需要畜力就能够飞快行驶的车辆不那么陌生,乃至习以为常了,但是在这乡下地方,很多人根本就不曾见过这样的玩意。
这条公路还是最近几年才修起来的,从海边的青岛一路修到了济南府。平坦的柏油路固然使当地人的出行变得更简单一些了,但是实际上真正主导这条公路修建的还是唐人。在大唐的势力全面进入清国之后,唐人对于清国各地沿路设置的关卡深恶痛绝,另外还十分不满的就是道路条件。即便是比较好的官道,在唐人看来也是差劲到不行的。
大唐对于清国内部的交通情况十分在意,原因有海运而来的大唐商货,不可能仅在沿海地区贩售,慢慢地大唐也开始向更内陆的地区出售商货。而且还有一些专门经营运输的唐资公司,或者本地商人经营的运输。汽车运输逐渐变得时兴起来,比起普通的畜力车,货车的运输吨位大,速度快,加之大唐在库页岛和婆罗洲的油田相继开采,油料运输到大清来,加油也变得没有那么困难了,所以更多的人选择使用汽车来运送各种货物。
同样不能忽略的重要一点,大唐要从内陆地区吸收移民,运送到港口,然后上船前往北美的本土,这也需要更好的交通来提高运输效率。
此时的场景正是移民们准备离开家乡的一幕。这里是山东青州府,移民们将从这里坐车来到青岛港,近年来被唐人投资开发的山东的一座新兴港口,也是一座大唐没有完整管辖权,但却有着充分影响力的港口城市。
长久以来。大唐的移民政策都是由清国的地方政府配合的,嘉庆新政之后,清国地方政府也迎来了大规模的现代化。十余年之后现在也基本有了一些近代行政的特征,不过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留。
小官梁春兴穿着一身不明不清的官服。脑袋后面拖拉着一条油光锃亮的大辫子。看到大唐移民局的官员王昀满脸带笑地迎上去。
“王大人,许久不见了,可好可好啊。”
王昀也比较熟络样子地拱拱手,道:“托梁大人的福,一切顺利。”
两人稍微寒暄,梁春兴说到正事,道:“王大人在大唐移民局中当差,也应该是清楚。今上对于我大清人口外流一事已经越发重视,朝中御史建言者甚多,民间也多有反对声浪,只是皇上仍有些犹疑,迟迟不能拿定主意,所以这才一切照旧。不过,朝廷虽然没有明确旨意下来,但是省府那里却传了话,要咱们地方上要小心行事,尽量将移民的口子收起来。咱们山东。已经连续多年排行移民输出第二了,仅次于广东一省。去年便有二十多万鲁人出洋,这长年累月下去。影响不可谓不深远啊。这最早出去那一批,功成名就的不少,大多数也过得极为富足,这两年回乡祭祖的摆的排场都吓人。这更是刺激了好一批鲁人啊,以前那些出洋的移民混得什么样,乡里乡亲都知道,出去几年一下子就发达了,任谁都眼红啊。早些年还都是没地的、逃债的出洋,这两年就算是家里有上个十亩田。过得尚算可以的都红了眼,卖了家中土地。带着一家老小出洋去了。这山东地价在乾隆年间涨了可是不老少,这两年一年比一年低。以前买一亩田的价,现在可以买三亩田还多。这些年佃户几乎在山东都要绝了啊,这主家要是条件给不好,扭脸就收拾行李上船走了,主家连哭都没地方哭去。现在有田的不是大爷,给种田的才是大爷,租子不仅降得低了,有些主家还提着肉上门去讨好佃户们。嘿,就是这样也没啥用啊。怎么说,大唐这富甲天下,是人尽皆知的了。”
梁春兴半感慨半拉呱(山东话聊天的意思)地与王昀说着,世事变迁,在这十年间变得最快,很多人都有些不适应了。原本很多安分的老百姓,都铁了心要出洋移民,这也是地方上遏制不住的。
王昀脸上微微带着矜色,不过还是很客气,说道:“都是中华儿女,血肉同胞,这祖宗的土地,咱们也是刨了几千年了,说养活人也养活,但总有个定数,这海外之地相比咱们中原数倍不止,膏腴之地不少,如今大唐国力鼎盛,精于开拓,正是我华夏人开疆拓土、壮大滋生的时候,要是没有出洋的人,那可是不成的。”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末虎啸 (遥远之矢) 起点VIP2016-08-15 两宋元明1632年,壬申。大明崇祯五年,后金天聪六年。大学生李啸魂穿成山东省安东卫牛蹄墩内...
-
明朝卦师 (沐轶) 起点VIP 两宋元明一个爱好算卦的高中生,意外被寺庙里算卦祖师爷鬼谷子的泥塑雕像撞中脑袋,穿越到了明朝,附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