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北美大唐 (白面黑厮)



自然,谋求对大清国用兵,大唐和日本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动机。日本人就是一匹饿狼,希望从虚弱但是巨大的邻居身上咬下血肉,壮大自身。而大唐却怀有更庞大的心思,回到故土,证道神龙正统之身。

大唐需要的是一场彻底地变革。不单纯是什么驱逐鞑虏,或者统治中原。高尚一点说,大唐是要加速这个古老民族在文明演进路上的历程,确保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始终是第一梯队的弄潮儿。

当然,之前还想过让一群“海外弃民”向自己称臣的乾隆,在龙傲天了那么一下下之后,根本就抛之脑后,没有再想起这件事。广州港的大唐商船来来去去,生意一直做不停。粤海关的收益倒是连年猛增,只是乾隆也没注意过这回事。对于他来说,一万里外的小国太远太渺小,不值得他浪费精力。

其实广东当地的官员,早已查知存在“谣言”,蛊惑闽粤的百姓出洋,去那个什么大唐共和国,三十块银元的安家费,还有十亩田地的地契,这是天上掉馅饼吗?总之这种事情。当地官员是不信的。

有人准备呈报朝廷,但是却被两广总督李侍尧授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大唐国贸公司的贿赂到位的结果,清中期的官场上,几乎找不到一个袖子干净的官员,**成风。李侍尧从唐人那里得到的好处,已经是惊人的程度,而且本身闽粤人出洋的事态并不严重,当地官府能够压制一部分,而且走掉的人多是无地无产的流民,听说一个村子流民走了大半。顿时治安好了许多,也成了官员的政绩。晓得有这样好处的官员,也便不那么大声斥责了。当然谁也不愿意因为这种小事。跟两广总督过不去,总督大人给你一个小鞋,你立马完蛋。

这两年从闽粤招募的移民,平均每年可以达到五六千人,一方面是缺少人实地进行宣传和招募,很多人就算想要出洋也找不到“蛇头”,另一方面香港水寨那边,杨真对于这些事情已经不怎么上心,并没有想多少办法。这位大当家现在更喜欢跟天地会的人一起混迹,在杨真的支持下,天地会在闽粤势力不断扩张,甚至开始有向内地拓展的迹象。

这种情况在大唐彻底打破满清的束缚,瓦解其地方政府的控制力之前,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毕竟唐人不能大喇喇地光天化日之下在各地招募移民出洋。

如同寻常的日子,乾隆皇帝在养心殿处理政务,他半躺在自己的龙椅上,有些乏了,不愿意自己看奏疏,便叫身旁的太监替他念自己的臣工们各种靠谱和不靠谱的汇报。

“富察氏国泰大人上疏,各属民壮鸟枪,应令实力操演,以收实用。”

刚读了一句,乾隆就从龙椅上直起了身,斥道:“国泰也忒无头脑,他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各省地方,设立民壮,是为了巡缉盗匪,防护仓监,协助营兵,同资守御。民壮是由乡民召募充当,与入伍食粮兵士不同;况且火药关系重大,也不便散给人役。如果都使演习鸟枪,并令熟练进步连环法,对于除暴防奸,并无裨益,。另外,各省训练纯熟火器的人太多,则又不可不预防弊害。”

他这话没有点明,但是意思没有谁听不出来。寻常百姓不曾习武,就算拿起了刀枪,不懂得战阵之事,也没有什么太大威胁。但是要回使用鸟枪,随便一群人武装起来,就是相当大的威胁。这些年绿营和八旗腐化严重,要是去剿匪的时候当头就是一顿枪打,肯定就要散了大半。

乾隆似乎有感而发,道:“三年前,山东王伦滋扰一案,就是因为他们不善施放枪炮,所以很快才被平定。若是民壮团练皆习鸟枪射术,受如王伦这般别有用心的反贼蛊惑,那危害必然深远。”

负责念奏疏的太监立即马屁拍道:“皇上洞见万里,见微知著,非凡人所能及。”

乾隆日常听马屁听多了,免疫力很高,他还记着这事情,批示道:“着各省州县额设民壮,应尽心训练,操演寻常技艺,与兵丁等同资捍御,以收实效,无需演习鸟枪。”

太监记下了皇上的这番交代,又道:“皇上,这里还有一则跟鸟枪有关的事,数大臣联名建议,因战阵上鸟枪使用日益频发,应增设改用鸟枪……”

乾隆耐心全无,道:“这帮人也真是不长记性,朕三令五申,武科应循旧制,岂能随意更改,鸟枪入武科一事,休莫再提,若有人再议,当严惩之。”

在乾隆眼中,最需要防的就是民,而且还是汉民。虽然满汉一家喊了这么多年,大清朝立国到现在江山坐得也算是稳当,但是他时时刻刻不能忘,他是满人的皇帝,而汉人贼心不死者,络绎不绝,任何可能威胁到他的江山,他的统治的苗头,都不能放任。

至于外部的威胁,乾隆根本不放在心上,就那些小国虽然屡屡犯边,但哪一次不是被他英明指挥给打回去。虽然理论上他不是每一次都赢得漂亮,但是大清国这么大,就算败一两次也无妨,因为只要他击败敌人一次,敌人就完了,最终的胜利者还是他。

有的时候乾隆觉得这般很无趣,因为没有一个能跟自己匹敌的对手,无论文韬武略或是国势国力。

于是,乾隆相信大清朝只可能在内部被击败,毕竟汉人太多了,一旦真的他们都起来反抗,那么一人一口唾沫,他这威武霸气的大清朝也就毁了。所以历任清代皇帝,都在不遗余力地阉割着民众的精神,文字狱把那些心怀不轨的家伙通通剪除,教化里也通通是忠君爱国之事。民间不允许接触任何火枪类的武器,因为这种武器的可怕,从他的玄祖努尔哈赤野猪皮时代就深深让八旗恐惧。强大的八旗铁骑,如果面对数量巨大的火器军队,也是没有任何胜算的。只是天佑大清,明朝军队在根子里都烂了,官场烂了,还有农民军的帮助,最终这花花江山成了他们爱新觉罗家的。

即便如此,爱新觉罗的子孙无时无刻不再提心吊胆,任何可能威胁自己统治的苗头,都要掐死在萌芽中。

这种举动最终导致大清朝步入衰落,另一个位面里,这个王朝还有一百多年的寿命,可是在这个位面,已经不是那么回事了。

最后,乾隆又做了一个其他的决定:迁移在京闲散宗室到大凌河马厂西北,杏山松山地方,愿移往该处者有一百十五户,大小共二百零三名。清政府决定对移往者,每人给银二百八十两,暂给八十两,治装起程,到该处后,再给二百两。每人给土地三顷,一半官为开垦,一半自行从容开垦,或令家人耕种,或募民耕种,不得私行典卖,否则查出治罪,迁往该处的宗室,仍照京城宗室例,每年减半给与银两,十年以后全行裁汰;每人还给以耕种器械,到该处后还先给一年口粮。清政府将迁往的闲散宗室分为四屯居住,每屯拣选二名老成者,赏戴金顶,协同将军办事。盛京今沈阳旧居宗室内,因人口众多,不能度日,有愿迁往者,也可以酌给地亩钱粮,由盛京将军一同办理。

杜鹃计划里将京师控制,拿下全部爱新觉罗子孙的想法,似乎在这个时候,已经破产。未完待续

188矿工保护

杜鹃计划中一次性对京城的满清宗室一网打尽,其实在最初白南设计的时候,就觉得实现可能很低。,有清一代,虽然满城修建在了许多大城市的内城里,不过满城里居住的也就是寻常八旗子弟,甚至很多是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姓爱新觉罗的基本上都在京师和盛京,不过也难保有人带着皇帝的命令出来办差或者真的有流落在外的。

不过就算考虑到这次乾隆遣送闲散宗室到东北垦殖,给杜鹃计划带来了一定的变数,但是白南也不认为会造成什么太过剧烈的影响。

清代是中国封建皇权发展到顶峰的时代,甚至在雍正以后储君的选择都出现了保密性,只有在先皇殡天之后才能揭晓。所以即便唐军登陆渤海湾之后攻取京师,拿下了乾隆皇帝,一时间绝对不会有人胆敢僭越扶立一个新皇帝出来。

那群被送到东北的闲散宗室,虽然姓爱新觉罗,实际上都是血缘已经很淡的宗室了,不然也不可能混到这个地步,需要自己下地种田。满人是有铁杆庄稼可以吃的,但吃不吃得饱要二说了。

勤王者必然会络绎不绝,但悍然立君的,不太可能存在,各省总督大约应该就是各行其是,或者由一德高望重的联合到一起。至于团结在某个王爷的麾下,即使会有这么一个王爷的出现,这个王爷也不会答应的。因为这会儿就算是真的救了乾隆,回头乾隆就能把勤王的宗室王爷给杀掉。若是这位勤王宗室能够找到方法提前弄死乾隆,倒还有的玩。不过这显然又跟其他忠臣的初衷不同。

总之这是一个烂摊子。不管是对于大唐还是对于满清来说。很多提前的计划,只需要一个微小的变量就能够被推翻全局,所以走步见步还是必须的。就白南自己看来,能够成功地扶立起一个奴颜卑膝的傀儡清政权最好,如果不成功,那么大唐便着手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建立全面性控制,至少拿下江浙闽粤鲁其中的二到三个,然后挑动大清国内动乱。支持叛逆者和割据势力,彻底将局面打得稀碎。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