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山并不高,就是路有点难走,水泥公路到山脚下,就绕到另外一个方向去了。这座山的路,只是水泥公路的一条分支。
第324章 324:在艾家庄
324:在艾家庄
路是沙子铺成的土路。我一边上山,心里一边嘀咕,为什么西北风非要我来艾家庄呢?难道没有其它的地方可去?
用了十多分钟,走到山顶,往下面看去,是一条白色的弯曲的盘旋土路。上到山顶,就意味着要下山。这时候山脚下有辆摩托车急速开来,射出一道雪白的光柱。
摩托车冲到我旁边停下。“喂!这么晚了,你去哪儿?”
“艾家庄!”我无助的看着摩托车司机。
准确来说,是个摩托车手。驾驶摩托车的司机是个少年,大约十六七岁的样子,一脸的稚气,还穿着一套仿版的赛车服。
“上来吧?我载你!”
“这---可以吗?”
“有什么不可以的?叫你上,你就上!”少年满不在乎的说。
我跨上他的摩托车,把皮箱放在后面的支架上。少年下来,用一根橡皮绳绑得牢牢的。
摩托车载着我急速飞行。
少年的车技不错,载着我这样一百多斤的大汉,摩托车好像在天空飞。到了艾家庄,少年才说他也是这个村的人。
看着少年老成的样子,我指指黑乎乎的村子说道:“有没有住宿的地方?我给钱!”
“什么给不给钱的?你是艾家庄人,回到这里算是回家了。我叫十三。艾十三,以后你叫我十三弟。”
少年指着一座亮灯光的房子说:“你住祠堂。早帮你打扫好了。”
“我是艾家庄人?这里是我老家?”我犯糊涂了。
艾十三说:“对!我大伯说的,你虽然在部队当了大官,可不能忘本!回到艾家庄,你认祖归宗!”
艾十三说完,跨上摩托车就跑了。皮箱也被他扔到脚下。
我摸了摸头,暗忖着,难道这是司令员一手安排好的?
应该没错,我当兵十几年,也不知道老家在哪里。也没时间打听,司令员曾经跟父亲是老战友,他应该知道父亲的老家。
提着皮箱,大步朝祠堂走去。
祠堂前面的空地汇集着一群人,大部分是老年人。中国的农村一个样子,空巢老人比较多,艾家庄也一样。
当我走向那群人的时候,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跑了过来。也不问问我是谁,抱住我就失声大哭。
老人花白的头发,身板还算结实。眉宇之间的神态我似乎见过,想了一会儿也想不起来。
老人边哭边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小九,你总算到家了,我们眼巴巴望着你,等了一天,也不见你回来,天色晚了我不放心,叫十三去迎你,没想到真把你接回来了!”
老人不分青红皂白,拉着我往祠堂走。
祠堂里供奉着艾家的列祖列宗,其中两个牌位我十分熟悉。一个是艾昆仑,这是爷爷的名字,爷爷是抗日英雄;一个是艾振国,这是父亲的名字,父亲当年在边境战争中牺牲在阿拉古山。
看着这些熟悉而陌生的祖宗牌位,我心里有种巨大的震撼。
没想到我老鬼,也有家了!这里就是我的家乡,这个艾家庄就是我心灵的歇息地。
老人用不容置疑的声音命令我跟供奉的列祖列宗磕头。我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响头。
老人擦擦眼泪,大笑:“我艾家庄又出现了一个大英雄!艾家满门忠烈,后继有人!”
原来,母亲带着我出走之后,艾家庄一直在寻找我的下落。父亲牺牲在战场上,我和母亲流落在陌生的城市。作为父亲老家的亲人,自然十分担心。这么多年来,艾家庄一直托人在外面找。找了很多部队,没找着。这次司令员派西北风跟艾家庄联系,说艾振国的儿子找着了,整个艾家庄顿时沸腾了。他们万万没想到,我也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当上了兵,而且是个特种兵,是个中校。他们当然感到欣慰,为我的所作所为而自豪。
那个抱着我大哭的老人,是父亲的哥哥,叫艾保国,排行老大。父亲有6个亲兄弟。两个当兵,两个战死。父亲是老三,另一个当兵的伯父是老二,叫艾卫国,当年在中印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牺牲时年仅19岁。其它父亲的兄弟都在艾家庄,全部务农。
用摩托车接我回来的那个艾十三,是我六叔的儿子,也就是我的亲堂弟。
爷爷艾昆仑曾经是抗日将领,率领的抗日部队大部分是艾家庄方圆百公里的子弟。当年爷爷的部队也叫艾家军,在徐州一带歼灭小鬼子一个中队,从而一战成名。
抗日胜利之后,爷爷不愿意继续打仗,带着仅存的50多个艾家子弟卸甲归田,并承诺,只要国家再受外侮,艾家子弟将重新出山,披甲征战,痛击敌人!
现在已经不是爷爷那个时候的中国,国弱民穷,屡屡受到外国的欺侮。现在的中国,国富民安,军队早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已经不需要艾家庄重新组织子弟兵上战场。有上百万的军队保卫国家安全就可以了,艾家人就留在小小的村子继续种地,延续祖辈日落而息、日升而作的生活方式,与世无争!
大伯把我安排在祠堂睡觉,足以见到大伯对我的尊重。因为按照农村的风俗,祠堂是不容亵渎的,更别提在祠堂睡觉。
大伯说:“你是艾家的光荣,也是艾家唯一从戎的子弟,听部队来函说,你立过不少战功,经常在战场上跑来跑去,好险把命丢在战场上。我们艾家人就应该这样,保家卫国,马革裹尸!什么样的困难都不怕!这是继承祖辈的遗志与传统,只要国家有难,我们就应该挺身而出!”
大伯一个农民,一个60岁的老人,说出这样的话来,让我对艾家庄有了第一次认识。那就是艾家庄历来忠贞为国,敢于抛头颅洒热血!
当晚就在祠堂住下。大伯派人在祠堂一侧搭了一张床铺,挂上蚊帐,放上一张崭新的办公桌,旁边还有椅子。祠堂里还安上了网线与路由器,便于我开展工作。
入睡前,当然要看看祠堂的陈设。我发现,艾家祖宗有显赫的家世。从明朝开始,历朝历代,都有武官为国效力。这可是个重大发现。难道说艾家人的血液里流淌着一种崇武精神?
第325章 325:尚武精神
325:尚武精神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被外面的噪杂声吵醒了。
打开祠堂门一开,发现前面的空地上有十几个人在习武。大部分是老人,他们在打拳,只有一个少年在练习徒手开砖。这个少年是艾十三,只见他把四块红砖磊在石碾上,不慌不忙的扎下马步,开始运气,过了几十秒,突然发出一声怒吼,挥起手掌猛力朝四块红砖劈去。哗啦一声,四块砖齐嚓嚓被切断。
我瞠目结舌的望着他们,又回头看看祠堂内供奉的牌位,终于确信艾家人是有尚武的传统。
艾十三见我起床,喊我一声九哥,拉着我比划比划。几个老人过来阻拦。说我受伤刚刚好,不能硬碰,对身体不好。
我笑道:“哪有这脆弱?那就试试,不过,点到为止!”
“好叻!”
几个老人看阻挡不了,只好闪开,让出一块空地。
艾十三扎稳马步,做了一个武术动作。
我说:“你先来!”
“你先来!”
这家伙年纪轻轻,够狂妄。
没办法,我只好朝他走去。艾十三高高跃起,在空中使了个扫腿的动作。力道挺足的,看来这家伙是有真功夫,要是被他的脚扫到脑袋上,非死即伤。我头一偏,脚擦着脑袋过去,刮起一股冷风。
艾十三的第二腿马上扫过来,身体在空中来了个大飞环,右腿刚过去,左腿又来了。我又闪过去。
没想到右腿带着风声又过来了。就这样接连不断,绵绵不绝。艾十三的腿法是连环踢,在空中一直扫了十几下。他气不喘脸不红。
就这么耽误了几分钟,我被逼得没有退路,没办法,只好滑过去,贴在他的身体上,这样他的腿法就施展不开。双手抱住他的腰,往地下一惯。他便倒在地上。
周围的老人看得哈哈大笑。指着艾十三说:“叫你狂,今天碰到你九哥吧?遇到厉害的对手吧?还不认输?天天总以为打遍天下无敌手!”
艾十三从地面腾起,指着我说:“再来再来!”
我摇头。说:“不来了不来了,我只对敌人出手,从不对自己人出手。”
“哪你在部队怎么训练?”
“有防护设施,我怕出手会伤了你。”
“我不信!”
“你不信也得信,还不回去端早餐来?你九哥饿了!”大伯瞪了艾十三一眼,他就赶紧跑了。
艾十三是排行十三。我是老九。父亲的4个兄弟生了13个儿子,按大小排行来叫名。也就是大名。艾十三是其中最小的堂兄弟。
在艾家庄住了一个星期,渐渐了解了艾家人的习俗。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英雄谱 (大墨) 17kVIP2016-10-13 历史军事一个理工大学生,玩个游戏穿越到了三国,附体在一个书痴身上。黄巾大乱在即,为了生存,...
-
我的明末之旅 (五彩贝壳) 起点VIP2016-10-20 两宋元明办实业,练新军;开海禁,建海军;打鞑子,平内乱;征倭奴,扬国威;这是一个工科男在明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