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宣传一下我们的书友群,欢迎加入重生大唐皇太子,群号码:545755662
月麒在这里等着你们,快来吧!
第一百三十四章∶没安好心的家伙!
向大家说声抱歉,月麒首次上架,不熟悉后台,搞了个乌龙,这一章是第一百三十四章∶没安好心的家伙!
希望大家谅解!
李治突然之间发怒,让所有人都愣在了当场,倒是李弘反应的最快,不慌不忙的跪了下来。
“父皇息怒!”
紧接着,一众大臣们才反应过来,跟着李弘伏地高喊。
“陛下息怒!”
“息怒?”
李治的声音越发的气急败坏。
“尔等身为臣子,拉帮结派,挟持君上,真是我大唐的好臣子啊!”
这话的讥讽意味浓的很,对于臣子们来讲,不可谓不重,是以殿下跪着的大臣们,听到李治的这句话,几乎都是冷汗直流。
“臣等有罪,请陛下降罪!”
对于李治的愤怒,李弘倒是毫不意外。
开玩笑?
不管怎么说,李治都是一位皇帝,而且是一位并不昏庸的皇帝,而今天的情势,几乎已经和逼宫无异。
先前李义府的行为还在李治的接受范围之内,毕竟那些大臣看起来声势浩大,但其实在整个朝堂中并不算很多。
但是后来情势发展到李绩为首的一干武将同样用这个法子出来,就让李治出离了愤怒。
试想一下,如果整个朝堂上动辄出现这种大规模的请愿,皇帝还如何管理,大臣们都如此齐心,还如何让政令通达。
所以这个毛病,坚决不能惯!
先前是因为军方的态度让李治怀疑到了李弘的头上,如今李治确定了今天的事情并非李弘有意挑起之后,自然理所应当的爆发了自己的怒火。
可笑李义府连这一点都没看明白,贸贸然的继续攻讦裴行俭,只会让李治更加生气。
发泄了一通,李治坐在御座上,大口喘着粗气,一旁的武后贴心的端起茶水。递到了李治的嘴边。
至于殿下跪着的一干大臣,则是被吓得瑟瑟发抖。
“行了,都起来吧!”
生了一阵闷气,李治不情不愿的说道。
他总不能真的把殿上的人都换掉吧。想必先前这番震慑也应当让他们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西征之事,刚才裴爱卿和李爱卿都已经对质完毕,各位爱卿都说说有何意见吧?”
李治恢复了平静,冷声说道。
这句话李治先前问过一遍。但是这一遍显然和刚才绝不一样。
这次是真的要大臣们说自己的看法,如果再出现刚才一样众口一词的景象,恐怕就真的是活到头了!
大殿内一时之间陷入了沉默当中。
如今帝后的态度不明,谁敢贸然前去碰壁。
没看见身份高如英国公,李中书都被陛下训斥的面红耳赤的吗?
“怎么都哑巴了?刚才不是一个声音比一个高吗?现在怎么一句话都说不出了!”
看见大殿内沉闷的景象,李治又是忍不住一阵怒火往上冲,寒声说道。
“陛下,老臣厚颜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听老臣一言。”
李绩不愧是历经三朝的老臣,转瞬之间便明白了李治究竟为何如此生气。当下心中一凛,沉声说道。
“西征大胜本为我大唐之幸,然我大唐向来以军功为重,概无功高盖主只说,如今守约立下如此大功,却因一纸奏章,毫无证据之猜测,被陛下卸去官职,夤夜召回长安接受审讯,老臣历经三朝。未曾见此奇景!老臣斗胆问陛下一句,若只凭一纸猜想便可将我大唐三十万大军的主帅定罪,日后又有何人胆敢继续领兵出征!”
老李说的很不客气,但是李治却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加愤怒。反倒脸色稍缓。
李弘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老狐狸能够混迹三朝果真不是个没脑子的主,这几句话虽然看似是在指责李治,言语之中甚至不甚恭敬。
但是以老大人曾为帝师的身份,如此说倒也不为过。
最重要的是,李绩对李治的心理把握的相当准确。
他清楚的明白今天武将齐心请愿的行为触及了李治的底线,如果军方真的如此齐心协力对抗文臣。那么很可能会超脱出皇帝的掌控,成为威胁皇权的利器。
这才是让李治如此暴怒的最大原因。
李绩的这几句话看似平淡,但是其实是在变相的向李治解释。
军方内部并非毫无隔阂,也不是如此齐心协力,只是因为裴行俭的遭遇起了兔死狐悲的感觉。
所以才如此齐心的上奏。
“李中书,英国公所说你如何解释?”
李治的面色缓和下来,对着李义府问道。
“回禀陛下,臣身在京中,并非身在阵前,对于此等大事自然缺乏证据,然种种迹象表明裴将军嫌疑重大,臣身为宰相,自不能坐视此事演变下去,密奏陛下乃是应有之意。
至于召裴将军回京,自是因为如此大事,不得不查,亦不得不辨,陛下今日准裴将军进殿自陈,即是为查明真相而来,若裴将军持身公正,又何惧对质,陛下明察秋毫,自会还将军一个清白!”
李义府倒也机灵,一番话说下来,不仅把自己给择了出来,而且竟像是裴行俭心虚了似的,还小小的捧了李治一把。
“陛下,裴将军素来严正,此次虽急功近利,但却是为我大唐着想,何况前方军情瞬息万变,裴将军临机专断也无不妥,何况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时不查有些许过错也不掩其大功。”
刘仁轨跟着出位说道。
倒让李弘的眉头一皱,这个老家伙怎么会帮裴行俭说好话!
别人不知道,但是李弘既然有意重用军方,自然对军方内部的势力有所了解。
虽然如今的军方看似铁板一块,但全是因为有李绩在那镇着。
实际上军中已经分裂为了好几派,最强盛的莫过于受李绩支持的裴行俭一脉,但是除此之外,以刘仁轨为首的另一脉也有不小的势力,隐隐有和裴行俭抗衡的趋势。
当然,军中还有其他的一些势力,整个形势复杂的很,不比朝堂上简单多少,但是目前来看,仍然是这两脉势力最大。
若是真的扳倒了裴行俭,受益最大的莫过于刘仁轨。
李绩毕竟已经老了,军方的接班人也不是他能够一手决定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刘仁轨和裴行俭在李治心中的分量都不轻,否则也不会有现在军方的局面。
现在这个情势上,刘仁轨站出来替裴行俭说好话,李弘本能的感觉这家伙没安好心!
ps:感谢书友立立之之,白杰1,流泪的十字,99yu的打赏,感谢书友十九平方的评价票。
第一更!
求收藏,求推荐,跪求首订啊亲们~~~
上架感言
上架感言
马上就要上架了,首先感谢主编锐利大大,责编皮蛋大大一直以来一直对月麒的帮助,以及那么多的推荐,月麒发自内心的感谢!
但是……就这么猝不及防的要上架了!
编辑大大通知周五上架的时候月麒还愣了一会,一转眼皇太子已经快要三十万字了。
这两个月以来,收获有赞誉,也收获有谩骂和嘲讽,当然更多的是书友们真心的建议。
话说第一次上架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关于书评区提出来的一些问题,想跟大家聊一下。
唔,该从何说起呢……
月麒是第一次写书,新人未免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月麒尽力在避免,但是还是会存在一些硬伤,在此先对各位书友说声抱歉,谢谢你们一直以来对于皇太子的支持。
啰嗦了这么多,咱们进入正题。
百度上盛唐的定义是唐玄宗开元时期二三十年的时期,但是昙花一现,到了玄宗后期就发生了著名的安史之乱。
但是说实话,任何一个盛世都不会如此短暂,武后时期到玄宗时期,大唐的经济,文化,民生都达到了顶峰,但是惟独边境不宁,军事地位早已没有了初唐之时的绝对优势。
所以玄宗时期才不得不重用藩镇,给予节度使更大的权力,以求得边境的安宁,玄宗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即使是在后期,也不可能完全失去判断能力,重用藩镇的决定,实际上是从玄宗初期就开始的,逐步加大了藩镇的权力,以至于最后尾大不掉。
玄宗不是没有看出重用藩镇的危害,但是当时的边境已经一片糜烂,强敌环伺,所以不得不给予藩镇更大的权力,只能说,玄宗最后信错了人,最后才酿成了安史之乱。
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不能仅看它的民生问题,还要保持好他的军事地位,否则就会让这个国家有倾覆之危,当然,这和穷兵黩武不是一个概念,其中的度要把握好。
而这一切就要归咎到武后时期的统治了,武后一介女子,改朝换日必然会受到极大的阻力。
所以其对待高层的政策也是以严酷为主,吕思勉先生的一本著作中曾经谈到过这个问题,并且总结了武后政策的四点恶影响。
包括重用奸佞,滥杀李氏宗族,大开幸进之门,专注防制国内,忽略了对外的压制,以至于突厥,契丹蹂躏河北,十万大军而不能御,吐蕃强盛,令西边也时常告急。
相似小说推荐
-
替明 (叫天) 起点VIP2016-08-30 两宋元明明末是个比谁更烂的时代,唯有苦了百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苦了中华民族,失去了世...
-
帝国的朝阳 (无语的命运) 起点VIP2016-08-31 清史民国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是一代人的理想,那一代人为了心中的理想和希望,甘愿挥洒满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