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几乎是无比僵硬的转身看着李绩,神色当中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这……英国公……”
“呵呵,殿下不必如此,寿数乃是天定,老夫已经比李兄,苏兄等无数老兄弟多苟活了这么多年,也是时候去见他们了!只是到了今天,老夫唯一的心愿便是能够活着看到高句丽被收服,还望殿下成全!”
李绩的脸色倒是依旧平静,只是眼眸当中却是划过一丝不甘之色。
说罢,竟是站起身来,端端正正的跟李弘行了个礼。
“这怎么可能?这……英国公如今不是好好的么?此事父皇可曾知晓?御医可曾来看过?”
直到此刻,李弘方才反应过来,口气急切的开口说道。
要知道,现在的李绩,看起来可丝毫不像一个将死之人,不仅坐立行走之间甚为利索,甚至就连精气神也足的很,怎么可能像裴行俭所说的那般寿数不多?
这实在是太难以置信了!
“呵呵,此事陛下自然是知晓的,这么些天来,陛下之所以并未派御医前来,是因为药石之力,如今已经对老夫无用。
殿下现在看到的,不过是老夫用了当年老友留下的一张药方,勉强激发身体潜力罢了,实际上却是熬不了几个月了!”
李绩轻笑一声,却是叹了口气,幽幽的说道。
第三百二十四章:定计
李弘的心情有些复杂,看着眼前依旧虎虎生风的老人,却发现他两鬓早已斑白,一双虎目虽然仍旧有神,但是不免让人生出英雄迟暮之感。
他突然明白了为何今天李绩会如此豁达,如此的有魄力!
也明白了李绩为何坚持不许裴行俭出京去,而非要自己亲自前去东征,若说仅仅是为了完成多年以来的夙愿,恐怕也不尽然。
在军方当中,裴行俭虽然威望甚高,算得上是如日中天,但是却也并非全无对手,刘仁轨这些日子,虽然屡屡被李弘打压,但是他尚书省仆射的身份在,根基就在,如果将他留在京中,恐怕裴行俭接掌军方要平添许多麻烦。
所以李绩索性便将他调出京中,而且为了防止他挟军功而回,更加麻烦,老头子不惜自己出征,就是要将刘仁轨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牢牢的看管着。
其用心不可谓不良苦……
既然想通了这一节,李弘也就知道,无人能够阻止的了李绩了,如今李治已然知道了李绩的身体情况,就算是念着他以前为大唐立下的功勋,也会允准他这么个最后的请求。
“英国公既然心意已决,孤便祝李师此次出征旗开得胜,马到功成,大军回程之时,孤会亲自前去迎接!裴将军入政事堂一事,孤也会尽力斡旋,请英国公放心。”
李弘叹了口气,站起身来郑重的拱了拱手,开口说道。
只是神色之间不免黯然,今天李绩的这一番所作所为,几乎是相当于托孤了。
“呵呵,那老臣便先行多谢殿下了,只是此事尚且不宜宣扬,刘仁轨如今尚且是尚书省仆射,背后又有雍王支持,到时候不免会平添许多麻烦!
老臣离京之后,殿下只需静观其变,等战事的消息一至,殿下自然会知道该如何做,只是到时候雍王殿下不免会竭力阻拦,还望殿下帮忙!”
不过李绩却是神色淡然,轻声开口道。
李弘微微颔首,心中也隐约明白了李绩为何要将薛仁贵一同带出京去,正是因为他是李贤所举荐的人,而此刻一旦贸贸然的将刘仁轨直接带走,实在再过引人注目,一同将薛仁贵带去东征,正好可以迷惑对方的眼睛。
“李师,都怪学生无用,让您这么大把年纪了还要征战沙场……”
裴行俭的声音有些哽咽,对于他来说,李绩是亦师亦父的存在,现在却还要他为了扶持自己而亲自东征,着实让裴行俭心中不是滋味。
可是他也清楚,自己这位老师所做出的决定,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更改的。
“痴儿,老夫又不是不回来了!”
李绩笑呵呵的抚着裴行俭的头顶,就像对待自己府中的子弟一样亲近。
顿了顿,老头子的眼神微微眯起,神色之间多了几分豪气干云。
“想老夫少年为将,纵横沙场十余载,又岂能于这府中郁郁而终,大丈夫当战死沙场,放不失男儿本色,你又何必作此小儿女姿态!”
裴行俭默然不语,神色之间却是多了几分黯淡。
…………
不得不说,有的时候长安城这个地方是没有秘密的,李弘前脚刚出了英国公府的大门。
长安城中的各种消息便传的沸沸扬扬。
“先生辛苦了,这个时候先生赶来,莫非是政事堂有了什么情况?”
雍王府的大堂当中,青衣男子匆匆赶来,一脸风尘仆仆的神色,而李贤却是没有过多的废话,直接开口问道。
青衣男子也不啰嗦,落座之后便马不停蹄的开口问道。
“王爷可知晓太子殿下已经离开了英国公府?”
闻听此言,李贤的脸上露出一丝幸灾乐祸的笑容,带着嘲讽的口气说道。
“现在长安城中都传遍了,太子从英国公府出来的时候,脸色难看极了,就连带他进去的李敬业,听说现在也被禁足府中不得出门,看来是在英国公府没捞到什么好处,反受了些气!”
青衣男子微微颔首,继续开口道。
“太子殿下此次太大意了,英国公是何许人也?军方的第一人,既然他不想表明态度,谁又敢去逼他,可是太子殿下却非要用些巧计进了英国公府,没什么好脸色自然是应该的!”
“那先生此来是?”
李贤的脸色有些疑惑,如果仅仅是这件事情的话,恐怕还不足以让青衣男子冒着这种风险大白天的到雍王府来。
“王爷,果然如某家所料,英国公对于军方的态度果真尚未定下主意,而且想必今天太子殿下的行动让英国公有些警觉,自太子殿下离开英国公府之后不久,英国公便向政事堂呈递了一份奏折,这是某家私下抄写的节略,王爷!”
青衣男子的脸色微微有些得意,说罢,从袖中抽出了一份文书,递给了李贤。
而随着李贤展开文书之后,脸色却是骤然大变,就连声音都有些颤抖。
“什么?英国公竟要亲自挂帅东征?”
青衣男子微微颔首,却是脸色平静的开口说道。
“王爷,这还不算紧要之处,请王爷接着往下看!”
李贤这才低下头,继续仔仔细细的看完了这份字迹略有潦草的文书,只是看完之时,心头的震惊早已无所附加。
“这,区区一个高句丽,值得如此兴师动众吗?”
对于李绩的地位,李贤同样是了解的清清楚楚,他老人家多年未曾出过长安城一步,这次打算亲自挂帅已经足够让人震惊了。
但是这份节略当中还指明了要让尚书右仆射和大将军薛仁贵分别担当他老人家的前锋副将,一个不足十万的征剿大军,竟然要劳动三位军方最重量级的人物同时出征,这已经不是震惊可以描述的了。
“英国公早年曾经屡次征战高句丽,皆是久攻不下,他老人家若是因此而心怀执念,倒也算不得奇怪,但是某家关心的却不是这一点……”
青衣男子此刻也平静下来,轻轻呷了口茶,意有所指的说道。
停顿了片刻,青衣男子轻声开口道
“王爷难道没有看出英国公指定的这两个人选当中的玄机吗?”
第三百二十五章:故布疑阵
李贤的脸色微变,重新拿起桌案上的文书仔仔细细的又读了一遍,脸上猛然浮起一丝喜色,开口说道。
“先生的意思莫不是英国公在向我们示好?”
先前李贤还沉浸在李绩要亲自出征的震惊当中,并未注意到这一点,现在经青衣男子这么一提醒,顿时看出了李绩指定的这两个副将大有玄机。
青衣男子微微颔首,继续开口道。
“那日在大殿之上,裴将军曾经估计过,这一次因着高句丽内乱的原因,我大唐又重兵压境,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齐备,应当说有七成的把握能够取胜。
何况这一次由英国公亲自出马,必然是十拿九稳,故而这么一场东征,可就成了实打实的肥肉,无论是谁随军出征,这军功都是跑不了的!”
这话倒是说得没错,虽然李绩蛰伏京中多年,但是从没有人敢质疑他领军打仗的能力,要知道他军方第一人的名头可不是白叫的,而是无数次的运筹帷幄,战场搏杀拼出来的。
何况这一次不仅有李绩出征,还有刘仁轨和薛仁贵随行,这么强大的阵容,如果连一个已经内乱的高句丽都攻不下,那岂不是笑话!
“不错,此次的东征倒是不必担心,只是这英国公让薛仁贵随行也就罢了,为何连刘仆射也指明前去?
而且这东征是一块肥肉,这一点谁都看得出来,英国公一直在着力培养裴行俭,为何这一次,却是没有让他随行呢?这一点倒是让本王难以理解。”
李贤此刻冷静下来,却是眉头微皱开口道。
要知道,裴行俭是李绩最为看好之人,但是这一次李绩要出征,居然会将她陪看,着实是有些奇怪。
相似小说推荐
-
替明 (叫天) 起点VIP2016-08-30 两宋元明明末是个比谁更烂的时代,唯有苦了百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苦了中华民族,失去了世...
-
帝国的朝阳 (无语的命运) 起点VIP2016-08-31 清史民国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是一代人的理想,那一代人为了心中的理想和希望,甘愿挥洒满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