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的确让大唐耗费了不少国力,但是却也并非没有好处,这一点裴将军应该清楚,大军将士最锋锐不可抵挡的时候,便是从战场上归来之时,而如今西征之战不过半岁,兵士们的血气之勇尚存,此去当可势如破竹,比前几次东征战力更强!”
郝处俊脸色一凛,眉头微皱,先前他倒是没有想到这一节。
而李治脸上的神色,则是越发的满意,看向李弘的目光也多了几分赞许,因为就连他也未曾想到这一点。
“好,弘儿真是思虑周全!”
李治得意的瞥了一眼脸色略显难看的郝处俊,将目光转向了一旁沉默的裴行俭。
“裴将军,朕来问你,太子所言是否属实,若是此去东征,裴将军有几分胜算?”
裴行俭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道。
“回陛下,太子殿下所言不虚,而且高句丽和突厥的情况不同,突厥人在大草原之上,地图广阔,难以尽数追击,所以西征需要的兵员甚广,但是高句丽不同,我军前几次之所以在高句丽久攻不下,一则是因为其地方狭窄,难以陈之重兵,而对方占据坚城,依仗地利,所以难以攻破。
二则是因为路途遥远,我军到达高句丽之时,若非正值隆冬,便是已至初秋,而若是对方坚壁清野,则我军必然前进缓慢,等到冬季,高句丽天寒地冻,我军便失了天时,故而不得不撤出!
若是能够解决这两点问题,只需精兵十万,臣有信心能够替陛下攻下高句丽!”
不得不说,尽管政事堂的一干官员对于政务相当精通,但是到了具体的战场细节,便不甚清楚。
就连郝处俊,也只是知道高句丽易守难攻,大唐数次征伐都难以成功。
其中的具体原因,也是如今才能够得知!
不过听了裴行俭的话,唐临倒是松了口气,先前他是被西征吓怕了,下意识的将东征参考了西征的花费,所以才显得如此为难。
顿了顿,唐临也开口道。
“陛下,先前臣所言乃是按照西征的标准计算,若是按照裴将军所说,十万大军的话,即便岁币不至,户部也暂时能够应付,只是若是时间久了,恐怕就难以支撑了!”
应该说唐临的这两句话,比先前的表态也清楚的多,李治应该高兴才是,但是裴行俭刚刚所说的话却让李治高兴不起来,的确,东征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必须速战速决,一旦拖到了冬季,那么无论李治有多么不愿意,也只能下令撤军……
“呵呵,这一点唐尚书不必担心!”
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说话的竟然又是李弘。
而且他的神色远没有李治的那么忧虑,反倒带着一丝笑容。
“裴将军所言的确有理,但是不要忘了,如今的局面是不同的!”
李弘意有所指的说道。
先前戴至德将泉盖苏文去世的消息告诉他的时候,李弘便仔细的研究过远征高句丽的可能性。
当时他还觉得不大容易,没想到局面却是变化的如此之快!
“当初先帝和父皇屡次征伐高句丽的时候,实际上统治高句丽的都是泉盖苏文,此人手段狠辣,强势无比,在他的铁血统治之下,高句丽国内所有不平的声音都被压制!
所以尽管高句丽不过是一个小国,但是却能够依仗地利天时,抵抗我大军。”
在场的大臣一阵沉默,戴至德,郝处俊,还有许敬宗等好几个人都捻着胡须,仔细思量着李弘所言。
最后不得不承认,事情的确是如此,如果不是泉盖苏文的铁腕手段,恐怕高句丽也难以形成如此强有力的守卫力量。
见此情景,李弘微微一笑,继续开口道。
“但是如今不同,如今泉盖苏文死了!而且他的三个儿子都陷入了互相争斗当中,如何能够组织的起足够的力量抵挡我大唐军队?
更不要说这一次,大唐乃是名正言顺,有泉男生的帮助,必然能够速战速决,不会向当年一样久战不下!”
第二百九十四章:奇怪的举荐
高句丽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不但难以重兵压境,更是依仗坚城之利,屡屡让大唐铩羽。
但是这次却是不同的,要知道,泉男生乃是泉盖苏文的嫡长子,也是他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尽管被他的两个弟弟合伙暗算,被迫出逃来到大唐求助,但是不要忘了,他在高句丽的国内也是十分有势力的,甚至于高句丽的部分城镇现在还在泉男生的控制当中。
加上泉男生本身对高句丽的各种情况都十分熟悉,若是能够得到他的帮助,大唐必然能够如虎添翼。
一个人在什么时候力量最强大?
这个问题或许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当一个人心中充满着仇恨和愤怒的时候,他会爆发出自己都难以想象的力量。
泉男生现在就是如此!
本来他才是高句丽大莫离支的继承者,但是如今非旦没有成功继位,反倒遭人暗算,离乡背井,甚至连生命都时时刻刻受到威胁。
他岂能不感到愤怒和仇恨?
而现如今,大唐是他唯一能够复仇的希望!
这也是李弘最为动心的地方,能够有这样一个无比熟悉高句丽的贵族向导带领,大唐军队必然能够势如破竹!
“陛下,恐怕此战泉男生乃是一个关键人物,若是有了他的帮助,我军必然能够速战速决,解决高句丽这个大患!”
裴行俭的脸色有些发红,显然是激动所致。
不过声音尚且平稳,口气也略显保守。
“裴将军当真有此把握?”
只是这句话虽然在裴行俭看来有些保守,但是在其他的大臣看来却是有几分狂妄。
而最让李弘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出言的竟然是许敬宗!
这个老狐狸,从一开始就保持沉默,并没有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
但是从自己刚刚进殿的情形来看,这次政事堂的决议应该是一致的,不然当时李治的脸色不会那么难看。
“兵家之事,向来难有十分把握,况且如今泉男生尚未到达长安,高句丽的具体情况也并未明了,是以老夫不敢妄下断言!”
裴行俭从刚刚的激动当中冷静下来,口气也变得谨慎了几分。
不过顿了顿,又继续说道。
“只是就如今的情况来看,高句丽发生内乱,是大唐不可多得的良机,若是就此错失,恐怕未来再难有这样的机会!”
不得不说,裴行俭到底还是军人风范,说话绝不藏着掖着,甚至有时候也会冲撞李治。
但是这一次李治却觉得他意外的顺眼,毕竟满朝反对声音之下,裴行俭赞同的声音就显得让他无比满意了。
“姚卿,兵部的辎重可还足够,兵员调集能否按期到达?”
不过李治却没有多说什么,轻轻点了点头,对着兵部尚书姚崇问道。
“回陛下,若是如裴将军所说,只需十万大军,兵部应当能够应付的来,至于兵员的问题,西征大军刚刚调兵回防不久,与家人团聚了数月,如今血气尚存,应当可以如期调集!”
兵部尚书姚崇也是李治一手提拔起来的人物,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给李治拆台,当下不卑不亢的说道。
当然,这也多亏了李治这些年励精图治,方才能够让他这个兵部尚书在这个时候尚且有底气说这种话。
“好!”
李弘笑了一声,带着几分得意,望着政事堂的几个宰相,没有说话。
既然如今钱有了,人也有了,时机也有了,李治就不相信这些人还有什么理由反对。
顿了顿,李治的脸色有些落寞,开口说道。
“诸卿,先帝薨逝之时曾对朕说道,高句丽不除,后世必为大患,此战不仅仅是为后世拔除大患,也是为成全先帝遗愿啊!”
得,这下子李治把太宗皇帝都搬出来了,还能再多说什么。
“既然如此,看来东征乃是势在必行了!”
许敬宗叹了口气,幽幽的开口道。
既然有人起了头,众人也就不再坚持,只好顺水推舟的跟着道。
“陛下英明!”
“那好,既然如此,姚卿今日回去便开始着手此事吧,至于东征的兵员,尽量选择各地的精兵,等到泉男生到达长安之后,便正式开拔,征高句丽!”
李治的脸色微微涨红,显得有些激动。
要知道,当初就连他的父皇,被称为“天可汗”的太宗皇帝都没有征服高句丽,若是在他手中完成了,此生当可无憾!
“父皇,东征事关重大,主帅之人乃是重中之重,依儿臣看来,薛仁贵将军神勇双全,于先帝之时,便曾随军远征高句丽,如今战事重启,薛将军当可担此主帅大任!”
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次说话的竟然是李贤。
而且他举荐的竟然不是刘仁轨,而是薛仁贵!
要知道,现在朝中之人都清清楚楚,刘仁轨乃是雍王殿下的心腹,又是武将出身,可谓最为合适不过!
但是相比之下,薛仁贵虽然同样出名,但是却好像和雍王没有什么关联,雍王殿下怎么会突然想起来推举他?
而且薛仁贵的确是十分神勇,也对大唐忠心耿耿,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当是能够和裴行俭在军方抗衡的角色。
相似小说推荐
-
替明 (叫天) 起点VIP2016-08-30 两宋元明明末是个比谁更烂的时代,唯有苦了百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苦了中华民族,失去了世...
-
帝国的朝阳 (无语的命运) 起点VIP2016-08-31 清史民国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是一代人的理想,那一代人为了心中的理想和希望,甘愿挥洒满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