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朝阳 (无语的命运)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无语的命运
- 入库:04.13
瞧着眼前这嘈杂的完全不知列队为何的千余个孩子,唐浩然神情严肃的说道。
“这表现好,就是服从长官的命令,学会排队,要团结如一人,这些道理长官们会教你们,在这地方,白米饭随便吃,每天都能吃着肉,可我唐浩然的饭不是那么好吃的,最起码的规矩就是纪律,既然我能把你们从国内带来,就能把你们送回去!”
是威胁也好,是说教也罢,总之对于这些群孩子,唐浩然可以说是充满了期待,可这些孩子平素过的并非仅仅只是饥肠辘辘的日子,不仅仅只是瘦,也不是脸色的气色不好,这些一看就知道,
按照后世的说法,这些流浪儿童总存在着太多的心理问题,比如这些幼小的心灵长期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为了生存,他们养成了撒谎、自闭、暴力等不良习性,以致心理和人格发生了扭曲。以后世的观点来说,就是他们的心理问题是非常突出的,他们普遍存在不信任别人、人际交往能力差、不容易控制自己的脾气、习惯暴力等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上的问题,正是唐浩然头痛的,毕竟这些少年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意味着中国的未来。
“你们要记住,从现在开始,你们之间,不再有过去的矛盾和仇恨,我唐浩然能做的就是给你们一张床、一本书、一碗饭,这看着像是个家,可这个家的家人是谁?看看你们的左右就知道了,”
一番半威胁式的训话之后,又是委婉的劝说,而在这个劝说中,唐浩然则提到了家,大学时做志愿者的经历,使得他深知流浪儿童最深层的渴望是什么,是家,是家人,这也是为什么流浪儿童之间甚至愿意为彼此牺牲一切的根本原因,对家人的付出从来都是不计代价的。
而这个家中的家人是他们彼此,但谁是家长呢?唐浩然知道答案,这些孩子们同样也知道答案,而这个答案亦是他所需要的。
看着身边那个四五岁的小孩冻的浑身颤缩着,是做秀也好,是发自内心也罢,唐浩然弯下腰将他披着的毛毯裹紧,然后冲苏跃扬吩咐道。
“快点,带他们去营地,吩咐伙房烧上热汤,多放胡椒,先暖暖身子,至于训练,等回头补服厂做出了衣裳,再说……”
虽只是简单的话语,但是传到那些孩子的耳中,这些几乎从未被人关心过的孩子们听着唐浩然的话,无不是眼眶一热,心头更是暖洋洋的。
一条三四丈长的铺着半尺厚稻草垫的大通铺上睡着二十来个孩子,身上盖厚厚的新被,铺腿也是新的,这些刚刚洗过澡的孩子们,望着彼此时,脸上溢满了欢乐。
“这是做梦吧!”
躺在床上的小新瞧着木屋的房顶,在唇边喃喃着,所有的一切就像是做梦一样,已经十六岁的他,记不清自己有多少年没吃过一顿饱饭了,至于睡在暖烘烘的被窝里,那似乎也是上辈子的事了,可现在他却躺在这暖得让人骨头发软的被窝里。
这当真是他从今以后要过的日子吗?
“小新哥,咱们以后是不是就住在这了?”
躺在旁边被窝里的小三满是憧憬的看着小新哥,那语气中全是不确定与不信。
他的问题让小新一哑,不知该如何回答,反倒是一旁的小山说道。
“那位大人不是说嘛,以后这就是咱们的家了!”
家,这是一个陌生而又让人渴望的地方,小山的话声不大,可话声却依然传到了整个木房内的所有人的耳中,家,尽管这里还让人感觉极为陌生,但或许,家就是这个样子。
家是什么样的感觉,或许,就是这种感觉吧,暖的被窝、热饭食,干净的衣裳,还有……家长,想到家长的时候,小新的脑海中浮现出码头上的那个大人,或许,他就是我们的家长吧!
木房营地里的孩子们因为生活的改变而浮想联翩的时候,公里外的华租界仁川地方事务厅内,这会却仍显得极为热闹,来自国内的上百名落榜士子以及教会学堂的学生,此时都聚集在事务厅,参加由统监府举行的欢迎宴会,在宴会上,作为朝鲜统监的唐浩然自然是对他们很是热情,以至于让每个人都生出宾至如归的感觉,更有甚者更以唐大人的知遇之恩,而备为感动,各有各的想法,这句话着实不假,有的人则是将唐浩然视为榜样,心想着有一日成就与其相仿的事业。
一场宴会宾主倒也尽性,宴会结束后,该办的事情总归还是要办的,从这些学员们进入东亚同文学院学习,再到诸多事情安排,一一过问之后,唐浩然方才有机会同辜鸿铭坐下来好好的聊上一聊,自湖北一别之后,两人只是偶尔在信中联络,虽是联络不多,但感情倒是没有谈薄下来,甚至比之过去更加亲近一些。
在接下来的一两个小时中,唐浩然与辜鸿铭谈了很多,从自己统监朝鲜的一些想法,再到特区的构思,以及给那些流浪儿一个家的想法,等等诸如此类的话题,两人聊的倒是畅所欲言直到最后,两人方才聊于“中华学校”的教材事情,从辜鸿铭有关教材的一些的想法,再到标点符号的设定以及拼音,若是说在课文的编写上,唐浩然插不上话,标点符号以及拼音等方面,唐浩然立即兴趣颇足的同他商量了起来,毕竟在后世无论是标点符号也罢,拼音也好,都是打从小学起的“必修”,在这方面唐浩然自然有了发言权。
“标点符合,我觉得句号不应该用点,引入欧美的标点符号只是引入其体系,而非一味的模仿,就像我们接受西洋文明,并非是抛弃我中国之文明,而是取其之长,与我中华文明互补,所以,这个句号,可以改成“。”,还有就是……”
尽管不明白后世标点符号的所以然,但唐浩然还是根据自己的习惯制定了标点,而听着唐浩然的解释,辜鸿铭才想起当初为其校定《泰西策》时,其初稿中的标点与欧洲标点的不同,初时还以为是习惯,可未曾想还有其它的深意。
“子然所言极是,中国之文明传承数千年,断不能弃之,更不能一味推崇西洋而忽视本国,”
辜鸿铭连连赞同道,正是因为精通国学,他才会说出这番话。在两人就标点符号的问题交谈了一会之后,又谈起了拼音,尽管在来的船上,辜鸿铭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但是当唐浩然拿出后世幼儿园就需要学会的汉语拼音表时,更是诧异至极,只需唐浩然简单解释之后,其便立即意识到这套《汉语拼音》与威氏拼音的不同,相比之下更适合中国,而不是迁就英文写法。
更令其惊奇的恐怕就是这套拼音,尽管采用了拉丁字母,但为了适应汉语音值,借鉴以往的各种方案,推陈出新,规定了韵母和声母的呼读音,并独创了汉语拼音字母的名称音,但在稍加拼读之后,他却还是发现了这套拼音的不足之处。从理论上说,这体现了汉语的特点和民族语言的独立性,似乎不错。但是,用这种办法规定名称音,其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
“子然,汉语字音的基本结构除声调外是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共有6个元音,在这套拼音中是5个元音加一个ū,还有39个韵母,21个辅音声母……”
本身极具语言天赋辜鸿铭很快便指出了这套拼音的不足之处,有一些字音在这套汉语拼音中完全不能读出。
“子然,也就是说,这套拼音太过迁就拉丁字母,或许有一些字用的比较少,但毕竟是汉字,汉字者自然有其原始读音,子然,我想……”
沉吟片刻,辜鸿铭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想这拼音编写既可以借鉴你的这个方案,同时还应该参考佩文韵府等韵书制定编写拼音,不知子然以为如何?”
第52章基础(明天加更,求月票!)
灯塔指引着许船只在港口进出。宽达十数里的海湾内,白帆点点,桅杆林立,中式的帆船与西洋帆船与港内交汇着,铁轮拖着煤烟的海湾内航行,这片海湾显得如此湛蓝清澈,数不清的海鸥自由地翱翔,像密布于天际的流星一般。
这便是1890年的仁川港,虽不见百年之后的繁华,但却又已现商埠地的繁荣,这堪称朝鲜西海岸第一天然良港的仁川,自十余年前开港以来,虽受限于朝鲜物资贫瘠,其发展无法同地处南部平原有大米等物产输出的釜山港相比,可却又因距离中国较近而成为中国商人的首选之港,亦是国商的主要聚集地,来自山东以至上海、广东等地的国商们于仁川开办商栈,将洋货输入至朝鲜,以仁川为中心,展开对朝鲜贸易,由此带来了仁川的繁荣。
仁川的气候多雨,虽是晚秋但雨水依还是降了下来,近午时分的一场雨将仁川租界的百姓都赶回到屋内,将街边的商贩亦赶往家中,而这淋漓的雨水中,在仁川租界地北部海滩山脚下茂密的枯草间,一行人却于半人高的枯草间行走着,终于一行人走到海滩处,便于碎石滩上驻足。
“归祖,你觉得的这里最适合建船厂?”
手指着面前的这片海滩唐浩然兴致勃勃的问道身边的史腾阁,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学习造船的史腾阁一直呆在统监府,近乎于无所事事,原因倒也简单——统监府没钱办造船厂,更没钱造船,甚至就连同北洋航运公司的船,都不过是买的旧船,而且还有两艘帆船。
相似小说推荐
-
晚明之我主沉浮 (蓝盔十九) 纵横VIP2016-09-23 历史军事《晚明之我主沉浮》简介 一名北漂,去雾灵山游玩,因喝醉了酒,无意中救了一只灵狐,得...
-
靖康雪 (御炎) 起点VIP2016-04-21这世上从来就没有天生的英雄,谁也不是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注定要做英雄的。 时势造英雄,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