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刚才说到的省级改革……”
“省级改革,首先,‘承宣布政使司’,蒙元的烙印太深,还是换成‘省’简洁,北、中、南共十五省,加上关外的五省,大明现在一共二十个省,但关外五省现在都是‘军管’,暂时不在改革之列。”
大臣们这才想起,大明现在已经不是原来的十五省了,这增加的关外五省,都是朱由检的杰作,难怪他有改革的手段与威望。
“省级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立,与中央的类似,设省长、法院院长、总兵各一人,分别主管一省之政务、审判和后备役军备,他们分别由政务院人事部、司法院、国防院参谋部任免。”
“陛下,那一省之长,竟然管不了本省的募兵之事?”
“朕如此设立机构,不仅是为了让官员们相互制约,更是将省长从审判、军务中解脱出来,专门从事民政,努力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协助本省工商业的发展,改善本省的经济状况。”朱由检缓口气,“省长以下,比照政务院的十部,设立十个厅,各厅长由省长任免,对省长负责。”
“陛下,那府县呢?”
“府县比照省,设立相应的机构,但县级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可以少设立一些本县暂时不需要的机构。”
众人都是默不作声,除了已经任命的官员,其他人肯定有职务上的变动,甚至就此致仕,但谁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朱由检却是继续施政:“另外,朕打算撤销南北两直隶,撤销南京六部,让两直隶变成普通的省份。”
“陛下,南北两直隶在大明的地位,太过重要,千万要小心从事。”
“朕自然会重视两京——————朕还打算,在南北两京之间,修筑一条水泥大道,加强两京之间的联系,便利两京之间的人员交往和物资流通。”
“陛下,这南北两直隶,究竟如何撤销?”大臣们对修路的事,不太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在撤销两直隶的过程中,能否为自己谋得利益。
“撤销南直隶,改设江南省,撤销应天府,改设南京府,南京府作为江南省的首府。”
“那北直隶呢?”大臣们发现,撤销南直隶,与他们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撤销北直隶,重新设立河北省,撤销顺天府,设立北京府,北京府依然作为大明的国都。”
“陛下,那北直隶的首府,可还是北京?”
朱由检突然想起,河北省的人口太过集中,在一千万人口中,光北京就超过百万,人口越多,城市就显得拥挤,而且,北京太繁华,也不利于河北省其它地区的发展,“改天津卫为天津府,作为河北省的首府。”
“陛下,眼下天津太过荒凉,不过几所军营,要作为河北省的首府,万万不能。”
“爱卿不用担心,天津眼下虽然荒凉,但作为河北省的首府,必然要大规模建设,朕还会将北京所有的工厂全部迁往天津,那时天津的人口、商业,必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朝廷现在鼓励海运,天津有大沽码头,也会促进天津的发展。”
“大沽码头?”大部分朝臣都没去过天津,更不知道大沽在哪。
朱由检摆开地图,“未来的天津府,自北向南,分别是蓟县、宝坻县、武清县、静海县,在天津府的东南,是大沽码头,在码头附近设立大沽县。”
大臣们还是一知半解,“陛下,北京已经非常繁荣,为何要将河北的首府,移向荒凉的天津?”
“正是因为北京太过繁荣,人口过多,交通堵塞,朕才想起将河北的首府,移向天津,未来的北京,不得发展工业,作为国都,北京应该是全国的行政、交通、文化、商业中心,它已经承担不了过多的工业了,朕的工厂,也会迁至天津。”
皇帝亲自做表率,大臣们不会再无事生非,再说,迁不迁工厂,与他们也没有直接的关系。
“陛下行这等改革,究竟是何用意?让臣等明白陛下的用意,将来也好为新政服务。”大臣们觉得,朱由检的动作虽大,但这次政改,与他们的关系似乎不大,方向也不明确。
“这个问题问得好,朕原本就准备告知诸位。”朱由检咳嗽两声,“朕这次政改,主要是为了预防百官贪墨,虽然诸位爱卿都在廉政文书签上自己的名字,但没有监督的官员,迟早还是会偷尝禁果的。”
“陛下,这次政改,怎么会与预防贪墨有关?”大臣们一个个干瞪眼,朱由检的想法,层出不穷,谁也猜不透朱由检的真实用意。
“朕这次改革,除了要求监察部行监督之职外,各部门还要行自上而下的监督。”
第287章新时代
“陛下,如何让官员们行自上而下的监督?”
“很简单,朕只要盯住三位院长就可以了,而三位院长,又可以监督各自的下属,司法院长监督十五省的院长,政务院总理监督十部部长,国防院院长监督下属的三部与各军军长,以此类推。”
“陛下,如何类推?”
“省法院院长监督法院的其他成员,以及各府的法院院长;政务院各部长监督各自的下属,人事部还要监督各省的省长;海军部监督海军,陆军部监督陆军,参谋部监督监督各省总兵。此外,监察部们也要行使监督同级各部门的权力和责任。”
“陛下的意思,凡是任命的下属贪墨,任命的人,也要承担责任?”
“不错,是要承担连带责任,谁让他识人不明?不过,这连带的责任,不会太重,也就是立即致仕、永不录用而已。”
这还不重?大臣们都在腹诽,“陛下,属下作奸犯科,上级替他承担责任,这是闻所未闻的事,是否过于严厉了?”
“过于严厉?”朱由检突然提高声音:“那太祖将贪墨的人,天灯、活剥皮、生抽肠,是否更是过于严厉了?”
将太祖的名号挂出来,大臣们一时无法反驳。
朱由检声色俱厉:“如果要做官,就不要指望发财,你们要是想发财,那就不要入仕。”
大臣们都是暗暗冒出冷汗,不知道朱由检怎么弄出这一出,如果真要这样,那当官可是天下最危险的职业。
“现在刚刚实行连带责任,暂时网开一面,朕给每名官员,设计一份负面清单,清单上一共有三分,一名下属贪墨被查,就扣一分,扣完三分,该官员自动致仕,永不录用。”
原来有三分,官员暗暗松口气,以后不仅要监督属下,万一属下贪墨被查,一定要帮助他脱罪,帮助他就是帮助自己。
“在这份负面清单上,还有一些奖励措施。”朱由检像是洞察了官员们的心思,“凡是自己查证属下贪墨的,两次增加一分,分数上不封。”
“陛下,臣等明白了,陛下这是让臣等严格监督属下。”
“就是这个意思,有人贪墨了,朕可能不知道,但是,他的朋友、上下级可能知道,只要举报的证据确凿,朕同样在他的负面清单上加分,关于官员贪墨的事,曹爱卿,你抓紧时间,制定详细的大明《反贪律》,朕的锦衣卫,也会根据《反贪律》,监察全国的官员。”
自从魏忠贤伏诛,朱由检嫌锦衣卫名声不好,一直将他们晾着,锦衣卫已经取消了炼狱,丧失了抓捕、审判的权力,只是保留了取证的权力。现在东西厂已经裁撤,朱由检能够依靠的,只有锦衣卫了。
也许应该将监察部,像司法院那样独立出来。
“陛下,那要是举报不实呢?”官员们开始担心起来,如果举报他人可以给自己的负面清单上加分,那官员们为了自保,很可能无中生有举报别人。
“大明不以言获罪,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据,监察部门不会受理,也不会影响被举报人的正常工作与升迁,但监察部门会重盯住被举报人,由此发现被举报人在其它方面贪墨的,不能给举报人的负面清单上加分。”朱由检也不希望检举成风,影响官员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不过,要是官员们惧怕贪墨,甚至惧怕为官,对大明来说,倒是一件幸事。
朝会结束之后,朱由检立即在乾清宫找见了锦衣卫指挥使郎月和指挥佥事周奎。
“臣扣见陛下!”两人战战兢兢跪在朱由检的座前。
“两位爱卿免礼!”朱由检虚扶了一把周奎,“周爱卿是朕的国丈,何须如此大礼?”
“陛下是大明的皇帝,臣参见陛下,乃是国礼,礼不可废!”周奎就着朱由检的手,站起身子,然后与郎月一样,在下首的椅子上坐下,宦官送上香茗。
“两位爱卿,一向可曾忙碌?”
“回陛下,锦衣卫维持正常运转,臣等一直呆在京师。”郎月对大明政坛的一系列改革,已有耳闻,但朱由检一直没有给他具体的任务,他总是游离在这场大潮之外。
“锦衣卫被奸人坏了名头,朕这才将你们雪藏一段时间,让你们集中整顿,恢复锦衣卫本来的面目,现在正当新政实施的关键时刻,两位爱卿,要充分发挥锦衣卫的监督作用,记住,你们依然是朕的耳目!”
“臣等自当为陛下尽职尽力!”郎月与周奎,都隐隐觉得,自己的机会就要来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新大明帝国 (木允锋) 起点VIP2016-06-24 架空历史 请不要被分类和最初的年代迷惑,大明崇祯三百一十八年是1945年。 带着外星高等...
-
阳光大秦 (光暗之心) 起点VIP2016-06-24 上古先秦他穿越来时,商鞅还未变法,大秦还是个屌丝帝国。为了过上好日子,为了吃上好东西,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