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百姓们的春耕受到影响,他们秋天的时候抢谁的粮食吃?怎么过冬?到时候搞不好还要被饥饿逼出来一批铤而走险的土匪新人和他们抢饭碗,那就坏了,一百多年的日常熏陶出来的野生土匪们十分明白春耕的重要性,所以整个春耕过程中都会老老实实地呆在山上,也不会随便出来秀存在感,以免惊扰了耕地的农民。
但是看着岳翻不停的整顿军马,改革军制,集中吉虔二州的铁匠和武器专家赶制军器,甚至研发最新的兵器,似乎岳翻并没有停止用兵的打算……
这种时候,明明最应该把这几万人的军队打散到各地的荒地上去垦荒,来一个军田之策,军队也可以自给自足,皇帝给了岳翻指挥军队剿匪的权力,那么指挥军队屯田也是这个权力范畴内的,再者说了,虽然是安抚使,也不是虔州知州,但是现在的岳翻那明显是整个江南南路的主宰,一切军政大权基于一身,江南南路就是岳翻说了算。
皇帝似乎没有要派个通判过来的样子,即使岳翻一年之内打了七八个胜仗,消灭土匪上万,皇帝也没有说要派个通判过来,只是不停的给岳翻赏赐钱财,增加工资,别的,还真没有什么,当然了,刘子羽也知道,这是岳翻关于吉虔二州土匪报告起的作用,全民皆匪一词,对朝廷的震慑还是有的。
没有那个脑袋正常的文人希望来到这里和岳翻一起玩命,要知道岳翻剿匪是亲自上战场厮杀的,身上都受了几处伤,据说岳翻还有一身武艺,都伤成这样,足以显示吉虔二州悍匪是多么的厉害,现在表面上上书说自己打了胜仗,指不定暗地里输了多少次,焦头烂额,只是因为没人愿意去,皇帝才一直安抚他,说不定这小子自己也萌生退意,想把这个烂摊子给丢掉,可现在谁愿意当这个接盘侠?
张英倒是愿意,张叔夜也愿意,但是现在西北之战打的轰轰烈烈,北伐战役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他们想停一停,但是皇帝铁了心似的,北伐燕云的诱惑力太大,他们实在是抽不出时间。
西北战场上,大半年以来,党项人死命抵挡西北军兵锋,但是在林冲和鲁达无与伦比的穿透力之下惨败数次,童贯大太监挥军天都山,纵火焚烧天都山宫殿群,把之前被李宪大太监烧过一次又重建的宫殿群再烧了一次,顺便杀了两三千党项工匠,把汉人工匠全部夺回,然后挥军直捣灵州。
据说这是西北军新兴小将岳飞出的主意,童贯非常喜欢骁勇善战且年轻气盛的岳飞,把直属的三千骑兵队也交给岳飞统领,岳飞也不负他的厚望,率领自己直属的四千骑兵屡次以少胜多,打起仗来勇猛异常,加上身旁一群好兄弟的帮助,大家都说他们在重走当初林冲和鲁达的路,又一支岳家军要诞生了。
党项人终于派人向童贯大太监求和,准备认输投降割地,万万没想到大宋朝的西军突然间有了那么强大的战斗力,骑兵数量都凭空多出来了一万多,他们受不了了,决定认输,不过尝到了甜头的童贯和西军将士们根本停不下来,把使者赶回去继续打,终于打到了失去了一百多年的灵州城下,西军十五万大军兵临灵州城下,党项大骇。
而北面北伐的事情也准备的如火如荼,似乎听说皇帝和一个不知道什么的国家订立了海上之盟,这个国家也把辽人给打的焦头烂额,皇帝看准了时机,准备钻空子,很多年不打仗的大宋开始了全国动员,准备时隔百余年再一次北伐燕云,以继承太祖太宗皇帝未尽之遗愿,很多年不见刀兵的禁军老爷们终于开始了恐慌……
上一次禁军总动员还是在澶渊大战的时候,那个时候是一位五代遗产名将带领着他们的前辈们,最后的五代名将,他们的前辈们以超乎寻常的勇气挽回了颓势,以那场大战为分水岭,五代残余之武风在大宋彻底消失,五代遗产们一个接一个去世,仿佛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帮助宋王朝度过那场危机,危机度过了,他们的使命就结束了。
而如今,没有赫赫有名的名将之率领,他们真的可以北伐燕云吗?后周世宗皇帝柴荣曾经北伐燕云,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北伐大业就此搁浅,赵匡胤夺了后周天下之后,也试图北伐燕云,可惜终其一生都在南征北战,南方倒是基本平定,却没有余力攻打北方,屡次在太原城下被阻挠,虽然数次打败辽人,却始终没有北伐燕云,等到最后一次北伐的时候,开战两月,宋军势如破竹,北汉岌岌可危之际,烛影斧声突发而至……
赵光义倒是成功了,消灭了北汉,统一中原,然后立刻挥师北伐燕云,结果呢?
把赵匡胤留下的老底子赔的一干二净不说,还丢掉了尚武之风,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放纵文人欺压武人,刻意打压武人,使得宋代迅速变得文弱下去,再也没有军事上的主动权。
时隔百年,休养生息偃武修文百年的大宋王朝,是否还能具备比赵光义时代早期更强的兵锋,比赵匡胤和柴荣更幸运的领导者,以及比潘美曹彬甚至于李继隆更强的将军呢?
每一个知道大宋要北伐燕云的人都在心里默默地盘算着,比赵光义时代更强的兵锋?赵光义接收了赵匡胤留下的精锐禁军三十万,屡次以三十万兵力北伐,骑兵最多的时候有四万,而现在禁军虽然有百万之众,但是基本额上都是废物,还不知道有多少吃空饷吃掉了,齐装满员的“精锐禁军”忙着做生意,也没时间打仗。
最精锐强悍的西北兵团倒是有超过二十万人的军力,但是不仅要防备党项贼人,也要防备吐蕃人和其余的异族,兵力不可随意抽调,况且刚刚经历讨伐党项之战,还未结束,虽然大胜,但是也损失不少,短时间内无法再次出战。
比赵匡胤和柴荣更强更幸运的领导者?现在的大宋官家?额……
比潘美和曹彬甚至是李继隆更强的将军呢?倒是听说西军不仅有种家军和姚家军,还出了更加强悍的林家军,林冲和鲁达的超强组合,现在又有一个名叫岳飞的小将崭露头角,西军倒是名将辈出,老中青三代齐备,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西军名将们都在西北战场上无法脱身,谈何北伐燕云?xh211
一百五十九因为,没有人可以预测未来
历史上的一些错误的决策,在他最开始的时候,乃至于进行时,都是可以避免的,这些错误的决策往往很脆弱,只要稍稍一反对,就能结束,但是却始终无法出现那个结束之人,使得错误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最终不可避免的崩溃。
但是呢,该说不说,这世界上还是有可以准确预测未来的人,以他丰富的社会阅历和高超的学识,以及对当下实际的深刻理解,就能使得一些人从历史发展的轨迹中窥出一些方向,所以在一九一七年,王国维就叹息道:“观中国近状,恐以共和始,而以共产终。”
没人知道王国维先生为什么在苏俄革命刚刚成功的时候就会说出这样的话,明明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任何共产的影子,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三十二年后,王国维先生早已作古,但是他的预言却准确的实现了。
所以说,有人可以预测到错误的决策导致错误的未来,但是却不一定可以改变这一点,徽宗皇帝准备和金人签订海上之盟时,岳翻不会相信朝廷里面一个为此感到忧虑和担心的人都没有,岳翻就知道张英和张叔夜担任了西府首脑之后,就对海上之盟产生了质疑,提出了担忧,但是徽宗皇帝心意已决,而且他们的反对意见也没有得到太多的支持。
光复燕云所带来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三代皇帝在燕云折戟沉沙,四十万宋军精锐面对燕云无可奈何,屡屡让辽人顺着燕云十六州南下,自己若要反攻却要仰攻,占尽了劣势,所以,无论如何,夺回燕云十六州,重建长城防线都是宋代最大的国策和最大的野心,为了重夺燕云十六州,他们可以不惜任何代价,只要时机来到。
的确,重夺燕云十六州实在是太重要了,辽人得到了燕云十六州,立刻腾空而起,从小蛇变为了妖龙,如果没有燕云十六州在手,辽人会和历史上任何一个以武力强大着称的游牧民族一样被汉民族最终打败,并且一夜回到解放前,变成野人,但是辽人夺走了燕云十六州,获得了汉人的文化制度经济技术,他们已经不是单纯的游牧民族了,而是一个王朝了!
所以每当燕云有警,辽人无论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哪怕在互相残杀,都会立刻停止战争,议和,一起携手共保燕云十六州,他们比谁都清楚,他们能够建立一个完整的中央集权制王朝,就是因为燕云十六州在手,他们拥有那些汉人,那些已经不属于宋的汉人。
辽人得到了汉的燕云十六州,党项人得到了汉的灵州,他们立刻成精,汉人仿佛是一颗大补药,无论是什么少数民族得到了汉人,都能驱使汉人让他们本身变得特别强大。
所以无论如何,怎样夺回这些曾经属于汉人的土地,那都是一门科学,究竟该如何操作呢?
岳翻不清楚怎样夺回燕云十六州,但是岳翻很清楚,凭借现在宋的国力,除非让强悍的西军瞬间扩充两倍,成为六十万大军,那么宋才能对燕云十六州发动正面攻击,抢在金人之前对燕云十六州实现全部控制,关上国门,加班加点的修筑防御工事,补充兵马粮草,把燕云十六州变为第二个军事特区,委任有军略的人为最高统帅,全权负责对金作战,使得金人不知大宋虚实,不敢妄动。
相似小说推荐
-
阳光大秦 (光暗之心) 起点VIP2016-06-24 上古先秦他穿越来时,商鞅还未变法,大秦还是个屌丝帝国。为了过上好日子,为了吃上好东西,于是...
-
三国之武林群侠传 (不狂人杨一笑) 起点VIP2016-09-02 秦汉三国无人能解的千年迷局,野心勃勃的楚狂歌妄图长生不老,一统天下!萧何后人萧阳意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