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强大的军事,水陆空全方位将士,皆猛将如云,各司其职;
燕云的指挥系统,除了武大之外,是以西门庆为首的一批人在秘密负责,由黑鸦与蛛网以及铁血十三鹰负责传递。
那么,燕云的后勤保障,是由谁来负责的?
猛地一看,似乎燕云一直都缺少后勤保障系统,而且似乎武大与西门庆一直都把这件事情给遗漏了,一直没有重新组建的意思,其实不然。
燕云最主要的后勤保障,是由燕云麾下初具规模的各大作坊,以及最新刚刚开始运作的钱庄负责的,而负责运输粮草等各种补给的,一直都是由纵横天下的四海镖局提供的。
四海镖局建立之初,是武大用来提供给梁山赚钱的,不想让他们贸然造反,才弄出来了这么一个玩意。
随着武氏作坊的名声鹊起,四海镖局也逐渐开始崭露头脚。
而如今,则更是如此。
随着武大自立为王,在燕云境内大范围修建各大作坊,大宋还稍微轻一些,辽国已经全面与燕云通商,高丽同样也已经恢复与燕云的建交,四海镖局将燕云的出产运往各国,无论是人数还是实力,都是无比庞大的。
从表面上来看,四海镖局只是一个商业组织,但是在武大发出命令之后,四海镖局便在第一个瞬间,摇身一变,成为了燕云最大的后勤保障运输系统。
燕云六大都督,各司其职,各自都有各自的防区,说起对燕云地界的熟稔程度,恐怕六大都督还真的不如四海镖局。
四海镖局全力运作起来,其号召力与运作能力,绝对不弱于当今天下任何一个国度的后勤保障系统,甚至犹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如今负责统筹四海镖局的,乃是青面兽杨志,与九纹龙史进!
除了燕云各大作坊,以及四海镖局之外,此次燕云讨伐倭国,最大的支援来自于阳谷。
此前袁青柔来拜访武大之时,虽然武大拒绝了阳谷的帮助,但是阳谷县武府这几年的收益,武大一直都没有动过,袁青柔给武大送来了六十万贯的银根,凭借这个银根,武大可以从任意一个钱庄,随时调用这些银钱。
在这些银钱当中,有二十万是阳谷百姓自发捐赠的,用来支援燕云。
说起阳谷来,就不得不再叨叨几句阳谷的百姓了。
如今阳谷早已名扬天下,阳谷百姓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阳谷县城,除了阳谷本地人之外,鲜有人可以进入,而阳谷的新城,则更是让阳谷百姓大赚了一笔。
阳谷武府的掌权人陈汐,与苏氏私塾宋子宁,以及阳谷县令纳兰冷沨,三人商议后,新城的建设武府出资一半,阳谷的百姓出资一半,修建新城。
换言之,阳谷新城建成之后,那些店铺有一半是武府的,剩余一半是百姓的,前往新城的各地商贾,全部都是租客,根本没能买下任何一座店铺,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被断绝了这个机会。
如此一来,光每年的租金,就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何况那些商贾还要交税。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税务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交给大宋的,80%以上,全部都是阳谷自行收取的。
而且阳谷的态度极为坚决,你爱来不来,来了就得交税,有本事别从我们阳谷各大作坊进货。
这种霸王条约,让各地商贾深恶痛绝,但又没办法,毕竟从阳谷各大作坊进的货,利润委实太大了,那点税务根本不算事,只能咬着牙交税。
孰不知,他们的利润高,各大作坊的利润更高,再加上商贾还要给阳谷交税,在这种循环往复之下,阳谷的敛财速度,绝对是恐怖的。
这是武大为阳谷打下的根基,只要大宋不铁了心与武大开战,只要阳谷不自乱阵脚,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阳谷势必会成为整个天下……最为富庶之地!
当然,想要保住这一份财富,才需要强大的武力。
除了阳谷武府暗中与明面上显露出来的武力之外,阳谷县令纳兰冷沨,大笔一挥,招募了一万府兵!
毫无疑问,这与大宋的律法是相悖的。
但是整个天下都知道,大宋皇帝陛下宋徽宗与北燕王武植不对付,无非就是还没有正式撕破脸而已,所以添居阳谷县令的纳兰冷沨,那就索性不在意那些了,直接废黜了旧规,自行招募府兵。
这一万府兵,是由当初梁山为阳谷留下的两千精锐组建而成,战斗力虽然不敢说与正规军相提并论,但也差不到哪里去了。
最为重要的是,众所周知,阳谷不缺震天雷,而且武器盔甲也是自己打造的,这是朝廷的兵马无法相比的。
阳谷百姓很骄傲,他们有这个骄傲的资格,也有这个骄傲的底气,无非就是与朝廷对着干嘛,有什么大不了的,以前武府家主也没少这么干过,如今还自立为王了呢!
这就是阳谷的精气神,这就是阳谷之魂。
除非大宋朝廷派遣大军来强攻阳谷,不然阳谷的地位就不可撼动。
而大宋朝廷强攻阳谷之时,也必然就是与燕云彻底翻脸之际。
……
半个多月的时间一晃而过,在武大与西门庆运筹帷幄之下,燕云紧锣密鼓的不遗余力的备战,第一批人马以及物资,已经陆陆续续抵挡燕云东海岸。
物资全部装船,而由青焰营、轰天营、双枪营以及林字营、火字营、山字营,六大营组成的第一批人马,共计一万两千人,分成六个支队,各成一系,在武大一声令下之后,乘坐雪橇,顺着冰面,从六个不同的方位,正式提前开赴倭国。
第585章 倭国不亡,誓不回头!
武大为了这一次灭倭,当可谓是殚心竭虑了。
雪橇在此前燕云受灾当中大放异彩,全面普及到此次讨伐倭国当中,除此之外,武大还让麾下各大作坊工匠,加班加点,赶制了无数双旱冰鞋以及冰刀,用以顺着冰面,直入倭国。
接下来的数日,燕云各路人马已经陆陆续续全部到位,物资已经全部装船。
此次讨伐倭国的主力人马,是由镇东大都督晁盖晁天王麾下五万大军组建而成的,其中的众多将领,也全都是历史上的梁山108好汉,只是很遗憾,缺了许多。
没办法,宋江当初带着一批人,投奔了周侗,投靠了大宋,并没有入燕云。
不过无论如何,此次讨伐倭国,梁山人马是主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换言之,在历史上以悲剧收场的梁山好汉,此次将随武大出征,灭掉倭国,必将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重重的一笔!
公元1126年,正月26,五万大军齐聚燕云东海岸。
武大浑身披甲,全副武装,站在船头,居高临下,手捧一碗酒,没有一句废话,更没有华丽的辞藻,简单利索的高声说道:
“倭国不亡,誓不回头!”
“诸君……饮胜!”
“倭国不亡,誓不回头!”
“饮胜!!!”
众兄弟将手中酒一饮而尽,武大抽刀,张良抽刀,吴刚抽刀,晁盖抽刀,林冲抽刀,史进抽刀,杨志抽刀,
“燕云……抽刀!”
五万将士……齐声抽刀!
“出发!”
“诺!!!”
燕云五万将士,分为十四路人马,加上之前提前出发的六路人马,共计二十路大军……全力奔赴倭国本土!
此次出征的梁山大将,包括托塔天王晁盖、入云龙公孙胜、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小李广花荣、小旋风柴进、美髯公朱仝、扑天雕李应、花和尚鲁智深、双枪将董平、没羽箭张清、青面兽杨志、九纹龙史进、浑江龙李俊、浪里白条张顺、浪子燕青等人,他们将每人率领一路大军,分赴倭国本土。
燕云距离倭国本土,弯弯绕绕,共4000里之遥,而这些将士,将乘坐雪橇,亦或是旱冰鞋、冰刀,顺着冰面,用一个月的时间,开赴倭国。
换言之,他们每日都需要急行军百里之遥,速度与后世骑自行车差不多,如若不是有工具相辅,无论如何也大不到这个速度。
幸运的,所有的重轴器械全部都在燕云水师巨船之上,将士们只需要带领些许补给,重点是清水,便可轻装简行。
至于食物,大海之内从来不缺食物,在冰面上凿穿几个冰洞,有燕云水师的将士一路相陪,就地取材并不是难事。
不过既是如此,这一路风餐露宿,也会让兄弟们疲惫不堪。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兄弟们必须在一个多月的时间之内赶往倭国本土,因为对于倭国而言,最为寒冷的是1月份,这个时节海面上大范围结冰,唯有如此,兄弟们方能顺利通行,也唯有如此,方能打倭国一个措手不及,展开闪电奇袭!
在这二十路大军出发之后,武大等人将最后一批即将抵达的物资装船之后,武大将亲自率领燕云水师部分精锐、部分武府家将护院、铁血十三鹰一千人、飞虎旅、六大都督麾下亲兵大营、花荣麾下的赤羽营,以及蛛网与黑鸦的兄弟,还有东郭太寻的大锏营,乘船渡海,运送着大批物资,强行凿穿冰面,开赴倭国!
相似小说推荐
-
抗战之兵王重生 (三北人) 创世VIP2016-08-07 抗战烽火一个特种兵在一次边境行动中穿越回三十年代的淞沪战场上,成了一名国军排副,血肉横...
-
铁血东南亚 (月下嗷狼) 他,曾大帅,百战之士,志向泡空姐,命运却莫名其妙把他卷入边疆小国内战......痛苦。或许应了那句话:上帝为你关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