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 (浪浪浪)



是的,如今大宋朝廷在刻意诋毁武大的名声,他们说武大的叛国贼,甚至说武大是卖国贼,与辽国坑瀣一气,致使燕云百姓民不聊生,不日便会联手辽国挥师南下,强行占据大宋疆土。

朝廷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武大心知肚明,只是他从来都没解释过,或者说是根本不屑于解释。

至于武大来苏氏私塾邀请学子北上的最后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私塾里出身普通的学子,到了燕云可以寻得一个相对而言更加公平的平台,而不需在大宋境内受到各大家族子弟的刁难,一切全凭各自的本领;而世家子弟,到了燕云虽然少了家族的照拂,但也少了许多掣肘,毕竟家族与家族之间也是有差距的,中等家族必然要受到豪门世家子弟的打压,小型家族就更不用多说了,辛苦数年得来的政绩,随时都有可能被当做家族筹码交易出去,换成家族利益。

既然如此,他们凭什么不北上?

至于他们是否会给大宋通风报信,武大根本不在乎,行得正走的端,爱报不报,何况一切的阴谋诡计最终还是要靠实力说话,武大如今只想尽快吧燕云经营成铁板一块,造福一方,至于其他的,有什么好计较的?

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古往今来,向来都是如此。

……

处理完这件事情,武大吩咐了天邪几句,待天邪消失后,武大抹去眉头那一抹凝重,仔细思忖的片刻,然后洒然一笑,继续去逗弄儿子的小雀雀,享受天伦之乐。

秀红也抱着自己的孩子在这里。

不错,她已经为西门庆生了个孩子,可惜是个儿子,与武大结亲家的想法暂时告一段落,不过不着急,以后还能再生的的嘛。

话说西门庆为了去救武大,比武大这个当爹的更不靠谱,武大起码是在武哲满月后才入京的,西门庆连孩子出生的时候都不在身旁。

说心里话,西门庆为武家,为武大真的是已经默默付出了太多太多。

这会儿,秀红正在揶揄金莲,毕竟,昨晚她与武大“闹”出来的动静实在太大,秀红就住在这个院子里,如何能听不到?

不过,金莲也不是吃素的,毫不客气的笑眯眯的对秀红说道:“得,咱谁也别笑话谁,你也已经许久许久没见西门大官人了吧?难道你就不想……?等日后西门庆回来,我定要去听墙根,看看你俩的动静大不大!”

俩腐女嬉笑打闹,也不怕带坏了孩子,武大满头黑线。

我可是个纯洁的好男人啊,你们当着我的面说这些,真的好吗?

快了的时光总是过的非常快,一晃,武大已经回到阳谷数日。

这段时间里,大宋朝堂之上因为武大的贸然回归,吵成了一锅粥,而阳谷附近,也已经是暗流涌动。

他们当中,想要杀了武大,永绝后患的大有人在。

尤其是各大家族,恨不得将武大大卸八块,这几日已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商业冲击,武大突然对他们出手,让他们措手不及,而且基本是毫无还手之力,毕竟,武大手里头有钱庄,有无法被贸然复制的各大作坊,这是他们所无法比拟的。

由此同时,燕云境内也有异动。

西门庆已经于数日前收到天邪的飞鸽传书,得知武大的身份已经暴露,各个州府的铁血十三鹰,以及正在二龙寨附近接受特训的预备十三鹰,第一时间集合,从各个方位,凑齐一千人马,全部都是单人双骑,来回交替,由吴刚亲自带队,昼夜不停,紧急南下。

到达燕云南境的时候,小李广花荣亲率五百神射手,以及童英派来的一千身经百战的西北精骑,再加上明里暗里的五百蛛网与黑鸦人马,总共三千人马,以最快的速度,以最为凶厉的气势,出燕云,入大宋,悍然南下!

他们没有入过沿途的任何城池,更没有扰民,只是在官道与山路上一路狂奔,他们甚至不需要刻意寻求补给。

因为,四海镖局同时收到了调令,他们已经在吴刚等人的必经之路上调集来必要的物资,保证吴刚那三千人马以最快的速度南下。

他们的目的地很明确,阳谷!

当然,即使他们没有刻意去骚扰大宋,却依旧让大宋各个城池震惊,一封又一封密奏到达汴京。

大宋朝廷大怒,立刻派遣大军围堵。

但是,有蛛网情报网以及遍布各地的四海镖局配合,再加上吴刚那三千人马速度实在是太快,集结大军进行拦截,根本就跟不上他们的速度。

小股部队倒是曾经试图进行不要命的拦截,但是,他们拦得住吗?

猛火油柜+震天雷+神射手,如此强大的攻势,甚至吴刚都无需抽刀,一波流,平推,凿穿,扬长而去。

可以想象的到,宋徽宗鼻子都要被气歪了。

但是,既然知道他们的目的地是阳谷,那么,宋徽宗自然可以直接派遣大军,在阳谷进行拦截!



421.第421章 暗流涌动

(第三更,求支持喽~)

吴刚带领三千人马,就敢深入大宋腹地,且如入无人之境,这的确是让大宋朝廷极为恼火,军方更是恨不得把脑袋塞进裤裆里,宋徽宗在朝堂上勃然大怒,指着他们的鼻子质问,是不是他们可以一路直接打到汴京,杀进皇宫来?

其实这的确不可能,汴京附近有八十万禁军,绝对不是摆设。

不过无论如何,吴刚这一路南下,的确暴露的大宋军制的很多弊端。

当初大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为了消除地方武装对中央皇权威胁,订制出一整套以文制武、兵权分立的措施,虽然巩固了皇权,却致使军队内部互相牵制、动辄掣肘,弊病丛生。

正如大宋上一任宰相贾昌朝所言,“今陕西四路总管而下铃辖、都监、巡检之属,悉参军政,谋之末成,事已先漏,甲可乙否,上行下戾,主将不专号令,故动则必败。”

尔后再加上宋太宗赵光义,所订制的“将从中御”政策,严令大军出征时,他总是预授将帅阵图。

这种做法违背了因地因时便宜行事的指挥作战的起码要求,前线大将根本没有太大的指挥权限,而是由幽居深宫、远离前线的皇帝和二三大臣,依据主观臆测,制定作战阵固,错误地钳制剥夺前方将帅的机动指挥权,极大地扼杀了主将战场上临机应变的主观能动性。

这种做法并被其后代继承了下来,一直沿用到宋徽宗这里,整个大宋,除了已故的童大将军,根本没有任何一名大将敢于“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致使北宋兵多而无所用。

就比如现在,吴刚率领三千人马南下,以宋徽宗为首的朝廷大臣远在汴京,对出击拦截吴刚的宋军指手画脚,等他们的命令传过来,吴刚早就一溜烟跑的不见踪影了,宋军怎么可能追的上吴刚的速度?

这也是正是武大刚直接让天邪传书,让速度最快的铁血十三鹰在吴刚的率领下直接南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但无论如何,随着吴刚的南下,整个大宋风起云涌,阳谷更是首当其冲。

朝廷的人马自然无需多说,各大家族也派了大批人手前来观望,如若朝廷当真敢对武府动手,那么他们自然也不会吝啬落井下石,如若不然,他们当然便当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

除此之外,更加精明的各大豪门,明面上一套,背地里一套,曾经派人试图悄悄潜入阳谷,但是可惜的是,他们无一例外全都失败了。

如今的阳谷虽不敢说是固若金汤,但是除非派大军来袭,单人的话,无论武功有多高,都只会被强弩赶出去。

不过,这也难不住他们,莫要忘了,他们家族当中都有年轻子弟在苏氏私塾进学。

于是乎,这几日阳谷上空,飞鸽传书的速度明显加快,一群又一群的白鸽起起落落。

各大家族子弟,纷纷前来武府拜访武大。

他们是带着各大家族的诚意,来与武大讲和,他们不希望武大对他们的商业打压继续持续下去,这样对谁都没有好处。

这些事情,武大一概不曾理会,全都交给张平处理。

……

武府后院,武大左手抱着儿子,右手晃着一个武大画了个草图让工匠新作的婴儿车,小车里西门庆与秀红的儿子正在酣睡。

带孩子其实是一种极为难得的乐趣,这种幸福让武大的心绪极为平和。

小武哲已经快要两岁了,虽然还没有正式开口说话,只会咿呀咿呀的,但武大却似乎听懂了,啊呀啊呀的回敬,与儿子“交流”着,且乐此不疲,然后儿子取得了胜利,武大把儿子放到书岸上,任他自己爬来爬去,即使把书岸搅得一塌糊涂,武大还连夸自己儿子厉害,长了一身好力气。

躲在门口偷看的金莲与秀红面面相觑,她们本以为武大会手忙脚乱,完全没想到武大一个人居然能看的住俩孩子,而且似乎比她们看孩子的时候还要顺手。

不过,她们不着急,她们相信一定可以看到武大的窘态。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