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 (浪浪浪)



紧随其后的是武府家将护院,大声喊出了告示上的内容:

“自即日起,原阳谷县武大官人武植,自立为王。治下燕云十六州百姓,不分种族,一律不再缴纳各种苛捐杂税,开荒种地者可从各城城主领取种田补贴,与最新研制的农具。”

“自即使日,燕云十六州百姓,不分种族,永不加赋。”

“自即日起,燕云十六州百姓,一人服兵役,全家免赋税。”

其实,这则早已准备好的告示,在武大自葫芦口一路南下,早已贴满路过的每一座城池。

永不加赋!

这一日,天下皆惊。



393.第393章 大动静

永不加赋这四个字,即使是目不识丁的普通百姓,只要从别人嘴里听到这四个字,也能从字面上理解这四个字的含义。

然而,便是如此简单的四个字,却让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君王为之拼搏奋斗,却始终只能存在于幻想当中,从来不敢付之于行动。

永不加赋,便意味着从此之后,百姓只需缴纳很少的一部分赋税,尤其是在武大承诺废黜其他的苛捐杂税之后,百姓需要缴纳的赋税便愈发的少了。

最为让人震惊的则是,百姓开荒种地,从今以后居然可以从城主府领到种田补贴?啥时候种地不但不需要赋税,还能领到补贴了?而且还能从城主府领到最新的农具?

众所周知,武大官人擅长整一些新鲜玩意,难道他“老人家”还把农具给改造了?

暂且不论宋辽两国朝廷和百姓,听到武大的举措之后会如何震惊,总之现在由武大亲自坐守的易州城,是彻底沸腾了起来。

但是,普通百姓不敢去尝试着领取农具,是那些原本在辽军当中的汉人兵卒的一部分,厌倦了沙场,绝对卸甲归田,首先领到了新农具,以及一些种田补贴和一部分辽军没有发给他的军饷,武大官人给补齐了。

那些卸甲的老兵老泪纵横,终于挺起了腰板,雄赳赳气昂昂的出城,高喊道:

“归家喽~~~”

这下,百姓彻底方向了,蜂涌至武大最新设立的城主府,可惜,大多数人依旧没能领到新农具。

原因很简单,农具不够,不过城主府做出了承诺,在春分之前,便会有大批农具,绝对不会耽误农时。

其实永不加赋的政令以及这些农具,都是武大为收复燕云做出的一些努力。

首先,他的确是想为汉人百姓谋福;其次,也只有真心实意为百姓做事,他才有可能尽快且顺利的接管燕云。

这些农具,皆是赶来燕云的武府工匠按照武大的图纸做出来的,说到底就是后世随处可见的钢制农具而已,只不过大宋这个年月还没有后世的那般好使。

武大从葫芦口奔袭易州城这一个月里,做出了许多的调动。

利用四海镖局押往辽国的镖队之利,阳谷县武府运来了大批物资,以及假扮成镖师的工匠。

梁山、摩尼教、河北卢俊义的人马,留下很少的心腹看守,保证各大作坊钱庄的正常运作,其他人全部都已经在陆陆续续利用各种五花八门的身份,赶往燕云。

而张平已经率领一队武府家将,昼夜不停,火速赶回阳谷,一旦发现事有不协,他需要带武府上下,立刻自密道遁走,由梁山人马护送,隐藏或者直接来到燕云。

除此之外,西门庆坐镇燕京,晁盖与方腊,带领两路人马,疯狂出击,尽量不动武,只为燕云十六州境内,将武大自立为王的消息,以及各方面的举措,公布于众。

这两路人马当中,只有一部分人是以武力见长,更多是则是那些敢于站出来,试图去营救武大的那些百姓!

他们并未披甲,手里头大多数也都只有砍柴刀,但愈是如此,便愈是让辽兵震惊,且无可奈何。

因为,这些百姓的家人,势必也会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生出同样的想法,归附武大。

而卢俊义则带领那五万人马,直接赶往燕云北境陈兵,阻止辽兵再次入境。

此外,童英带领手底下的心腹,早已赶往原本驻地,率领尚未赶至燕云的剩余五万西北大军,火速赶往燕云南境,与大宋对峙。

同时,武大在收复易州城之后,安抚百姓,顺便接待了一下慕名而来的易州城各地官员。

这些官员都是文官,他们都是汉人,辽国以前实行的便是以汉人治理汉人,只不过这些文官没有兵权,但如今辽兵已经被武大打跑,自然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武大只给他们留下一句话,做好自己的事情便够了,不会大动干戈,唯独希望诸位可以更加勤勉,治理好易州城。

然后,武大没有再在易州城停留,带领部分武府家将,以及一队十三鹰,北上,赶往燕京。

而武松,则带领那五万西北大军,火速赶往燕云南境,与童英的五万人马遥相呼应,一起与大宋对峙。

总体来说,武大在燕云南境陈兵十万对峙大宋,在北境陈兵五万与辽军对峙。

当然,这只是的明面上的数字,并不包括各地辽兵当中的汉人子弟。

事实上需要汉人子弟,都已经闻风而动,脱离辽军,归附在武大麾下的人马。

毕竟,武大的名声摆在那里,又有当初十三鹰大闹燕云十六州,为汉人百姓报仇雪恨,再加上他发布的那一系列永不加赋的举措,自然引起了汉人子弟的许多共鸣。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武大宣布自立为王后,终于浩浩荡荡的落实在了行动上。

开局是良好的,但,很明显,这只是他迈出的第一步,前面还有无数的关卡需要武大去突破,好戏才刚刚拉开序幕。

……

“呵~~~”

武大坐在马车上,打着呵欠,伸着懒腰,睡眼惺忪。

最近这些时日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即使有众多兄弟为他分担了大多数的琐事,但大多数事情的决断还是需要他武大官人一锤定音,所以武大已经快要累散架了。

按照常理来说,武大应该全速赶回燕京,与西门庆合力商议,尽快彻底接管燕云,可武大此时却走的极慢,甚至弄了一辆马车。

原因很简单,武大在等人,等丁卯的徒弟柯楠。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什么人就玩什么鸟,丁卯就是个大变态,他的徒弟柯楠也是个妖孽,不但擅长刺杀和隐匿,而且极为擅长排兵布阵以及暗中布局。

前文说过,自上京城一路赶回燕云之时,路上曾经“走失”了兄弟,这些兄弟,其实是乔装打扮,开始隐姓埋名,潜伏了在了辽国腹地。

加上武大在燕云境内这一路分散,以及大宋境内的丁卯照拂,包括阳谷县的密探,这些人手,如今合称……蛛网!

他们是武大的最大情报来源!



394.第394章 蛛网与黑鸦

蛛网,蜘蛛网,其寓意不言而喻,便是指这个结构像蛛网那般严密紧凑,一旦收网,便可将敌人直接吞入腹中。

当然,如今由菜园子张青与柯楠主要负责的“蛛网”,目前尚且非常零散,既不够严密,也不够紧凑。

他们只是一路走,一路散,广布棋子。

辽国境内蛛网情报,由一直隐藏在上京城的李信负责,他虽然年幼,但武功与隐匿手法都已经极高,稍一磨练之后,应该会是一个合格的负责人。

大宋境内,则是由张青的老婆,母夜叉孙二娘主要负责,由丁卯在暗中照拂,帮其铺路。

不得不承认,张青与孙二娘作为唯一由武大亲自拜访,并且收于麾下的老版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如今的成就,早已超出历史上的成就很多。

蛛网的形成,目的便是为了全方位的掌控宋辽与燕云之内的情报,他们大多数皆隐藏在市井之中,只有极少数的精英已经开始活动。

构建蛛网的同时,另外一个分支,也在悄悄建立,名曰:黑鸦。

黑鸦中的主力,全都是由丁卯派来的原七星盟杀手组成的,直隶属于张良麾下,负责刺杀和清除目标。

武府三大统领,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相得映彰。

大统领张平负责统领武府家将护院,如今暂时全力负责阳谷;二统领张良除了统帅燕云境内的武府家将护院之后,统领黑鸦,跟随在武大身边;三统领吴刚,统领铁血十三鹰,正在燕云十六州境内纵横。

蛛网与黑鸦的构成,虽然如今尚且还只是一个雏形,但这样一个强大组织彻底成型之日,便意味着宋辽与燕云境内,武大有了无数双眼睛,足已料敌于先机,知己知彼。

其实武大的这个构思,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与宋徽宗如出一辙。

当初宋徽宗之所以将七星盟改编为督察院,想必也是存了这个心思。

说起督察院,就一定要说说丁卯这个大变态。

而说起丁卯来,最头疼的还是原七星盟少盟主,如今的大宋督察院院尊大人司空尚风。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