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武大每看到身边倒下一位兄弟,内心还会抽痛,后来,他还是会痛,只是已经痛到麻木,而且他来不及感伤,因为敌人实在是太多了。
四千对两万,这是五倍的差距!
武大早已浑身浴血,手脚都已经开始变得僵硬无力,但他还是咬紧牙关,一丝不曾放松,全力杀敌。
不知过了多久,远方突然传来了迅烈的马蹄声。
武大精神一振,举头望去。
只见,自葫芦口入口处,突然涌现黑压压的一大片骑兵。
在骑兵最前方,有两柄迎风招展的大旗。
一柄“替天行道”大旗,另一柄是“方”字大旗!
武大期待已久的梁山与摩尼教人马……终于姗姗来迟!
这,无异于是雪中送炭,给武大一系的人马注入了一支强心针!
武大一方士气大振,而辽兵则彻底陷入了慌乱。
他们的军心早已被武大四千人马给彻底击碎,短短的半个多时辰,他们已经被武大一系的人马干掉了半数有余,如何能不惧?他们只是凭借心中的那口气以及人多势众强撑,试图将武大这块硬骨头给吃下。
而现在,武大的援军一到,他们还有何军心可言?
辽兵开始大规模撤退,武大也同样抽身而退,喘着粗气,沉吟了片刻,非但没有下令追击,与梁山、摩尼教将辽兵合围,反而是下令收兵休整。
兄弟们已经战死了太多,还活着的也几乎浑身是伤,早已疲惫不堪,没有必要非得去乘胜追击,不如赶紧包扎伤口。
这半个多时辰,武大四千人虽然吃掉了一万余辽兵,可自己也已经死伤过半,除了花荣的神射手营还保存完整之外,其余的皆损失惨重,尤其是柴进麾下的林字营与秦明麾下的火字营,已经完全不成编制。
他们一个承担了阻拦辽兵大军的重任,一个担任了最强火力手,出力最多,功劳最大,死伤……自然也是最多的。
武大卸甲,自己为自己简单的包扎了一下伤口,然后再次披甲,与花荣等人在战场上四处寻找是否还有活着的兄弟。
到处都是伤心人,以梁山三大营为最剧。
武府家将护院,都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本就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的,他们虽然也心痛兄弟们的战死,可既然武大成功脱险,他们心底总还是有一丝最大的安慰,认为死得其所。
梁山三大营则有些不同,归根结底,他们虽然知晓武大为梁山做过的事情,也知晓武大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可他们与武大的感情,终究是还没有深到那个程度。
虽然他们此行,有些“目的不纯”,是要跟随武大自立为王,可无论如何,这一战过后,都是武大欠他们的。
一名山字营兄弟,找了半天从战场上找到了被敌人尸首覆盖住的老友尸体,嚎啕大哭,歇斯底里。
他们本是同乡,从小一起光着屁股长大,又同时投奔梁山,后来建立三大营,他被分到山字营,而老友却入了林字营。
调侃也罢,互相讥讽也罢,他俩平日里的确因为山字营与林字营之间的差距,恼羞成怒过,但他们依旧是最好的朋友。
老友曾经对他说过,总有一天,会让他知晓林字营的厉害。
如今,他知道了,可是老友却不在了。
武大红着眼,有心安慰几句,张嘴欲言,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这样的至交好友之生死别离,战场上比比皆是,让人潸然泪下。
胜了,却是惨胜。
武大叹息一声,迎向快马赶来的梁山晁盖晁天王与摩尼教方腊方大教主。
一万对一万,他们根本无需亲自出手。
“对不住,我们来晚了。”
晁盖抱拳一礼,说道。
武大摇了摇头,从他们胯下满嘴白沫的战马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必然是拼了命的催马赶来的,可惜依旧迟了一些。
“接下来,我们……”
话说了一半,方腊与晁盖突然同时开口说道:
“不对,有埋伏!”
与此同时,卢俊义与林冲等人也陡然站起身来,提起手里的武器,紧紧的望向出口方向。
远方,确切的说是四面八方,出现了一排又一排的……大批辽兵!
382.第382章 气吞万里!
俗话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如果说武大一开始的四千人马是“蝉”,那么辽兵那两万人马,就是成功扮演了“螳螂”这个角色。
只不过武大那只“蝉”是块极为难啃的硬骨头,差点把两万辽兵的满嘴牙都给崩断。
而梁山与摩尼教的一万精英,火急火燎的赶来,虽然来的迟了一些,可终究是做了一回“黄雀”。
那么,如今四面八方,漫山遍野的辽兵在最后出现,又是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很明显,是“弹弓”,将黄雀打死,给“螳螂”和“蝉”收尸。
这些突如其来的辽兵,之前到底隐藏在那里,我们无从得知,只是他们出现的时间未免过于巧合了一些。
梁山与摩尼教刚到,他们便紧随其后来了。
由此我们可以大胆推断,辽国朝廷似乎早已提前预料到,或者早已明确获知梁山与摩尼教大军会来营救武大,他们之所以一直没有妄动,必然是在一直盯着梁山与摩尼教的动向。
如今,梁山与摩尼教进入葫芦口,于是,辽国真正的底牌也就在同时出现了,大军合围葫芦口,将武大一系的所有精英人马,全都困死在这里,一网打尽,一劳永逸!
或许,这才是辽国真正的目的。
是的,这个天下从来都不缺聪明人,武大所面对的强敌,更是各个都是聪明人中的聪明人。
宋徽宗在推波助澜,武大在暗中落子,周侗在布局,而辽国那位皇帝陛下……同样也是做了一个极为宏大的计划,引武大一步一步落入他提前设计好的圈套,当可谓是大手笔!
辽兵自葫芦口南北入口,两侧山林高地,不断涌出,大约足足有五万人马!
轻甲精骑,重骑兵,弓弩手,长矛兵,长枪兵,长刀兵,朴刀兵,盾牌兵,各种兵种应有尽有,装备精良,步伐一致,进退有序,一看就是真正训练有素的百战之师。
他们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将武大一系的所有人马都包围了起来,却没有一股脑冲杀上来,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内有一万辽兵,外有五万辽兵,未免他们里应外合,晁盖与方腊同时下令,全力屠戮那一万辽兵,并随时提防外面的五万辽兵突袭。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最为古怪的事情发生了。
外面的五万辽兵,面对正在被屠戮的一万辽兵,非但没有加以援手,反而对逃到他们面前的辽兵,毫不留情的展开了杀戮。
武大眉头微挑。
虽然战场上有不成文的规矩,逃兵必死,可如今这个局势之下,外面那五万辽兵的作为,依旧极为不寻常。
武大当然不明白,里面那仅存的一万辽兵,乃是辽国北院大王麾下的人马,而外面那五万,则是南院大王麾下的儿郎。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辽国南北两院大王,彼此不合已久,势同水火,毕竟,宋辽开战之后,与大宋交战的全是南院大王的人马,辽国朝廷虽然下令北院大王派兵相助,可北院大王一直都是应付事儿,根本就没帮过南院。
如今北院大王的人马正与武大厮杀,南院大王当然不会施以援手,恨不得他们多与武大厮杀一会儿,消耗武大麾下的战力,都死绝了才好。
能够心无旁骛的屠戮里面的一万辽兵自然是极好的,只是武大认为,面对外面如此冷血无情的敌人,反而会更加头疼。
梁山与摩尼教一万精英,在众多擅长冲锋陷阵的武林高手率领下,以最快的速度,将一万辽兵彻底屠戮一空。
是的,一个都没剩,全都死了,把整个大地都染成了血红一片,如同人间地狱。
想必,来年葫芦口的花花草草,有了如此肥沃的“养料”,会更加旺盛。
“候!”
“候!”
候,等候的候。
传言当中,中原有许多统兵的大将,在几乎掌控了战局之后,麾下儿郎会怒吼“风,大风”,以此来逼迫敌人投降。
如若不然,“大风”落,便会不留活口。
如今,辽国这位南院大王麾下的儿郎,在大战之前高呼汉语“候”,必然也带有同样的意思,另外一层意思,则是意味着各大兵种都已准备完毕,随时等候大将军一声令下,将眼前的敌人吞没。
这种五万人的怒吼,或许我们用语言形容起来显得过于苍白无力,只有被包围在中间,身临其境的武大等人才知晓这种压力到底有多重,有多厚。
武大一方,只有一万两千余人,其中两千是身心俱疲的人马以及伤兵,与辽兵相比,又是五倍的差距。
一个打五个,或许对于在场的各路英雄而言,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一万对五万,则截然不同。
相似小说推荐
-
抗战之兵王重生 (三北人) 创世VIP2016-08-07 抗战烽火一个特种兵在一次边境行动中穿越回三十年代的淞沪战场上,成了一名国军排副,血肉横...
-
铁血东南亚 (月下嗷狼) 他,曾大帅,百战之士,志向泡空姐,命运却莫名其妙把他卷入边疆小国内战......痛苦。或许应了那句话:上帝为你关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