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 (浪浪浪)



武大再次施礼,“微臣是陛下的臣子,是大宋的臣子,自当为陛下,为大宋尽忠尽职,这些,都只是臣的本分而已,臣不敢领功。”

宋徽宗两眼微咪,淡淡说道:“本分?朕来问你,你果真恪守本分了吗?”

武大……无言以对。

作为一名穿越者,说心里话,武大对皇权的确没有太多的敬畏,所以他无从辩解。

“朕,昨夜想了一整晚,朕不由想到,你毕竟还年轻,年轻气盛,是否是朕对你太过优容,才导致你居然生出了一颗破天的狗胆!?”

刀锋剑鸣骤起!

山岳一般的压力扑面而来。

分立两侧的众多权臣,眼观鼻,鼻观心,选择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宋徽宗显然已经怒到了极点,他是真的怒了,绝对不是在作伪,就连童贯童大将军都保持了沉默。

武大在这一刻想了很多,他突然悟了。

昨夜发生的所有事情,其实大多数在宋徽宗眼里都不值一提,他之所以怒了,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武大杀了禁军,而且武大是主动出击。

武大本以为自己在那样的情况下,做出那样的选择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直到现在他才明白,他小看了这个年头对于“皇权”二字的重视程度。

即使武大派人刺杀当朝太师蔡京,只要没有绝对的证据,甚至即使有些证据,看在武大立下的那些大功的情面上,或许宋徽宗都可以放武大一马,可武大主动出手杀了禁军,这触碰了宋徽宗的逆鳞。

禁军代表的是皇室威严,换言之他们所代表的是宋徽宗,武大居然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出手斩杀禁军,这在宋徽宗眼里,无异于是在抽他这位皇帝陛下的老脸,这是在挑衅他绝对不容亵渎的皇权。

自从这几年宋徽宗坐稳了皇位之后,就连蔡京与童贯都不敢在与宋徽宗起正面冲突,可现在,武大居然胆大包天,堂而皇之的杀了禁军,这才是宋徽宗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往深了想,今日武大敢杀禁军,那这是不是意味着日后他武大也敢对宋徽宗举起手里屠刀?

在进宫之前,武大本已想好了言辞自辩,但在此时,他无从辩解,因为无论当时的局面有多危急,他杀了禁军这件事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他辩无可辩。

武大行跪拜大礼,沉声道:“臣……知罪。”

宋徽宗深深的看了武大一眼,长吸了一口气,扫视一圈,冷着脸漠然问道:

“诸卿以为如何?”

如何?自然是问了该如何处置武大。

鸦雀无声。

许久之后,御史中丞宋大人那个老匹夫率先出声:

“老臣以为,武植此子,目无君上,倒行逆施,法理不容,不严惩不足以平天下。”

“臣附议!”

“臣附议!”

宋徽宗眉头一挑,再次说道:“朕问的要如何处置武植,不是让你们在这里打马虎眼!”

重臣心中一突,自己这位皇帝陛下言语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耐烦,委实是有些触目惊心!

高俅高太尉从年轻时便常伴宋徽宗左右,自然是极为了解陛下的心思,出列直言道:

“老臣以为,武植罪不容恕,当斩!”

嗡鸣声骤起。

即使众臣都是喜怒不形于色的高手,可如果说斩了武大,这件事的影响实在太大,由不得他们不心惊。

毕竟,别的暂且不说,武大进献的新粮南瓜这件事,如今早已闻名天下,如今却要把武大给斩了,这让朝廷如何与天下百姓交待?

百姓本就已经对朝廷多有微词,如若因为此事激化,致使民怨沸腾,那可就棘手。

当然,千万不要以为这些权臣都真正是在为黎民百姓考虑,其实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只是在为自己考虑。

他们个个身居高位,或许他们会去压榨百姓,但他们绝对不想把百姓逼迫到造反的程度。

武大心里头拔凉拔凉的。

斩?斩你妹啊!



275.第275章 尘埃落定

(三千字大章,本来可以写成四千字分两章,但想了想刻意写些没营养的内容没意思,就这样发吧。)

武大在宋徽宗发怒之后,曾经有想过最坏的结果,大不了就是被撸了爵位,且一撸到底嘛,有什么了不起的?

恰好随了自己的心思,回阳谷享受天伦之乐。

他万万没想到,朝堂上这些王八蛋,居然对自己起了杀心!这得亏是蔡京那只老黑狗不在,如若他也在这里,那岂不是还要千刀万剐凌迟处死?

这就日了狗了,武大恨不得把出声要砍死自己的高俅这个王八蛋给剁成肉泥!

武大的脸色陡然之间变得惨白一片。

有高俅牵头,朝臣再一起哄,那可就真的是骑虎难下了。

而且,今日的童大将军很是古怪,他居然一直没有出声。

最最重要的是宋徽宗的态度,他很明显是不想轻易放过武大。

仔细想来,武大与宋徽宗照面的机会前前后后只有三次,但每一次好像都是因为武大闯祸了。

第一次好歹还有个进献了南瓜的大功在,但第二次就是因为李师师的身份被点破,而这一次,则是因为武大杀了禁军。

后面这两次,很明显都触犯了宋徽宗的逆鳞。

其实上一次按照常理来说宋徽宗就该处置武大了,但他没有,只是罚了武大的俸禄,以及不准他入京而已,这也是宋徽宗所言的,是否是因为他对武大太过优容,才导致武大有了不臣之心,居然敢杀禁军。

如今,蔡京不在,高俅上体圣心,要斩了武大,朝臣在短暂的混乱之后,立马就有人闻风而动。

“陛下,臣以为,陈留县子武植,抗旨不尊在先,私自进京,目无法度,又于官道之上,与禁军发生冲突,数罪并处,理应问斩!”

“臣附议!”

太尉府、太师府一系的重臣开始发威了。

而童大将军一系的官员,依旧保持着沉默。

原因很简单,童贯不但自己没有出声,也没有给其他人丝毫的提醒,他手底下的权臣以为此次武大必死无疑,童大将军不想插手,他们自然也就更不敢插手了。

而龙椅上皇帝陛下,依旧稳坐钓鱼台,脸上不温不火,面无表情。

待朝臣们细数武大的罪责结束,朝堂上再次保持了沉默。

这件事,归根结底,武大的生死,还是在宋徽宗的一念之间。

武大很快便汗流浃背,他最后的希望是童贯,委实没想到居然会变成如今这个样子。

这一刻的武大,才发现自己在朝堂之上,在众臣眼中,在宋徽宗眼里,根本什么都不是。

因为,他除了童贯之外,在朝堂上毫无根基。

制盐、酿酒、献南瓜,苏氏私塾、梁山、摩尼教,马蹄铁,蔬菜大棚,这些终究难登大雅之堂。

就像后世那句自嘲的老话说的那样,武大以为自己对着太阳活蹦乱跳是天天向上呢,其实在宋徽宗眼里,他就像是一只猴子。

宋徽宗高兴了,就赏武大几颗果子;不高兴了,随时都能把武大给捏死。

一句话,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毫无反抗之力。

武大攥紧了拳头,悔不该当初。

既然无心朝堂,就不该想太多,要么干干净净的抽身而退,要么就全力发展自己的势力,整那些自以为是很伟大的发明,可以改变大宋现状的小玩意,毫无疑义。

武大冷汗直流,他没发现,他所有的表现都落入了宋徽宗眼底。

宋徽宗嘴角微翘,扫了一眼正在大放厥词,非要置武大于死地的群臣,心想给武大的教训应该足够了,武大应该知晓日后要谨言慎行了,便轻轻挥了挥手。

大太监李彦,立即取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圣旨。

武大愕然,众臣愕然。

得,原来人家宋徽宗早已提前拟好了圣旨,也就是说人家皇帝陛下早已想好要如何处置武大,早已有了结论,感情自己这群人在这瞎蹦达,是在唱大戏呢?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特,封陈留县子武植为北方行军陆军参事,参军机事,钦此!”

武大懵了,众臣也懵了,唯有一直不发一言的童贯童大将军当即出列,高呼“陛下英明”!

很明显,童大将军早已提前知晓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尔后,宋徽宗拂袖而去,李彦高唱“退朝”。

再然后,在所有人都还尚且处于凌乱状态当中的时候,童大将军已经把武大夹在腋下,龙行虎步,出宫而去。

……

武大晕晕乎乎的被带到童府,依旧没能缓过神来。

事发突然,他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童大将军撇了撇嘴,饮了口酒,打趣道:“小子,知道陛下的厉害了吧?”

武大一惊,苦笑道:“童伯伯,陛下这到底是要做什么?”

童贯反问道:“你难道没发现,今日朝堂之上,陛下对昨夜蔡府之事,刻意只字未提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