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 (浪浪浪)



“要不,我走一趟?”

跟丁卯学了很久,武艺与藏匿手段都已经极为不凡的李信,从房顶跳下来说道。

西门庆瞪了他一眼,笑骂道:“滚一边去,小屁孩搀和什么?你把武府给我看好,就行了,一边玩去!”

李信有些悻悻,气鼓鼓的又躲到了房顶,这习惯,跟丁卯和天邪如出一辙。

无论他的武功如何,他终究还只是一个孩子,西门庆不放心,也不舍得让他长途跋涉。

就在此时,周侗闯了进来。

“他不行,老夫如何!?”

西门庆与张平起身行礼,他们都算是周侗的记名弟子。

“师尊您亲自走一趟自然是极好的,只是,老大不在阳谷,您也去了汴京,这偌大的阳谷该怎么办?”

周侗大马金刀的坐在椅子上,豪气道:“无妨,阳谷有你二人便足够了。何况,朝廷讨伐辽贼在即,也到了老夫重归汴京的时候了!”

……

无论阳谷作何准备,远水终究解不了近渴,他们的连番动作,对于武大日后的发展,对于陈留,对于讨伐辽贼,自然是有用的,但对于解决武大当前面临的难题,还是有心无力。

不过,有一人却能赶得上武大进攻七星盟总舵的脚步,那就是卢俊义。

卢俊义在河北大名府,离汴京并不算太远,他在数日前就已经收到张平的飞鸽传书,他没有丝毫犹豫,带着燕青以及手底下四五十名江湖高手,连夜动身,一路风尘,赶往汴京。

……

除此之外,久久没有大动作的梁山方面,晁盖与宋江收到张平的飞鸽传书之后,也动了起来。

由神行太保戴宗掌管的“风字营”,小旋风柴进掌管的“林字营”,霹雳火秦明掌管的“火字营”,花和尚鲁智深掌管的“山字营”,百步穿杨的小李广花荣掌管梁山的“神射手营”,五大堂口,挑选精兵悍卒,由五大堂主亲自带队,各自带领一百人,轻装简行,风尘仆仆,全力赶往汴京。

尤其是以速度见长的“风字营”,速度可谓是一日千里,堪称神速。

如今的梁山,在武大的指点下,以梁山腹地为根基,全力练兵,以祝家庄、李家庄以及扈家庄为支点,全力发展商业,赚钱养兵,以四海镖局为扩散,镖局已经几乎铺满整个山东,可谓是蒸蒸日上。

曾经捉襟见肘的梁山,早已一去不返。

此时惊闻武大有难,晁盖与宋江根本就没有丝毫犹豫,与梁山的两大智囊,入云龙公孙胜以及智多星吴用略一商议,便将五大堂口的五百精英派往了汴京。

……

除了河北玉麒麟卢俊义,以及梁山好汉之外,摩尼教方腊方十三,在收到飞鸽传书之后,同样也有动作。

而且,相对于梁山而言,摩尼教的动作要快很多。

方腊本就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大人物,他的势力虽然主要聚集在江南,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在其他地域就没有一丝自己的势力。

在武大出现之前,一个小小的阳谷县城,都有他摩尼教的隐藏据点“怡翠楼”,就更不要说是汴京那种天下最大也最繁华的大城市了。

除了派“披风刀”石宝亲自带人从南方赶往汴京之外,方腊更是传书给隐藏汴京的势力,随时准备秘密支援武大官人。

阳谷,河北卢俊义,梁山,摩尼教方腊。

随着武大的动作,大半个天下的江湖势力,全都动了起来,齐聚汴京城。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

江湖之上风起云涌,朝堂之上,更是血海滔天。

太师府与太尉府先前对武大的指控已经够骇人听闻了,如今,又有一个小道消息流传于市井之间。

传言,太师府已经捕获了许多武府密探,并且已经撬开了他们的嘴巴,可以确认,之前被杀的十八名太师府大掌柜,正是武府所为。

这是在逼武大铤而走险,去救那些被抓的兄弟。

市井之中谣言四起,连多年以来破不了旧案,都栽到了武大身上。

这一波接着一波的连番攻势,从诛心到断命,太师府已经张开了血盆大嘴,欲要将武大的势力一口吞下。

而武大与童贯被太监领进御书房后,等了许久,也没等到宋徽宗前来。

武大终究只是一名朝堂新丁,他有些憋不住了,悄声问道:

“会不会又出了变故?陛下为何迟迟不来见我们?”

童贯却显得毫不在意,一摆手大咧咧的说道:

“这点时间就熬不住了?小子,你还太嫩啊!以后多跟老子学学,老子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什么场面没见过?处变不惊,方能在朝堂之上稳如泰山!”

武大翻了个白眼,小声嘀咕道:“少倚老卖老,闲着没事吃那么多盐干什么?不知道对身体不好啊?”

童贯老脸一黑,正要发怒,便在此时,太监的鸭公嗓响起:

“陛下驾到~”



220.第220章 二次面圣

“臣,参见陛下。”

“臣,参见陛下。”

宋徽宗坐定,“童卿,平身吧。”

童贯起身,武大也正要起身的时候,宋徽宗突然森然道:

“武植,你还敢来见朕!?让你起来了吗?跪好!”

武大心头微苦,动作一僵,复又重新跪在地上请罪:

“臣惶恐,臣有罪……”

武大如此干净利索的认罪,反倒是让宋徽宗微怔。

不过,他似乎并没有就此罢休的意思,淡淡说道:

“哦?传闻你武大官人,不是一向巧舌如簧的吗?想当初你在阳谷,以三寸不烂之舌骂遍了天下士子,前几日在朝堂之上,又以一己之力舌战群臣,如今是怎么了?是不敢狡辩还是不想狡辩?或者是无从狡辩了?”

所谓的无从狡辩,自然是针对的太师府以及太尉府对武大的指控,从这句话上就可以看出,似乎宋徽宗也认定那些事都是武大做的了。

皇帝身为九五之尊,本就是这个天下最有威严的人,如今他又如此咄咄逼人,语气如此不善,武大顿觉压力山大。

虽说武大是穿越者,可如果说不惧怕皇帝,那纯属扯淡。

皇帝一句话,暂且不说武大就会脑袋搬家,武大最放心不下的,还是阳谷的家人,万一宋徽宗脑子秀逗了,要诛九族啥的,那岂不是坑爹了?所以面对其他人的时候可以偶尔跋扈,但应付皇帝武大却的确需要小心翼翼。

“臣冤枉!陛下,太师府与太尉府的指控纯属无稽之谈,臣无需辩解,臣之所以认罪,是因为臣让陛下忧心了,所以臣才自认有罪。”

宋徽宗面容微讽,“还挺体贴朕?行了,在朕面前少做这些君圣臣贤,以退为进的小把戏,起来吧。”

武大故意擦了擦额头的细汗,其实他头上根本没汗,他只是向陛下表明自己很尊敬他,很尊重皇权而已。

然后,武大起身,这才发现,宋徽宗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身边除了大内总管李彦之外,还有一位布衣打扮的中年人,妥妥的一副青衣寒士的狗屁德行。

那中年人也正在大量武大,看到武大望过来后,微微一笑,施礼道:

“马植,见过武县子。”

武大两眼微缩,心神剧震。

虽然武大前世是一位理科生,对于历史并不算熟知,可对于宋徽宗时期的这位“马植”,武大却一直都印象深刻。

马植,世代皆是辽国大族,属于燕云十六州居民,也正是他,为宋徽宗谏言,提出了与金国联手,讨伐辽国的计策。

“女真恨辽人切骨,若迁使自登莱(后世山东半岛蓬莱县)涉海,结好女真,与约攻辽,兴国可图也。”

这,就是他为宋徽宗提出的国策。

而且,这个马植与童贯相识已久,早在公元1111年,他就趁着当时作为大宋使节的童贯访问辽国的机会,秘密晋见童贯,提出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计划,即:培植饱受契丹贵族欺压的女真部落。

这个计划对于北宋政局的震撼力,绝不亚于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所说的隆中对。

马植的这个“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计谋,其实很符合远交近攻的策略,但他远离故国大宋,在燕地出生成长,他根本没有想到大宋的兵马在辽国面前简直可以说是不堪一击,这才最终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而如今的马植刚刚为宋徽宗献策不久,何况马植对辽国风土人情极为熟稔,值此讨伐辽国之际,宋徽宗对其极为看重,赐姓赵氏,封为秘书丞,常伴宋徽宗左右。

武大怔怔出神,马植也不恼,很是洒脱的笑了笑,并未多言。

宋徽宗古怪的看了武大一眼,疑惑道:

“武植,你认得马植?咦,你二人的名字倒是真有趣。”

武大回过神来,赶紧故作单纯的羞涩一笑,“陛下恕罪,臣方才有些……嗯,有些走神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