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听青小艺闲来无事,调戏玛丽莲梦露,有些好笑。在两个女人嘀咕一阵之后,对玛丽莲梦露道:“前一段之间,我买到一些不错的翡翠原矿,过一段时间做出镯子来,可以给你一条。种水和这一条差不多,只不过,不是绿色的。”
玛丽莲梦露大喜,抱起余生的一条胳膊就贴了上去。
余生稍微有些尴尬,话说,他这只是笼络手下员工的一个手段而已。后世无色或者晴水色的高冰种翡翠手镯,一般也不过十几万美元而已,也就够给玛丽莲梦露发个年终奖的。却不料,玛丽莲梦露的反应如此之大。
青小艺的眼神更像刀子一般,用英语对玛丽莲梦露玩笑道:“你可要想好了,带上余生送给你的手镯,你就算是余生的小老婆了!”
原本,青小艺的打算是让玛丽莲梦露知难而退,美国人从来都讲究一夫一妻,除了摩门徒众之外,从来都没有谁愿意给人当小老婆。
却不料,玛丽莲梦露从李香兰那里知道的小老婆,根本就不是青小艺所说的那样。李香兰自幼成长在中国,对于中国的人情世故,知之甚详,平常和玛丽莲梦露交流的时候,大多直指本质。
她对玛丽莲梦露说起中国人纳妾娶小老婆的习俗时,引用的却是中国人的俗语:“大房臭,二房香……”意思是小老婆才是最得宠的。而玛丽莲梦露又不是寻常女子心性,在男女情事上,还真就是百无禁忌。
若不是这一世在余生手下,还是会按照原本的人生轨迹,以拍果照成名。
所以,青小艺这么一说。玛丽莲梦露不但没有避开,反而靠余生靠得更近了,对青小艺说:“好啊,好啊。我可以考虑哦……”
余生大咳:“咳咳,让一让,我去上个厕所……”话音未落,便以武学宗师独有的速度,尿遁了。
余生尿遁的时候。求婚仪式才进行到一半,如果只是唱歌,或者摆蜡烛,这样的求婚方式太过容易模仿。恐怕,今日之后,全世界的人都会模仿这种求婚方式。毫无独特性可言。所以,真正的重头戏还在李香兰带上戒指,答应愿意之后。
在李香兰答应愿意之后。夜无光和李香兰相拥热吻。银屏上所放映的影像,不再是夜无光拍摄的生活片段记录,而是在一段片头之后。显示出三个大字——李香兰!
拍摄数个月的电影《李香兰》,在毫无预告的前提下,今日首映,作为夜无光求婚的礼物。台下的众人见此,欢呼不已。深感值回票价。只有李香兰惊讶不已,据她所知,电影的拍摄刚刚杀青不久,还在后期制作,至少还要有一个月,才能上映。
却不料。今日,由她主演的电影,成了夜无光求婚送给她的礼物。
拥吻后,夜无光牵着毫无反抗之力的李香兰的手。将她带到台下,到预先准备好的无人包房落座。电影《李香兰》就此开始。
后世的《李香兰》这部电影,原本就是根据李香兰晚年的自传拍摄的。其中虽有修改,但也不大。毕竟,后世日本人拍摄李香兰,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想要反思战争。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还算是客观。
所以,在余生给出大概的剧本后,电影剧本的修改权力,便全部交由李香兰,毕竟,不可能有人比李香兰本人知道更多。而场景的布置,服装与道具的选择,演员的妆容,以及对话的细节,也都交由李香兰一人掌控。
夜无光等其他人,不过作为辅助而已。所以,这部电影与其说是在拍摄故事片,还不如说是在拍摄纪录片。当然,因为李香兰的经历太过丰富传奇,并且,经过余生对故事线的剪切与调整,这部纪录片故事性非常强。
正如《港囧》中拍摄的记录片一般,成了众人眼中毫无疑问的故事片。
而在表演中,李香兰实际上是在回顾自己虽然长度不够,但滋味极为丰厚的人生。这种机会其实极为难得,很少会有人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上,去回顾自己曾经的经历,并试图将其以一种客观的态度表述出来。
而人的很多经历,在经历当时,其实是没有很多体味的。只有在这段经历过去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和他人的经历有所对比。才会就此体味出一些不同寻常的味道,知道自己当时的初心所在。从而,触动情肠。
这种回顾,和对自己的解剖,其实更近于一种禅宗似的坐禅。佛家所谓的放下,其前提是先要拿得起,随后才能放得下。否则,都不知道自己拿起的是什么东西,何谈放下之说。这绝对是一种让人精神变得强大的修行方式。
而李香兰在拍摄《李香兰》这部电影的过程中,经历的就是这种心理历程。而在李香兰对往事的回顾中,许多自己原本并不清晰的动机心情,终于明朗起来。所以,时常在拍摄时,一声感喟。
正因为如此,《李香兰》这部电影中,李香兰将自己表现的极为透彻,且淋漓尽致。
不得不说,人文社科的理论,当到了一定高度的时候,总是会有相通之处。李香兰的这种表演方式,其实非常接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的“直觉和情感的路线”,以及“引向内心的现实主义”。
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以内心体验为核心的戏剧体系,更在《李香兰》这部电影中,得到了完美的验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强调演员要在创造角色人物的过程之中,有对角色有真正的体验。
“在舞台上,不可能用一套千篇一律的刻板公式、舞台脸谱和角色类型来表现先进的苏维埃式的人物。在舞台上,要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样的、合乎逻辑的、有顺序的、像人那样的去思想、希望、企求和动作。”
而有谁能比自己,更好的体验自己呢?是以,电影《李香兰》中,李香兰这个角色极为丰满有力。不但感动了观众,甚至连李香兰自己也感动了。
与后世原版有所不同的是,李香兰在上海滩遇到了夜无光,所以,她在上海的经历,便与原本不同。不过,也正因为这一段经历,让李香兰觉得珍贵而感动。因为从上海滩开始,她便不再是一个人面对浊世涛涛。
并且,电影《李香兰》中的夜无光,也是由夜无光本人扮演。其中,两人的相识,共事,直到情愫渐生。于电影中清晰分明的表现出来。而当这份情愫被放到求婚现场上展现时,力量便大了十倍。
虽然这不是个言情电影当道的时代,但台下观众,仍旧看哭了不少。李香兰和夜无光的传奇恋情,就此举世皆知。而这一场求婚,也成为后世津津乐道许久的传奇。这才是余生同意将电影《李香兰》放到夜无光求婚现场播放的目的。
这部电影很快风靡于日本和中国,当年夜无光也是演过电影的,虽然后来没有继续。但是,凭借其在电影《李香兰》中出色表现,也足够进入一流影星之列。而李香兰凭借这一部,自己表演自己的电影,更是由一线明星,变成了超级巨星。
原本,上海滩还有能和李香兰相提并论的歌后,可是如今,走向世界,并扬名立万的,也只有李香兰一人。而国内的影评人,在感叹之余,也不由得心中遗憾,评论道:“如果人能够再年轻一次,由自己表演自己将是最动人的事情。”
第二百六十章 考评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并且,这部详尽真实的电影,让不明李香兰真相的中国人也看清楚了李香兰的本性,其反战的意图,远比国人想象的要多。并且,在电影中,李香兰并没有回避自此曾经出演《支那之夜》等电影的史实。算得上态度诚恳。
原本,因为在李香兰作为战犯被审判,而对李香兰有所芥蒂的中国人,心中终于对李香兰有所谅解。
而倍受打击的,却是原本将李香兰视为偶像或者梦中情人,又对战争抱有积极态度的部分日本人。不但心中的女神被中国人追走了,而且,这女神居然根本就不认可他们在中国的所作所为。许多人就此气焰全无。反战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对于这样一部在十几天之内风靡亚洲文化圈的电影,美国人自然不能无视。阿尔伯特很快便给余生打了电话。想要在华纳的院线,独家放映《李香兰》。
这个时代的中国文娱产品,能有机会走上世界舞台的并不多。而余生独占其半壁江山。原因很简单,并不是中国文化如何如何不好,也不是老美就在文化上更胜一筹。而是因为不同文化之间,固有的文化差异。
很多时候,美国人并不能欣赏带有中国人审美倾向的、原汁原味的中国艺术。就像中国人即便学会了英语,很多人也不能顺畅的阅读原版的《华尔街日报》一样。即便是到了后世,这种情况也没有什么改观。
在后世,因为中国文化的传承断层,美国人的大片,在电影市场上横行霸道。叫好又叫座的中国电影,却屈指可数。能走向世界,让美国人叹服的,凤毛麟角。
相似小说推荐
-
奋斗之第三帝国 (夕阳西下的时候) 一个中国人带领德国打赢二战的故事中国留学生李德原身穿越到了苏德战场,希特勒临终前秘密委任他管理第三帝国...
-
明末称雄 (木子蓝色) 起点VIP2016-07-15 两宋元明一个穿越者的明末奋斗史,从小小武生到争雄天下! 时间从公元一六三九年开始,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