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石原莞尔被派驻德国,进行留学考察。回国后在日本陆军大学当了三年教官,当资历和见识都足够之后,于一九二八年调任关东军作战主任参谋。开始了对中国的图谋。
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个石原莞尔确是精英,在后世,有日本第一兵家之称。石原莞尔主张“以战养战”、持久作战,先占领中国东北。作为日本人的战略资源供应基地。然后逐步扩张,与美国进行“以日美为中心而进行的世界大战争”,“人类最后的大战争”。
为了保证日本在战争中获得足够的资源支持。石原莞尔一再强调“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存活的唯一途径”。因此。他对夺取东三省格外卖力。与其共同谋划的是板垣征四郎。
这两个胆大包天的日本人在仔细研究了此时实际掌握东北的张学良和实际掌控中国的老蒋的性格后,断言——将东三省占领,其实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老蒋正在忙着剿匪,张学良则是个恶习满身的“不抵抗将军”。
在张学良选择不抵抗,老蒋选择视而不见的基础上。纵然此时中国在东北的军队是日本人的几十倍。这两个胆大包天的日本人也敢一赌。所以,九一八事变就此开始。由于张学良东北军的不抵抗,奉天的军队很快被日本关东军缴了械。
日本人收获了大量的先进装备和东三省资源广阔的土地。此举被后世许多日本人奉为奇迹。
九一八事变后,石原莞尔立即晋为大佐军衔,升任参谋本部战争指导课课长,随后兼任参谋本部最核心的课长,作战部作战课长。一九三七年升任参谋本部第一部部长。因为由于“满洲事变”的成功,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成了全日本的英雄。
然而,日本侵略军内部也有分歧。石原莞尔的大胆,是战术上的。在战略上,反而讲究个胆大心细,步步为营。他并不同意迅速侵华,主张逐步占领。而因为主张不同,石原莞尔很快被东条英机闲置,调回国内。
一九四一年,更是被东条英机罢免职务,转入预备役之中。而在东条英机一意孤行,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后,石原莞尔感叹道:“如果说这场战争需要一万元的话,英美实际上有一百万元,而日本只有一千元,这种差异只能用战略来弥补,而不能用什么‘化不可能为可能’的口号来弥补。”
“在战略上除了寻找敌方的弱点之外,还必须认识到我方所拥有的条件、战法、战士、特定兵器及其他战争手段的优点。只有依靠这些优点才能扩大敌人的弱点。军当局在第一阶段作战计划完成的现在提出下一阶段的战争计划,这个战争计划必须包含必要的生产增强数量和实行的手段方法及其可能性。”
后来,战争的走势全然被石原莞尔料中。监视他的日本宪兵,全都成了他的信徒。虽然这个石原莞尔确是不凡,但是,处于敌对立场,却是非死不可!
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余生,深知这个人的天才之处。他早在一九四一年。便预见了原子弹在战争中的作用——“使用这种能量的破坏力可能使战争在一瞬间就决出胜负”。
甚至还曾和中国的那个伟人不谋而合的看到中国人持久战的优势和潜力——“中国有自古而来的高度文明,而物质生活又极为原始,各个地方有高度的自给自足的可能,这些都成为对持久战的极为有利的条件。如果开战,有可能逼迫中国进行决战,但是会不会变成持久战则主要取决于中国的意图!”
如果日本的侵略战争,是由石原莞尔指挥,而不是东条英机的话,那么,日本人至少会多花数年来经营已经占领的中国东北、华北和东南沿海。太平洋战争不会那么快爆发。或许。日本人真的能就此蚕食掉中国的一块。
这个足以称为兵家的人,比七三一部队的领导者石井四郎还要可怕。在真实历史上,美国人曾经专门为了石原莞尔,把远东军事法庭开到了石原莞尔的床前,例行问了几句话后,便任由其在家养病。
虽然并没有史实资料记载石原莞尔与美国人之间有什么交易,但是,如果没有如同石井四郎一般的交易,石原莞尔如何能过的如此轻松?
虽然不知道石原莞尔与美国人交易的到底是什么。但是,据余生推断,有九成九是针对中国的。所以,余生给陈天的命令是先杀石原莞尔。反正这个和中国敌对的兵家已经重病缠身。也算是寿终正寝。
石原莞尔的死其实并不出乎美国人和日本人的意料之外,石原莞尔患有严重的膀胱癌,虽然仍旧是智计惊人,但是命不久矣。死就死了。可是,石原莞尔与石井四郎先后去世,死因却是一样。都是心跳骤停而死。全身并没有一丝伤痕。
所以,根本无法断定是刺杀而死,还是自然死亡。如果是刺杀而死,那总该有伤痕在。如果是自然死亡,这两个人的死亡时间,和死法也太过于巧合,不由得人不疑虑重重。
在这两个人死后许久,美国情报部门才向麦克阿瑟递交了这两个人的死亡报告。报告中提出。如果这两个人是死于刺杀,那么,他们极有可能是死于颈动脉窦压迫。
颈动脉窦,顾名思义是长在脖子上。颈动脉窦内分布了大量的压力感受器,日常功能是参与调控血压,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颈动脉窦内的压力感受器将压力信号通过hering神经(窦神经)汇入舌咽神经后传入脑干孤束核,通过下丘脑间接调控交感和复交感神经,从而影响心脏和血管的活动,维持血压的稳定。
当颈动脉窦被压迫的时候,会导致血压降低,脉搏变慢,直到心跳骤停。这种骤停无法自我恢复,也并不痛苦。由于每个人的体制不同,有的人的颈动脉窦格外脆弱。后世,男子在小姑娘脖子上种“草莓”导致小姑娘猝死、小姑娘的脑袋太大压迫到恋人脖子导致男的猝死和因为衣领太紧导致扭头时压到颈动脉窦猝死的新闻,原理就是这个。
这种死亡方式,因为外力作用极小,按压脖子的时候,有时甚至不会留下痕迹,所以称为后世各种推理作品的常用梗。余生所为一个伪文青,又怎能不知道!在余生教给陈天后,陈天很快便掌握了其中的窍门。
如果说陈天在暗杀毫无反抗之力、却又智计通天的石原莞尔时,还有那么一分对敌人的敬重,那么在暗杀石井四郎时,便只有纯粹的愤怒了!
原因无他,陈天从石井四郎藏身所在,找到一本笔记。上面全都是石井四郎凭记忆写下的一些有关于七三一部队,在中国用活人进行试验的事情,和其研究的关键数据。
这个时代的人,自近代工业革命开始,对日本人大都没有什么好印象,不仅仅是被日本人侵略的中国人。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评价日本人为——“日本人的性格是非常变态的。在欧洲人看来,日本是一个血腥变态嗜杀成性的民族。日本人顽固不化、任性作为、刚愎自用、愚昧无知,对上级奴颜卑膝,对下级凶狠残暴。日本人动不动就杀人,动不动就自杀。不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心上,更不把别人的生命放在心上。所以,日本充满了混乱和仇杀。”
二战时吃了日本人一个大亏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评价日本人为——“日本人是有史以来我见过的最卑鄙、最无耻的民族。”
和日本人没有什么直接仇怨的法国总统戴高乐,评价日本人为——“日本,这是一个阴险与狡诈的残忍民族,这个民族非常势利,其疯狂嗜血程度类似于欧洲中世纪的吸血鬼德库拉,你一旦被他看到弱点,喉管立即会被它咬破,毫无生还可能。”
甚至,连日本在二战时候的盟友德国人,都对日本人没啥好印象。德国在二战后的第一任联邦总统特奥多尔豪斯,在对比占领法国的德军,和占领中国的日本军队时说:“我至今还对二战期间发生在巴黎的一件事记忆犹新,当一辆满载德国士兵的军用卡车在巴黎街道翻倒时,有许多巴黎市民纷纷自发上前尽力将被压的德国士兵拖了出来,其中好几名巴黎平民还是法国地下抵抗组织的成员,因为德军在法国几乎没有暴行。”
“德国士兵在占领后并没有摆出战胜者的姿态,而是与巴黎市民和平相处,一起生活得十分融洽。令人震惊的是,在同一时期日本人却在中国肆无忌惮的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妇孺,日本人非要杀完最后一个中国人才甘心。……”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七三一
虽然德国战后第一任联邦总统特奥多尔豪斯这段话,不无德国人美化自己的意思,但也确是实情。
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人,如果只有一两个人说不好,或者只有有直接利益冲突的人说不好,那么很正常。但是,如果全世界无论与其有没有利益冲突的人,都认为某个人不那么好,那这个人就该反思一下了。
日本人给众人留下的印象,在这个时代是真不怎么样。而其内蕴的狠厉性格,也在各种事情中毕露无遗。其底线之低,实在让人无法接受。而石井四郎带领的七三一部队,更是其中之最。
相似小说推荐
-
奋斗之第三帝国 (夕阳西下的时候) 一个中国人带领德国打赢二战的故事中国留学生李德原身穿越到了苏德战场,希特勒临终前秘密委任他管理第三帝国...
-
明末称雄 (木子蓝色) 起点VIP2016-07-15 两宋元明一个穿越者的明末奋斗史,从小小武生到争雄天下! 时间从公元一六三九年开始,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