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美军在莱特岛登陆。而日本人不甘心失败,集结兵力,倾其所有。与美国人在莱特湾爆发了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战。史称莱特湾海战。
一般来说,输红了眼的赌徒,孤注一掷,并且翻本的几率实在是小的可怜。日本人坏事做尽,自然不会有获得那一丝生机的机会。美国人集结的兵力。远比日本人要多。这场海战中,美国人参战的航母有三十四艘,而日本人。只有四艘;美国人参战的飞机有两千余架,而日本人,只有六百余架;至于其他的参战舰艇,诸如巡洋舰、战列舰、驱逐舰等等。就更加没法比了。看看参战的清单。日本人真是穷的可怜……
而这一战的结果更是可怜。日本人的四艘航母全部被击沉,六百架飞机损失近半,军舰损失数十艘。自此之后,日本人几乎失去了远洋作战的能力。只能任由美国人宰割。余生看着报纸上关于战况的报道,高兴的心花怒放。当然,让他高兴的事情,绝不止日本人被揍得毫无还手之力这一件。
此时,他筹集的价值千万美元的物资。已经从南北两条线路,到达了中国!
南边横跨太平洋的一路。有了美国军队在太平洋上的护航,物资安全到达印度。然后一路辗转,被送到了重庆老蒋手中。而北边走阿拉斯加和白令海峡的一路,因为路线紧靠盟军,所以日本人也根本没有胆量袭扰。比余生的预计还要一路顺风。在给苏联人留下一部分约定好的物资后,剩下的大量物资,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飞快的运往萨雷奥泽克。然后,通过霍城,经由陕新公路,直达陕南。由此,将各种物资派往敌后抗日根据地。
一千万美元,虽然对于这个时代的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个天文数字。但正因为太多太大,所以让普通人在看到新闻时,觉得这件事情和自己并无太多关系。可是,真当这匹物资运抵国内时,国内的人才知道这一千万美元换来的物资究竟有多少。且不说一车皮接一车皮的玉米,就是余生这次运回国内的青霉素数量,便已经是国内原有青霉素药物总量的数倍之多了!
普通人不识得,但是对于稍有知识的将领而言,都知道这么大数量的青霉素,能救的士兵人数怕是足足有好几个集团军了。哪里能不欣喜若狂!
当然日本人也早已得到了消息,这么一批足以改变中国局势的军用物资,运抵中国国内,日本人想不知道都难。所以,也动起了心思。不过,老蒋那边的物资是动不得了,太平洋的日军大败亏输,连远洋作战的能力都没有了。东南亚的日军更是无力作为。
所以,日本人的主意,便打到了从北方而来的,数量远超南方线路运抵中国国内的物资上。不过,日本人毕竟不是中国本土的土著,游击战玩的也不熟练。原本,敌后抗日的部队最主要的物资来源,除了自己生产,便是抢劫日本人。后世神剧《亮剑》中的情节虽然有些夸张,但是根底却是真的。
至少,敌后抗日部队的武器,有一半是从日本人手里生生夺过来的。而日本人油水最多的部队,便是运输多。护卫力量不强,几个连队就能拿下来。而运输的东西,节俭一下够一两个团用的。所以,抢劫运输队这种事情,还是中国人做的最熟练。自然也知道该如何防备,如何选择路线。日本军队吃穿不愁,自然没有这些经验。
在余生的物资运抵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途中,虽然日本人屡屡发难,但是抢劫成功的例子却是很少。而且,日本人化整为零后,反而变成了少数派。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事情经常发生。抢来的那一点物资,还不够日本人赔人命的。
而此时的敌后抗日部队,在经过八年抗战之后,虽然有所损伤,但是经过长时间的血与火的洗礼,却锻炼出人数不少的战场经验丰富的老兵来。而且由这些老兵拓展开来,大量接纳有抗日爱国之志的,新一代的年轻人。部队的数量迅速扩大,虽然编制没变,但是一个团里有一万多号人,也已经成了常态。
但是,部队的规模虽然扩大了,可是出产粮食的土地,以及种地的人数却少了。虽然部队也有生产自救。但是,产量终究还是有限。余生运抵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粮食,虽然大都是玉米,小麦较少,但是此时的敌后抗日根据地部队的伙食标准,也不过就是玉米地瓜土豆等粗粮。这些玉米,足够已经扩大规模的部队,即便是再无粮食补充,也能吃上两年了。
所以,算是解了敌后抗日根据地部队的燃眉之急。自然有人龙颜大悦,不过手头确实没有什么能回报余生的东西,只能题了一幅字,让在美国的联系人,转交个余生。余生接到字的时候,也不知道该是什么心情。但还是珍而重之的收藏了起来,这物件以后的升值空间不可计量,不但能值不少银子,还能趋吉避凶……
而收到物资的人中,最纠结的是重庆的老蒋。话说,他的背后有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底子比余生这个偶然来到的穿越众深厚多了。所以,即便仗打到最后,他的物资也不缺。原本,有人送钱送物资投效于他,是件好事,老蒋也很是享受这种感觉。
不过,这个人却是余生,老蒋自然知道他夫人在美国与余生见面时的勾心斗角。知道余生对他没有什么忠敬的意思。所以,受到价值数十万美元的物资后,也不是多高兴。而在听说余生送往敌后根据地的物资是送给他的物资数量的几十倍后,才知道余生是拿这些东西来堵众人嘴巴的。不由得有些生气:“娘希匹!这个余生,居然不知道正统在哪里!”
PS:周末太忙,今日三千字,大家见谅哈!另外,求几张月票!咱这书虽然冷僻,可是月票的数量也太丢人了。这真是一件让人伤心的事情……
第一百九十六章 别人家的富豪
在这两大阵营之外的中国人,却没有那么些计较。但这些物资被送到国内,并且,被记者拍了照片,经由报纸报道出来后,国人对余生便是一片赞扬了。因为余生拍过不少经典电影,所以,电影界自认为与有荣焉,虽然此时的中国,大部分电影人才失陷在日本人占领的上海滩。但是,剩下的人,仍然兴奋了起来。包括逃出上海滩的蔡楚生等人在内,无论是重庆方面,还是敌后抗日根据地方面,但凡和电影界有些关联的人,都自发的组织起学习余生好榜样的各种会。
一通热闹和捐款后,对抗日也有些助益。而新闻界则更是热闹,话说这个时代的新闻,大多还是以战争与战场的形式为主要的报道内容。虽然日本人,敌后抗日部队和重庆方面的报道,各有侧重点,但是大部分的报道都是千篇一律的“某某某地,又打了一仗,我方伤亡多少多少,敌方伤亡多少多少,形势一片大好,如何如何……”
战争刚开始的时候,这样的报道还算是抓人眼球。但是到了后来,且不说很多人家破人亡买不起报纸了,很多人的心里也麻木了下来,一般来说,只要不是打到了眼皮子底下,威胁到自己的小命。仗爱打到哪里打到哪里。反正总有打完的那一天。
余生的物资送回国内的这件事,算是各种负能量集中的战争中,少有的正能量的事情。自物资送回国内的那天起,全中国所有的新闻报纸,包括日本人的报纸,都在报道这批物资是数量和影响。当然,日本人的报纸会告诉中国民众——一千万美元的东西,其实没有多少!看看军用票上写的吧,只有大日本皇军的储备才是无穷无尽的!
而中国人的新闻媒体。报道的则详细了许多,不但罗列出这匹物资具体的清单,粮食多少,药品多少,军需用品多少。而且还以单兵的每日消耗量,计算出余生这匹物资可以养活多少军队多长时间。并以此量化出余生对抗日的贡献,此时的国人才惊讶的发现,这个拍电影的,如今居然能养活一个集团军了!
有这样的爱国人士在,中国人的底气自然不同。至少。这批物资可以证明中国人还有爱国心和凝聚力,中国还有希望。而在此详细的罗列与量化中,国人也不禁怀疑起来——中国的富豪可远不止余生一个,比余生有钱的也有的是,在余生捐献出如此大量的物资时,其他的富豪在民族危难之际又做了什么?
而且,此时国内的新闻媒体并不全归某个势力掌管,即便是名义上正统的老蒋,也有手伸不到的地方。此时的中国人。若论富有,有哪一个能胜过蒋宋孔陈这四大家族?更不用说,这四大家族通过掌控中国权柄,捞了不计其数的钱财和好处!这些东西在民族危难的时候。都哪里去了?
有了余生做参照,国内一片的质疑和责难之声,就此而起,针对的便是所有为富不仁。在民族危难时还抠抠搜搜,甚至做了汉奸的富豪!而主要的针对对象,便是如今中国最富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
中国人都不是傻子。自然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哪怕是坐在街角喝茶吹牛的老大爷,都会对时政有惊人之语。虽然老蒋掌控的新闻喉舌百般解释,但是,责难声音还是日益高涨,有的地方甚至还闹出游行示威的事情来!
相似小说推荐
-
奋斗之第三帝国 (夕阳西下的时候) 一个中国人带领德国打赢二战的故事中国留学生李德原身穿越到了苏德战场,希特勒临终前秘密委任他管理第三帝国...
-
明末称雄 (木子蓝色) 起点VIP2016-07-15 两宋元明一个穿越者的明末奋斗史,从小小武生到争雄天下! 时间从公元一六三九年开始,这一年,...